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周周天子之周显王姬扁生平介绍及评价

东周周天子之周显王姬扁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078 更新时间:2023/12/27 12:46:27

姬扁,即周显王,又称周显圣王或周显声王,姓姬,名扁,周安王姬骄之子,周烈王姬喜之弟,东周第二十三位君主,在位共48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周显王十六年(前353年)发生桂陵之战,周显王二十八年(前341年)发生马陵之战。

周烈王死后,周显王派遣使者对齐威王说:“你再不来奔丧,就斩了你。”结果齐威王出言不逊。周显王姬扁在位期间,诸侯国的变法发展到高潮。公元前356年,齐侯田因齐(即日后的齐威王)任用贤能之士邹忌田忌等人实行改革。为了广开言路,齐侯下令不论臣民,凡能当面指出自己过错的,赐给上等奖;以书面提出批评建议者,赐给中等奖;即使在背后议论他的过失的,也给奖。命令一下,几个月之内来朝廷提批评、建议的人争先恐后,门庭若市,使齐侯了解到许多国政的弊端,自己的过失和收集了不少治理好国家的办法。为了整顿吏治,齐侯多次询问左右臣下,地方官中谁最好?谁最坏?不少人说,阿(今山东省阳谷县东北)的大夫最好,即墨(今山东省平度市东南)的大夫最坏。齐侯派人实地调查,情况却正相反,阿地田园荒芜,人民缺吃少穿,敢怒而不敢言;即墨地方治安稳定,六畜兴旺,人民安居乐业。原来,阿大夫欺下媚上,行贿上司,让他们颠倒黑白,为自己说好话;即墨大夫正直不阿,不行贿上司,遭致了诽谤。齐侯当即 痛斥了阿大夫,将他及受贿后替他说好话的人烹杀,嘉奖了即墨大夫,赐予他一万户的俸禄。齐侯如此不受蒙蔽,明辨是非,祛邪扶正,使齐国的风气为之大变,人人都忠于职守,不敢说谎。齐侯又选用贤能之士,委以重任。没有多久,齐国大治,成为当时一大强国。

姬扁在位期间,齐国与魏国有两次著名的战役。

一次史称“桂陵之战”,发生于公元前353年。魏军在主将庞涓率领下围攻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 赵求救于齐。齐侯以田忌为将,以杰出的军事家孙膑为军师,统兵救赵。齐军在孙膑的谋划下,扬言要突袭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的重要门户襄阳(今河南省睢县内),魏军慌忙回兵,齐军在桂陵(今山东省菏泽县东北)设下埋伏,大败魏军,救了赵国。这种战术,后人称之为“围魏救赵”。

另一次史称“马陵之战”,发生在公元前341年。庞涓统率魏军攻韩,韩求救于齐。齐以田忌、田婴为将, 以孙膑为军师,带兵救韩,直取魏国都城大梁。魏以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军,率领大军抵抗齐军。孙膑为了迷惑敌方,命令齐军进入魏国的第一天造灶10万个,第二天造灶5万个,第三天造灶2万个,以逐日减灶的方法制造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引诱魏军追击。然后在马陵(今河北省大名市东南)设下埋伏,大败魏军,杀庞涓,俘太子申。这种迷惑敌军的战术,后人称之为“增兵减灶”。

“桂陵之战”后的第三年,齐侯称王,史称齐威王。在此以前,魏侯已经先称王,接着,秦、韩、 赵、燕等国诸侯也先后称王,以表示自己高于其他诸侯,根本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

齐国所以能很快地强盛起来,主要是因为重用人才。一次,魏惠王向齐威王炫耀魏国的富有,说自己有一颗直径寸许的明珠,能够光照前后各12乘车辆,并问齐威王有什么国宝。齐威王列举了一批手下的文臣武将,回答说,这就是我国的国宝。这使魏惠王愧不如。

姬扁在位期间的秦国,由秦孝公执政。他在公元前359年任用卫国人商鞅进行变法。变法前,商鞅为了使百姓能相信政府,遵守新法,命令人在都城雍(今陕西省凤翔县) 的南门竖起一根木头,悬赏说谁能将木头搬到北门,就赏金子10两。百姓不相信有这么便宜的事,没有人去搬。商鞅又把赏金加到50两,有一个人就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立即照数发赏。从此,百姓就相信政府言必行,行必果了。接着,商鞅先后两次颁布了新法,宣布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度,根据军功重定尊卑爵次等级;废除以井田制为主的奴隶主国家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建立地主阶级的统治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等。这些措施推行后没有几年,就大见成效,百姓自给自足,社会安定,路不拾遗,人民私下不敢殴斗,为国作战时却勇敢冲杀,争取立功。变法期间,旧贵族多方阻挠和反对。太子带头犯法,商鞅为了维护新法,就处太子的师傅公子虔以劓刑(割鼻),处公孙贾以黥刑(脸上刺字),保证了新法的顺利推行。后来秦孝公死,太子继位,是为秦惠王。这时的旧贵族势力又重新抬头,杀死了商鞅。但是,商鞅所推行的新法已经不可动摇,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使一个原来是贫穷落后的国家,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攻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姬扁在位期间的韩国,国力薄弱。韩昭侯见各国通过改革变得强大起来,并且不断向外扩张,也在公元前351年任用郑国人申不害为相,实行变法。申不害以“术”为手段推行“法”(即法治),使韩国一度强盛。

战国七雄在先后进行了变法以后,展开了更为激烈的兼并战争。

公元前321年,姬扁病死。姬扁死后的谥号为显王,全谥为周显圣王或周显声王。

史书记载

《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

标签: 周显王

更多文章

  • 东周周天子之周元王姬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周元王

    姬仁,即周元王,姬姓,名仁,周敬王姬匄之子,东周第十五位君王,在位共8年。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周元王在位时,是春秋、战国的分界线。他在位期间,越王勾践攻灭吴国后,统帅大军乘胜北渡淮河,在徐(今山东省滕州南)约齐、晋、鲁、宋等国会盟。会盟后,派人给姬仁送去贡品,姬仁也回

  • 东周周天子之周敬王姬匄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周敬王

    姬匄,即周敬王,姬姓,名匄,周景王姬贵之子,周悼王姬猛之弟,东周第十四位君王,在位44年。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周景王死后,周悼王继位。王子朝攻击并杀害周悼王,晋国攻打王子朝而拥立周敬王。此后敬王与王子朝不时仍有冲突。前516年王子朝逃到楚国。前505年春,楚国被吴国击

  • 东周周天子之周悼王姬猛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周悼王

    姬猛,即周悼王,姓姬,名猛,周景王姬贵长子,东周第十三位君主,在位不到1年就病死,葬处不明。 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景王在位时,因长子太子寿早死,原立姬猛为太子,但景王又宠爱庶子姬朝,于病重时要大夫孟宾扶立姬朝,而没来得及就病死。景王死后,同月贵族刘卷、单旗将盂宾杀死,

  • 东周周天子之周景王姬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周景王

    姬贵,即周景王,姓姬,名贵,周灵王姬泄心之子,东周第十二位君主,在位共25年。前520年去世,葬于翟泉(今河南省洛阳市旧城)。其子周悼王、周敬王先后即位。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周景王在位时,财政困难,连器皿都要向各国乞讨。有一次,景王宴请晋国大臣知文子荀跞,指着鲁国送来

  • 东周周天子之周灵王姬泄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灵王

    姬泄心,即周灵王,姬姓,名泄心,周简王姬夷之子,东周第十一位君主,在位27年。育有二子:长子太子晋(姬晋),次子王子贵(姬贵)。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周灵王姬泄心在位期间,周朝国势日益衰败,周天子威信日益低落。各诸侯国通过战争扩张势力,大诸侯国无视周君。强国伐弱

  • 东周周天子之周简王姬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周简王

    姬夷,即周简王,姬姓,名夷,周定王姬瑜之子,东周第十位君王,在位共14年。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周简王在位时,周天子的权威已经荡然无存。公元前572年九月,病死,谥“简王”。他死后,葬处不明。其子姬泄心即位,是为周灵王。周简王在位时,周天子权威已

  • 东周周天子之周定王姬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周定王

    姬瑜,即周定王,姬姓,名瑜,周顷王姬壬臣之子,周匡王姬班之弟,东周第九位君王,在位共21年。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定王即位之时,大诸侯国对周王朝及周天子已无尊敬可言,中央权力继续削弱。定王十三年(前594年)楚围宋时,造成“易子而食”的惨剧,使社

  • 东周周天子之周匡王姬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周匡王

    姬班,即周匡王,姬姓,名班,周顷王姬壬臣之子,东周第八位君王,在位共6年。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前607年十月,周匡王病死,其弟姬瑜继位,是为周定王。人物生平姬班,是周顷王姬壬臣之子。周顷王六年(公元前613年),其父周顷王去世,姬班即位,是为周匡王。周匡王六年(鲁宣公

  • 东周周天子之周顷王姬壬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周顷王

    姬壬臣,即周顷王,姬姓,名壬臣,周襄王姬郑之子,东周第七位君王,在位6年。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前618年继位,当时王畿已缩小,王室财政一贫如洗,无法安葬襄王,顷王只得派毛伯卫向鲁国讨钱。后来鲁文公派使者送钱到都城,才安葬了周襄王。顷王在前614年春天去世,由儿子周匡王

  • 东周周天子之周襄王姬郑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周襄王

    姬郑,即周襄王,姬姓,名郑,周惠王姬阆之子,东周第六位君主,在位共33年。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周襄王时期,诸侯争霸日益激烈,诸侯为夺霸权各显其能,使用各种手段,抓住一切可以扩张自己实力的机会。在大国争霸、小国林立时代,称霸于诸侯,为后人称为春秋五霸的齐桓公、晋文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