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活泼俏皮,对小燕子情深的五阿哥永琪也曾吸引无数观众。
电视剧的情节是虚构的,历史上的五阿哥与电视剧里的五阿哥同样招人喜欢吗?在五阿哥永琪的坟墓里可以寻找到答案。
五阿哥永琪的坟墓被后人发现
1958年,北京修建密云水库时发现了一座风水极好的古墓,经过考古专家的多次证实,这便是清朝五阿哥永琪的墓。
永琪的坟墓在大南峪,现在去往密云水库附近还能找到一些破碎的琉璃瓦和青砖。在那附近的树林里还能看到大块的柱础石,半径约有二十厘米,那么从中就可以推算出修建永琪的享殿所用木头之大。
周围的村子里还住着守护永琪坟墓守陵人的后代,听守陵人后代讲,永琪园寝的规模相当大,地宫废坑将近两米之深。
永琪埋葬的区域是皇家陵区,被当地人称为“太子陵”。这里的埋葬者不仅有五阿哥永琪,还有大皇子永璜、三皇子永璋。
这座园寝的地理位置绝佳,“脚踩莲花山,头顶凤凰山”。永琪的园寝坐北朝南,进入园寝首先看到月河,月河上还有两座汉白玉石桥,继续往前走还有一座碑楼。
永琪园寝附近还有清朝的火器营,属于禁地,一般人不敢靠近,皇室派有守陵人的日夜看管,因此才保留完整。由于这些原因,五阿哥永琪的古墓被发现时,墓里的物件也没有丢失。
乾隆有意传皇位给永琪
由于永琪坟墓位置与密云水库的位置发生冲突,考古专家们决定挖掘这座坟墓,将永琪和其他阿哥们的遗骨迁移到别处。
当考古人员进入永琪墓地的地宫时,他们发现这个地宫的规模奢侈豪华,远超于一般皇子、亲王的地宫规模。
地宫里出土的文物个个价值不菲、稀缺难寻,这些文物目前收藏于北京博物馆中。
永琪的墓和永璜、永璋在一起,但是地宫规格却不同,永琪的地宫是历朝太子才能享受的待遇。由此也可以看出在乾隆心中,永琪才是那个应该做太子的人。
永琪的墓碑被发掘也证实了乾隆皇帝当时是想把皇位留给永琪的,这也打破了百年来人们对乾隆不想立永琪为太子的“谣言”。
永琪深受乾隆皇帝喜爱
历史上,乾隆皇帝有众多皇子,在这些皇子中,永琪的长相、头脑、眼光都是出众的,颇有乾隆皇帝年轻时的派头。
早年间,永琪很少得到乾隆给予的关爱,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的母亲愉妃不受宠。在皇上的后宫中,母凭子贵,子母命运相连,母亲不受宠,皇子也很会受到影响。
好在永琪明事理,从小就比别的阿哥努力。在众多阿哥里面,永琪是最愿意吃苦、奋斗的孩子,这让乾隆感到欣慰。
还有一事让乾隆彻底改变了对五阿哥永琪的看法。乾隆二十八年,乾隆和诸位亲王们在圆明园举行宴会。宫殿上突如其来的大火将大伙儿吓得四处逃窜,没人能顾得上皇上的安危。
这时永琪冒死将乾隆从火海中救了出来,乾隆内心很是感动,在那场火后表彰永琪。
虽然乾隆对永琪的态度转变,但是他是否想立永琪为太子就很难猜了。雍正以后,皇家对立谁为太子都是保密的,因此也没有人知道乾隆的心思。
公元1770年,永琪得病去世,如果他没生病,那这皇位是很有可能传给他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永琪24岁的时候,被乾隆封为荣亲王。荣字是代表尊贵的意思,这个封号也足以见得乾隆对五阿哥的喜爱和重视。
还有一事更能看出乾隆想要立永琪为太子。乾隆五十八年,英国使者马格尔尼来到清朝拜见乾隆皇帝。乾隆皇帝与来访使者、众臣们在交谈时,他提到自己对诸位皇子的看法。
他当时的原话是这么说的:“其实朕视皇五子于诸子中更觉贵重,且汉文、满语、蒙古语、马步、骑射及算法等事,并皆娴习,颇属意于彼。”。
说这话时,永琪已经生病去世二十多年,可乾隆皇帝的心中还记得他,认为他在诸皇子中更加出色,这也足以看出乾隆皇帝对永琪的喜爱和怀念。
当时也有人认为乾隆皇帝让永琪给履亲王穿孝,可见乾隆并不想让永琪当选太子。因为未来太子是要当皇帝的人,怎么可能给臣子披麻戴孝呢?
另外,乾隆从来都不让永琰去给别人穿孝,永琰唯一一次穿孝还是在永琰的生母令妃去世时。
因此,乾隆当时是否想把皇位传给永琪引来许多后人的争议。当永琪墓穴被挖掘后,乾隆皇帝的心思便不言而喻了。
乾隆的十七个儿子中,早亡夭折的孩子多达十三人,能够即位的只有四人:八子永璇脚有残疾,形象不符合一国之君。十一子永瑆醉心于书法,与徽宗相似,皇位也不能传给他。十七子永璘性格骄横,喜欢到处惹是生非,也不是皇位的最佳人选。
只有十五子永琰,他为人忠厚,但是却能力不足。但因为永琰的母亲是当朝的令贵妃,很受乾隆皇帝的宠爱。因此乾隆对永琰也非常喜欢,自然会把永琰列为继承人之一。
乾隆六十年的时候,乾隆皇帝将皇位禅让给了永琰,自己做了太上皇。在永琰的治理下,白莲教被平定,漕运被治理地有规有矩,永琰也算得上是一个有作为的君主。
永琰这个皇帝思想保守,循着前辈的足迹,勤政爱民,还算做得不错。但如果是永琪替代永琰,那么清朝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那时是康乾盛世的末尾,以永琪的人品、能力和远见,他继位后必将会改革旧的政策。
趁着国库还没亏虚,国家尚有能力支持永琪大展拳脚,他或许会把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引进国内,发展资本主义,爱国爱民。
我国与西方工业的差距会逐渐缩小,战略眼光会看得更加长远。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清朝末期侵略者也就不敢那么嚣张,国家或许还能延续下去。
然而,这一切都只停留在我们的假设中,历史无法重新书写,命运的安排总是出乎意料,永琪的离世让乾隆皇帝意难平,连后代们也为他感到惋惜。
永琪的故事也在警醒世人,不管有多大的能力、多优秀的文凭和才华,身体健康永远都是第一位的,只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有机会实现理想,大展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