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客观评价东汉皇太后邓绥?

如何客观评价东汉皇太后邓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031 更新时间:2024/1/23 5:49:25

邓绥,即和熹邓皇后,汉和帝刘肇第二任皇后,东汉时期著名女政治家,曾临朝执政十六年之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公元92年,为了打击窦氏家族,为了让刘肇尽快成家立业,袁安提议位年仅13岁的和帝刘肇娶亲,阴丽华哥哥的曾孙女阴氏(名不可考)被选入宫。阴氏聪明颖慧,喜好书法,很得和帝的喜爱。永元八年(96年),汉和帝立阴氏为皇后。这一年邓禹的孙女,第三任护羌校尉邓训的女儿邓绥入宫。

邓绥六岁能读《史书》,十二岁通《诗经》、《论语》。作为一个女人她的兴趣在研究诗书典籍,她妈妈常常批评她说:"你不习女红以供服饰之用,却一心向学,难道你要当博士吗?"邓绥听了母亲的话,不是反驳,不是听从,而是白天操练女红,晚上就诵读经典,家人叫她为"诸生"。她父亲邓训认为她与众不同,无论大小事,往往和她商量计议。

邓绥入宫后,恭谦肃穆,小心谨慎,奉侍阴皇后战战兢兢,绝不与阴皇后抢风头,与同列的妃嫔友好相处,常常克己体下,即使是宫人仆役,都加恩施惠。和帝多次失去皇子,邓绥担心继嗣无人,选进众多美女进献给和帝。每有宴会,众妃嫔贵人争着打扮修饰,金钗罗绮光彩照人,而邓绥衣装朴质无华,反而越来越得到和帝的认可和喜爱。

妒火中烧的阴皇后竟与外祖母邓朱一起行巫蛊诅咒邓绥。被人告发,阴皇后的父亲阴纲自杀身亡 ,弟弟阴奉、阴毅、阴辅在狱中被拷打致死,阴轶、阴敞以及邓朱的家属全部流放到日南郡的比景县(今越南中部),阴氏的宗族亲属及其内外兄弟都被免官后遣送还乡。

阴皇后被废后,最终因忧郁而死,时年二十三岁。

102年邓绥立为皇后,邓绥入主中宫后,四方进贡华而不实的奢侈品一律禁绝,只要供给实用品就行了。和帝每次想封爵邓绥家族,邓绥往往谦让苦苦哀求不让进行。

105年,27岁的和帝驾崩,和帝不仅自己短寿,或许是因为几代人近亲结婚的结果,或许是因为刘肇太过早婚,他的十余子均已夭折。后来不得已后面的儿子往往被送出宫养在民间,但也仅留下长子刘胜和出生才百余日的刘隆。邓绥称刘胜有病不得立,立刘隆为帝,尊邓绥为太后,临朝听政,自称“朕”,开了她临朝称制的政治生涯。

邓绥大刀阔斧,该减的机构全都减掉,该打发的大批闲人全部打发出宫,革除了东汉建立以来宫中形成的许多弊端,节省了大量的开支。赦免前皇后阴氏家族那些被流放的人,命其全部返还原郡,还赐给他们资财五百多万。

邓绥常以鬼神难于征信,太多的祭祀没有好处,于是诏令管事人罢去不合典礼的诸祠官,郡国所贡纳的物品,都减去半数以上。上林苑的鹰犬,一律卖掉,玩弄之物,都停止不作。离宫别馆蓄积的米粮薪炭,一律省去。

自邓绥临朝,水旱之灾不断,四夷外侵,盗贼内起。太后每听到老百姓饥荒,就通宵不能入睡,生活供给,亲自减少或撤除,用以救济灾难困苦,她精干果断,用人得当,所以天下恢复平静,年岁还得到丰收。

于此同时邓氏家族满门显贵,邓绥十五岁进宫,在男权社会里管理庞大的国家,可能也不得不依靠宦官和外戚,但邓绥对于外戚专权和太监专政都非常谨慎。邓绥十分重视皇亲贵族的教育,不仅请班昭给后宫女眷讲学,还专门设立学堂,令刘氏皇族和邓氏家族中五岁以上的孩童入学读书,亲自督学。邓绥熟读历史,知道“外戚为祸”之事,所以对族人的管束极为严格,邓氏兄弟也小心谨慎,奉公守法。

这个时候的邓太后,声誉很高也很得民心,受到了拥护。后世对她评价颇高,称她为优秀的,著名的女政治家。

刘隆不足一岁夭折为汉殇帝。邓绥迅速把在京城的原废太子刘庆的儿子12岁的刘祜招进宫,立为帝。邓太后因先前没有立刘胜,怕他将来怀恨,但是大臣们觉得刘胜的病并不是不可治愈的顽疾,怎可弃亲生儿子而立旁支。

大长秋郑众和中常侍蔡伦等太监依靠权势干预朝政,重用外戚等已让大臣们颇有微词,刘祜成年后,邓太后仍然大权在握,一点没有放权还政的意思。司空周章多次上书,要求邓太后将政权交还安帝,邓太后却置之不理。周章认为群臣并不归心于太后,于是密谋关闭宫门,诛杀邓骘兄弟及郑众、蔡伦,胁迫尚书写诏,于南宫罢黜邓太后,立刘胜为皇。

周章密谋暴露后,畏罪自杀。郎中杜根,依然上书请邓后归政。太后很生气,逮捕了杜根等人,下令用白袋子装着,在大殿上活活打死。杜根装死,逃过一劫。

刘祜年龄越来越大,就连邓绥的堂兄邓康也屡劝太后隐退深宫,邓太后不从,将邓康罢免官职,削职为民,开除宗籍。

而邓太后对汉安帝刘祜越来越不满意,又把河间王刘建的儿子过继给已经去世的刘胜为儿子,并留在京城。这一波操作令安帝的乳母王圣怀疑邓后有废掉安帝的想法,很是为安帝担心。

121年,临朝称制16年的邓太后去世,汉安帝亲政,邓绥去世后,在乳母王圣的鼓动下,这个被邓太后一手提拔起来的刘祜将多年积压的不满,通通发泄在邓氏家族的身上。邓绥的弟弟邓弘、邓悝、邓闾以谋反罪被处死,兄长邓骘遭免职,后被逼自尽。邓氏子弟被迫自杀的有七人。资财田宅全部充公,其他族人,或被贬,或下狱,邓氏一族从此没落。谨慎克己的邓家人,依然没有逃脱家破人亡的命运。

大司农朱宠,他对邓骘无罪遭祸痛心疾首,袒身载棺,言辞激烈上书为之申冤。尚书仆射陈忠因以前未能得到邓骘的重用,这时也上书诬陷邓骘,并弹劾朱宠,朱宠被罢官回乡。随后洛阳民众也为邓骘喊冤,安帝有所觉悟也迫于压力,准许邓骘等人的尸骨运回北邙山安葬,公卿都前往参加葬礼,众人没有不感到悲伤的。安帝又下诏遣使者祭祀邓骘,被流放的邓氏族人都回到京师。重新起用朱宠,任大鸿胪。

标签: 邓绥

更多文章

  • 韦皇后:唐中宗李显第二任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韦皇后

    韦皇后(?-710年7月21日),唐中宗李显第二任皇后。京兆府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父韦玄贞,母崔氏,邵王李重润、永泰公主、永寿公主、长宁公主、安乐公主生母,谯王李重福、节愍太子李重俊、新都公主、定安公主后母,唐殇帝李重茂嫡母。神龙元年(705年)中宗复位。韦氏勾结武三思等专擅朝政,以其从兄

  • 如何客观评价唐朝大臣刘晏?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晏

    唐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趁着唐朝内部政治腐败、军事空虚时发动了“安史之乱”,这长达八年的时间让唐朝元气大伤,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而且租庸调制也无法实行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安史之乱之后,宰相刘晏为唐朝经济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三字经》有云:“唐刘晏,方七岁。

  • 三国曹魏中书监:刘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放

    刘放,字子弃,涿郡方城人,他是汉广阳顷王刘建的儿子西乡侯刘容的后代 。涿郡在汉末时期属于袁绍的管辖地盘,官渡大战之后,袁绍惨败,他的两个儿子相互争夺,而刘放不愿卷入这一场争夺,便投降了曹操。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曹操称魏公,孙资、刘放被寄以心腹之任,共同担任秘书郎的职务。公元220年(黄初元

  • 曼施坦因的宿敌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曼施坦因

    在二战期间有很多旗鼓相当的对手,就比如曼施坦因和瓦图京,这两人绝对算得上是死对头。曼施坦因从北打到南,瓦图京就从列宁格勒来到沃罗涅日。直到1944年瓦图京的意外阵亡,曼施坦因也被解除了军职后才算是平息。在他们之间的多次较量中,曼施坦因只在哈尔科夫的反击中赢得了胜利,四次较量,曼施坦因就赢了这一次。事

  • 如何客观评价周成王姬诵?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周成王

    姬诵,即周成王,他是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太师姜子牙的外孙,西周第二任君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

  • 如何客观评价周康王姬钊?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周康王

    姬钊,即周康王,他是周武王姬发的孙子,周成王姬诵的儿子,西周第三任君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

  • 如何客观评价周昭王姬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周昭王

    姬瑕,即周昭王,他是西周第四任君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夏都斟

  • 如何客观评价周穆王姬满?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穆王

    姬满,即西周穆王,又称“穆天子”,他是周昭王之子,西周第五任君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

  • 如何客观评价周庄王姬佗?周庄王姬佗在位期间发生了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周庄王

    姬佗,即周庄王,他是是周桓王长子,东周第三任君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

  • 如何客观评价周桓王姬林?周桓王姬林在位期间发生了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周桓王

    姬林,即周桓王,他是周平王姬宜臼之孙,太子姬泄父之子,东周第二任君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