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蜀中四大才女”黄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黄娥丈夫是谁

明朝“蜀中四大才女”黄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黄娥丈夫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499 更新时间:2023/12/23 2:32:23

黄娥,字秀眉,又作黄峨,明代著名才女,与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并称“蜀中四大才女”,工部尚书黄珂之女,明代“三大才子”之首杨慎之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黄娥出生在书香门第,其父黄珂是明成化年间的进士,后来做官一路做到了工部尚书,黄娥的母亲聂氏也是名门闺秀,知书达理,所以,天资聪慧的黄娥从小就在父母的教导下饱读诗书,“博通经史,工笔札,能词善诗”,成了遂宁城有名的小才女。

黄娥品貌端庄,才艺超群,当时有不少的显贵子弟、风流少年前来求婚,但黄娥谁都看不上,而独独喜欢同为蜀中大才子的杨慎。

这个杨慎可是个大名人,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也是青史留名的,一首《临江仙》,足以令杨慎彪炳史册:

《临江仙》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杨慎的父亲杨廷和也很了不起,是当朝的内阁首辅(宰相)。

按说出身在这样的家庭,杨慎应该知足了,但他仍努力读书,并于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24岁时参加殿试,高中第一,成为新科状元郎。

黄娥的父亲黄珂和杨慎的父亲杨廷和既是同僚,又是同乡好友,杨慎金榜题名,独占鳌头时,14岁的黄娥得知后心里非常倾慕,一面激励着她更加勤奋地读书,一面又暗自下定决心,要嫁就嫁像杨慎那样学识渊博,志趣高尚的郎君。

明武宗不理朝政,喜欢到处游玩,为人正直的杨慎针对皇帝的不务正业,于正德十二年(1517年)呈上《丁丑封事》的奏章,指责武宗“轻举妄动,非事而游”,劝他停止这种荒唐行为。

明武宗根本不理睬,依旧我行我素。杨慎无可奈何,只得称病告假,辞官归乡回到新都,每日读书自娱。不久,杨慎的原配夫人王氏病故。

次年,杨慎得知才艺双全的黄娥年过二十尚未许人,便征得父亲的同意,遣人做媒。黄杨二家本来交谊深厚,门当户对,且黄珂还愁着女儿这么大了还未嫁人,因此,这门亲事一说即成。

于是,杨慎备办丰厚的聘礼,亲往遂宁城迎娶黄娥。当杨慎把彩轿接到新都时,倾城震动,人们都争先恐后来看这位“尚书女儿知府妹、宰相媳妇状元妻”黄娥的绰约丰姿,黄娥有个哥哥,官至知府。

黄娥能嫁给状元郎杨慎,真的是很幸运的,因为,不是每一个才女都能如愿嫁给才华横溢的状元郎。

两人婚后,日子过得十分甜蜜,经常诗词唱和,比如下面这首:

《闺中即事》 黄娥

金钗笑刺红窗纸,引入梅花一线香。

蝼蚁也怜春色早,倒拖花瓣上东墙。

他们新婚之际,正值红榴怒放之期,他们喜看枝头,绯花掩映,朵朵如霞,自然激起黄娥的诗情,她以石榴自喻,写出下面这首情意缠绵的诗,来表达自己对郎君的深情:

《庭榴》 黄娥

移来西域种多奇,槛外绯花掩映时。

不为秋深能结实,肯于夏半烂生姿。

翻嫌桃李开何早,独秉灵根放故迟。

朵朵如霞明照眼,晚凉相对更相宜。

在这些诗歌中,黄娥以她高贵的气质,傲然的自信,向丈夫杨慎表达了殷殷深情。

杨慎读着娇妻的诗歌,其语句之优美,用情之专一,也不禁大为感动,他对妻子的才学叹赏之极而致于崇拜,称黄娥为“女洙泗(女孔子),闺邹鲁(女孟子),故毛语(女毛公)”。

可惜,快乐的日子是短暂的,黄娥婚后第二年,嬉乐无度的明武宗去世,由于武宗无子,便由堂弟朱厚聪继皇帝位,即明世宗,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嘉靖帝。

明世宗登位不久,就想把他亡故的父亲兴献王尊为“皇考”,享祀太庙。但这个与明朝皇家礼法相违背的决定,遭到了以杨廷和为首的内阁派的竭力反对,双方争议相持不下。

明世宗为了提高皇权,陆续扶持自己的势力,并借这次“大礼议”事件作为打击内阁派的机会。

嘉靖三年(1524年)二月,内阁首辅杨廷和被迫辞职还乡;七月,明世宗诏谕礼部,为父母上册文、祭告天地、宗庙、社稷,群臣一时哗然。

杨慎甚至大呼:“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坚守节操大义而死,就在今日。”

随后,杨慎联络同年进士编修王元正、给事中张翀等人在金水桥南拦阻挽留群臣,于是约有两百余位朝廷大臣在左顺门跪请世宗改变旨意。

明世宗大怒,将他们全部逮入诏狱,加以廷杖。杨慎两次受到廷杖,几乎死去,却又死而复生,最后被充军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县)。

没享受几年幸福时光的黄娥,得知丈夫被迫害的消息后,简直是肝肠欲断,在离别之际,两人道不尽的离愁别恨,热泪分别之后,黄娥带着无限悲伤的心情,回到了老家新都,主持家政,当起了留守主妇,这一年,黄娥才27岁。

与妻子离别之后,杨慎心潮澎湃,怆然填了一首词,送给黄娥:

《临江仙·戍云南江陵别内》 杨慎

楚寨巴山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征骖去棹两悠悠。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

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河洲。今宵明月为谁留。团团清影好,偏照别离愁。

读罢丈夫的这首词,悲痛万分的黄娥一口气唱了四首《罗江怨》送给杨慎,下面摘抄三首:

《罗江怨·其一》 黄娥

空庭月影斜,东方亮也。金鸡惊散枕边蝶。长亭十里,阳关三叠。

相思相见何年月?泪流襟上血,愁穿心上结。鸳鸯被冷雕鞍热。

《罗江怨·其二》 黄娥

青山隐隐遮,行人去也,羊肠鸟道几回折?雁声不到,马蹄又怯。

恼人正是寒冬节。长空孤鸟灭,平芜远树接,倚楼人冷栏干热。

《罗江怨·其三》 黄娥

关山转望赊,程途倦也。愁人莫与愁人说。离乡背井,瞻天望阙。

丹青难把衷肠写。炎方风景别,京华音信绝。世情休问凉和热。

黄娥这词,写得可谓是字字血、声声泪,令人读罢为之哀叹。之后,杨慎在云南戍边,黄娥在新都家里侍奉公婆,两人只有鸿雁传书,以述相思之苦。

嘉靖五年(1526年),杨慎听说父亲杨廷和病了,便请假从云南回到了新都,结果杨廷和看到状元儿子,病顷刻间痊愈了,杨慎住了几天后,返回云南,黄娥便与丈夫一同去了云南,在滇南陪伴杨慎生活了两年多。

嘉靖八年(1529年)六月,杨廷和病卒,黄娥与杨慎从云南返回新都办理丧事。十一月,杨慎返滇,黄娥便独自留在新都,此时黄娥已年满31岁,从此夫妻二人天各一方,一别就是整整30年,直到杨慎去世两人也再未见面。

而明世宗因“大礼议”之故,对杨廷和、杨慎父子极其愤恨,对杨慎还实行着严密的控制,并且,终明武宗一世,有过六次大赦,独杨慎不得还,按明律年满六十岁可以赎身返家,但无人敢受理。

这30年中,孤苦无依的黄娥独守空房,又无一儿女陪伴,年复一年,似乎没有尽头。她对丈夫的刻骨思念,只有化为一首首缠绵凄切的诗句,寄给千里之外的丈夫,下面这首散曲,写得极为伤感动人,可谓是黄娥的代表作:

《南商调·黄莺儿·苦雨》 黄娥

积雨酿春寒,看繁花树残。泥途江眼登临倦,云山几盘,江流几湾,天涯极目空肠断。寄书难,无情征雁,飞不到滇南。

据说,杨慎读到这首情深意远、字字佳绝的散曲后,倍加赞赏,他不甘落后于夫人,乃用心计,另外和作了三首《黄莺儿》,结果,每首的意境和字句都赶不上黄娥所作的,真是愧煞了这位状元郎。

此外,黄娥独居新都时,还写下一首传唱度很广的七绝:

《寄升庵》 黄娥

懒把音书寄日边,别离经岁又经年。

郎君自是无归计,何处青山不杜鹃!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卒于戍所,年72岁,闻此噩耗,早已年迈的黄娥千里奔丧,在泸州遇上了被运回的杨慎灵柩,她伤心欲绝,痛哭不止。

黄娥把杨慎的灵柩运回新都后,力排众议坚持薄葬。不久,心胸狭窄的明世宗果然派人前来查验,见到死去的杨慎穿戴着戍卒的衣帽静躺在棺内,一副服罪的样子,也就找不到借口再迫害杨慎家族他人了。

嘉靖四十五年(1565年)十二月,明世宗驾崩,由裕王朱载垕即位,即明穆宗,改年号为隆庆。

明穆宗颁发世宗遗诏,宽赦“议大礼”获罪诸臣:活着的召用,死的抚恤,被关押的开释复职。杨慎已死七年,被恢复原官,并追赠为光禄寺少卿,后来又谥封为文宪公。黄峨也由安人晋封为宜人。

隆庆三年(1569年),又寡居了十年的黄娥病故,同为72岁,明代最杰出的女诗人带着万分的悲痛就这样香消玉损了。

后世文人给予黄娥很高的评价,比如在万历版《杨夫人乐府词余》序中,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之一的徐渭在序中称:“杨夫人才情甚富,不让易安(李清照)、淑真(朱淑真)。旨趣闲雅,风致翩翩,填词用韵,天然合律。”

标签: 黄娥

更多文章

  • 西魏柱国大将军随国公:杨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忠

    杨忠,即隋太祖,南北朝时期西魏、北周大臣,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隋文帝杨坚之父,隋朝建立后,被追封为隋太祖。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杨坚之所以能在代周建隋,其实主要是有其父余荫,由于出身较高,年纪轻轻就有了较高的政治起点,从而最后成为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忠出身于北魏六镇的汉族家庭,其父杨祯也

  • 东汉末长沙太守:张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羡

    说到三国时期有这样的一号人物,这个人叫张羡,哈哈想必大家都没听说过吧,其实这个人可厉害了,他这个气节非常的高,而且经常性的和上面人的关系搞得非常的僵硬,那么有的是网友说了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其实大家也许知道了那就是这个人志气很高,那么有的网友说了这个人到底是谁呢?话说他和张仲景有着非一般的关系,下

  • 关羽缺点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关羽

    说到三国时期的关羽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人真的是厉害,直到后来直接成了武圣了,那么有的人说了关羽虽然有今天其实也还是有一点的说法的,因为他的性格也的的确确有一些问题,因为很多的时候大家都只看到了关羽的正常的一面,却没有分析关羽另外的一面,其实关羽也有非常性格缺陷的时候,那么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来盘点盘点关羽

  • 陆令萱:北齐女官 北齐后主高纬乳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陆令萱

    北齐女官陆令萱,曾任女侍中之职,为北齐后主高纬乳母。高纬登基后册为郡君。陆令萱同时也是高纬第三位皇后穆黄花的义母,宫中呼为“大姬”(大通“太”)。生子穆提婆,为北齐高官,母子二人权倾一时,对北齐政局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北齐末年,君主高纬昏懦荒

  • 颜之推: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颜之推

    颜之推(531约591年),字介,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出生于建康郡(今江苏省南京市)的一个士族官僚之家,为南齐治书御史颜见远之孙、南梁咨议参军颜协之子。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生活年代在南北朝至隋朝期间。颜之推著有《颜氏家训》,是北朝后期重要散文作品,且在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影响。《北

  • 颜之推一生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颜之推

    颜之推(531年约597年),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生活朝代南北朝至隋朝。他写出了著名的《颜氏家训》,还有其他哪些成就?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颜之推年少时因不喜虚谈而自己研习《仪礼》、《左传》,由于博览群书且为文辞情并茂而得到南朝梁湘东王萧绎赏识,十九岁便被任为国左常侍;后于侯景

  • 清代名将甘国宝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甘国宝

    甘国宝(1709-1776年),字继赵,号和庵,祖籍屏南漈下,出生于古田县二十六都(今屏南县小梨洋村)。清代名将,一生戎马倥偬40余载,不但治军严谨、戍边尽责、守土有方,且体恤兵民、热心公益、多才多艺。屏南是清朝名将甘国宝的故乡。我们在屏南县城新城区的一个十字路口的中心看到了甘国宝巨大的雕塑。这尊

  • 清朝宗室悫靖公主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悫靖公主

    之前小编说了固伦温宪公主,她是康熙嫁得最好的女儿,当时有八位适龄公主出嫁,有六位都远嫁蒙古,光是路途就十分艰辛,而没有远嫁蒙古的两位幸运儿便是温宪公主和悫靖公主,当然悫靖公主的婆家不如温宪公主嫁的佟家那么枝繁叶茂。悫靖公主,康熙的第十四女,母亲为袁贵人,位分不高,出身汉人。虽然说满汉不通婚,但皇帝

  • 东晋废帝司马奕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司马奕

    司马奕是晋成帝司马衍的次子、晋哀帝司马丕的同母弟,他出身当年就被封为东海王,司马丕登基后,司马奕被改封为琅琊王。升平五年(361年)五月二十二日,晋哀帝因常年服用丹药中毒而亡,没有留下子嗣。国不能一日无君,三度垂帘的崇德太后褚蒜子下诏,让皇帝的弟弟司马奕继承皇位,司马奕就这样成为了东晋第七位皇帝。

  • 如何客观评价吴王阖闾?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阖闾

    阖闾,春秋末期吴国国君,在位期间实行强兵兴国之路。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春秋末期,各个诸侯国还是连番混战,齐国、晋国、秦国、楚国等等都先制霸中原,而在南边的吴国、越国也蠢蠢欲动。当时吴国最大的对手就是越国和楚国,吴国和这几个国家先后有过多次交锋,有胜有负,但最后还是战胜了楚国,也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