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廪辛:商朝第二十六任帝王 廪辛在位时期有哪些功绩?

廪辛:商朝第二十六任帝王 廪辛在位时期有哪些功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650 更新时间:2023/12/18 7:51:38

廪辛,《竹书纪年》记作冯辛,姓子名先,商朝第二十六任帝王。他是祖甲之子,在位6年(《今本竹书纪年》称他在位四年),去世后由弟弟康丁继位。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廪辛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内服事务

廪辛时期,商王朝的职官有中朝任职的内服官和

被封於王畿以外的外服官之别。内服官中又分外廷政务官和内廷事务官。最高的政务官,是协助商王决策的“相”,又称“阿、保、尹”。王朝高级官吏统称卿士。三公,则是因人而设的一种尊贵职称、并不常设。另外有:掌占卜、祭祀、记载的“史”,掌占卜的卜、掌祈祷鬼神的祝,掌记载和保管典籍的作册(又称守藏史、内史),武官之长的师长,乐工之长的太师、少师。

内廷事务官是专为王室服务的官员,主要是总管的宰和亲信的臣。臣管理王室各项具体事务,有百工之长的司工,掌粮食收藏的啬,掌畜牧的牧正,掌狩猎的兽正,掌酒的酒正,掌王车的车正,为商王御车的服(又称仆、御),侍卫武官亚,卫士亚旅,掌教育贵族子弟的国老,掌外地籍田的“畋(音‘田tian/)老”。外服官主要有方国首领的侯、伯,有为王朝服役的男、有守卫边境的卫。

廪辛时期,商朝政治制度的根本特点是内服与外服的划分,生活在商周之际的周公曾经在《酒诰》中这样概述其情况:“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君)。”

外服事务

内服是商王廪辛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外服

是由邦伯所管辖的地区,这些邦伯分为侯、甸、男、卫几种,其中许多很可能是方国部落首领而臣属于商者。卜辞所载的侯有近50个,最著名的有仓侯、舞侯、犬侯、侯告、侯专、杞侯等。甸,卜辞称为“田”,“多田(甸)”即指许多甸职官员。男,在卜辞中称为“任”,著名者有而任、戈任、名任、卢任等。卫,作为一种武职,在卜辞中多称为“多射卫”、“多马卫”、“多犬卫”等,亦有单称为“卫”者。

卜辞和金文所见商朝的内服官有五六十种,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百僚庶尹”。包括地位很高的旧臣、老臣以及商王的近侍之臣。其中还有负责出纳王命的史官。二是“惟亚惟服”。主要是与商王关系密切的军职官员。三是“宗工”。指负责王室祭祀和某些具体事务的官员。四是“百姓里君”。指管理地方上的诸族与普通民众的官员。

军事统治

商王廪辛继位初,羌方在今陕、甘一带重又崛起,屡犯商王朝,常使商戍军遭到很大损失,促使廪辛决定用兵平定西戎。商王廪辛针对羌方武装力量强悍等特点,战前进行全面的谋划和布置,一面命戍军暂避敌锋,待机而动,一面组织精锐部队适时增援抗击羌方进犯,打散了蚕丛氏部落,蚕丛氏首领被射杀。并派出与王族关系密切的逐、何等五族戍守。

廪辛在位期间,西方一些方国部落不断攻扰商朝,廪辛发兵多次征伐,还征调卫、虎、受等几个部落出兵攻打。但是,始终没有将方国部落征服。

但羌方并未被攻灭,武乙及其后的诸王在位时,仍常与羌方发生小规模的冲突。周武王攻纣时,羌方更参加了灭商的联军。

经济发展

农业发展

甲骨文的田字,表明在广平的原野有整治得整齐规则的大片相连的方块熟田。甲骨文“疆理”的“疆”字,象征丈量和划出疆界的田地,“田畴”的“畴”字,像田间按行垄犁耕往返转折,这样的田畴当然不会耕作得很粗放。这些经过疆理整治规则耕作较好并配合有灌溉沟渠的方块田,就是后来的井田。

商王廪辛时,商代使用的农具,考古学界一般认为仍以石、骨及蚌制铲、斧、镰、刀等为主,偶尔也发现有一些铜锸、铜铲等青铜工具,但不一定用于农业生产。

这些田地主要分布在都邑附近,由商王和诸侯国君直接占有,也有分配给近亲贵族。其他贵族在封邑内也同样经营这样的田地,不过规模要小一些。在国都以外,商王经常派臣民到比较边远的地方去开垦土地。

手工业发展

商王廪辛时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在各个生产部门内部分工日趋巩固和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商代的商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周灭商后,据周公说在殷民中有一部分人是“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这些人就是从事长途贩运贸易活动的商贾。

商王廪辛时商朝经济比夏朝有很大发展的表现:农业生产规模一相当大,种植的农作物有粟,黍,稻,麦等。畜牧业发达,饲养六畜,祭祀用几百甚至上千头家畜。青铜冶铸,玉器制作和酿酒等手工业很发达。商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交易是用海贝,骨贝,玉贝和铜贝等作货币。

商王廪辛时铸造作坊商代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比农业更为突出。其中,青铜冶炼技术和青铜器制造工艺的高度发展,更集中反映了当时手工业技术水平和时代的特点。在殷墟和郑州商城遗址,都发现有为王室所专用的青铜器铸造作坊。当时,在这些作坊中都有比较细致的分工,有世代从事生产擅长专精技艺的工匠。生产规模之大和技艺水平之高,是当时世界所罕见的。

都城朝歌

商都朝歌,始自帝乙。皇甫谧的《帝王世纪》说:

“帝乙……徙朝歌,其子纣仍都焉”。皇甫谧的话,又为近人罗振玉通过对殷墟的考释所证实。罗氏说:“《竹书》‘更不徙都说是错误的”。并肯定“迁沫必在乙之世”(《殷墟书契考释》)。皇甫谧的话也为郭沫若对《戊辰彝铭文》的考释所证实。郭沫若说“徙朝歌乃二十年后之事”(见《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纣都朝歌除史书记载外,还可以证诸淇县古城垣。1984年,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在河南安阳召开,代表们在淇县参观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夏鼎院长曾说:“淇县古城垣是典型的商城”。此外,还可以证诸淇县有关纣王的传说及生活遗迹。朝歌为纣都,还可以证诸1977年在陕西周原出土的商人“庙祭甲骨”。

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原是载诸史册及地方志的事实。但近几十年,自从甲骨在安阳把墟出土,王国维的《说殷》问世,《竹书》的“更不徙都”说,即被奉为圭臬。中国文术界,遂把洹水南之殷墟,说成是盘庚到帝辛,二百七十三年的帝都,从而抛弃了历来史书所说的纣都朝歌。

然而历史的实际,并非如此。说安阳殷墟为殷都,但要说安阳殷墟是盘庚到帝辛,二百七十三年的帝都,则大谬然。因为史书所载及地下发掘的事实,都否定了这一说法。首先说说盘庚迁殷的问题,盘庚迁殷并非迁今安阳殷墟,迁的是西亳,盘庚是都西亳的。且看《史记》所载:“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成成汤之故居”(《殷本纪》)。“成汤之故居”何在?近年来由于偃师商城的发掘,如今学者大都肯定偃师商城是汤都。偃师商城的发掘,不仅证明偃师确为汤都,而且也证明偃师商城为盘庚之都。

因为在偃师商城的发掘中,考古学者发现这座古城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即被放弃,后来经修补后又重新使用的,而再次设都于此的殷王便是盘庚(见《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P414415),此证一也。盘庚都西亳后,历小辛小乙,直到武丁还都西亳。何此为?可以武丁访贤,后于傅险得傅说证之。傅险“在今陕州河北县北七里”(《括地志》),即今山西平陆县一带,为西亳之野。此证二也。关于盘庚迁殷非今安阳殷墟,还可以安阳殷墟的考古证之。根据安阳殷墟的发掘,从出土的十五万片甲骨中,还未发现一片是盘庚,或小辛、小乙的甲骨;在安阳西北冈殷大墓的发掘中,也未曾发现一座墓是盘庚,或小辛、小乙的陵墓(《商代的墓碑地制度》见《考古》,1983年10期),此证三也。

标签: 廪辛

更多文章

  • 康丁:商朝第二十七任帝王 康丁在位时商朝愈加衰落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康丁

    康丁,姓子名嚣,甲骨文作康且丁,又作康丁,《史记·殷本纪》误作庚丁。 商朝第二十七任帝王。他是祖甲之子,廪辛之弟,根据《今本竹书纪年》记载在位八年,死后由其子子武乙继位。康丁在位时商朝愈加衰落。死后谥号:商安王。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康丁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康丁在位期间,继

  • 武乙:商朝第二十八任帝王 武乙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武乙

    武乙,子姓,名瞿,商朝第二十八任帝王,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其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147年公元前1113年在位。他是商王庚丁之子,死后葬于殷,其子文丁继位。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武乙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武乙作为商代后期的一位重要君王,努力挽救国势,但是成效不大。人物生平武乙,子姓,名瞿,是商王

  • 文丁:商朝第二十九任帝王 文丁为什么杀死季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丁

    文丁,《史记》作太丁,子姓,名托,商朝第二十九任帝王,他是武乙之子,在武乙去世后继位,在位11年。武乙时,西方的周族逐渐强大。文丁在位期间,周侯季历伐戎有功,文丁忌惮,先嘉其功而杀之。文丁死后,其子帝乙继位。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文丁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人物生平文丁继位后,为了解除周人的

  • 纣王:商朝第三十二任帝王 纣王有哪些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纣王

    纣王,子姓 ,名受或受德或辛 ,也叫“帝辛”,商朝第三十二任帝王,也是商朝末代帝王。帝辛在位30年,后世称商纣王、纣王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纣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据正史所载,商纣王博闻广见、思维敏捷、身材高大、膂力过人。继位后,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

  • 太康:夏朝第三任帝王 太康为什么会被后羿夺权?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太康

    太康,姒姓,夏朝第三任帝王。他是姒启的长子,在姒启病逝后继位,去世后葬于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西)。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姒太康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姒太康自小跟着父亲姒启享乐,即位后生活比姒启还腐败,只顾饮酒游猎,不理政事,在去洛水北岸游猎时,为后羿夺去国政。实际上只在位两年(名义上在位2

  • 三国曹魏大臣杜畿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杜畿

    杜畿(163年~224年),字伯侯,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名将。杜畿出身京兆杜氏,他的祖宗杜周、杜延年父子是曾经在《史记》《汉书》中留下姓名的大人物。但是杜家到了杜畿父亲那一辈,已经不再做官,是普通人家了。杜畿的母亲去世很早,父亲再续娶之后不久便离世了,年幼的杜畿便由

  • 如何客观评价戏志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戏志才

    说到“戏志才”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这个人好像有一种神秘的光环了,而且这个人的能力可以说是堪比郭嘉的,甚至要比郭嘉还要厉害,也可以说是被称为神谋士的一位了,但是由于他也是英年早逝,所以很多人对他也不是非常的了解了,那么有的人就要问了,这个人到底是谁,在历史上有

  • 东汉汉桓帝皇后梁女莹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梁女莹

    东汉外戚、权臣梁冀杀害了骂他是“跋扈将军”的汉质帝后,不顾众人反对,态度强硬得立刘志为帝,是为汉桓帝。这位汉桓帝的第一任皇后,就是梁冀的妹妹梁女莹。梁女莹是大将军梁赏之女,权臣梁冀、顺烈皇后梁妠的妹妹。她无才无德,连后妃应该具备的美貌也没有,但因为家族势力,刘志被迎立称帝后

  • 清朝宗室爱新觉罗胤禟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胤禟

    爱新觉罗胤禟,生于1683年八月二十七日,死于1726年八月二十七日,生日与忌日都是同一天,是巧合还是雍正及其爪牙有意为之,只有雍正知悉。雍正上位后,要巩固自己的权力,必须先稳住夺嫡的对手,内部事情安定了,才能着手处理外患。雍正采取的是拉拢怀柔策略,使之部分归顺自己,并且可以利用他们的势力,进一步

  • 元朝大儒外交家:郝经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郝经

    郝经,字伯常,宋末元初著名大儒,他是一位堪比苏武的文章,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作为政治家,郝经反对“华夷之辨”,推崇四海一家,主张天下一统;作为思想家,郝经推崇理学,希望在蒙古人汉化过程中,以儒家思想来影响他们,使国家逐步走向大治;作为学者文人,郝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