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眉庄在采月的搀扶下,踏雪而归。走到一半的时候,却遇到了迎面而来的余答应。
余答应坐在皇帝赏赐的辇轿上,趾高气扬地俯视着沈眉庄,丝毫没有让路的想法,她摆出一副华妃的架势,道:
“天寒地滑,皇上怕我摔着,特意赏了一乘辇轿,请恕妹妹不便下轿给姐姐请安了。”
沈眉庄端庄得体,见余答应这么说,知道她是在炫耀自己圣眷正浓。便附和道:
“妹妹说的是,若是摔着了,可如何伺候皇上呢?”
余答应一听沈眉庄堂堂一个“贵人”,位分比她高,却在得知她受恩宠后,软言恭维,便来了底气,
“贵人姐姐,妹妹刚从华妃那里出来,要去给皇后请安,不知姐姐能否让我先过去?”
沈眉庄心中不悦,她从小到大,哪里受过这份气?
可谁都知道,在宫里,皇帝的恩宠,大于一切。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大度”,沈眉庄不是没有,她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余答应要和自己比肩?
采月见不惯余答应在沈眉庄面前趾高气昂,且等她过去,就议论道:
“才当上答应,她摆这样的威风给谁看?”
沈眉庄看着余答应远去的背影,悠悠地告诫采月,不要在背后议论小主,免得给自己招惹是非。
沈眉庄是济州都督沈自山的嫡女,家教良好的她,饱读诗书,温婉贤淑。自从进宫以来,即便是得到皇帝恩宠的那段日子,也从未恃宠而骄。
皇帝觉得她稳重,就让她帮着华妃和皇后打理后宫事宜。沈眉庄暗想,或许是余答应知道她受皇帝器重,所以才故意说这话气她的。
沈眉庄一边走着,一边想起了甄嬛的宽慰:
“皇上再如何宠余答应,她的出身都在摆在那儿呢,也越不过你去。”
想到这,沈眉庄的心终于放晴了许多。她当然知道,余答应越不过自己,可如今余答应的这番作派,也显然是仗着谁的势了。
是仗着皇帝的势吗?
应该不止!
因为后宫的事,皇帝一般都是皇后和华妃在管,若余答应没有仰仗,就会像夏常在一样,威风不了几局,就下线了。
所以,余答应到底是仰仗着皇后的势?还是华妃的势呢?
1.
在《甄嬛传》中,余答应是唯一一个靠“Tou”上位的嫔妃。
因为“Tou”了甄嬛的一句“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她摇身一变,从倚梅园的宫女,一跃成了皇帝的嫔妃。
元宵团圆之夜,皇宫里洋溢着喜乐的氛围。倚梅园的宫女余莺儿,一边剪着梅花枝,一边牢骚满腹,
“什么剪花枝祭神啊?凭什么我一个人在这里受冻?不就是欺负我是新来的吗?”
余莺儿越想越气,忽闻有人踏雪而来,便吓得蹲在了地上。
此刻,甄嬛正在倚梅园里赏梅,槿汐告诉她,把自己的小像挂在树枝上,来年就能平安顺遂。
于是,甄嬛不顾宫人的反对,一个人跑到倚梅园祝祷道:
“自到宫中,人人都求皇恩盛宠,我一愿父母妹妹安康顺遂,二愿在宫中平安一世,了此残生。宫中争斗不断,要保全自身实属不易,愿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余莺儿竖着耳朵,刚想探脑看清甄嬛的脸,却被一个男人的询问声,吓得缩了回去。
“谁在那里?是谁?你不说话,我让人把整个倚梅园翻过来!”
甄嬛听罢,也吓了一跳。
她作为皇帝的嫔妃,本该去参加元宵宴,只因身体抱恙,不便走动,才留在了自己的宫中。
如今被人撞见了,甄嬛不想节外生枝,便急中生智地胡乱编了个身份,“奴婢倚梅园的宫女,不想扰了尊驾,请恕罪!”
余莺儿一听,这姑娘是倚梅园的宫女,便又饶有兴致地探出了脑袋。眼见得一身华服的男人,差一步就要看到那女子的脸了,却还是被那女子给溜了。
余莺儿不知道那女子究竟是谁,可她却认出了皇帝。
第二天,苏培盛带着手下去倚梅园考验宫女的才学。
当他说出“逆风如解意”时,余莺儿见无人应答,便抬起头对上了,“容易莫摧残”!
余莺儿从小没读过什么书,这10个字她虽然背得出来,却不甚了解这句话的意思。
可倚梅园的工作,实在是太辛苦了。为了能早日摆脱,余莺儿才冒着“欺君”的风险,偷得了皇帝的宠爱。
2.
余莺儿骤然受宠,引起了后宫嫔妃的诸多不满。其中,最不满的,就是皇后和华妃。
因为皇帝来后宫的机会本就不多,如今又多了一个人争宠,就更看不见皇帝的影子了。
华妃郁郁寡欢,皇后也闷闷不乐。可她们却都没有多说什么,特别是华妃,反倒将余莺儿拉拢到了自己身边。
余莺儿出身不高,比起身份卑微的安陵容,还要微贱十倍。华妃心高气傲,本就看不惯嫔妃们霸占着皇帝不放,为何要把余莺儿拉到身边呢?
这个问题,周宁海也曾问过华妃,
“娘娘,这余答应前些日子得宠不少,这少了她,还少了争宠的人,娘娘为何还要教她呢?”
华妃一脸蔑视地说道,
“我要让她死心塌地跟着本宫,好替本宫分掉沈贵人的恩宠。沈贵人刚进宫,就能让皇上许她学习六宫事宜,不得不让本宫担忧啊!”
华妃一直以为,在皇帝心中,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才会让她帮助皇后协理六宫。因为有着这份坚信,所以华妃勉强能在寂寞的夜里,安然入眠。
可沈贵人的出现,却动摇了华妃心中的信念。
华妃眼看着皇帝将自己喜欢的菊花,悉数送给了沈贵人;又眼睁睁地任皇帝将学习六宫事宜的活儿,交付给了沈贵人。
那一刻,华妃彻底慌了。
女人的危机感,往往是在心爱的男人身边,出现了另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开始的。沈贵人比华妃年轻,家世也不错。端庄温婉的她,还比华妃饱读诗书。很难说,沈贵人日后会不会取代华妃在皇帝心中的位置。
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华妃只得早做准备。
恰好这个时候,余莺儿出现了。
她没什么文化,也没什么脑子,可她却有一副好嗓子,正好可以给皇帝解解闷儿。华妃知道余莺儿没什么仰仗,便特意在一众嫔妃面前,将珍贵的“玉轮”送给了余莺儿。
这“玉轮”其实就是个“瘦脸”工具,常年使用,可以让脸更紧致、轮廓更立体。华妃将“玉轮”送给她,表面上是希望她越来越漂亮,好继续分得皇帝的宠爱。实则却是让余莺儿为自己所用。
3.
余莺儿得到华妃的撑腰后,威风了不少。在后宫,华妃与皇后分庭抗礼。成为华妃的人,就意味着后宫不再有人敢轻易动她了。
仗着皇帝的宠爱和华妃的势力,余莺儿完全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要不说她没脑子呢,都知道宫中最讲究“尊卑”。可余莺儿却一怒之下,把一个位分高于她的“常在”关进了慎刑司。
关的时候,余莺儿还很得意,料想没人敢拿她怎么样,却不曾料想,这次的行为却被太后抓住了辫子,而皇帝也由此而嫌弃了她,连看她一眼都懒得再看。
余莺儿心里着急,便跑到华妃耳边哭诉。
华妃见皇帝对余莺儿尚没有彻底嫌弃,便三言两语地给她指了道,帮她重新获得了恩宠。
再次得到恩宠的余莺儿,比之前更加珍惜皇帝的恩宠。于是,她决定对皇帝实施24小时盯梢行动,严防皇帝再喜欢上别人。
可男人的心,有时就像是握不住的沙,你握得越紧,它就会流得越快。当初,华妃对皇帝也是日也盼,夜也盼的。
可结果呢?
皇帝还不是今日宿在这个嫔妃那里,明日宿在那个侍女旁边。余莺儿看不透皇帝的心,也高估了自己的魅力,才会以为皇帝非她不可。
余莺儿听说,皇帝常去御花园遛弯,便暗戳戳地守在御花园附近,期盼和皇帝来个不期而遇,到时再唱首曲儿,让皇帝更喜欢自己。
可没想到的是,余莺儿却在御花园里发现了甄嬛。
见到甄嬛的第一反应,余莺儿就是想要赶走她。因为她知道,皇帝可能一会就来了,多一个女人的存在,就多一份瓜分恩宠的可能性。
余莺儿走到甄嬛身边,口齿伶俐地说:
“我要服侍皇上,没有莞常在这般清闲自在,不过我倒是想提醒莞常在,要是姐姐身患顽疾,最好还是不要出来!免得让人沾了晦气,平白招人嫌。”
甄嬛回怼了几句,余莺儿不仅没有收敛,反倒越说越来劲儿,
“莞常在不会真的以为,论自己的位分,就能定尊卑吧?皇上宠谁,谁的位分就高。否则位分再高,那也只不过是卑贱之躯。”
4.
余莺儿以为,自己赢了甄嬛,却不曾料想,这些话正好被皇帝听到了。
皇帝黑着脸,怒喝道,
“你这老毛病没改!看来太后上次罚你罚得还不够!你屡教不改,实在可恶!”
说罢,皇帝便给余莺儿降了位分,并让她住到了自己看不见的地方。
由此,余莺儿的恩宠,算是走到了尽头。
在皇帝身边,想要得到恩宠容易,想要长期获得恩宠却需要智慧。余莺儿的恩宠,本来就是偷来的。是Tou的,迟早都要还的。如果余莺儿不这么张扬跋扈,或许也能在宫中安稳余生。
可余莺儿却要得太多,奈何又没有脑子,所以才落得个被皇帝“弃之如敝履”的结局。
可见,人还是不要去够那些够不到的东西,否则你只会摔得更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