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客观评价荣寿公主?

如何客观评价荣寿公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411 更新时间:2023/12/11 16:11:10

公主在2010年上映的电视剧《苍穹之昴》,在一众的清宫剧中“特立独行”,从人性美好与光辉的角度出发,例如剧中的张夫人,她善良、勇敢,豪爽。但或许正是《苍穹之昴》主题的表达需要,张夫人却与其历史原型有很大差距。

剧中张夫人的历史原型为载入《清稿史》的最后一位公主荣寿固伦公主,这位公主据史料描述十分优秀,不管是自己出身还是处事待人,都不失为一位高贵公主的典范,甚至慈禧太后都对荣寿固伦公主呈现又喜欢又敬怕的复杂情绪。

为其指婚

清朝关于贵族皇家的称呼,大多都有很严格的区分。王侯将相的女儿一般被称为“格格”,而皇帝的女儿被称为“公主”,其中只有皇后所生的女儿被称为“固伦公主”。但规矩从来不是一成不变,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会给予适当的松动,例如恭亲王奕欣的长女。在咸丰帝病逝之际,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共同发动“辛酉政变”,结束后为了表达谢意,除了升官外,慈溪太后亲自下令将恭亲王七岁的长女接入宫中,并晋封为“荣寿固伦公主”,破了“祖宗之法”。

但面对这位荣寿公主,慈溪的“宠爱”也不仅仅是亲自为她晋封,更是在她十二岁时为她选择夫婿。

慈溪的方式如同影视剧中的帝王选妃一般,荣寿公主在选择夫婿的那一天身着华丽的鲜艳礼服,在一众人的簇拥下迈着小巧的步伐,走路节奏不紧不慢,显得十分端庄大方。在宫里嫔妃贵妇等人的牵引下,荣寿公主先前去朝见慈禧太后,在得到肯定后便去往旁边一间较为昏暗的房中静静等待。

过了一段时间,走进房中的是三个稍显贵气的少年,三位少年在宫内太监的指引下先向公主依次请安,完毕后就低头等待公主。当荣寿公主挑选完毕后,三位少年便请安告退。

被选中的少年名叫富察·志瑞,清秀英俊,气质温和。但他的身份也并不简单,他的父亲是满清王富察·景寿,而他的母亲也是公主固伦寿恩,“亲上加亲”的关系似乎昭示了荣寿公主婚姻的选择权是十分微弱的。但按此流程,公主挑选的至少在外貌气质上是她比较欢喜的。

当荣寿公主的婚事确定下来后,公主府即刻为其修建。在地安门外的宽街修建的公主府十分气派,寻常百姓看到皆停留一瞬。

再接宫中

婚后的生活似乎也十分平淡,因为清朝对于公主婚姻的规矩有很多,比如在公主出嫁之时与自己的驸额行完大礼,不允许独处,必须各回自己的府邸。从那以后,驸马每天早晚都要去公主府向公主请安,请安之后回自己的府邸。若公主想召见他,他才能再来到公主府。

诸多的规矩本身就不利于两个不熟悉的年轻人,但荣寿公主与夫君还算是相敬如宾。只可惜在荣寿公主出嫁五年后,驸额志瑞因病逝世。这时候的荣寿公主并没有生育,17岁的她不免感到更加的孤单。守寡后,在公主府的丫鬟侍女经常看见荣寿公主一个人在院子里玩耍。

慈禧太后得知后,仿佛看到了同样年轻守寡的自己,于心不忍,于是便把荣寿公主再次接入了宫中。

再次回到宫中,荣寿公主也终于不再是一个人了。因为慈溪太后自身的缘故,她总是会将亲王女儿中一些无子的女人接进宫来大家一同作伴。但令人惊讶的是,荣寿公主算是这堆女子里年龄最小的一个,但她却是最像“老妪”的一个。原本便有些枯老的面容加上常年暗色衣服,不作装饰的打扮,让荣寿公主在外表上常常给人一种苍老的感觉。

逐渐适应

但荣寿公主内在并非无趣,沉稳低调的性子反而让她接触了更多的东西。作为亲王的女儿,又是慈禧太后名义上的养女,宫内许多事情渐渐经她一手安排,甚至于平时有亲王贵妇入宫觐见,也是先经过她安排再拜见慈溪太后,更不用说外国的使臣来京时,慈禧太后务必会带着荣寿公主。

随着在宫中的日子久了,荣寿公主也不由自主渐渐跟宫里的人熟悉,尤其面对慈禧太后时,她的状态变化逐渐明显。从一开始百般顺从直言劝告慈禧太后,荣寿公主都以大清为自己的考虑底线,遵从着自己的本心。

要说荣寿公主“念叨”慈禧太后最多的事情,便是慈禧太后的打扮。慈禧太后素来喜欢排场,不管是举办宴会还是自己平日的穿着,都讲究奢华。荣寿公主看到后,直言告诉慈禧太后她的穿着太过奢靡,身为大清的太后,应该端庄大方,而不是如同妖艳的妃子一般。久而久之,慈禧太后也“害怕”这一次次的念叨。

每次荣寿公主来找慈溪太后时,她都要换上一身不论花色还是装饰都相对朴素的衣服,头上身上也不敢戴太多的首饰,生怕荣寿公主见到又生气。有次慈禧太后偷偷命江南的工匠制作了一件十分华丽的衣服,花费了许多钱两。她怕荣寿公主看到后生气,便再三告诫身边的人不可以将这个消息告诉她。

但荣寿公主最终还是得知了这个消息,当着慈禧太后的面便开始“抱怨”,直说慈禧太后不把自己当女儿,明明自己什么都想念着她,她却连做一件衣服都要再三强调不要告知。直把慈禧太后说的不知所措,只能连忙转移话题,等荣寿公主走后她才悄悄埋怨身边的人:“你们肯定有人告诉她了,不然她怎么会来告我一通!不准你们多嘴多舌!”虽说如此,慈溪太后最终还是在穿着打扮上收敛许多,二人的关系也并没有因此而受到伤害,反而越来越近。

在荣寿公主居宫的这很长的时间内,不光与慈禧太后的关系越来越近,她对光绪帝和珍妃也极为照顾,因为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的矛盾让光绪帝并不敢相信宫内的许多人,但荣寿公主对于光绪帝私下的照顾却是真真实实。

在光绪帝和慈禧太后驾崩后,满清上下一团慌乱,几乎没有人可以主持朝政和丧事。而荣寿公主前去吊唁时发现满朝大臣都在忙着立嗣,根本没有人管理丧事,于是大发雷霆,直接去到摄政王家里斥责:“如今你的儿子当上了皇帝,可他只有三岁,无法担起皇帝的责任。如今大丧在即,你却在家中不紧不慢,实在荒谬!”摄政王听闻十分害怕,连忙主持商议“治丧委员会”,同时加之荣寿公主的辅助,丧事终于有条不紊地进行了下去。

荣寿公主为人正直,不卑不亢,心怀善良。在满清倒台后,不少人也去投奔荣寿公主,她也竭尽所能帮助无家可归的难民。即便到后来中华民国成立,她在国内外名声也极高,许多满清遗老举办的重要活动,都必请荣寿公主前来参加。1924年,71岁的荣寿公主在北京逝世,虽然在历史上并不显眼,但荣寿公主却也影响着慈禧太后的种种决定,也算是间接发挥着自己在历史中的作用。

标签: 荣寿公主

更多文章

  • 三国曹魏大臣刘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放

    刘放出身汉朝宗室,为汉武帝孙广阳王刘建的后裔,因此家世较好,得以担任涿郡纲纪,还被推举为孝廉。汉末天下大乱,王松割据涿郡,刘放因此前往投靠,助他保境安民。二,投靠曹操建安十年,与松俱至。太祖大悦,谓放曰:“昔班彪依窦融而有河西之功,今一何相似也!”乃以放参司空军事,历主簿记

  • 三国曹魏大臣:孙资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孙资

    孙资幼年丧父丧母,因此由哥哥嫂嫂抚养长大,为人聪明好学,很有才能,因此获得名士王允的称赞。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担任司空,掌控朝廷大权。然后曹操大力招揽人才,征召孙资为自己效力。但恰逢孙资的哥哥为人所害,他于是亲手杀了仇人替兄报仇,然后带着家眷逃往河东避难,就没有应曹操的征召。不久太

  • 明朝宗室:宝庆公主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宝庆公主

    朱元璋一辈子杀人无数,他踩着敌人的尸骨登上王位,踩着开国功臣的鲜血巩固王位。也许是他杀戮太重了,全部都应验到子孙后代身上。太子朱标离世,自己钦定的皇太子建文帝被朱棣拉下马。就连68岁得来的最宠爱的小女儿,也身世飘零,遇人不淑,早早就离世了。朱元璋去世的时候,要求所有妃嫔陪葬,唯有妃子张美人不需要陪

  • 南北朝时期桓楚皇帝恒玄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恒玄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我们常说能吃是福,但是太过能吃,其实也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在我们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皇帝,一日可以吃20斤肉,差不多快赶上一只老虎的食量了。长期以往的这么喂养下,这位皇帝的体重,也直接飙升到500斤,堪称史上最胖皇帝,龙椅被坐坏了不说,连宠幸妃子都要外人帮忙,丝毫没有

  • 北周外戚司马消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司马消难

    天保八年(557年),北齐北豫州刺史司马消难叛齐投周,北周因此派大将杨忠前往接应,随后二人结为至交好友。大象二年(580年),杨忠之子杨坚专权,司马消难作为北周静帝岳父因此起兵声讨。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灭陈俘虏了司马消难,并没有杀他。隋文帝为了篡周建隋,杀尽了北周宗室,为何会放过反对自己的

  • 雍正帝最早的女人懋嫔生平介绍 懋嫔为何是泰陵妃园中唯一的嫔?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懋嫔

    懋嫔, 1677年1730年8月,宋氏,主事金柱女,雍正妃嫔, 康熙年间入宫,号格格。康熙三十三年三月十六日丑时为刚17岁的雍正生了皇长女。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生皇三女,二女皆未逾月殇。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封为懋嫔,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举行册封礼,卒于雍正八年九月。她应该是雍正帝最早的女人,康熙三十

  • 乾隆帝妃子:哲悯皇贵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哲悯皇贵妃

    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满洲正黄旗人,事高宗潜邸。雍正十三年薨。两个月后乾隆帝正式登基,追封为哲妃,乾隆十年追封皇贵妃,谥曰哲悯皇贵妃,葬于裕陵。子一,永璜,为高宗长子。女一,殇。佐领翁果图之女。雍正初年成为皇四子弘历的侍妾。雍正六年五月二十八生皇长子永璜,九年四月生皇二女。但是,富察氏命运不佳,在弘

  • 乾隆帝妃子:晋妃富察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晋妃

    晋妃(?1822)富察氏,主事德克精额之女,傅广之孙女,大学士马齐之曾孙女,清初重臣米思翰(孝贤纯皇后之祖父)之玄孙女。生年不详。乾隆末年晋封贵人,一生经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直到道光帝即位后,仍未逝世。道光帝上谕“皇祖高宗纯皇帝嫔御存者惟晋贵人一人,宜崇位号,以申敬礼。谨尊封为晋妃

  • 雍正帝妃子:纯懿皇贵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纯懿皇贵妃

    纯懿皇贵妃(1689年11月~1784年12月17日),耿氏,管领耿德金之女,清世宗之后宫,生皇五子和恭亲王弘昼。生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十一月,亦于康熙年间事世宗为格格,雍正元年正月,世宗已登位,遂封裕嫔,雍正八年八月,进裕妃,乾隆二年九月,高宗尊为皇考裕贵妃,乾隆四十三年十月,高宗又尊为

  • 三国曹魏明帝老师:高堂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高堂隆

    高堂隆,字升平。泰山郡平阳县人。据史料记载,高堂隆不姓高,而是复姓高堂,出身书香门第,他的祖上是西汉的经学家高堂生,可谓是家学渊源。少年时被泰山郡太守薛悌任命为郡督邮,后来辞职,至济南避难。公元213年的时候,高堂隆由于受到了曹操的重用,便被被任命为丞相军议掾,之后又担任历城侯曹徽(曹操的儿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