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文学家:石延年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北宋文学家:石延年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79 更新时间:2024/1/15 13:02:49

石延年,字曼卿,一字安仁,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他尤工诗,善书法,传世作品有《石曼卿诗集》。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月落星沉之际,夜色似泼了浓墨般漆黑,万籁皆随之隐匿。唯有石家的一扇窗前还透着微弱的光亮,只见一少年秉烛夜读,尤为刻苦。

这石姓少年名为延年,字曼卿。此时,他已落榜数次,身上总带着几分郁郁寡欢的颓然之气。好在他胸有沟壑,不甘平凡,故而全心全意的钻研书卷,惟愿来年能榜上有名。

日子在石延年一天天的苦读中流逝,转眼又到了科考的时候。准备充分的石延年在拿到考题后信心满满,锦绣文章是落笔就成。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他终于高中进士了。

多年夙愿,终于成真。石延年过去觉得孟郊笔下那“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心情描写太过夸张,如今换到自己身上,他竟深以为然,棱角分明的脸上堆满了喜悦。

原以为这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谁料命运又在这个节点跟石延年开了个大大的玩笑。当高中的一群人在兴国寺宴饮庆祝时,突然有官兵鱼贯而入将他们紧紧围住。见此景象,石延年心中惴惴不安,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袖。果不其然,他的前程又因一起作弊案被搁浅了。

所谓功名,可以是学子奔赴锦绣前程的希望,亦可成为朝令夕改的玩笑。面对自己落榜的现实,石延年心中的信念轰然崩塌。那些日夜不眠的苦读终究不能被认可,这一切仿若镜中花水中月,全都是假的!所以当同僚们皆掩面而泣时,石延年心若古井,无波亦无澜。

脱下御赐的靴子衣袍之后,石延年淡然落座,继续刚才被打断的宴饮。酒到浓处方将真性情流露,从而写下《偶成》来自嘲年年陪考的可笑命运,诗曰:

年去年来来去忙,为他人作嫁衣裳。

仰天大笑出门去,独对春风舞一场。

后来,事情又迎来了转机,朝廷选三举不中进士者授三班奉职。可石延年一身傲骨,在他看来既不能风光入仕,还不如不入。因此他不仅果断拒绝了,还将官职名称连成了一首绝句来表达他心中的愤懑与蔑视之情,诗曰:

无才且作三班借,请俸争如录事参。

从此罢称乡贡进,直须走马东西南。

虽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但于石延年而言,他一介文人,除了通过科举来改变命运,是再无其他出路了。幸而宰相张知白见他才华实在出众,若是就此耽搁于民间,将是国家的遗憾,便常常出言劝说他。而此时的他在经历了现实的打磨后,心性也不似从前般孤傲,遂听从了张知白的建议入仕为官。

古往今来的大多数为官者莫不希望仕途一帆风顺,从此青云直上,哪怕会违背初衷,亦不改私心。偏偏石延年不识时务,一心只向着公理正义。时年章献太后垂帘听政,身为天子的宋仁宗早已长大,却迟迟不能亲政。

石延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便上书于章献太后,希望还政于天子。但章献太后执政多年,自是不肯将大权拱手相让,如此一来,犯了章献太后逆鳞的他,毫无意外地被贬官了。

世事若浮云,倏易不定,石延年走过半生,什么样的失意都经历过,自然不会计较眼前的得失。贬官后,好友刘潜因担心他的状态,特来看看他。有朋友贴心至此,他喜不自胜,连忙拉了刘潜落座畅饮。从前他与刘潜就曾因对饮一整天而落得了酒仙的名号,如今重逢自是要再比一次酒量的。

醉卧船头,抬眸看满天星子与一轮弯月的光华落在粼粼波纹上,似乎有上好的绫罗绸缎般柔软,眼波随之荡漾,心中的苦闷亦随之慢慢漾开了。石延年抬手拿起一杯酒,与刘潜相视一笑,千言万语的问候都不知如何开口,倒不如这一饮而尽来的畅快。

酒过三巡,整个湖面都飘荡着淡淡的酒香,可他们俩却迷醉不知,仍是絮絮叨叨地说着近况,然后你一杯我一杯地饮着。直至船上滴酒都寻不着时,还是意犹未尽。于是,他俩又把陈醋当成酒,继续对酌着。酒逢知己千杯少,哪怕陈醋性酸,入口难咽,他们亦能假想成酒来成全相见的欢快。

说起石延年贪杯,就不得不再说说有关他饮酒的那些稀罕事儿。寻常人饮酒莫过于宴会上的推杯换盏,而或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独酌。可他却觉得如此甚是乏味,便解锁了许多饮酒的新姿势。有时他扮作囚犯,披头散发,戴着脚镣,换种身份感受“囚饮”的落魄;有时他化身停歇枝头的鸟儿,在树上体会“巢饮”的乐趣;有时他模仿仙鹤的轻盈,把“鹤饮”的灵动做到了极致;有时他将自己包裹在稻麦秆中,只露个头出来,做足了“鳖饮”的怪状;更有甚者,他竟然拉着朋友摸黑饮酒,还美其名曰为“鬼饮”,颇为吓人。

因过分痴迷于饮酒,宋仁宗也忍不住开口劝他,毕竟小酌怡情,大酌伤身。只是在他看来饮酒早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至死方休。因此他屡屡应声说戒酒,却从未成功过。

随着地位的高升,石延年却仍然保持着随和幽默的心性。一日他骑马出行,牵马人一个不当心,竟然让他从马上摔了下来。牵马人当时那叫一个惶恐啊,连忙扶着他起身,心想这顿责罚是免不掉了。可石延年却淡然地拍了拍衣衫上的灰尘,连声道着无妨,后又看牵马人实在紧张,又戏谑道:“得亏我是石学士,若是瓦学士,岂非是要摔坏了”。听了这番安慰,牵马人方才放下心来。之后这件事情广为流传,世人无一不称赞石延年的好脾性。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石延年自做官以来,无时无刻都在关注着朝廷的处境。当初契丹和西夏对中原虎视眈眈,他便提了"二边之备"的建议,奈何朝廷认为这是杞人忧天的想法,压根没有采用。等到了西夏元昊进犯,国家痛失良将损失惨重时,才恍然想起他的深谋远虑。

往后的岁月中,石延年除了尽忠职守外,常常在闲暇时或写诗作词,或读书练字,或邀好友同饮佳酿、共话家常。可惜常年饮酒于身体无益,以致于他饮酒成疾,药石无医。这样一位丰神俊朗的才子在北宋文坛上留下了属于他的身影后,似谪仙般翩然远去,享年四十七岁。

斯人虽逝,故人常念。好友苏舜钦因无法接受石延年的离世,黯然伤心了许久,朦朦胧胧中总觉得旧时共处的日子就在眼前,所以含悲带痛的写下《哭曼卿》来一诉衷肠,诗曰:

去年春雨开百花,与君相会欢无涯。

高歌长吟插花饮,醉倒不去眠君家。

即便在时光流转到二十六年后,好友欧阳修仍然不忘备下以清酒佳肴去他坟前祭拜。瞧着杂草横生、荒凉至极的石延年坟墓,欧阳修心中似有千刀万剐之感。想起他的音容笑貌、绝世才情,倍感惋惜,只得借《祭石曼卿文》来聊表愁思。

平顾一生,命运对石延年着实算不上宽厚,年少时科考多变故,后来的仕途亦是多波折。历经千帆后,曾今的理想抱负化成了声声喟叹,先是随酒入愁肠,后又随时间湮灭在那一捧黄土之中了!

标签: 石延年

更多文章

  • 清朝女词人:贺双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贺双卿有哪些诗作?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贺双卿

    贺双卿,清朝女诗人,是历史上最有天赋、最具才华的女词人之一,后人尊其为“清代第一女词人”,又称“清代李清照”。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紫陌春情。慢额裹春纱,自饷春耕。小梅春瘦,细草春明,春田步步春生。记那年春好,向春燕、说破

  • 清朝词人:朱彝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彝尊

    朱彝尊,清朝时期词人、学者、藏书家,他开创了江西词派,与纳兰容若、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诗宗(南朱北王)。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01朱彝尊在生命上要比另外两位长得多。纳兰不过三十岁就与世长辞了;陈维崧也才终年五十又七。而朱彝

  • 北宋词人:贺铸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贺铸

    贺铸,字方回,北宋时期词人,自称是贺知章的后裔,因为贺知章居住在庆湖,所以自号庆湖遗老。因为长相奇丑,所以也被称作“贺鬼头”。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贺铸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01生来丑陋公元1052年,北宋贺氏迎来了一个新生小儿,新生儿丑陋的长相惊到了包括稳婆、产妇等在内

  • 明穆宗正妻:孝安陈皇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陈皇后

    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继皇后那拉氏,虽然在名义她还是皇后,但却能得到皇后的待遇,去世后甚至以皇贵妃之礼下葬,可以说是不废而废。明朝历史上也有一位不废而废的皇后,但她的晚年生活比继皇后那拉氏的稍微好一些,她就是孝安陈皇后。陈氏是锦衣卫副千户封固康伯陈景行的女儿,史料中未记载她的生年。朱载坖还是裕王时,他

  • 明朝中期太监:冯保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冯保

    冯保,字永亭,号双林,明朝著名太监,明穆宗驾崩时成为顾命大臣,有着较好的文化素养。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说起明朝的太监,恐怕很多人脱口而出的会很多,像九千岁魏忠贤,大忽悠王振以及立皇帝刘瑾。当然了,也有郑和这样的航海家和政治家冯保。其实明朝的朱元璋从立国之初就唯恐出现太

  • 西汉宗室丞相澎侯:刘屈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屈氂

    这次是打算和各位介绍一下中山靖王刘胜儿子刘屈氂的生平故事。看过三国的朋友,肯定都听说过中山靖王刘胜,因为刘备说自己是中山靖王的后人。那刘屈氂是西汉宰相,汉武帝的侄子,其地位非常之高。但刘屈氂最后结局却十分凄惨,汉武帝直接下诏将刘屈氂装在运食车上,送往东市腰斩。那刘屈氂为何会被杀呢?下面就来简单聊聊这

  • 如何评价明朝锦衣卫都指挥使沈炼?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沈炼

    沈炼,字纯甫,明朝时期官员、锦衣卫,他为人刚直,嫉恶如仇,曾弹劾严嵩父子。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说起锦衣卫,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即便是现在,锦衣卫也经常被搬到荧幕上。在明代这是一个令人胆寒又憎恨的部门,毕竟其直接对皇帝负责,权力是大大的。很多人认为锦衣卫都是坏人,其

  • 如何评价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郭子仪

    郭子仪,唐代中兴名将,曾平定安史之乱,收复长安,又多次抵挡了外族入侵,为维护唐朝稳定立下汗马功劳。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如果在封建王朝历史中,寻找一个遗憾的话,那便是王朝内忧外患之际,朝中缺乏中兴之将。自古以来,传统的封建王朝,多以文治国,而以武戡乱,这样的情况下,形成

  • 东晋宗室武陵王:司马晞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晞

    司马晞,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的第四子,开头小编说他一生历经八位皇帝,那么你们肯定会觉得他很长寿吧?其实司马晞活了66岁,在古代确实算高寿了,而66岁经历了8个皇帝,也是很夸张的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东晋皇帝大多短命,在位两三年就驾崩的就有好几个。东晋建立时司马晞年仅两岁,这时被封为武陵王。之后东晋第三

  • 唐伯虎有哪些艺术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伯虎

    唐寅,字伯虎,明朝著名文学家、画家,他诗画双绝,是“吴中四才子”之一,“吴门四家”之一。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变幻无常的是人心,千篇一律的是命运,历史上有这样一位文人,大家耳熟能详。但是很多人的对他的印象依然是影视剧中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