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宋著名理学家真德秀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南宋著名理学家真德秀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942 更新时间:2024/1/30 8:02:14

真德秀(1178年10月27日1235年5月28日),始字实夫,后更字景元,又更为希元,号西山。本姓慎,因避孝宗讳改姓真。福建浦城(今浦城县仙阳镇)人。南宋后期著名理学家,与魏了翁齐名,学者称其为“西山先生”。

庆元五年(1199年),真德秀进士及第,开禧元年(1205年)中博学宏词科。理宗时擢礼部侍郎、直学士院。史弥远惮之,被劾落职。起知泉州、福州。端平元年(1234年),入朝为户部尚书,改翰林学士、知制诰。次年拜参知政事,旋卒,赠银青光禄大夫,谥文忠。

真德秀立朝有直声,于时政多所建言,奏疏不下数十万字。学宗朱熹。修《大学衍义》,称可作《大学章句》之佐。庆元党禁后,程朱理学得以复盛,他与力为多。真德秀为继朱熹之后的理学正宗传人,同魏了翁二人在确立理学正统地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创“西山真氏学派”。有《真文忠公集》。

人物生平

真德秀于宋孝宗淳熙五年九月十五日(1178年10月27日)出生在福建浦城仙阳的一个贫寒之家。字景元,后改景希。自幼聪颖,4岁开始读书,即能一过成诵。德秀从小爱好学习,在学习中勤奋过人。据其《行状》记载:“入小学夜归,尝置书枕旁”,深夜还在蚊帐中看书,以至蚊帐被蜡烛薰成黑色。当其他儿童玩水游戏之时,德秀就把这些儿童的书取来阅读熟了。

真德秀15岁时丧父,其母亲吴夫人在穷困中操劳家计,供他学习,抚养其成长,使他获得了专心学习的机会。由于他勤奋努力,学业上进步很快,在18岁时便考上了举人。

庆元五年(1199年),真德秀登进士第,入仕任南剑州(今南平)判官。

开禧元年(1205年),又中博学宏词科,为福州(今属福建)知州、福建路安抚使萧逵的幕僚。

开禧二年(1206年),入朝任太学正。

嘉定元年(1208年),升任太学博士。真德秀对奸臣史弥远的降金政策十分不满。后历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兼沂王府教授、学士院权直、秘书郎、著作佐郎等。

嘉定七年(1214年)七月中旬,金使来告已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真德秀随后即奏请停止每年给金朝的“岁币”,他的意见被采纳。真德秀看到史弥远并非想振兴图强,而只是在执政之初就采纳理学人士刘爚的建议,崇尚理学,以官爵收买人心。作为理学家的真德秀,当然欢迎崇尚理学之举,但对史弥远“以爵禄笼天下士,至有声望旧人折节营进,反为所薄”的情况深为不满,非常感慨地说:“吾徒须急引去,使庙堂知世亦有不肯为从官之人。”虽然史弥远进行挽留,但真德秀去意坚决,同年十一月,真德秀出任江东路转运副使。

江东地区适值旱灾蝗害,真德秀奏罢贪官,并在临时分管的灾区广德(今属安徽)、太平(今当涂)两地开仓赈济,政誉始著。两年后调任泉州(今属福建)知州,泉州为重要外贸海港,而原先不仅商税重,而且官员以“和买”的名义低价收购外商货物,以致外商海船进港数锐减,一年只有三四艘。真德秀上任后,不仅公布税额,而且禁止官吏购买外商货物,并且组织民兵剿灭海盗王子清、赵郎所部,对外贸易迅速恢复,第三年到港海船就达36艘之多。

嘉定十二年(1219年)秋,真德秀升任隆兴(今江西南昌)知府兼江西安抚使。

嘉定十三年(1220年),因母亲去世辞官守丧。

嘉定十五年(1222年),服除起复,任潭州(今湖南长沙)知州兼湖南安抚使,在任期间改酒类专卖为收商税通商,取消田税正额之外以“捧撮米”每石增收一斗七升的附加税等苛政。

嘉定十七年(1224年)闰八月,宋宁宗去世,史弥远即以宗室赵贵诚改名赵昀继位,是为理宗。九月中旬初,下诏真德秀回临安,三天后即被任为中书舍人兼侍读,还未到任;过了两天又升改为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侍读,升迁之速前所未有。真德秀对史弥远擅权废立不满,不仅一再辞免新命,迟迟不赴任,直到同年十二月才离潭州,又请假便道回家乡浦城休假,并再辞新命请求依旧任地方官。

宝庆元年(1225年)六月初才到达临安,原皇位继承人济王赵竑已于正月间被史弥远害死,更引起真德秀的不满,一月之间四辞直学士院,七月初终于辞去直学士院而只任礼部侍郎,并一再为济王赵竑辩解,并指出:“霅川之议(指杀害赵竑后的善后事宜)不询于众。与赏罚徇私,馈赂公行。”正如魏了翁所说:“皆人所难言。”因“而权臣(指史弥远)益媢(嫉妒)忌矣”。真德秀于八月,一再请求以宫观闲差就医养病,又因为在对被害的济王赵竑追赠方面与史弥远及其党羽的意见不合而受到攻击,因而又三次自请黜责。九月初,以焕章阁待制提举宫观闲差,任便居住。真德秀自知不为史弥远所容,因而自请辞免待制及宫观而获准。十一月,以“真德秀奏札诬诋”,终于被“落职(待制)罢祠(宫观)”。

真德秀为朱熹的再传弟子,虽然学术成就有限,却是当时理学正宗的宗师,声誉很高。史弥远党羽原拟贬窜真德秀,但一向对史弥远言听计从、甘当傀儡的理宗,这次却亲加“保全”,而且“落职罢祠”,也可以说是同意真德秀前些时的请求。可能理宗觉得如果真对当时的理学宗师真德秀加以贬窜,那么史弥远崇奉理学的伪装将被撕破,史弥远也许是在清楚了这点之后而未再深责真德秀,使真德秀能安然退归故里著书立说。

非正常继承帝位的理宗地位早已稳固,而且在崇奉理学的活动进一步加强的形势下,绍定四年(1231年)六月,真德秀与原遭贬窜的魏了翁,同时恢复原职名及宫观祠禄。

绍定五年(1232年),真德秀复出任泉州知州。

绍定六年(1233年)十月,史弥远死,其党羽郑清之虽于九月已升任右相,但史弥远的倒行逆施实在不得人心,因而不得不将充当史弥远打手的袁韶、李知孝、梁成大等加以贬降。而升真德秀为福州知州、福建安抚使。

端平元年(1234年)四月,即被召为户部尚书;九月到临安后,改任翰林学士兼侍读。

端平二年(1235年)三月,升任参知政事(副相),但他时已患病,未及有所作为,即于四月罢政,以宫观闲差养病,五月(5月28日),真德秀病逝,享年58岁,追赠银青光禄大夫,谥号文忠。

标签: 真德秀

更多文章

  • 北宋状元程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程宿

    程宿(9711000),字莘十,衢州(今浙江衢州开化县)人。宋太宗端拱元年(988)戌子科状元,时年仅18岁。人物生平程宿(971~1000)字萃十,开化长虹乡北源村人。小时就读于该村西山的杨梅垅书院,自幼聪慧过人,过目成诵,且读书非常刻苦用功,无间寒暑,每至深夜。某年中秋,该地有吃糯米果的习俗。

  • 北宋大臣赵瞻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赵瞻

    赵瞻(1019~1090),字大观,北宋政治家。其先亳州永城(今河南省永城市)人,后徙凤翔之盩屋(今陕西省周至县)。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卒于宋哲宗元祐五年,年七十二岁。举进士第,授孟州司户参军。历知万泉、夏县,皆有善政。历史传记宋英宗时,以侍御史出判汾州。宋神宗时,判开封。上疏言青苗法不便,出知同

  • 金朝著名学者赵秉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秉文

    赵秉文(1159~1232年6月2日)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号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金代著名学者,书法家。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金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兼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积官至资善大夫、上护军、天水郡侯。

  • 北宋官员薛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薛奎

    薛奎10余岁时,文章已写得很好,被乡里所推。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他举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隰州军事推官。至道三年(997年),薛奎任仪州推官,督州民往盐州下虎寨运军粮,途中因大雨连绵,粮食被水浸泡腐烂,不能再食用,于是请转运使卢之翰停运。卢之翰非常生气,欲上书弹劾薛奎。薛奎讲道理说服

  • 南宋状元张九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九成

    张九成(10921159年6月23日),字子韶,号无垢,其先开封人,后迁海宁盐官(今浙江海宁)。南宋官员、理学家。1132年,被宋高宗亲选为状元。创建海宁第一所书院张文忠公书院,讲授经史。其学派被称为“横浦学派”。 著有《横浦集》二十卷。人物生平张九成年少时游学于京师开封,

  • 东汉时期宗室大臣刘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宠

    刘宠(生卒年不详),字祖荣。东莱牟平(今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人。东汉时期宗室、大臣。刘宠是齐悼惠王刘肥之孙牟平侯刘渫的后代,估计含金量比起刘备的要高上不少。他的父亲刘丕,很有学问,是儒学大家,他少年时一直都跟随父亲学习,后来因为精通经学被荐举为孝廉,授东平陵县令。在任时刘宠仁惠爱民,公正廉洁,除去

  • 北宋政治家宋彦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彦德

    宋彦德,公元1058年出生于安徽,祖籍:河南省商丘市,系宋微子六十五世裔孙,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五品官职。期间曾出任翰林院编修,経筵讲官,御前讲席,滨州知州,公元1120年锆老还乡,途径微山湖畔被当地景色所吸引在此立户定村,又因视鹅如珍,命名鹅庄,宋氏家族也在此繁衍生息,公元1140年彦德公欣

  • 北宋尚书左丞赵野简介: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野

    赵野,开封人。登政和二年进士第。历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试起居舍人兼太子舍人,俄迁中书舍人、给事中、大司成,拜刑部尚书、翰林学士。人物经历赵野 ,开封人。登政和二年进士第。历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试起居舍人兼太子舍人,俄迁中书舍人、给事中、大司成,拜刑部尚书、翰林学士。时蔡京、王黼更秉政,植党相挤

  • 辽朝大臣萧奉先生平介绍及评价:曾官至枢密使,封兰陵郡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萧奉先

    萧奉先(?―1122年),契丹族,北府宰相萧继先五世孙,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皇后萧夺里懒、元妃萧贵哥之兄,辽国大臣、外戚,官至枢密使,封兰陵郡王。天庆四年(1114年),萧奉先之弟萧嗣先率军讨伐女真。萧嗣先的军队兵败,将士大多逃走。萧奉先恐萧嗣先会遭降罪处死,便慌称军队兵败后,士兵带罪逃亡,四处抢劫,

  • 南宋官员徐梦莘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徐梦莘

    徐梦莘(公元1126年-公元1207年) 字商老,为南宋史学家,文学家,清江(今江西省樟树市)人。宋高宗(赵构)绍兴间进士,官至直秘阁。有感于“靖康”之耻,遂发愤研究宋金和战关系。著成《三朝北盟会编》二百五十卷,起自宋徽宗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止于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