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鲁肃为什么能当大都督

鲁肃为什么能当大都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391 更新时间:2023/12/31 7:38:29

三国历史之中,是个英雄辈出的历史年代。武如:关羽张飞赵云……;文如:诸葛亮庞统周瑜……在东吴,武要数周瑜,而文要数鲁肃。但鲁肃是有何才能,在周瑜死后被任命为统帅全军的大都督?鲁肃在一般人的认知之中,只是一个乐善好施之人。

在三国演义之中,最著名的桥段就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借谁的呢?吴国;而推动之人就是鲁子敬。那么,历史中的鲁肃确实如三国之中描写的那样吗?那么,只能说是个有德无才之人了。然而历史上的鲁肃和三国演义之中有出入的,他才有接管全军大都督之才。

乐善好施,喜结良友

鲁肃从下跟随祖母一起生活,但家境富足。地产是相当的丰富。周瑜曾做居巢县令之时,因粮食匮乏,拜访鲁肃请求给一些粮食资助。鲁肃当时家中有两仓的粮食,随即将其中的一仓粮食赠与周瑜。周瑜觉得此人非一般人,于是两人结为好朋友。这也为将来鲁肃投奔吴国和接任大都督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天下结乱之时,鲁肃也怀揣一番抱负。鲁肃原先是要投奔郑宝的,是在半路途中遇到了周瑜,经过周瑜的引荐才到吴国效力。这也是后来周瑜死之后,周瑜力荐鲁肃的原因之一。三国志之中,这样描述,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

审时度势,孙刘抗曹

孙刘抗曹,是三国演义中的一条主线。在三国演义中,因为蜀国势小,所以诸葛亮游走吴国劝说吴君结盟抗曹,因为曹操势力庞大。其实然也。历史上,曹操是准备东下灭吴的,对于刘备没有根据地可言之人曹操还没放在眼里。

当时孙权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马召集大臣谈论如何相对。大部分人的意见就是“投降”,曹操势大,吴国毫无取胜的机会可言。但只有鲁肃没有发表任何的言论。等到朝堂结束之时,孙权问道:“肃有何感想,为何今日只字未说。”鲁肃的建议就是:“联合刘备一同抗击曹操。”

孙权大喜,鲁肃就前往游说刘备。见到刘备之后,鲁肃说道:“吴国的势力和主公的意图。”诸葛亮听后欣然同意。作为三国之中谋略的第一人,唇亡齿寒的道理还是懂的。曹操灭吴之后,其他的势力想必会被曹操一一的消灭。诸葛亮便和鲁肃一起前往江东,表明刘备的立场。这也是后来鲁肃成为大都督的重要原因。三国志之中,这样描述:惟肃劝权借之,共据曹公。

雪中送炭,据理力争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成为了鲁肃政治生涯的污点,确实如此吗?刘备当时败逃之时,为解救刘备与为难之中,把荆州借与刘备。后来刘备得到益州之后却拒还荆州。就现在来看,失信也是不能忍受的。吴主大怒遂两国开兵交战。但是,鲁肃采取的态度确一直是安抚,希望通过和平的手段来收复荆州。这是为什么呢?别人都这样欺负你了,你还采取如此怀柔的姿态。

鲁肃借荆州的真实目的就是希望刘备生存下去,这样孙刘才能坚持走抗曹的道路,不采取武力收复荆州,是不想削弱双方的实力。鲁肃就和关羽谈判,想要回荆州。这时有个人说了,土地是有德的人才能拿到,不是说归于哪一方的。鲁肃是大声斥责,关羽也是提刀让那人退下去,最后就是双方以湘水为界。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即使在战场上,鲁肃也得到关羽的足够尊重,关羽作为三国之中如此心高气傲之人,都给与尊重。想必鲁肃确有非同一般的才能,那么又有何不能,成为统帅全军的大都督。备遂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鲁肃年仅四十六岁就去世,孙权这样评价到: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

可见作为吴国的君主孙权也是如此的看重鲁肃的。试问一下,如此一个眼光深远、审时度势之人,如何不能成为江东的都督呢!其次,吴国自从周瑜死之后,处于一个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加之周瑜的力荐和吴君对周瑜的信任,鲁肃就安然的当上了大都督,当然也没枉费周瑜的一番好意。

标签: 鲁肃

更多文章

  • 贾诩和司马懿谁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贾诩

    我觉得三国谋士的作用被严重夸大,真正战场上难得的是统率之才,比如威震华夏的关羽也被曹魏的群臣评价为“名将围羽”,当然贾诩是个很厉害的谋士,司马懿早年是曹操的谋士,曹丕、曹睿、曹芳时代则是统率一方的大都督,还被封过大将军,大司马,位高权重,那么贾诩和司马懿相斗,谁更厉害一些呢?

  • 贾诩和诸葛亮谁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贾诩

    诸葛亮和贾诩,都是三国时期的智谋之士。在古代,两者孰优孰劣是毫无争议的。与诸葛亮相比,贾诩的知名度实在要差太远了。如果说诸葛亮是第一档,那么贾诩顶多属于第三档的智者。但到了现代,贾诩在网红学者易中天的结构下,却有超越诸葛亮之势。因为在易中天看来,诸葛亮并不属于张良、陈平这样的谋士,应该与萧何、李善长

  •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庞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庞煖

    赵国国君嬴姓赵氏。赵国始祖造父,为商朝名臣飞廉(蜚廉)次子季胜之后,因征伐徐国有功,受封于赵城,由此为赵氏。赵氏历经二十余代,传至赵简子赵鞅、赵襄子赵毋恤。赵鞅打破了晋国六卿的格局,赵毋恤力战智、韩、魏的围攻,简襄之烈确立了赵国版图。公元前403年,韩、赵、魏正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始命赵烈侯赵籍为

  • 如何评价宋之问?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之问

    宋之问,字延清,名少连,初唐时期著名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上元时期进士,他的诗多为歌功颂德之作。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俗话说:“字如其人,诗如其人,文如其人。”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之所以名留青史除了才华横溢这个因素

  • 清朝宗室果亲王:爱新觉罗·弘曕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弘曕

    爱新觉罗·弘曕清朝宗室,康熙帝之孙,雍正帝第六子,今天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作为雍正最小的儿子,弘曕出生时雍正已是56岁的高龄,不仅比乾隆帝弘历足足小了22岁,甚至比乾隆的儿子还小,再加上其两岁时雍正便去世了,因而乾隆对这位幼弟还是极为关爱的,或许正是由于乾隆的宠爱,弘曕

  • 汉哀帝皇后:孝哀傅皇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傅皇后

    孝哀傅皇后,汉哀帝的妻子,母仪天下的女人,最后为何会落得个自杀的悲惨结局?先来说说傅皇后的出身,她是孔乡侯傅晏之女,汉哀帝祖母傅太后的堂侄女,也算是皇亲国戚、名门贵女了。刘欣还是定陶王的时候,他祖母傅昭仪想亲上加亲,就把自家的堂侄女傅氏和孙子刘欣牵线了,于是傅氏嫁给刘欣,成为定陶王妃。刘欣的叔父汉

  • 唐朝诗人:王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王绩诗作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王绩

    王绩,字无功,因隐居东皋,自号东皋子,唐代初期诗人,是被后世公认的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为开创唐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面跟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绩的故事吧。唐代,一个文化鼎盛的时代,那个时代,诗歌是最主要的文学形式,一时涌现出了2536位有名有姓诗人,诞生了约5万首诗歌。因此,唐诗成为了中华文化史

  • 唐朝诗人:贺知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贺知章诗作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贺知章

    贺知章,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唐代官员、诗人,他的诗文以绝句见长,他的一生顺分顺水,高官长寿,文学水平也丝毫不差。下面跟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贺知章的故事吧。唐代,一个文化鼎盛的时代,那个时代,诗歌是最主要的文学形式,一时涌现出了

  • 元朝词作家画家:管道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管道昇

    管道升,字仲姬,一字瑶姬,元代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与卫夫人(卫铄)并称“书坛二夫人”。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侬词》元·管道昇尔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尔,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

  • 东汉末曹操部将:史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史涣

    汉末三国时期,是一个真正的乱世,那个时代战火纷飞,英豪迭起,无数英雄叱咤风云,文如诸葛司马郭嘉贾诩,猛似吕布关羽赵云典韦。今天趣历史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功绩不差于八虎骑和五子良将的曹魏名将史涣。史涣(?-209年),字公刘,豫州沛国(今安徽淮北)人,与曹操是老乡。史涣年少雄气英发,成为了一名游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