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熙王朝》中索额图收养朱三太子的女儿,后来为何送给胤礽?

《康熙王朝》中索额图收养朱三太子的女儿,后来为何送给胤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赵新华 访问量:1757 更新时间:2024/2/27 17:06:26

导读:在《康熙王朝》剧中索额图是一朵奇葩,作为国丈享受荣华富贵且权倾朝野。但是就是他仍不满足,背叛了父亲索尼临终嘱托打算谋逆刺杀康熙后扶太子外孙胤礽上台享受更大的权力。如同吕不韦投机异人一般,但是他不应该以刺杀康熙为前提。而收留朱三太子的女儿然后送给胤礽不过是这个扶持和要挟太子计划中的一个环节罢了。

历史背景:

其实按照笔者的思路,索额图怎么也不可能走上谋逆的这条路。但是在《康熙王朝》中就出现了,而且不止一次的借他人之手打算置康熙于死地。赫舍里家族到索额图这已经是三代入朝为官了,赫舍里家族都对爱新觉罗衷心耿耿。这样的人居然最后还能参加千叟宴,不得不说康熙的心是真大啊。

索尼和索额图不同,索尼对大清忠心耿耿。不但烈马疆场还是劝说顺治不要放弃江山出家,都表现出了对大清王朝浓烈的感情。虽然在康熙刚刚登上皇位的时候索尼也曾经借机壮大赫舍里家族的利益,但是毕竟把国家放到了前面。甚至在临终前留下话嘱咐索额图要忠诚大清“生是大清的人,死是大清的魂”。

但是显然索额图不具备这样的可贵的品质,逐渐在权力争夺中陷入了迷茫。进而为了更大的权利,居然走上了篡逆的道路。所以他最后被圈禁,甚至像历史上那样被处死纯粹是咎由自取。

因为康熙亲政后,无论是对外战争还是在休养生息上都很得民心,所以要想利用成建制的死士或者私军都不稳妥。因为万一透露出去那就是杀身大祸。索额图对康熙的几次刺杀都是通过假冒的朱三太子的杨起隆实施的。为了制约杨起隆这个冒牌的朱三太子为自己所用,小名为丹丹的后改名为红玉的杨起隆的女儿就成为他利用的关键。

索额图的阴谋

咱们先说这个朱三太子是假的,也试试真正的朱慈炯奶妈的儿子叫杨起隆。这家伙野心勃勃,康熙继位后满清的统治还没有稳固。杨起隆就打算趁机浑水摸鱼,在反清复明的大潮中谋取富贵。他以三郎香会为媒介吸收信徒和收敛财富,而有异心的索额图就逐渐的把主意打到了他的身上。

这个朱三太子在早年联络宫内太监并且配合吴三桂起兵,打算趁乱刺杀康熙没有成功。当索额图逐渐的权力不断上升的时候,欲壑难填就想起了利用杨起隆。所以才派人寻找杨起隆的女儿,并把孩子收入自己的府中改名红玉并嘱咐老鸨封口。

此后索额图在康熙对他堤防之后,屡次派葛礼联络化身为僧人的杨起隆刺杀康熙。在康熙下江南祭拜明孝陵的死后打算用红衣大炮炮击康熙没有成功;而后在康熙西征的葛尔丹的时候,随着索额图炮击皇上的图谋可能被发现一不做二不休再次派出葛礼去联络去西北刺杀康熙也没有成功。

红玉(小名丹丹)在索额图掌握中的作用

索额图在剧中先把丹丹接到府中,也许当时还没有具体打算怎么利用这个孩子。但是肯定有一个大概的想法,但是当太子偶然进入索府与红玉一见钟情的时候索额图的想法逐渐成形。

首先索额图要想进一步扩充权力就必须让康熙下台扶太子胤礽上台,按照正常的生老病死索额图都耗不过康熙。所以就不得不利用杨起隆来刺杀屡次康熙,尤其是在康熙在西北征缴葛尔丹的时候,索额图闻听有人迷奏当年他阴谋炸死皇上于是狗急跳墙用丹丹小时候的项圈逼迫杨起隆帮忙刺杀康熙。

第二步就是如果康熙被刺杀成功后,赶紧让太子胤礽上台。第一胤礽是他的外孙,第二有红玉做把柄要挟控制登基以后的胤礽获取更大的权力。这就是索额图利用红玉的一石二鸟的最终目的。

索额图计划的破产

索额图打算的挺好,但是他都没想到后边始终有一双来自康熙的眼睛盯着他。他的管家老蔡就是十三衙门的人,把丹丹收到府中;见到红玉和胤礽一见钟情后,派老蔡去杀老鸨灭口;甚至在葛礼和索额图密谋在康熙去南京时用杨起隆的红衣大炮炸死康熙老蔡都是经办人。

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这个道理,一代天骄康熙不可能没有自己的秘密手段来监察百官。所以最后康熙怒气冲冲大骂索额图是本朝第一罪人。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标签: 索额图

更多文章

  • 康熙一再宽容威胁皇权的鳌拜,为何要活活饿死帮助自己的索额图?

    历史人物编辑:平凡的小白讲历史标签:索额图

    康熙八岁登基。昏庸的帝王也许害怕党争,因为一个处理不当就可能引火烧身;但康熙不同,他以高超的政治手腕消除党争,巩固了皇权并且充分体现了一个政治家的高明。索额图、明珠都是皇亲国戚,索额图是皇太子胤礽的外叔公,康熙初年的时候索额图代表赫舍利家族坚定的站在康熙这一边,当时他已经是吏部右侍。康熙一再宽容威胁

  • 重臣索额图为何会被康熙处死?想知道原因吗,我们一起往下读

    历史人物编辑:倚梦倾城标签:索额图

    索额图(1636年-1703年),赫舍里氏,清代康熙年间权臣,辅政大臣索尼之子,世袭一等公。索额图早些年颇受康熙重视,后来卷进太子之争中,被康熙厌弃,甚至是处死,并将其以前的功绩一并抹杀,给他留下“我朝第一罪人”的判语。对于许多现代人来讲,历史中的人物是陌生的,甚至很多人听见这些人民,也只当做一个符

  • 《天下长河》索额图和明珠历真实结局:一个饿死一个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进击的书虫标签:索额图

    在热播剧《天下长河》中有两位康熙的重臣戏份非常的足,那就是明珠和索额图,由公磊和梁冠华两位老师饰演,把两位权臣和重臣演绎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看着真的是格外过瘾啊!在真实的历史中,康熙在位期间,有三位最倚重的忠臣,他们分别是明珠、索额图和佟国维。他们不仅是臣子,还是康熙的亲戚,明珠是康熙的堂姑父,索

  • 康熙王朝:索额图想借康熙害周培公,周培公为何建议胤礽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超人做菜标签:索额图

    本文仅分析《康熙王朝》,与正史无关。在这部历史剧中,有很多值得追究的疑点。比如康熙镇压三藩市的叛乱,索额图想借康熙之手杀死周培公,然后周培公就建议胤礽为太子,而胤礽就是索额图的孙子。为什么?先说一下背景吧。梭额图是康熙的岳父,他的女儿是赫舍里王后。明珠是康熙的大哥,他的妹妹慧妃生下了康熙的大哥。索额

  • 为何《雍正王朝》没有索额图和明珠,《康熙王朝》见不到佟国维?

    历史人物编辑:光尔爱宠物标签:索额图

    今天宋安之来只谈剧,不说史。说说很多观众心中的疑惑,因为两部讲述的是康熙和雍正两位皇帝,所以有很多人物重叠,但也有些重要人物却没有重叠,诸如《康熙王朝》中见不到佟国维,《雍正王朝》中见不到索额图和纳兰明珠。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宋安之来具体说说。其实这种情况很正常,因为这类电视剧并非历史还原剧,不可能

  • 索额图把明珠弹劾下狱,明珠为了保身,赶紧让党羽弹劾自己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姜腾标签:索额图

    康熙二十七年,权臣纳兰明珠以贪污纳贿的罪名被弹劾下狱。眼看死到临头,明珠暗想能救自己的人只有死对头索额图。明珠为了脱身,就向朝廷举报自己“意图谋反”!明珠疯了吗?难道他不知道“贪污纳贿”顶多就是把他给处置了,财产没收,妻儿老小最起码还能保住。而“谋反”可是要诛杀亲族的,聪明绝顶的明珠为何会做出这种“

  • 康熙真仁厚还是假慈悲,从索额图结局可看出,有着容忍范围

    历史人物编辑:大肥肥文史标签:索额图

    导语:康熙此人有着诸多的争议点,也是影视剧所时常出现的“大咖”,前期能文能武后期多有荒唐,既有擒鳌拜平三藩也有九子夺嫡,在其离世后,一切似乎盖棺而定,有着“仁”的标签。 事实上,康熙在对待安分守己纳粮当差的百姓上表现得相对宽厚,而臣下大员也多得善终,然而“仁”却未免过头了,一代大员索额图的下场便是明

  • 尼布楚和谈:面对沙俄狮子大开口,索额图直言,中俄应该以勒拿河

    历史人物编辑:小铁子说历史标签:索额图

    中俄应该以勒拿河和贝加尔湖为国界线,以西归鄂罗斯,以东的东西伯利亚、堪察加半岛、贝加尔湖等400万平方公里均归中国所有。文|米君,专栏原创作者、自由撰稿人《尼布楚条约》,俄方称“涅尔琴斯克条约”,是中国清朝和沙皇俄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份边界条约。它划分了中俄的边界问题。现在的国人都感觉这个条约吃了亏,而

  • 鳌拜设计在索额图府中杀康熙,想不到被她泄了密,功亏一篑

    历史人物编辑:忆如生活标签:索额图

    康熙智擒鳌拜,这个历史事件,只要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鳌拜也曾处心积虑的想要杀了康熙,计划也安排得极其缜密,却万万没有想到,却被一个婢女泄了密。事情是这样的,鳌拜经过暗探的多方查访,探得康熙每天固定时刻都要微服出宫到索额图家中读书。于是与班布尔善密计,趁康熙在索额图府中学习的机会,命

  • 康熙三大重臣明珠,索额图,佟国维,为何只有佟国维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张立豹标签:索额图

    导读:这个史书确实没有参详过,就以《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中的剧情做一下推断吧(毕竟是影视剧本和正史可能有所出入,勿喷)。明珠、索额图作为康熙朝的重臣,发达之后贪污受贿、结党营私。按说一般的部下的竞争皇上是乐意看到的,但是如果在官员选拔任用以及国家大事上陷入非此即彼,不问缘由为争而争的境地就得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