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溥仪的生母连慈禧都不怕,为何却被瑾妃吓得自尽?原因让人心酸

溥仪的生母连慈禧都不怕,为何却被瑾妃吓得自尽?原因让人心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秋原侃历史 访问量:1996 更新时间:2023/12/19 5:55:19

都说,大贵莫过帝王家!但这句话对溥仪来言,却显得有些残忍。他才三岁就被选为光绪皇帝的继承人,脱离了生身父母,去了陌生的皇宫。因此,当溥仪稍大些后,虽依是皇上了,但对父母的印象却非常有限。

如对老爸载沣,溥仪就有点怕,同样载沣也照样“怕”他。一次来看溥仪读书时,载沣既兴奋,又手足无措。以至于仅说了句,“好,好,皇帝好,好好地念,念书吧!”然后又点了一阵头,就走了,一共不过两分钟。(出自《我的前半生》)

但无论怎样,载沣由于当时已是摄政王了,能经常见溥仪,但溥仪的生母没有这份便利。因此溥仪对生母的印象,大多来自于弟弟溥杰等人。

溥仪的生母叫:瓜尔佳氏。这是一个古老的女真族部落名称,号称“满族第一氏族”,并排在清朝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的首位。其中晚清时期,那位号称慈禧宠臣的荣禄,就来自这个姓氏。

显然,从这段记载来言,别看是皇上生母,由于缺乏名分也照样没名字,连溥仪也只能如此称呼她。不过,由于瓜尔佳氏跟慈禧沾亲带故,所以据溥仪回忆,她还未出嫁时就相当厉害。

当然,溥仪的原话是“能干和懂事”同时“更能花钱”。慈禧似乎很喜欢这类女子,曾亲口说道:“这姑娘连我也不怕。”这大概就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吧,只能如此解释。

但对于瓜尔佳氏来言,有种习惯她却保持至死,那就是太能花钱,连载沣都受不了。哪怕载沣辞了摄政王,大清变民国,也照样如此。终于载沣急眼了,为了治住老婆乱花钱的毛病,他先规定一月花销,可惜,没用!于是载沣祭出了绝招,大发脾气,狂摔家里的东西。

别说,这一招奏效了,却也只能镇住一段时间。于是当瓜尔佳氏故态萌发后,载沣又一波摔东西。如此几次后,载沣自己就受不了了——被摔的都是瓷器啥的,有不少宝贝,如今“地主家也没多少余粮”。故而载沣偷偷“准备了一些摔不碎的铜壶铅罐之类”。结果被老婆瓜尔佳氏发现了其中奥妙。

完喽——载沣“教育老婆节俭”的计划,彻底失败!以至于前脚老婆花钱,后脚载沣就“只好再叫管事的变卖古玩、田产”等。

也许那位说了,闹了半天溥仪的老妈,是妥妥的“败家婆姨”!

这可真冤枉瓜尔佳氏了,后来溥仪从弟弟溥杰那里才得知,老妈之所以这么“败家”,都是为了他能复辟。比如,花钱是想“通过荣禄的旧部,如民国时代步兵统领衙门的总兵袁得亮之流,去运动奉天的将领”,结果却被人家,当“提款机”给骗了。

这也是为何载沣,这么容忍她败家的原因。他虽明白如今是啥世道了,但老婆却不明白,执迷不悟地为了儿子疯狂,这有错吗?有!但又情有可原——毕竟“可怜天下父母心”,只要你当了父母,就谁也别说谁!

皇宫内等级森严,随着裕隆太后在溥仪八岁时病逝,皇宫内便形成了“四大太妃”并立格局!这可成了麻烦事,比如溥仪先给谁家去请安?最终是袁世凯出面解决了这个问题。

据溥仪回忆:袁世凯向清室内务府提出,应该给同、光的四妃加以晋封和尊号,并且表示承认瑾妃列四妃之首!

瑾妃虽不出名,但她妹妹却很有名,就是最被光绪宠爱的珍妃,在慈禧和光绪逃离京城前,塞入井中而死!

袁世凯的这个提议,几乎是一锤定音!于是瑾妃荣升为大姐大!自然,溥仪每天早晨也就先去给她请安。如此平静日子仅过了五年,当溥仪长到14岁左右时,皇宫内发生了大事——溥仪竟然挑战起了瑾妃权威!

溥仪发现民国将领们的将军服非常拉风!于是让太监给搞来了一套穿上,被瑾妃发现,立刻呵斥溥仪。此刻的溥仪,显然有了反抗意识,却还不敢流露出来。从此就认定了瑾妃想学慈禧,而自己毫无疑问就是光绪!

没几天,由于瑾妃又无故辞退了溥仪喜欢的,一位姓陈的太医,这下让溥仪彻底爆发了,找到瑾妃就是一通发飙。表示,我才是皇上!

瑾妃拿他没办法,却立刻把溥仪母亲还有祖母,都叫入宫内,是又吼又叫,百般恐吓。最终在生母和祖母的百般规劝下,溥仪这才去给瑾妃道歉,这次冲突算告一段落。但哪料几天后,消息传来,溥仪的生母瓜尔佳氏,在府内自尽!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是如此解释此事原因的:我母亲从小没受别人申斥过一句。她的个性极强,受不了这个刺激。

显然溥仪这话,很没道理!因为瓜尔佳氏自尽,也吓坏了瑾妃,从此对溥仪变得非常和蔼可亲了——这其实才是真正的原因,让人心酸不已!

因为从瓜尔佳氏为让溥仪,当真正皇帝不惜败家来看,显然她是一位“有想法”的母亲。如今当发现儿子在皇宫内,被别的“母亲”欺负,并还拿自己为筹码要挟后,瓜尔佳氏选择自尽,更像是用自己的生命,给溥仪“铺路”……

标签: 瑾妃

更多文章

  • 清末瑾妃用楷书记的账单,这字体比书法家更胜一筹,让现代人汗颜

    历史人物编辑:一零历史标签:瑾妃

    楷书是由隶书逐渐演化而来的一种字体,《辞海》中对其的描述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楷书也有小楷、正楷、真书等称谓,始于汉末,直至现在依旧有很强的生命力。光绪帝的妃子瑾妃就很擅长楷书,她的小楷尚有存世,其功底令人叹服。瑾妃就是后来的端康皇贵妃,也是珍妃的姐姐,长久以来,瑾妃的光芒都被美丽的

  • 溥仪自述:和光绪瑾妃的关系很差,亲生母亲因她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清澜说历史标签:瑾妃

    要说光绪帝一生最爱的女人,那必然就是珍妃了。《国闻备乘》中这样记载道:“惟珍妃生性乖巧、讨人欢喜,工翰墨,善棋,日侍皇帝左右,与帝共食饮共乐,德宗尤宠爱之”。有道是“始于颜值,陷于才华,终于人品”,珍妃除了性情讨喜,又才华外,长相也非常的可爱喜人。但无奈于“红颜薄命”,最终她因得罪慈禧太后,被投入井

  • 把稀世珍宝“种”在花盆之中,光绪的瑾妃真是不识货吗?

    历史人物编辑:戴从鑫标签:瑾妃

    把稀世珍宝“种”在花盆之中,光绪的瑾妃真是不识货吗?对于大清王朝,它距离我们现代的时间而言只不过一个多世纪而已,所以说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对于这个封建王朝相对来说还是了解比较深入的,无论是现在的很多古装影视剧,还是我们流传下来的习俗与清朝都有着一定的关系,而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讲述一件清朝存世至今的文

  • 翡翠白菜天下无双,巧夺天工寓意美好,据传是光绪妃子瑾妃的嫁妆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风云会标签:瑾妃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有这样一件文物,很多人千里迢迢慕名而来,只为能够隔着玻璃近距离欣赏它一眼,即使排队几个小时也毫无怨言,这就是远近闻名的玉雕珍品——翡翠白菜。那么,翡翠白菜为什么会如此出名,令人心驰神往呢?翡翠白菜的主人究竟是谁?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这件翡翠白菜玉雕,是光绪皇帝的妃子,瑾妃的嫁妆,曾经

  • 清末照片:恭亲王苦瓜相,瑾妃长得像大妈,李莲英脸上脓包多

    历史人物编辑:小泽爱美食标签:瑾妃

    在这些照片中,有相貌普通的女子,有愤怒的皇子,也有满脸脓包的公公。再加上后期的手工渲染,更是让人叹为观止!晚清满族贵妇人的真面目,这样的妆容真是难能可贵。以前的电视剧里,要么是娇美的少女,要么是雍容华贵,让人羡慕。但这女人头上带着两只刷子,脸色黝黑,额上却是闪闪发光。而在他旁边,则是一脸的油光水滑,

  • 与胞妹珍妃不睦?逼死溥仪生母?历史上的瑾妃究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娱美人娱记凌云标签:瑾妃

    光绪14年(1888)年农历十月初五,一道懿旨自紫禁城飞出,穿过粉子胡同,钻进了一扇朱色大门,最后落在之前因“大不敬”而入罪的前礼部侍郎长叙家中。懿旨内容,乃册封他的两个女儿为光绪皇帝的瑾嫔和珍嫔。光绪的“一后二妃”中,两位妃子都是自己的女儿,这在一般人看来,是泼天喜事,可对于长叙一家尤其是这对姐妹

  • 清末瑾妃用小楷书记的账单,这字迹让现代人汗颜,远胜很多书法家

    历史人物编辑:睿智古今历史标签:瑾妃

    俗话说:“字如其人。”意思是透过字,可以看出写字人的性格特点,性子豪放的人,他的字通常大而狂;性子温柔的人,他的字通常很秀气;处事圆滑的人,他的字也会圆润少棱角。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越来越多人不再写字,甚至遇到某些字的时候,压根忘了它的模样和笔画,凭心而论,如今写字漂亮的人确实比以前少,更别说和

  • 默默无闻的瑾妃,从来不敢和别人计较,为何后来飞扬跋扈

    历史人物编辑:孙聪标签:瑾妃

    说起光绪的瑾妃,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但这并非她个人的独特魅力,而是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瑾妃的妹妹珍妃名气实在太大,自然而然带火了自己的姐姐;二是因为光绪的后宫规模太过寒酸,一共也就隆裕、瑾妃、珍妃三人而已,实在太容易记了。在光绪时期的瑾妃,纯属宫中的摆设,毫无存在感,没想到

  • 晚清绝版老照片,第三张婉容的外祖母,第四张光绪皇帝的瑾妃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瑾妃

    晚清绝版老照片,第三张婉容的外祖母,第四张光绪皇帝的瑾妃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者拍摄的一张老照片,从照片可知联军士兵肆意调戏一位中国妇女,而其他的晚清妇女迅速逃离,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妇人裹着小脚。外媒镜头下真实的清末弓箭手的留影,弓箭手的姿势看起来有点滑稽,但是杀伤力还是不容小觑的。当时西方列强以及

  • 珍妃墓真的被盗过?北京师范大学专家考察后说:被盗的是瑾妃墓

    历史人物编辑:孙婷婷标签:瑾妃

    1900年8月13日,八国联军进至北京城下,老太后在宫里等着“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一听外边动静怎么这么大,联军攻破东直门,老太太化妆成汉人农妇,带着光绪帝一起出逃,临走前,老太太想着还有一人未处置,这个人就是珍妃,慈禧以“珍妃年少,洋人入城,免受侮辱”为由,命太监将珍妃扔入井中。 珍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