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元朝文学家:虞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元朝文学家:虞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071 更新时间:2023/12/7 1:32:46

虞集(1272年3月21日-1348年6月20日),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元朝官员、文学家,他是南宋左丞相虞允文的五世孙。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虞集出生的时候正赶上南宋灭亡之际,战火流离家道衰败,小的时候都没有书可以读。因此他的蒙老师是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杨氏口授他《论语》、《孟子》、《左传》,而虞集也非常的聪明,据说是闻后便能成诵,8岁时已能通文章大义了。虞集博学多识,历史上以诗文著称,与杨载、范梈、揭傒斯并称为“元诗四大家”,他的文章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林四家”。当时的朝廷宇庙之典册,公卿士大夫的碑版都是出自他的手,《元史》称颂他是一个有学问而人品又非常高尚的人。

虞集除了诗文,还精通书画鉴定,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很多传世作品中都有他的题跋,并且著又《道园学古录》五十卷,《道园遗稿》六卷,还有关于书法论述的《论书》《伦隶书》《论草书》等。他与柯九思都在奎章阁共事期间,两人常常相互唱和,并且为对方的书画题跋。张雨曾经写诗赞曰:“侍书爱题博士画,日日退朝书满床。”可见两人交情之深。

虞集比赵子昂等于晚一辈,因此赵氏是他的书法学习榜样,深受赵氏影响。陶宗仪《书史会要》中称他:“真、行、篆、隶皆有法度,古隶为当代第一。”他对赵子昂并不是盲目的崇拜,而是源于他对书法史发展的认识,透析了宋代书法的流弊后才对赵子昂深感佩服。而且紧随赵氏一起孜孜不倦地推动着书法的复古回归魏晋之路。

虞集的行书师法二王,而且能深得晋人的韵味,清朗蕴藉之气不减赵氏。他的书画题跋中,还有时能见都钟繇、苏轼的笔法。

虞集的楷书《刘垓神道碑铭》是他的大字楷书,清代的高士奇题跋云:“虞伯生有元一代大手笔,其书往往见于题跋。此卷欲勒碑垂久者,故用笔规摹唐人,如端人正士,言动可法。”说虞集的楷书有唐人的法度,评价甚高。

虞集的隶书是他的强项,非常有自己的特点,存世作品多见于题跋。他的隶书不拘泥,写得典雅而生动。他的隶书挺劲沉稳不失优雅,显示了他的隶书功底非常的深厚,所以陶宗仪称他“古隶为当代第一”。

虞集的书法作品主要是书画的鉴赏题跋,虽然在当时也属于重要的书法家,但因为流传的作品不多,风格也不是十分的鲜明,因此并未被后世重视。

标签: 虞集

更多文章

  • 明朝史学家:何乔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何乔远

    何乔远,字穉孝,或称稚孝,号匪莪,因隐居于镜山,也被世人称为“镜山先生”,是明朝杰出的方志史学家。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何乔远(公元1558年-公元1632年),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今泉州市)人。何乔远从小从父学习传统儒家经典,因为何乔远颇有天资,

  • 战国时期魏国国君:魏文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魏文侯

    魏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年),周朝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接下来历史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魏文侯为姬姓魏氏,名斯,是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魏国百年大业的奠基人,后世史家著书无不称赞魏文侯之贤。魏文侯在位期间,正值多事之秋,先有“三家分晋”之后带

  • 明朝文学家:王九思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王九思

    王九思,字敬夫,号渼陂,明朝官员、文学家。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王九思在弘治九年(1496年)中得进士,自此开始宦海浮沉,终于因武宗时,刘瑾宦官之祸而受牵连,从此不再任官,隐退乡里。不过,虽然身为官员的王九思看来不甚成功,然而作为一名文学家,他却拥有着足以载入史册的成绩

  • 三国曹魏大臣:袁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袁涣

    袁涣,字曜卿,陈郡扶乐(今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人。出身“陈郡袁氏”,他的父亲袁滂,官至司徒。我们都知道,司徒这个职位在三国时期可是非常受人尊崇的官职,而且权利也非常大。但是袁滂在任期间以清心寡欲、从不评论他人过失而闻名。后来袁涣被陈郡太守征辟为功曹,因政绩突出被三公征辟入朝

  • 在政治、史学和文学方面:王世贞分别有怎样的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世贞

    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生于1526年,卒于1590年,他是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在做官、史学和文学领域都有一番成就。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参与政治方面,一方面王世贞有家世的优势,他的祖父王倬曾担任留都南京兵部的侍郎,父亲王忬是当时的蓟辽总督和右都御史。另一方面

  • 东汉末袁绍部将:鞠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鞠义

    麴义(又作曲义、鞠义),生卒年不详,是东汉末年军阀袁绍部下的将领,能征善战,屡建战功,早年在凉州,精通羌人战法,率领着袁绍的精锐部队。在界桥之战,以八百兵大破公孙瓒两万步兵和一万骑兵。后来,由于自恃功高而骄纵不轨,被袁绍所杀。人物生平叛韩就袁麴义,一做曲义。汉灵帝年间,平原麴氏避难西平,成为当地的大

  • 三国东吴“江表之虎臣”:甘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甘宁

    甘宁(?215年?220年?存疑),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甘宁少年时好游侠,纠集人马,持弓弩,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崇尚奢华,人称锦帆贼。青年时停止抢劫,熟读诸子。曾任蜀郡丞,后历仕于刘表和黄祖麾下,未受重用。建安十三年(208

  • 三国东吴“江表之虎臣”:丁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丁奉

    丁奉(?-271年),字承渊。庐江郡安丰县(今安徽省霍邱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丁奉年少时以骁勇为小将,经常奋勇杀敌,屡立功勋,此后又于太元二年(252年)的东兴之战中“雪中奋短兵”,大破进犯的魏军。吴景帝孙休在位时,丁奉计除权臣孙綝,累拜大将军、徐州牧。后又扶立乌程侯孙皓

  • 三国东吴“江表之虎臣”:潘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潘璋

    潘璋(?-234年),字文珪,东郡发干(今山东冠县东)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潘璋年轻时家贫,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不断升迁,其一生为孙权东征西讨,在合肥之战、追擒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卫战中多次立下战功。但其为人奢侈贪财。经常设立军市,又劫杀将士以获得财物,但孙权念其有功未予深究。被

  • 三国东吴“江表之虎臣”:徐盛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徐盛

    徐盛(生卒年不详),字文向,琅邪莒县(今山东省莒县)人,三国时吴国名将。早年徐盛抗击黄祖,因功升为中郎将。在濡须浴血奋战。刘备伐吴时,徐盛跟随陆逊攻下蜀军多处屯营;曹休伐吴时,徐盛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以少抗多,成功防御。因前后战功,徐盛先后升任建武将军、安东将军,任庐江太守。后来,曹丕大举攻吴,吴国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