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从前慢》: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我们的物质生活贫瘠,但是精神状态饱满;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富足,但是精神追求却停滞了。我们看似什么越来越富足,但变得比以前更幸福了吗?我们过上小时候梦想的生活了吗?
很显然,并没有。
今天要说的是,一档被网友称为“清流”的文化类综艺的《见字如面3》,还是那个只用一个人、一张讲台、一封信就能打动很多人的节目。
在前两季中,在龙蛇混杂的综艺节目中它脱颖而出,赢得众多网友超高口碑,成为年度最佳。
《见字如面1》中,黄永玉致曹禺的“你多么需要他那点草莽精神”以及两个文坛老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让这个节目一夜爆红。
01.
在第三季中,开篇主题是“错位”,山东落魄失意才子蒲松龄的《除日祭穷神文》,这是蒲松龄写给穷神的一封信,并以穷神的名义给自己回了一封信;而演绎这封信件的是“面粉”的“黄金门面”赵立新老师(咖爷曾专门写文表白过他哦~)和品行兼具的老戏骨董勇老师。
“穷神,穷神,我与你有何亲,兴腾腾的门儿你不去寻,偏把我的门儿进?”(蒲松龄《除日祭穷神文》原文)
“穷神呀穷神,我跟你是亲戚吗?热热闹闹的人家你不去,为什么非要进我家的门呀?”发完牢骚,接着,蒲松龄又以“穷神”口吻给自己回了封信:“像你这么个花法儿,哪有不受穷的”,然后就给出了一个奇葩的脱贫秘方:
“我有个免穷歌为你训:也不是五经四书,也不是大家古文,只要学勤苦,只要学鄙吝,只要学一毛不拔,只要学利己损人,只要学行乖弄巧,只要学奸诈虚文,只要学伤天害理,只要学瞒昧良心。”(蒲松龄《除日祭穷神文》原文)
“穷神”让蒲松龄别再学五经四书,也别在学大家古文,只要学抠门吝啬、一毛不拔,只要学损人利己、出乖卖巧,只要学虚伪奸诈、伤天害理、泯灭良心,保管脱贫致富。为富就得不仁!
但是他依然选择“保持初心,不忘始终”,蒲松龄作为穷酸书生,借与鬼神往来的苦中作乐高级自黑,不仅折射了仕途上愿望与现实的错位,也展现了他对人生原则的坚守观众更看到了一个天才与人才的错位。
02.
总导演关正文在采访的时候曾表示,好的信件,可能会因为不成功的演绎而黯淡无光。《见字如面》之所以受到欢迎,除了信件价值,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艺术家演绎的精彩。他们让观众好像看见了写信的人,好像看见了他的环境、神态,看见了他跟收信人正在交谈。
在蒲松龄《除日祭穷神文》中,穿着西装、留着小胡子的赵立新演绎的一直在吐槽蒲松龄、吐槽社会的穷神的形象毫无违和感,上场后回头向董勇代言的蒲松龄嘿嘿一笑,只叫了声“东君”,把穷神刻画得活灵活现,就赢得满堂喝彩,更是被观众热评为“赵立新单口相声式读信”。
一个轻松诙谐的开场,让久违的“面粉”们放松了心情,然后接下来的几封信件并不轻松,气氛越来越沉重——
日本侵华退役军人大岛中典给遗言收集者写了一封信,坦诚面对自己扭曲人性的作恶快感:
他曾亲手杀死了28个中国人,奸污了17个妇女,自知罪孽深重,想要逃避却发现,逃避永远逃不开自己的审视,也终受到命运对他的惩罚。
“杀人是会上瘾的。”
之后,还有比较青春的地铁偶遇故事,比较沉重的李清照再婚历史,以及在那段阶级斗争历史中背弃的俩兄弟。
错位,其实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天。而第二期的“守望”更是如此。
“身为检检察官,首先是有丰富感情甚至激情的人,然后才是穿着制服的执法者。一个有温度的人,才能去温暖别人。”一封书信牵扯到背后的“杨苏案”重回公众视野,希望能够更快的成为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推进监护权撤销工作,能够避免类似惨剧的发生。
有网友看后表示:“监护不是受缚,一定要促进司法的完善。刑法不是终极目的,最重要的是对一些没有道德底线的人起到震慑作用。”
甚至我们可以在节目中看到哈文写给李咏的“情书”,节目组透露此前一直希望邀请李咏来做嘉宾,但终未能如愿因此。因此在“相思”主题的节目中,选择了这封信件,来完成和李咏的“未尽之约”。
03.
节目组找了上千封古今中外的书信,又从中精心挑出几百封可以用的,然后一遍遍筛选,最后确定入选的不到100封。再通过跟演员们沟通,最终播出的信件预计70-80封。其中,人力、物力的消耗可想而知,但是为了呈现更加高质量的节目,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
对《见字如面》来说,光是信件内容丰富似乎还是觉得不够,力求创新,在第三季的品评环节也更加精彩。邀请知性担当的主持陈晓楠、配上许子东、梁文道、史航等一应名嘴,补充信件背景,直接抒发情感。
普通人看见的一页纸,专家眼里就是一座山。然而,嘉宾的观点不可能代表真理,人情、人性的认知很难有什么标准答案。所有的内容只是为了导向上节目组最看重的是真诚——说真话,动真情,不说教,不鸡汤。
不管是文字类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还是文学性的《见字如面》、《一本好书》,豆瓣评分均拿到9分以上超高分,也让实力文化成为名副其实的“豆瓣9分综艺制造机”。
读一封家书,不能让你慢下来,但至少为你提供一个享受慢时光的途径。
这便是这个节目的意义,也是“慢”的意义。
各位盆友,即便生活苟且,也别放弃追逐诗和远方可能性。
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