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官员岳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撰有《类博稿》十卷、《类博杂言》

明朝官员岳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撰有《类博稿》十卷、《类博杂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905 更新时间:2023/12/23 15:54:44

岳正(14181472)明代官员。字季方,号蒙泉,顺天府誋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工书,画葡萄称绝品,雕镌悉臻其妙。正统十三年进士第三(探花),授编修。天顺初改修撰,命以原官入阁。因忤石亨、曹吉祥,谪钦州同知,戍肃州。成化初,诏复修撰。出知兴化府,致仕。卒,谥文肃。正博于学问,为文风骨峭劲。撰有《类博稿》十卷,又有《类博杂言》等,并行于世。

生平简介

岳正世家为武职,至岳正,则弃武从文。他京师乡试中举,就读于国子监。当时李时勉为祭酒,广招四方名士,岳正、商辂、彭时、王恕等都在此读过书。正统十三年(1448)会试,同考官起初并未取岳正试卷,是侍讲杜宁审阅了他的试卷后说:“此我辈人也。”遂入选,为会试第一名,会元。廷试赐一甲第三,授翰林编修。

景泰中,任右春坊右赞善。英宗复辟(1457),改修撰。阁臣徐有贞、李贤先后下狱,皇帝起用吕原入阁参政。不久,薛蠧又致仕,内阁缺员,吏部尚书王翱推荐了岳正。六月,英宗召见岳正于文华殿。岳正身材魁梧,美髯飘飘,英宗远远望见连声称“好”。问岳正年龄多大,岳正答曰“四十”。英宗说:“正好”。又问“何处人?”岳正答曰:“誋县”。英宗十分高兴地说:“又是我北方人”。又问岳正“何年举进士?”岳正答:“正统十三年。”英宗更加高兴,说:“朕今用你为内阁,好为朕办事。许彬老矣,不足恃也。”岳正忙叩首受命而出。行至左顺门,正遇石亨、张軏。二人愕然,问岳正:“何以至此?”岳正不敢言明。二人急忙来到皇上面前,皇上满脸喜色地向他们夸耀说:“今日朕自己选择了一位阁老,甚是优秀。”石亨、张軏知是岳正,便表面上奉承庆贺一番。皇帝又说,岳正的官职太小,应当升为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石、张二人马上说:“陛下既然得人,何不看他是否称职再升不迟。”英宗默然。遂命岳正以原官入阁。

岳正生性豪放,敢于仗义执言,不避权贵。见皇上重用,更是感激不已,一心效力。便殿之上,常慷慨论奏,有一次,唾沫星子溅在皇帝的御衣上也不察觉,依然侃侃而谈。有人劝他“信而后谏”。他慨然道:“皇上对我如此厚爱,我最怕的是无以报答。”岳正入阁仅一月,英宗便先后宣召无虚日。

掌钦天监侍郎汤序是石亨的党徒,曾借灾异上奏,请尽去奸臣。英宗问岳正,岳正说:“奸臣无指名,即求之,人人自危。而且汤序学术浅薄,不可轻信。”英宗采纳了他的意见。当时石亨与太监曹吉祥怙宠擅权,有人匿名投书,揭发曹吉祥的罪状。曹吉祥大怒,请求皇上亲自出榜,悬赏招募能抓捕投书之人,赏以三品官。英宗命撰榜文,岳正与吕原入见,对英宗说:“为政自有体,捕盗贼事当责兵部,奸宄当责法司,岂有天子自出榜购募者?且事缓之则自露,急之则愈匿。”英宗认为他们说得有理,遂不追究。

石亨的从子石彪镇守大同,一日派使者向朝廷报捷。使者大言捕获斩杀之多无法计算,不能全部押解回京,皆枭于林木之上。岳正取来地图,指出:某地至某地,四面皆沙漠,林木安在?来者语塞,无言以对。岳正因此对英宗言道:“今曹吉祥、石亨的权势过重,应该早早加以节制。”并请求以计策离间二人。英宗说:“你可以朕意告之。”于是,岳正来见曹吉祥,对他说:“石亨常派亲信来看望您,并不是真的关心您,而是来监视您的。”因而劝曹吉祥最好辞去兵权。岳正又来到石亨处,以皇帝的口吻劝他自我收敛,并直言这是皇上命我转告你二人的。因岳正太过偏执、率真,曹、石二人一下子便看出了破绽,一齐向英宗哭诉,免冠请死。英宗十分尴尬,只得好言安慰二人,当面斥责岳正。

这时,正遇承天门遭灾,英宗震惊,不知所措,命岳正草诏罪已。岳正借机历陈弊政,内有:“敬事天神,有未尽蓠?祖宗成宪,有不遵蓠?善恶不分,而用舍乖蓠?曲直不辨,而刑狱冤蓠?征调多方,而军旅劳蓠?赏?无度,而府库虚蓠?请谒不息,而官爵滥蓠?贿赂公行,而政事废蓠?朋奸欺罔,而附权势蓠?群吏弄法,而擅威福蓠?征敛徭役之法太重,而闾阎田里靡宁蓠?谗谄奔竞之徒痈进,而忠言正士不用蓠?抑有司?茸酷暴,贪冒无厌,而致军民不得其所蓠?此皆伤和致灾之由,而朕有所未明也。今朕省愆思咎,怵惕是存。尔群臣休戚惟均,其洗心改过,无蹈前非。当行者,直言无隐。”文词极为诚恳率直,天下传诵。而石亨、曹吉祥则到处散布流言,说岳正为了标榜自已,以忠直屡次毁谤大臣。英宗见石、曹两人势力强盛,岳正又实在无能,只得罢去岳正的相职,贬为钦州同知。岳正任相仅二十八天。

在赴钦州途中,他因顺路去家乡探望了老母十余天,陈汝言就上奏说,他在贬降外任途中擅自耽搁,以前还强占过土地等罪行。岳正遂又被逮捕入狱,杖责一百后流放肃州。岳正行至涿州驿舍时,因双手被拷得太紧,几乎气绝身亡,多亏涿州人杨四用酒灌醉了看守他的公差,松开了他的械具,并厚金贿赂公差,请他们一路多加关照,岳正才得以平安到达肃州。

石亨、曹吉祥先后被杀后,英宗对李贤说:“岳正固尝言之。”李贤说:“岳正有老母,得放归田里,幸甚。”于是,岳正被允许放归故里为民。

宪宗即位,御史吕洪等请恢复岳正的名誉。岳正官复内侍书之职,参与纂修《英宗实录》。当初岳正获罪时,家里财产,尽赐季铎。季铎得旨后,独占岳门,检括净尽,见被逐出的岳家人一一搜检,使岳氏一门受尽奇耻大辱。岳正还朝,正值季铎获罪。宪宗说:“季铎的家产,尽是岳正之物,可悉取还之”。岳正便仿效季铎的办法,将其搜括一空。岳正还朝,自以为会被重用,而李贤原只想任他为南京国子监祭酒,岳正十分不满。后因妒忌他的人,伪造了岳正弹劾李贤的奏章,引起了李贤的反感,连祭酒也没让他做。

成化元年(1465)四月,岳正被外任为兴化知府。任上,他兴修水利,灌溉良田数千顷,并节省开支,整顿库存,准备大干一场,有所兴革。谁料却引起了当地士大夫们的不满,纷纷起而攻击、诽谤他。岳正越发感到仕途险恶。成化五年(1469)二月,岳正上请致仕,回归乡里。五年后去世,年仅55岁。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为其女婿。嘉靖中,追赠太常寺卿,谥文肃。

岳正被流放戍所时,英宗常思念起他,曾说:“岳正倒好,只是大胆。”岳正闻言,作《自赞小像》,其中有:“岳正倒好,只是大胆,惟帝念哉,必当有感,如或赦汝,再敢不敢。”最后一句为“臣尝闻古人之言,盖将之死而靡憾也。”可见其自信如此。

岳正一生无书不读,曾说“天下事无不可为。”他以清高自许,俯视一世。其诗文高简峻拔,直追古人。字法精邃,大书尤伟,旁及雕绘镌刻,皆至臻其妙。常戏画葡萄,遂称绝品。著有《类博稿》十卷。

标签: 岳正

更多文章

  • 明朝大臣何乔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何乔新

    何乔新(1427年-1502年)字廷秀,号椒丘,又号天苗。江西广昌旴江镇人,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

  • 明朝政治家郭正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郭正域

    郭正域,江夏人,郭应聘之子,明朝政治家。神宗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授编修,历礼部侍郎。博通经籍,勇于任事,有经济大略,人望归之,郭正域与沈鲤、吕坤同被誉为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牵连到楚太子狱之事。万历三十一年有人揭发楚太子并非真太子。而沈一贯因为受楚太子重贿并且想

  • 明末官员林欲楫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林欲楫

    林欲楫(1576-1662年)字仕济,号季翀,别号平庵,明末清初泉州晋江西滨人。生于明·万历丙子(1576年)十月。故宅在泉州城内三教铺宅顶。生平简介林欲楫(1576-1662年),字仕济,号季翀,别号平庵,明末清初福建泉州晋江西滨人。生于明代万历丙子(1576年)十月(10月22日

  • 明朝内阁大学士蒋冕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蒋冕

    蒋冕(1462年-1532年),字敬之,一字敬所,号湘皋。县城北隅(今广西全州镇北门一带)人。蒋冕是明朝弘治、正德两朝及嘉靖前期重要政治人物,官至首辅内阁大学士(正德年间代廷和为首辅仅两月),是全州有史以来朝中最高职务者。兄昪(即蒋昪),南京户部尚书,以谨厚称。成化十三年(1477年)举乡试第一,

  • 明朝大臣礼部尚书施鳯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施鳯来

    施鳯来 (1563年1642年),字羽王 ,号存梅 ,明末浙江平湖人。他是平湖历史上在封建社会科举会考制度中,获取功名最高之人他在明万历三十五年丁未科(1607年)获会试第一名,廷试一甲第二名,即榜眼。人物生平施鳯来是平湖历史上在封建社会科举会考制度中,获取功名最高之人。他在明朝万历三十五年(16

  • 明朝定国公徐增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徐增寿

    徐增寿(?-1402年),安徽凤阳人。徐达幼子,朱棣妻弟。以父荫官至左都督。靖难之时被建文帝以私通燕军之罪诛杀。永乐二年追封定国公,爵位世袭。徐增寿一系随明朝朝廷迁至北京直到明末。个人简介徐增寿(?-1402年),魏国公徐达幼子,徐辉祖之弟,成祖朱棣妻弟。徐增寿袭父荫官至左都督,建文帝疑燕王朱棣反

  • 明朝官员文华殿大学士朱赓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赓

    朱赓(1535年8月12日-1609年1月4日),字少钦,号金庭,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卒后赠太保,谥文懿。人物生平初入官场朱赓是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嘉靖四十年(1561年)举于乡。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在科举考试中考中进士,后改庶吉士,不久后被授予翰林编修的职位。万历六年(1578年)因

  • 明朝榜眼周洪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洪谟

    周洪谟(1421年~1492年),字尧弼。四川长宁县人。明正统十年(1445年),进士及第,殿试榜眼,并授翰林院编修一职,后修《环宇通志》。景泰元年(1450年),周洪谟上疏劝皇帝亲临经筵(经筵是指中国古代皇帝研读经史而举行的御前讲席),勤于听政,因陈时务十二事,不久升为侍读。周洪谟修过《英宗实录

  • 明朝官员耿裕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耿裕

    耿裕(14301496),字好问,耿九畴子。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授为庶吉士,转户科给事中改工科。父子并以德行名著于世。弘治九年(1496),裕病逝,享年六十七岁。后赠太保,谥文恪。着有《耿裕集》。耿九畴父子尚书墓,在平定东关重兴坡。人物简介天顺初年,改检讨。其父九畴因张鹏弹劾石亨一案受到

  • 明朝兵部侍郎陈洪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陈洪谟

    陈洪谟(14761527),字宗禹,明武陵人。明代文学家。正德时,知漳州,有惠政。累擢云南按察使,神采严重,不畏强御。嘉靖初,(公元一五二二年)巡抚江西,节财爱民。任内不畏强权,节财爱民,颇有政声,迁兵部侍郎,致仕归。居高吾山下,筑亭名静芳,自号高吾子。洪谟之诗,音节谐畅,有《静芳亭摘稿》(亦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