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朝“贰师将军”:李广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汉朝“贰师将军”:李广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907 更新时间:2024/2/22 14:38:13

李广利(?-前89年),中山人,西汉中期将领,外戚,汉武帝宠妃李夫人和协律都尉李延年之兄,昌邑哀王刘髆的舅舅。另有一弟名李季。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李广利任贰师将军攻打大宛,损兵折将,战绩平庸,后因军功封海西侯。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至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李广利率军多次指挥与匈奴的战争,依旧战果不佳甚至损兵折将。

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李广利率军征讨匈奴前与宰相刘屈氂暗中趁卫太子刘据死于巫蛊之祸,储位虚悬之际,谋立昌邑王刘髆为储。不久事发,刘屈氂被腰斩,李广利兵败投降匈奴,次年被卫律杀死。

人物生平

初征大宛

李广利的妹妹李夫人有宠于汉武帝,生昌邑哀王刘髆。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带领属国的六千骑兵和郡国那些品行恶劣的少年好几万人,以这些兵力去攻伐大宛,预期到贰师城夺取良马,所以叫他“贰师将军”。

原浩侯王恢为军队带路做向导官。沿路的那些小国家恐慌,都各自紧紧地守住自己的城堡,不供给汉军粮食。等到达郁成,兵士只有几千人了,都饥饿疲乏。攻打郁成城,大败,死伤的人很多。李广利和左右商议认为攻打大宛无望,就带着部队撤退。往返花了两年,回到敦煌,士兵剩下不过十分之一。派遣使者给汉武帝上奏章说:“路程遥远十分缺乏粮食。士兵们不怕打仗,只怕挨饿。兵少,不能攻取宛国。希望暂且撤兵,多派兵后再去。”汉武帝得知所奏,大发雷霆,派使者拦守玉门关,说军人敢有入关者立即斩了他!李广利因而留驻敦煌。

破宛获马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夏天,汉朝对匈奴作战,浞野侯赵破奴的士兵损失二万多人。汉朝廷高级官员商议都希望调回攻打大宛的军队,专力对付匈奴。汉武帝却认为既已出兵讨伐大宛,如大宛这样的小国都打不下来,就会见笑于西域诸国。

于是李广利是二次出征,队伍庞大,所至沿途各个小国无不迎接,拿出粮食供养军队。到轮台国,轮台国不降,攻战几天,血洗了他们。从此往西,平安行军到达了大宛王都,漠兵到达者三万人。

大宛官员杀死宛王毋寡,打算献上人头与好马让汉军停战,汉军挑选了好马几十匹,中等以下公马母马共三千多匹,而且立大宛高级官员中过去待汉人友好的昧蔡为大宛国王,与他订立盟约后撤兵。

危须国以西及大宛皆合约杀期门车令、中郎将朝及身毒国使,隔断东西道路。贰师将军广利征讨其罪,战胜大宛。赖天之灵,从溯河山,涉流沙,通西海,山雪不积,士大夫直接穿过,获王首级,珍怪之物都陈列于庭。封李广利为海西侯,食邑八千户。攻伐大宛两回,总共经历四年才告结束。

会战匈奴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广利受命领三万骑兵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得首虏万余级而还。期间李广利军队被匈奴大军围困,差点无法逃脱,汉军伤亡很大,死亡率高达十之六七。

同时出征的因杅将军公孙敖领军出西河,与强弩都尉路博德在涿邪山会合,无所得而返。骑都尉李陵自请领五千步兵击匈奴,后遇且鞮侯单于主力,兵败投降。

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李广利率六万骑兵,七万步兵,出朔方;强弩都尉路博德领军万余,与李广利会合;游击将军韩说率步兵三万人,出五原;因杅将军公孙敖率一万骑兵,三万步兵,出雁门。匈奴得知,将妇孺家眷和资产迁徙至余吾水(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土拉河)北,且鞮侯单于率十万匈奴军队在余吾水南岸与李广利接战。李广利与单于连斗十余日突围而归。韩说无所得。公孙敖与左贤王战,见战局于己不利,收兵而回。

祸起立储

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匈奴入侵五原、酒泉,掠杀边民。两地守军出战,均不利,领兵的都尉(一郡的军事长官)都战死。三月,武帝命李广利率七万人出五原击匈奴,御史大夫商丘成率三万余人出西河,重合侯莽通(马通)率四万骑出酒泉千余里。

李广利离开京城时,丞相刘屈氂为李广利饯行。李广利于饯行告别时与刘屈氂合谋立昌邑王刘髆为储。

三击匈奴

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李广利率大军出塞,匈奴派右大都尉与卫律率五千骑兵在夫羊句山狭备战汉军。李广利派遣属国胡骑二千与匈奴军接战,匈奴败退,死伤者数百人。汉军乘胜追击至范夫人城,匈奴四散奔逃,不敢与汉军对抗。

同年六月,内者令郭穰密告丞相刘屈氂的妻子因为刘屈氂曾多次遭汉武帝责备,便对汉武帝不满,因而请巫祈祷神灵,祝诅武帝早死。同时密告刘屈氂与李广利共同向神祝祷,希望昌邑哀王刘髆将来作皇帝。武帝便下令主管司法的廷尉查办.认为刘屈氂大逆不道,处以腰斩,并用车装着尸体在街上游行示众。将刘屈髦的妻儿在长安华阳街斩首。李广利的妻儿也遭逮捕囚禁。

正在指挥大军对匈奴作战的李广利听到家中妻儿因巫蛊被捕收监的消息,如五雷轰顶,既忧虑,又害怕,不知所措,如何是好。掾吏胡亚夫劝他投降匈奴。李广利心想若投降匈奴,将加速妻儿老小的死亡,情况会更惨,不如立功赎罪,也许有一线希望。便不根据实际情况,不了解双方军事形势,不计及战略战术,以数万汉家儿郎的生命为赌注,盲目进军,以求侥幸,遂挥师北进,深入匈奴,直至郅居水。此时匈奴军队已离去,李广利又派负责主管军中监察的护军率领二万骑兵,渡过郅居水,继续向北挺进。与匈奴左贤王的军队相遇,两军接战。汉军大胜,杀死匈奴左大将及众多的士卒。

兵败投降

长史和决眭都尉煇渠侯商议,李广利不惜全军安危以求立功赎罪,恐怕必然招致失败,便暗中策划将李广利扣押起来,以阻止其盲目冒险。李广利觉察了长史的策划,将他斩首。恐怕军心不稳,发生骚乱,便率军由郅居水向南撤至燕然山(蒙古共和国杭爱山)。单于知汉军往返行军近千里,已很疲劳,便亲自率领五万骑兵袭击汉军,汉军死亡甚众。

李广利原想冒进,立功赎罪,却遭此大败,心情自然更沉重,又忧虑着家中老少的生命安全,而且本来指挥才能就平庸,因此完全失去了两军对垒中最必要的警觉。匈奴趁汉军不备,于夜间在汉军营前悄悄挖掘了一条濠沟,有几尺深,而后于清晨从后面对汉军发起突然的袭击。汉军遭匈奴军袭击,想出营列阵抵敌,却发现军营前有一条深沟,进退不得,军心大乱,丧失斗志,再加疲劳,完全失去了抵抗力,遭到惨败。七万汉家儿郎就这样全部丧送在李广利手中,给国家民族造成极大的损失。

李广利兵败后投降匈奴,狐鹿姑单于知道他在大汉身居高位,便将女儿嫁给他,对他的尊宠超过了卫律。按汉律,李广利在大汉被囚禁的妻儿家人,在李广利投降后,悉数被杀,族灭。

遭妒被杀

李广利投降匈奴虽换来一时的富贵,也好景不长。

卫律本是匈奴人,生长在汉朝,并在朝廷作官与李广利兄弟交情颇好,因此李延年曾在汉武帝面前举荐卫律,出使匈奴。李延年因李季之事伏法,卫律怕被株连,便投降匈奴。卫律见李广利投降在自己之后,而受到的尊宠却在自己之上,心生嫉妒,欲加害李广利。

李广利投降一年多后,卫律趁单于母亲生病,遂买通巫师,让巫师谎称病因是由于去世的单于在发怒。因去世的单于过去出兵攻伐汉时,曾发誓一定要捉住贰师将军李广利用来祭神,而今李广利已在匈奴,为何不杀了祭神?先单于正发怒责问此事。单于对巫师的话信以为真,便将李广利杀掉,用以祭神。李广利原以为用屈膝投降可以换一条命,屈辱偷生,苟安于世。结果却遭到如此可悲可耻的下场。李广利临被杀时,怒骂道“我死必灭匈奴!”李广利死后,匈奴接连数月雨雪不断,家畜死亡,百姓疫病不断,种植的黍穄也无法丰收,单于害怕了,于是为李广利立了祭祀用的祠堂以慰亡灵。

标签: 李广利

更多文章

  • 汉朝长乐卫尉:程不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程不识

    程不识是汉武帝时的大将,别称“不败将军”。担任山西太守,长乐卫尉。与李广齐名。其主要成就为镇守边疆,抗击匈奴,治军有方,军纪严明,生平未尝败绩。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

  • 汉朝御史大夫:韩安国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韩安国

    韩安国(?公元前127年),梁国成安县(今商丘市民权县)人,后徒睢阳(今商丘市睢阳区)。西汉时期的名臣、将领。韩安国自幼博览群书,成为远近闻名的辩士与学问家,后到梁王幕下任中大夫,成为梁王身边的得力谋士。他帮助梁王和汉政权化解了几次危机,深得汉景帝的信任。汉武帝时,进入汉朝中央政权的核心圈子。韩安国

  • 西汉汉武帝智囊:东方朔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东方朔

    东方朔(约前161年前93年?),字曼倩,西汉平原郡厌次县(今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人,西汉时期著名文学家。汉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他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当时的皇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不

  • 西汉将领:李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陵

    李陵(前134前74年),字少卿,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人。西汉名将,匈奴名将,飞将军李广长孙,李当户的遗腹子。善骑射,爱士卒,颇得美名。天汉二年(前99年)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兵战于浚稽山,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前99年10月,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11月,为主帅李

  • 汉武帝宠妃:李夫人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夫人

    李夫人,历史上第一位追封的汉武帝皇后。生卒年不详,中山(今河北定州)人,西汉著名音乐家李延年、贰师将军李广利之妹,李季之姐。汉武帝刘彻的宠妃。李氏平民出身,父母兄弟均通音乐,都是以乐舞为职业的艺人。前112前,由平阳公主推荐给汉武帝,获封夫人,深得汉武帝的宠幸,并为汉武帝生下儿子昌邑哀王刘髆。产后不

  • 西晋宗室陇西王:司马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泰

    司马泰历经曹魏、西晋,他是东武城侯司马馗的次子,东王司马越之父,也是司马懿的侄子。司马泰不仅仅是西晋重臣,更是司马家族的人,出身和待遇自然不低。司马泰的仕途在曹魏时开始,起初封阳亭侯,后来担任过县令、太守等职位,无功无过。晋武帝司马炎登基后,司马泰被封为陇西王,食邑三千二百户,官拜游击将军,此后官

  • 三国曹魏宗室大将军大司马:曹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真

    曹真(?-231年),字子丹。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魏武帝曹操族子。下面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嘉平元年(249年)正月,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司马懿乘机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当时,司马师为中护军,率兵屯司

  • 中国古代有哪些被饿死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古代

    作为中国古代的君主,他们的生活水平也是出于整个国家的最顶端的,但是就是这样的君主们,往往也会有难得善终的情况,而其中甚至包括最不可能的死法被饿死。那么中国古代被饿死的君主有哪些呢?梁武帝萧衍梁武帝萧衍作为南朝梁的建立者,开国皇帝,还是拥有“武”这一尊贵谥号的皇帝。按理来说,

  • 明朝靖难之役功臣:张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辅

    张辅(1375年-1449年9月1日),字文弼,河南祥符人,明朝初期重臣、名将,是燕王朱棣旗下大将张玉的长子,曾跟随父亲参与靖难之役。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燕王起兵靖难时,张辅随父亲一同征战,担任指挥同知的武职。1401年,张玉在东昌大战中阵亡,张辅继任了父亲的大将官职

  • 杜牧为什么被称作杜紫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杜牧

    杜紫薇其实就是指的杜牧啦,他是唐代文学家,也是大和进士。杜牧的脾气秉性很刚直、不拘小节,他也不喜欢逢迎。他不仅担任过淮南节度使掌书记、左补阙、史馆编撰、司勋员外郎等职务,在文学上也颇负盛名。他的诗作明丽隽永,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有《江南春》《题乌江亭》《泊秦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