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是纳兰明珠的家奴,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家产竟高达200万两

他是纳兰明珠的家奴,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家产竟高达200万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秋原侃历史 访问量:4307 更新时间:2024/1/6 9:26:40

对于贪官的惩处,历代统治者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先抄家后治罪。鉴于这个历史规律,所以贪官们在案发之前往往会隐匿家财,最安全也最妥当的办法就是采取“窖藏”的办法,即将金银埋于地下。所以,官府在抄家时往往这部分为数巨大的家产成了落网之鱼。

但是这窖藏之银有时又会突然现身,并引发出一系列的大案。最极端,且在民间最有影响的案例是乾隆初年京城发生的一起房院窖银私掘案。

乾隆五年(1740)六月,京城分别有民人陈顺和太医院医士齐殿玺两伙人在玉簪胡同一所废弃的房院内偷挖窖银事发被查。此时惊动乾隆,他下旨刑部审问办理,经过审讯得知自乾隆二年四月至乾隆五年三月间,两伙人前后共六次私掘金银,陈顺等十余人挖出金2200两、银8460两,齐殿玺等八人刨出银102315两。

一个房院的地下为何藏有如此众多的金银,主人又是谁呢?原来,这个房子的主人是康熙时期大名鼎鼎的权臣纳兰明珠的大管家,他的名字叫安图。

安图虽然是明珠的家奴,但在清史上是有记载的,他于雍正四年(1726)被抄家治罪,清宫内务档案记载,安图被抄家时,就在院子的地下被挖出金银二百万两;十余年后的乾隆二年(1737),看房的晋六等人又挖出了7000多两。乾隆五年这次,又挖出了金银十多万两。

安图的名字在《清实录》中仅仅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在雍正四年正月:“刑部等衙门议奏隆科多挟势婪赃,差家人王五陆续索取揆叙家人安图名下骡马缎匹古玩等物并银十四万两。”由此可知安图是揆叙的家人。揆叙,是明珠的次子,长子则是著名词人纳兰性德

安图的名字第二次出现是在雍正五年十月,其时隆科多案定结,在宣布其四十一款罪状时,第一条“索诈安图银三十八万两”。显然,这两次记载都足以说明,安图被抄之前已经是以富闻名了。

安图自从父辈安三开始就效力于明珠府,安三,原名安尚仁,他很有头脑且办事精明,深受明珠的赏识。后来,安三被明珠派往扬州行盐,攫取了大量的家财。

安三有三子,长子安图,次子安岐,三子安崶。其中安岐是清代首屈一指的收藏家,陆机《平复帖》,王羲之《袁生帖》,苏轼《寒食帖》,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皆曾是他的私藏。因此,安家父子三人身任多重角色,集旗下世仆、权贵管家、大盐商、公益慈善家、著名鉴赏家与收藏家于一身,每种角色都演绎到淋漓尽致。

有不少清史学政利用档案、碑记史料对安家的来历和事迹等做了系统的考察,认为安氏与明珠一家并非一般的主仆关系。安氏祖先在明末清初自朝鲜被掳入旗,入明珠府为世仆,至安三一辈成为明珠府大总管。既然安家来自朝鲜,那么他的财富必然是通过明珠的权势而聚敛的。

历史上关于明珠的财富记载甚多,明珠当政时,卖官鬻爵,货贿山积。康熙二十七年(1688)明珠虽被罢相,然而家产未抄(康熙很少抄家,这一点与雍正、乾隆不同)。因此明珠死后,他的子孙仍然是富可敌国。

一百多年后的乾隆五十五年(1790),明珠的后裔承安家产被抄时,根据当时内务府的记载,仅是田产就达371800亩,每年可收取租银数万两。乾隆当时评论说:“伊之产业俱系明珠婪取所得,从前已耗去十之七八,今仍富甲巨室。”

事实上,明珠最得势时,安三就是明珠家产营运事业的代理人。安家经营盐业在当时影响很大,清代盐场以长芦和两淮规模最大,安三每年投入120万两巨资,可以拿到三十万盐引,获得巨额的回报。安家凭借巨大的财富,在扬州广置宇厦,以至于百余年后,扬州人尚知安家之富。

安三去世后,长子安图继承家业,成了明珠长子揆叙的大总管,他于雍正四年被抄家,尽管安图的抄家清单尚不知晓,但据内府的记载,光是府中刨出的现银就高达二百万两。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落网之鱼,结果这才出现了乾隆五年的私挖窖银案。

标签: 纳兰明珠

更多文章

  • 纳兰明珠得知康熙想处死自己,交代妻子:快去弹劾我,说我要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谢哈说娱乐标签:纳兰明珠

    宦海沉浮,起起落落,中国古代的官场朝堂从来都不是一个清净澄明之地,皇帝与臣子之间、臣子与臣子之间,少不了要发生矛盾与摩擦,更有甚者,私底下暗流激涌、权力斗争互相倾轧。因此,但凡能在宦海官场上走一遭而且最终实现保全自身、平安终老者,则不得不说一定是异常聪睿、韬略高深之辈了。大清康熙年间,权臣纳兰明珠才

  • 纳兰明珠被康熙下狱,他却对妻子说:快去举报我谋反,晚了不行

    历史人物编辑:亮哥打工标签:纳兰明珠

    1688年,纳兰明珠被康熙下狱,妻子来探望时,他却对妻子说:“快,快去举报我谋反,晚了就来不及了!”“什么,你不就贪了点钱吗?谋反可是要诛九族的。”纳兰明珠的妻子不解道。清朝朝堂上,绝对有纳兰明珠一席之地。他出身显贵,做官之路一路顺遂,刚开始,就在康熙跟前做侍卫,混了个眼熟。但真正让康熙注意到他,还

  • 纳兰明珠的后人,年仅13岁就因美貌被乾隆看中,宠及一时

    历史人物编辑:梁心怡标签:纳兰明珠

    回看历史,历朝历代每个皇帝都有许多妃子,就像人们常说的:皇上后宫佳丽三千,虽然皇上后宫中有这么多妃子,但是能得到皇上宠爱的却没有几个。在历史上有一个人物,她是纳兰明珠的后人,年仅13岁就因美貌被乾隆看中,宠及一时。说到历史上的这个美女就不得不提他的祖先纳兰明珠了,那人民族有着纯正的女真族血统,也有着

  • 纳兰明珠判了死刑却又官复原职,下场好过和珅千百倍,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蒲昱冲标签:纳兰明珠

    要提中国历史上的大贪官,那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和珅,乾隆身边的大红人。他这辈子聚敛的财富据说富可敌国。在乾隆皇帝过世之后,他的所有财产被充公没收,自己也落到了一个悲惨的结局。从当今的很多电视作品上面可以看出和珅作为历史贪官的典型人物,被用来警示后人。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位比和珅更贪的官员,他的家产甚至

  • 在签订《尼布楚条约》时,康熙皇帝为何没有派纳兰明珠去?

    历史人物编辑:元历史标签:纳兰明珠

    编者导读:早在明末清初时期,沙俄势力就已经在觊觎我国黑龙江流域一带的疆土,清军入关后,沙俄在彼得大帝的领导下更是日益猖狂,在清朝建立初期内部还未趋于稳定之际,便时常伺机南下屡次侵犯我国疆土。为了维护疆域的完整,巩固大清帝国的威严,当朝统治者康熙皇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立即着手处理对沙俄势力进行反击

  • 纳兰明珠得知康熙想处死自己,吩咐妻子:快去弹劾我,说我要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李艳芹标签:纳兰明珠

    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这首诗是杜甫所做,原本是借物言志,但后世之人常使用此诗来描述聪慧有才学之人。逐渐还演变成了一个成语“冰雪聪明”。说道冰雪聪明,清朝有一位大臣不仅仅是冰雪聪明,更是老谋深算,他就是我们十分熟悉的纳兰明珠。他的聪慧不仅体现在平时的为人处事上,在

  • 她是济尔哈朗继福晋,东哥的堂侄女,苏泰的姐姐,纳兰明珠的堂姐

    历史人物编辑:史事如烟标签:纳兰明珠

    导读:近期,《独步天下》正在热播,在最新的剧情中出现了一位令人眼生的女子,她叫乌塔娜,历史原型为济尔哈朗的继福晋叶赫那拉氏。令人意外的是,这位叶赫那拉氏竟与多位人物关系密切,这也与家族的显赫有很大的关系。叶赫那拉氏(乌塔娜)出身于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的叶赫部,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她的生卒年份和名字。叶赫那拉

  • 姻缘拆散专业户,纳兰明珠能拆一对是一对

    历史人物编辑:刘翔说历史标签:纳兰明珠

    在二月河先生的《康熙大帝》中有几对苦命的情人难成眷属,最终让人伤心不已,而究其原因是一个人在捣鬼,那个人就是纳兰明珠,一个睚眦必报的人。伍次友和苏麻喇姑的爱情在小说开头明珠因为圈地没有办法来到京城讨口饭吃,没想到差点冻死在何桂住的饭店门前,多亏了伍次友大力相助才得以捡回一条命。从此拜伍次友为兄,两人

  • 纳兰明珠贪污获死罪,为何宣称自己想谋反却被免除一死?

    历史人物编辑:胡文浩标签:纳兰明珠

    导语:历朝历代以来皇帝登基以后对朝廷的贪官污吏都会加以严惩,以示自己作为皇帝的威严,可是清朝第一大贪官和珅却能在乾隆皇帝面前逍遥快活那么久,也是令人十分佩服的,但是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乾隆皇帝驾崩之后,他的儿子嘉庆皇帝会将他至于死地,可谓人算不如天算啊!虽说和珅是清朝第一大贪官,可是在他之前也有不少著名

  • 她是纳兰明珠之后,籍籍无名,却是乾隆一代宠妃!

    历史人物编辑:付柳红标签:纳兰明珠

    导读:在即将播出的《后宫·如懿传》中,有一位十分特别的妃子,她毫无心机,心直口快,心里只系乾隆一人,却总是被辜负的那一个,最后竟落得一个自焚而死的下场,不得不让人唏嘘!这位妃子便是舒妃叶赫那拉氏。说起舒妃叶赫那拉氏的出身,那是十分了得,她的父亲是“副部级”的“干部”纳兰永寿,曾祖父是康熙年间的权相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