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思想家张载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北宋思想家张载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761 更新时间:2024/1/16 9:19:16

张载(1020年1077年12月6日),字子厚,世称横渠先生,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

千年来,张载豪放的性格,聪慧的天资成为美谈,关键是他以一代大儒的身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 以“兵”起家的张载

张载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陕西人,张载继承了父辈们的爽朗性格。再加上天生的聪明头脑,他便在少年游学时就显露出卓尔不群的态势。

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二十一岁的张载因看多了边地百姓的艰难生活和看透了朝廷的“少喜谈兵”之策,愤怒地向当时正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以主管西北防务的名臣范仲淹呈上了自己所作的《边议九条》。

范仲淹的举贤任能,是至今为人所钦佩的。而《边议九条》也让他看到了张载的才能与爱国的热情。于是范仲淹主动召见了张载,与之促膝长谈。不过交谈之后,范仲淹不但没给张载一官半职,让其去前线参战,反倒建议张载回家好好学习,尤其是学习《中庸》及儒学。

二、 为学为官的张载

范仲淹和张载,一个愿意给建议,一个也愿意听。原本想要组织家乡民众夺回被西夏侵占的故土的张载,就这么开始了他对儒家经典的苦读。且因为觉得只看儒家的经典还不足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张载还把能搜罗到的道家、佛门的书籍都搬上了自己的案桌。

在苦读十余年后,张载将儒释道融会贯通,以儒学为基础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学问。凭借这套学问,张载不仅在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与苏轼、苏辙兄弟一同考中进士,还获得了时任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及昭文馆大学士的文彦博的青眼。

张载的名声就这么在京中传开。不久后,他还在相国寺设座讲《易经》。也正是在公开讲经期间,张载与程颢、程颐兄弟俩结识,并与之交流了对《易经》的见解。

因为张载对二程评价颇高,二程这才声名鹊起。而张载本人,也藉此找到了突破自己瓶颈的方向,将许多过往研习过的学说放下,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儒学研究之中。他的代表作《易说》,就成书于这一时期。

不过张载虽埋首做学问,但他的心还是与天下苍生紧紧相连的。在突破学问之瓶颈期间,张载也先后在多地为官,留下不少百姓纷纷称道的政绩。且因为与环庆路经略使蔡挺私交颇好,张载还提出了不少军事方面的建议,作了《经原路经略司论边事状》、《经略司边事划一》等策论。

三、 感悟天地的张载

做学问,张载是个肯下功夫的天才。做臣子,张载是个为民为国的好官。因而他的一生理应平步青云。但因为当时北宋朝堂正因王安石的变法而一片混乱,张载的弟弟张戬又得罪了王安石,张载担心被王安石报复,便主动退出了朝堂,回到了老家横渠继续研究学问(今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横渠镇)。

也正是在这里,张载总结了自己的学说,建立起“关学”,留下了大量著作,以及为人熟知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天地立心”,背后有美学的感性认识和孟子的“尽心”之论。张载认为,人都有感知世界的心,也有感知德性的心。而这二心,后者才是根本。因而张载以为,世人应当用理性认知来思考天地万物。这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理学”的重要基本原则。

“为生民立命”,则是张载作为儒家知识分子,对古往今来的贤圣们的步调的追随。从孔孟开始,儒家就是重视百姓的一个流派。而张载所处的北宋后期,又是一个土地兼并加剧,大小边患不断的时代。因而张载的“为生民立命”,不仅是对儒生的倡导,也是对时政的反思。

“为往圣继绝学”,是张载对于继承优秀儒家传统的又一呼吁。在张载看来,自孟子之后,这世上就再也未出现新的真正继承了儒家学说的大儒。即便韩愈柳宗元等尝试了复兴,但成果“也就那样”。所以张载在家乡创立“关学”,笔耕不辍,为的就是真正继承和发展孔孟之说。

“为万世开太平”,这或许已不再是张载的个人理想或是对儒生们的要求,而是对世上所有人的期盼。古有“天下为公”的理念,宋代以前、北宋时,以及北宋以后,社会永远都需要人们去协力建设。“为万世开太平”,这不是哪一个人能真正做到的,却又是每一个人所期待的。

张载作为儒学的推崇者,北宋局势的亲历者,在政治动荡和学术 “乏善可陈”时站了出来,留下至今振聋发聩的二十二字名言。也许张载至死都在遗憾没能完成“为往圣继绝学”的理想,没能实现“为万世开太平”的追求,但他的话流传到了今天,仍旧感染着一代又一代。或许我们亦永远都实现不了“横渠四句”的全部内容,但只要我们在不断为之努力,张载大概也会深感欣慰。

标签: 张载

更多文章

  • 北宋大臣陶谷:为宋太祖起草禅位诏书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陶谷

    人物档案姓名:陶谷字号:秀实别称:陶学士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五代宋初出生地:邠州新平出生时间:903年去世时间:970年主要作品:《清异录》主要成就:为宋太祖起草禅位诏书陶谷,字秀实,邠州新平人,原本姓唐,避晋祖讳改“陶”。陶谷出生在一个官宦望族,家中祖辈都曾经在

  • 西汉宗室广陵王:刘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胥

    刘胥是汉武帝的第四子,燕刺王刘旦的胞弟,被封广陵王,其身材高大、体魄健壮,算得上是孔武有力。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而死后,刘胥却因行事无度,平日里多有违法之事,便早早被汉武帝给否决了,最终立了幼子刘弗陵为帝。后元二年(前87年),汉武帝驾崩,幼子刘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刘胥的食邑先是被加封到一万三千户

  • 美国发明家贝尔生平介绍 贝尔是怎样发明电话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贝尔

    贝尔生平简介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1847年3月3日-1922年8月2日),美国发明家、企业家。他获得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电话机的专利权,创建了贝尔电话公司(AT&T公司的前身)。关于电话的发明者尚存争议,美国国会2002

  • 三国曹魏发明家马均生平介绍 马均都有哪些发明?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马均

    马均出生于咸阳,他是三国时期颇负盛名的科学家,有着“天下名巧”的美誉。三国马均出生于一个不富裕的小农家庭,生活拮据。史书记载:马钧,魏给事省中。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当此之时,言不及巧,焉可以言知乎?三国马均是一个话语不多的人,不擅长与其他人交谈,在这一方面,马昀一点也

  • 三国谋士徐庶的最后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徐庶

    《三国演义》第36回,“玄德用计袭樊城,元直走马荐诸葛”,水镜先生司马徽给刘备介绍了“得一可得天下”的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刘备回到新野后,化名为单福的徐庶前来投奔刘备,徐庶为刘备献计击败曹仁、李典,袭取樊城,立下大功。曹操听从了程昱的建议,假借徐庶

  • 如何客观评价匡衡?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匡衡

    匡衡,字稚圭,西汉经学家、大臣,官至宰相,是广为流传的”凿壁借光“故事的主人公。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相信大家在上小学的时候都学过这样一则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匡衡。他自幼家境贫寒,连灯油都买不起,然而这并不能阻止匡衡求知的欲望。他将自己和邻居家相隔的那堵

  • 唐朝皇后之唐高祖太穆皇后窦皇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太穆皇后

    中文名:窦氏国 籍:中国民 族:鲜卑族出生地:京兆平陵出生日期:569年逝世日期:613年职 业:国公夫人谥 号:太穆顺圣皇后 太穆神皇后性 别:女太穆皇后(约569年约613年),窦氏,唐高祖窦皇后,北周定州总管神武公窦毅与北周襄阳长公主(北周文帝宇文泰第五女,北周武帝之姐)的女儿。聪慧刚毅,颇

  • 唐朝皇后之唐太宗正妻长孙皇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601636),河南洛阳人。祖先为北魏拓跋氏,后为宗室长因号长孙。高祖稚,大丞相、冯翊王。曾祖裕,平原公。祖兕,左将军。父长孙晟,字季晟,涉书史,趫鸷晓兵,仕隋为右骁卫将军。母亲高氏,为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乐安王高励之女。长孙皇后于仁寿元年出生于长安,大业九年(13岁)嫁给了唐国公李渊的

  • 如何客观评价羊祜?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羊祜

    羊祜字叔子,泰山郡平阳人。西晋政治家、军事家。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天下先是陷入群雄割据的混乱局面,而后又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最终,曹魏消灭蜀汉,而后司马家篡权,建立西晋,并南下灭吴,完成了统一大业。如果要问灭蜀汉之战的首功之臣,那么不顾艰险偷渡阴

  • 南唐将领镇南节度使:林仁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林仁肇

    林仁肇,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名将,如果他没有含冤遇害的话,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步伐也许会受到阻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历史小编一起看看吧。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虽然依靠“陈桥兵变”后,“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了北宋王朝,但实际上,当时北宋占领的地盘还很小,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