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客观评价周瑜?周瑜都有哪些战绩?

如何客观评价周瑜?周瑜都有哪些战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340 更新时间:2024/1/21 16:30:04

在汉末三国时期,周瑜无疑是一位顶级名将。提到周瑜这位名将的战绩,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在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中,曹操率二十万众顺江而下。

对此,东吴的左右督周瑜、程普各自督领一万五千精兵,与刘备军一起逆江而上,与曹军相遇在赤壁。黄盖提出了火攻敌船之计,于是,孙刘联军大破曹军,烧毁了大量的曹军舟船。曹军又将剩余的曹军舟船都予以烧毁,然后撤退。此战之后,孙权、刘备各自占据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那么,问题来了,周瑜的一生,除了赤壁之战,还有哪些战绩值得一提?对此,在笔者看来,除了赤壁之战,周瑜短暂的一生还屡立战功,为东吴的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孙策平江东之战

首先,对于周瑜来说,还参加了孙策平江之战。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人 。东汉末年名将,出身庐江周氏,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兴平二年(195年)周瑜前去探望身为丹阳太守的从父周尚。正好孙策率军入历阳(今安徽和县西北),将要东渡长江,于是写信给周瑜。周瑜率兵迎接孙策,给他以大力支持。孙策十分喜悦,说:“我有了你,事就成了。”

在此基础上,周瑜跟随孙策平定江东六郡。具体来说,周瑜随从孙策先克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长江北岸)、当利(今安徽和县东,当利水入江处),接着挥师渡江,进攻秣陵(今南京江宁秣陵关),打败了笮融、薛礼,转而攻占湖孰(今南京江宁湖熟镇)、江乘,进入曲阿(今江苏丹阳),逼走刘繇。在周瑜的辅佐之下,孙策不仅攻占了多个郡县,更将自己的大军扩张到数万人规模。而这,自然促使孙策成为东汉末年的一方诸侯。

在拥有一定的兵力和地盘之后,孙策对周瑜说:“我用这支队伍攻取吴郡、会稽郡,平定山越,已经足够了,你回去镇守丹阳。”于是,周瑜率部回到丹阳。不久,袁术派其堂弟袁胤取代周尚任丹阳太守,周瑜随周尚到了寿春(今安徽寿县)。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才华横溢的周瑜,袁术当然也希望招揽。不过,周瑜看出袁术不会有什么成就,所以拒绝了袁术的征召。

二、两次征讨荆州江夏太守黄祖

其次,就江夏太守黄祖来说,可以说是江东孙氏在初期的头号敌人。公元192年(初平三年)四月,袁术派孙坚征讨荆州,攻打刘表。刘表派黄祖在樊城、邓县之间迎战。孙坚击败黄祖,乘胜追击,渡过汉水,包围襄阳。刘表闭门不战,派黄祖乘夜出城调集兵士。黄祖带兵归来,孙坚复与大战。黄祖败走,逃到岘山之中,孙坚追击。黄祖部将从竹林间发射暗箭,孙坚中箭身亡,一代名将就此陨落。而这,自然也意味着在孙策、孙权心目中,黄祖和自己有不共戴天之仇。

于是,不管是孙策生前,还是孙权掌权之后,都没有停止攻打黄祖的战役。建安十一年(206年),周瑜率孙瑜等讨伐麻、保二屯,斩其首领,俘万余人。江夏太守黄祖遣部将邓龙率数千人进攻柴桑,周瑜率军反击,俘虏了邓龙。黄祖的将领甘宁前来归降,周瑜和吕蒙一起推荐他,因此受到了孙权的重用。因此,在这场战役中,周瑜可以说是收获颇丰,不仅斩杀了黄祖麾下的部将邓龙,更俘获了日后大有作为的甘宁,这无疑增强了江东的武将实力。

建安十三年(208年)春,孙权征讨江夏的黄祖。周瑜为前部大督,抓获黄祖。孙权下令斩首黄祖。对于这场战役,也被称之为江夏之战。此战之后,孙权将江夏战俘押走后,刘表长子刘琦试图接替黄祖,率部东迁。但是,荆州牧刘表病亡后不久,曹操就大军南下了,荆州北部未经太多抵抗就落入曹操之手。无法控制江夏的刘琦驻军汉津,遇见逃避曹操追杀的刘备,合兵去夏口求助于孙权。

因为江夏以黄氏发源地闻名,在得知曹操夺取荆州北部后,孙权放弃了控制江夏的想法。刘表部将文聘在刘表死后投降曹操,成为新的江夏太守。对此,在笔者看来,在江夏之战中,虽然周瑜没能成功占据江夏郡,但是,周瑜在这场战役解决了黄祖这一江东仇敌,同样是大功一件。如果黄祖没有被除掉的话,那么,他在归降曹操之后,无疑会成为曹操的重要帮手,这会对之后的赤壁之战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南郡之战

南郡之战,是赤壁之战后,孙刘联盟为夺取南郡与曹军展开的战役。此战由建安十三年(208年)开始至建安十四年(209年)结束,战斗时间将近一年。交战方联盟军以周瑜、刘备为主帅,参战将领有程普、关羽、张飞、甘宁、凌统、吕蒙等。曹军以曹仁为主帅,参战将领有徐晃满宠李通等。由此,对于南郡之战来说,可谓是名将云集,比如蜀汉五虎上将之中的关羽、张飞,也参与了这场战役,而且事实上接受周瑜的调度。至于曹魏一方,也有曹仁、徐晃等名将。公元209年,在相持一年之久后,孙权军所杀伤甚众。曹仁在损失惨重后便弃城退走。南郡遂为东吴所有。

值得注意的是,周瑜打下南郡后,孙权在鲁肃的建议下将南郡借给刘备,想让刘备直接抵挡北方曹操。所谓借荆州实际上是借南郡,荆州襄阳、樊城等地尚在曹操手里,刘备自己打下了江南四郡,还有之前刘表之子刘琦占据的江夏。孙刘联盟围绕“借荆州”发生了许多摩擦。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同意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周瑜返回驻地江陵,行至巴丘(今湖南岳阳),突然病卒,年仅三十六岁。对此,在笔者看来,周瑜如果不是36岁就去世的话,那么,他的武将生涯,将拥有更为辉煌的战绩,甚至整个汉末三国的历史走向,都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标签: 周瑜

更多文章

  • 明朝开国大将:宋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晟

    宋晟,字景阳,一作景旸,早年岁父亲与兄长一同投奔红巾军,参与抗元起义,是明朝开国功臣之一。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宋晟的父亲宋朝兴和其兄长宋国兴在明朝建立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不幸的是,宋国兴在跟随朱元璋攻打集庆(今南京)的战役中战死了,因此“晟嗣其职&rd

  • 蜀汉尚书令:蒋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蒋琬

    蒋琬,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宰相,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赤壁之战后,刘备夺取武陵、零陵、长沙、桂阳等江南四郡,年轻的蒋琬归附了刘备,后随从入蜀,曾任广都( 今四川双流) 长。蒋珑初为广都长,“众事不理,时又沉醉

  • 东汉末越骑校尉王子服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王子服

    王子服作为东汉末年的越骑校尉和偏将军,在三国的历史上一直都是个透明人,不被人所重点关注。但是他虽然一直受到曹操的任用,但是心里却是一直忠于汉朝的。三国的能人异士实在太多了,这样一位资质略显平庸的选手,自然在历史的长河中掀不起什么浪花。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说说他这一辈子都做过哪些比较知名的事和关于他

  • 三国曹魏五子良将之:张辽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辽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马邑之谋发起者聂壹的后人。起初,担任雁门郡吏。又先后跟随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恪尽职守,历尽坎坷。吕布败亡后,张辽归属曹操。曾洞察人心而劝降昌豨。攻袁氏而转战河北。在白狼山之战率领先锋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

  • 三国曹魏五子良将之:乐进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乐进

    乐进(?-218年),字文谦,阳平郡卫国(今河南清丰)人。东汉末年名将。以胆识英烈而从曹操,南征北讨。从击袁绍于官渡,奋勇力战,斩袁绍部将淳于琼。又从击袁谭、袁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不久乐进别击黄巾、雍奴、管承,皆大破之。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刘备入蜀后,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击退关羽、苏非,降伏南

  • 三国曹魏五子良将之:于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于禁

    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原为鲍信部将,鲍信战死后被王朗引荐给曹操,之后便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了许多战功。因为敢于攻击不守军纪的青州兵,且为了维护军法不惜杀掉自己的故友,被曹操称赞胜过古代名将。关羽围攻襄、樊时,于禁奉命前往救援,被关羽水淹七军,全军覆没,投降后被监押

  • 三国曹魏五子良将之:张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郃

    张郃(?-231年),字儁乂,河间鄚人。东汉末年,应募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后属冀州牧韩馥为军司马。191年,袁绍取冀州,张郃率兵投归,任校尉。因破公孙瓒有功,迁为宁国中郎将。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洪击退,随后投降曹操。官拜偏将军。跟随曹操攻河北,跟随张辽定淮南,跟随夏侯渊平凉州,跟随曹操夺汉中,屡建战功。2

  • 三国曹魏五子良将之:徐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徐晃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东杨(今山西洪洞东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本为杨奉帐下骑都尉,杨奉被曹操击败后转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勋,参与徐州之战、官渡之战、冀州征伐、白狼山之战、南郡之战、关中征伐、夏侯渊平凉州之战、汉中之战等几次重大战役。在樊城之战中,徐晃率军击退关羽,又紧随关羽展开追杀

  • 东汉末军阀益州牧:刘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焉

    刘焉(?-194年),字君郎(《华阳国志》又作君朗)。江夏郡竟陵县(今湖北省天门市)人。东汉末年宗室、军阀,汉末群雄之一,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刘焉初以汉朝宗室身份,拜为中郎,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官。因益州刺史郄俭在益州大肆聚敛,贪婪成风,加上当时天下大乱。刘焉欲取得一安身立命

  • 三国东吴废太子:孙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和

    孙和,吴大帝孙权的第三子,自幼受到父亲的宠爱,母亲是王夫人,他也是孙吴末帝孙皓的生父。本来孙权的长子孙登被立为太子,孙登去世后,孙和被立为太子,但孙和的太子位最终还是没有保住,为什么会这样呢?其结局又是如何?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孙和喜好文学、礼贤下士、又擅长骑射,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