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汉名将梁王:彭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西汉名将梁王:彭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868 更新时间:2024/1/24 11:17:38

尤其是朝代建立之初,一些开国功臣往往会因为封无可封威胁到皇权而被清算,最著名的应当是汉朝的开国大将韩信。韩信的发迹与死亡都非常有戏剧性,成为几千年来人们研究探讨的重要对象。但是其实在秦汉相交的大争之世,有许许多多的英雄豪杰,其中不乏功绩赫赫完全不输于韩信的,今天要说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与韩信同为汉初三雄的大将彭越

彭越,字仲,砀郡昌邑即现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人。是西汉王朝开国功臣,也是一代名将。不光如此,彭越还是世界战争史上第一个正规使用游击战战术进行正规作战的军事家,完全可以说是游击战的鼻祖了。而且游击这种作战方式在他手中发挥了很大效用,让他建立了不小的功绩,在贡献上不输于他人。彭越虽然后来飞黄腾达,但是他的出身却并不怎么高,甚至比普通人还不如。

最早,彭越不过是个打鱼的,而且还不时做做强盗,伙同一帮人打家劫舍,可以说是劣迹斑斑。到了中年,他正好碰上了陈胜吴广起义,他身边一同做强盗的伙伴都很佩服他,于是就怂恿说现在有很多人都跟随陈胜吴广,向他们一样揭竿而起叛离秦朝。你可以站出来带领我们呀,就像那些人一样干件大事!虽然只是个小强盗,但是彭越很清醒,他说:“现在正是两条龙刚刚搏斗的时候,还我们还是先等一等。”

但是这件事没有就这样结束,过了大概一年多,同乡听说他威名而且有起义想法的一百多号年轻人聚集了起来,前去追随彭越,请求彭越做他们的首领。彭越还是不答应。年轻人们不肯罢休,最终一番软磨硬泡,彭越才答应了他们。既然做了首领,就要有首领的样子,彭越和他们约定第二天太阳一出来就集合,如果有谁迟到,就要杀头。结果第二天,有十多个人都没有按时到达,最后一个人一直到中午才来。

于是彭越很抱歉地说:“我已经老了,是你们非要我当首领,我接受,并且和大家立下了约定,结果现在,你们迟到了这么多人。当然不能都杀了,但是不杀也不行,那就杀最后来的那个吧。”于是下令让手下的校长杀掉他。大家都并没有放在心上,反而嘻嘻哈哈笑着说:“不用这么严肃吧,今后不要再迟到不就可以了吗。”但是彭越非常严肃,他亲自动手,拉过最后到的那个人杀了。而且设置土坛,用这颗人头来祭祀,号令其他众人。大家十分震惊,而且非常害怕彭越,终于知道这不是闹着玩的了,没有一个人敢抬头看他。

彭越看到军纪整肃有了效果,于是就带领大家出发夺取土地,并且收集诸侯逃散的士兵,足足有一千多人。

后来彭越的势力逐渐扩大,而且在刘邦入关之前就帮助过他。秦朝末年(前206)七月,在刘邦的授意下和项羽手下手下的萧公角交战,大胜。一年后的春天,又在刘邦的安排下在魏国拜相。同年刘邦在彭城吃了大败仗,彭越立刻放弃了自己攻占的城池,赶去救援。

汉王三年(前204),彭越更加频繁为汉王在后方游走,攻打楚军,断绝楚军的粮草,让他们无以为继,疲于应付,史称“彭越挠楚”。

这种战法的成效是显著的,不但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楚军,而且为汉军搜刮来了丰富的后勤资源。

这样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垓下之战,彭越成功和大部队汇合,取得了垓下之战的胜利。同年春天,彭越被封为梁王,建都定陶。

虽然他也经常去朝见刘邦,以示臣服之心,但是祸事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汉高帝六年(前197)秋天,陈豨在代地造反,高祖御驾亲征。途径邯郸,高祖向彭越征兵。彭越推脱说有病,只派出将领带着军队到邯郸。高祖十分生气,甚至派了人责备彭越。彭越很害怕,打算亲自去谢罪。他的部将扈辄看不过眼,说:“大王不过是没有自己上战场就被责备,这一去还不被立刻抓起来。还不如就此出兵造反。”彭越不听从他的意见,只是继续推脱说得了病。碰巧这时彭越的一个太仆犯了错,要被责罚,他慌忙出逃到高祖那,凭空捏造说彭越和扈辄要造反。

于是,高祖立刻派人马出其不意地袭击彭越,彭越没有防备轻易被逮捕,后来高祖将他囚禁在洛阳。经过主管官吏审理,认为彭越谋反的罪证具备,请求高祖处罚。

高祖念及他的赫赫功劳,赦免了他,只是将他废为平民百姓,流放到蜀地青衣县。

彭越就这样向蜀地行进,正巧赶上从长安来要去洛阳的吕后。彭越见不到高祖无法伸冤,但是这么巧碰到吕后,将实情告知吕后让她帮忙也行啊,于是彭越痛哭流涕,详细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冤屈,希望能得到公正。吕后答应下来,并且带着他一同回到洛阳。

可是彭越显然打错了算盘,因为吕后并没有替他伸冤,反而是直接要了他的命。

见到高祖后,吕后说:“彭越勇敢而且是英豪,现在放走他不是给自己增加隐患吗?现在应当杀了他,所以我将他带了回来。”刘邦听从了。吕后立刻安排让彭越的门客告他再次阴谋造反。就这样,在精心布置下,彭越被杀,家族被灭,封国也被废除。

彭越之死,实在是一大冤案,他极力想证明自己的清白,结果却惹来杀身之祸。从普通人的角度看当然会觉得高祖和吕后手段残忍,但是如果站在当权者的角度,只为利益考虑的话,这样做也是有道理的。彭越能获得崇高地位,凭的是高强的本领和巨大的战功,可最终导致他身首异处的,也正是这些。

标签: 彭越

更多文章

  • 西晋宗室将领高密王:司马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略

    司马略是高密文献王司马泰的第三个儿子,东海孝献王司马越的弟弟,其祖父是司马懿的四弟。司马家族历来风评不好,而司马略算得上是西晋皇室宗亲里比较谦虚恭谨的一位。史书记载司马略孝顺慈和、平易近人,对待每一位贤士都十分谦虚恭顺,颇有其父司马泰的风范,谦谦君子之风。正因司马略品德良好,在皇室子弟中也颇有声望

  • 三国曹魏名将大将军:夏侯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夏侯惇

    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人,曹魏开国元勋,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夏侯婴的后代。接下来听听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开疆展土夏侯惇,枪戟丛中敌万军。拔矢去眸枯一目,啖睛忿气唤双亲。忠心力把黎民救,雪恨平将逆贼吞。孤月独明勘比伦,至今功迹照乾坤。(罗贯中对夏侯惇评价之言)夏侯惇,是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当然他也是

  • 北魏皇太后胡太后:胡充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胡充华

    说到胡太后其实历史上叫这个名字的人其实真的挺多的,但是今天小编不说其他的要说的是一位非常有意思的胡太后了,她是北魏人而且真名叫胡充华了,那么这位叫胡太后胡充华的人想必大家多多少少有点印象吧,这个人虽然厉害但是好像个人也非常的开放无度啊,那么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揭秘分析看看!胡充华其实

  • 宋朝抗金重臣:李纲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纲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

  • 西汉权臣新朝皇帝:王莽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莽

    他是篡权夺位的第二人,建立的新朝不仅让当时的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后世史学家也不把其列入正式的王朝;他是万众称赞的贤臣,是西汉末年的最后支柱,但他为了称帝不择手段,扶持仅有两岁的汉宣帝玄孙刘婴为皇太子,自己称“假皇帝”,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逼死数人,是个手段毒辣的&ldquo

  • 唐朝宗室赵王:李元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元景

    李元景(618年-653年3月6日),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六子,母为贵嫔莫丽芳。武德三年,封为赵王,八年,授安州都督。贞观初年,历迁雍州牧、右骁卫大将军。十年,改封荆王,授荆州都督,转鄜州刺史。唐高宗即位,李元景进位司徒,加实封满一千五百户。永徽四年,卷入房遗爱谋反,坐罪赐死,后追封为沈黎郡王

  • 如何评价张邦昌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张邦昌

    张邦昌,北宋末年宋徽宗、宋钦宗朝担任宰相,靖康之难后,受到金国强立为大楚皇帝,建立“伪楚”政权。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靖康之耻后,北宋灭亡了。北宋皇室也被一勺烩了,只留下了一个漏网之鱼赵构。开封打下来了,金国人有点蒙,当时金国人真没有做好入主中原

  • 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司空:陈群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陈群

    陈群(?-237年2月7日),字长文。颍川郡许昌县(今河南许昌东)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曹魏重臣,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创始人。东汉太丘长陈寔之孙、大鸿胪陈纪之子。陈群出身名门望族颍川陈氏,早年被刘备辟为豫州别驾。曹操入主徐州时,被辟为司空

  • 明朝后期兵部尚书:熊廷弼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熊廷弼

    熊廷弼,字飞白,号芝冈,明朝将领、军事家,他擅长骑射,熟知兵书,有谋略,曾经略辽东,使后金军一年多内不敢轻进,与孙承宗、袁崇焕合称“辽东三杰”。然而,就是这样一代守辽名将,却最终以悲情收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熊廷弼是万历年

  • 清朝大臣:鲍承先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鲍承先

    鲍承先,本是明朝时期副将,后成为清初时期大臣。虽然在开疆拓土方面的功劳不可与吴三桂等人相比,但是他的贡献也是毋庸置疑的。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后金凭借几万的八旗兵最终却击败数倍于己的大明。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但毋庸置疑,其中还有很多背叛了大明的叛兵降将,为这一切都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