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傅善祥,她的结局如何?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傅善祥,她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娱美人娱记凌云 访问量:2213 更新时间:2024/1/21 16:09:42

科举考试作为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早在隋朝之前,最为盛行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到了隋炀帝统治时期,采用十科取士,这跟隋炀帝的喜好有关,他是文学爱好者,自然对同道有一种感情。

自隋炀帝首创科举以来,在当时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到了唐朝才引起重视,但是在武则天之前,还没有状元,当时武则天为了培养自己的势力,亲自面试学子,开创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殿试,殿试的第一名就是状元,这就是状元的由来。

自武则天开创状元制度以来,中国产生约599名状元,其中唐代、宋代、清代产生的状元最多,占了六成,在众多状元中几乎都是男性,只有一位女性,她就是傅善祥

1853年,太平天国首次开创女科才,傅善祥以优越的成绩荣获第一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女状元,可惜的是傅善祥却在三年后去世。

傅善祥才貌双全,出身书香门第

傅善祥,道光十三年(1833年)出生于今天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天资聪慧,精通文史,受家庭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她五岁就开始学习对联,六七岁时就能背《三字经》、《百家姓》,八岁时就能背诵《千家诗》,傅善祥在当时可谓是少有的才女。

俗话说世上难有完美无缺的人,同样也很难事事顺心。

就在鸦片战争爆发期间,傅善祥的父母相续离开了人世,家庭由此衰落,这一年她只有八岁,八岁的女孩本应好好享受童年,享受父母的关爱与呵护,可惜的是傅善祥却成了孤儿。

天无绝人之路,幸好傅善祥还能跟哥哥、嫂子生活在一起,直到她出嫁。

傅善祥父母在世时,给她定了一门亲事,将她许配给李公子。

傅善祥十三岁时,她的哥哥按照父母生前的意愿,将她嫁给李家公子,李家家庭条件不错,唯一不足的是李家公子还没有成年,只是个七岁的孩子。

傅善祥十八岁那年,她的丈夫因患了麻疹,久治不愈,不幸离世,婆家认为傅善祥是扫把星,待李公子安葬完后,婆家准备将她卖掉,换点银两,傅善祥在婆家没有容身之地,对于她来说离开是最好的选择。

说来也巧,正好此时,以洪秀全为首的上帝教徒在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太平天国逐渐发展壮大,两年后占领天京(今南京),并在天京建都。

傅善祥走投无路时,选择投靠了太平军。

傅善祥被钦点为女状元

洪秀全定都天京以后,开始延揽人才,下诏科举取士,并打破惯例,增设女科,这个在当时是破天荒的,而且男女考试科目一样,都是“太平天国天父天兄天王为真皇帝制策”。

男科由杨秀清负责监考,女科则由洪秀全的妹妹、萧朝贵的妻子洪宣娇负责。

增设女科无疑给博学多才的傅善祥提供了翻身的机会,傅善祥毫不犹豫报名参加科举,当时参加科考的男女士子总共有600多人。

傅善祥思维敏捷,才华横溢,在考试中展现出她过人的才华,文章受到阅卷老师的一致好评,连东王杨秀清都赞不绝口。

尤其是她那句“三皇不足为皇,五帝不足为帝,惟我皇帝,乃真皇帝”彻底让太平天国的领导们所折服,为此傅善祥被钦点为女状元,自此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位女状元诞生了。

傅善祥步入仕途后,政绩显著

科举考试结束后,东王杨秀清把傅善祥揽入东王府,并委以重任,任命其为“女侍史”,主要负责给东王起草各种诏命和整理文献资料。

后来因工作比较出色,被东王提拔为“簿书”,协助东王批阅文件等。

能干的傅善祥很快引起了众人的关注,洪秀全多次向杨秀清借人,帮助自己处理政务,每次傅善祥都表现得非常优秀,让洪秀全对她刮目相看,

1854年,年仅21岁的傅善祥被洪秀全破格提拔为“恩赏丞相”,工作内容没变,仍然辅佐东王杨秀清处理政务。

傅善祥辅政期间,多次劝诫杨秀清修改不合理的政策,提倡男女平等,因为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继续沿用之前男女分营的管理体制,即妇女告别丈夫、儿子到 “女馆”生活,一周只能团聚一次,其余时间相见要受到处罚。

在傅善祥的劝诫下,太平天国废除了“女馆”。

除此之外,太平天国视古籍为“妖书”,只刊行《新旧约》。

在傅善祥的帮助下,太平天国修正了贬低古籍为“妖书”的文化政策。

后来傅善祥还劝诫杨秀清下令保护文物,杨秀清采纳了她的建议,在东王府修了一所博物馆。

可见,傅善祥在恢复家庭制方面,以及文物保护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傅善祥结局

太平天国后期,领导奢侈腐化,目光短浅,渐渐迷失方向,在天京大肆修建豪华的宫殿。

除此之外东王杨秀清还四处寻觅佳人,傅善祥自然也被收编,杨秀清金屋藏娇,不再让傅善祥参与政务。

后来杨秀清野心膨胀,对洪秀全有不臣之心,逼迫洪秀全封他为“万岁”,对待自己的部下和战友也不友好,处处树敌。

聪明能干的傅善祥多次劝诫杨秀清宽仁施政,善待部下与同僚,结果杨秀清斥责她干政,为此傅善祥还被鞭笞了一顿。

1856年,杨秀清自视功劳最大,不满现状,欲取代洪秀全,陈承瑢告发杨秀清有谋反之意,洪秀全立即召韦昌辉石达开回京对付杨秀清。

韦昌辉率军返回突袭东王府,杨秀清家属、部众几乎没有活口。傅善祥遇害后,被抛尸江中,年仅二十三岁,绝代佳人自此香消玉陨。

结语

太平军定都天京以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傅善祥可谓是功不可没,她以自己的聪慧和远见,帮助东王杨秀清扭转不利的局面,将一些不合实际的政策废除,为太平天国政权的稳定和发展立下大功,当时太平军对她的评价也甚好。

不得不说傅善祥是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奇女子,在当时有“武有洪宣娇,文有傅善祥”之说,由于执政者的目光短浅,最终酿成了她的悲剧。

参考文献:《清史稿》、《清实录》、《太平天国史》等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标签: 傅善祥

更多文章

  •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科举女状元的名号,让傅善祥丢了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刘规说娱乐标签:傅善祥

    就是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科举女状元的名号让傅善祥丢了性命。女状元的结局傅善祥人生的转折点发生在1856年。这年,杨秀清企图踹掉洪秀全上位。被前来勤王的韦昌辉灭了门。9月4日,韦昌辉带领3000精兵冲进天京城,将东王府中的2万多人全部屠杀殆尽。其中就有女丞相傅善祥。她去世时年仅23岁。还有一个版本说

  • 中国科举史上唯一的女状元-傅善祥

    历史人物编辑:高迪标签:傅善祥

    中国古代由于女子地位低下,一般是不允许读书的,科举制自隋朝诞生以来,也根本不允许女子参加考试,但据传,在武则天时期允许过一阵子,一直到了太平天国时期,由于接受了西方平等思想,破天荒开设科举女科,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女状元诞生了,她就是傅善祥。影视剧中的傅善祥傅善祥(1833年—1856年

  • 傅善祥:中国唯一女状元的悲歌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寒云天标签:傅善祥

    文/四季文史“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这是罗贯中笔下受人爱戴的刘皇叔嘴里说出的话。不难想象,三国本来就是尔虞我诈、风云诡谲的政治燃烧场地,所以即便是以“仁义”布施天下的刘皇叔,仍然能说出此等有背道德和人伦的话语,不禁让人慨叹。说到皇帝和女人的关系,自古以来,皇帝身边多有三千佳丽,这是常有的事情。但

  • 被人遗忘的李东学:儒雅温和的果郡王,只在戏里才会有

    历史人物编辑:花影孤鹜飞标签:果郡王

    问,一部现象级的电视剧能把多少演员待到关中的视线中。答,《甄嬛传》。这部2012年播出的电视剧有一种神奇的魔力,看完第一遍,总想再看第二遍,百看不厌。演员们在接拍《甄嬛传》后,都混得风生水起,熹妃、华妃、皇后等等一众演员,金杯银杯、观众的口碑,都是一路看涨。但8年过后,女人戏里不多的几个好男人之一—

  • 《甄嬛传》中,雍正毒害果郡王,为何甄嬛提出换衣服呢?

    历史人物编辑:转瞬动漫标签:果郡王

    《甄嬛传》,雍正怀疑甄嬛给自己戴了绿帽子,让她去给果郡王送毒酒,可是甄嬛却说要先去换身衣服,但是被雍正制止了。甄嬛为什么会提出换衣服呢?我们先来看一下甄嬛和果郡王的感情线吧。然后是从倚梅园的“小像”开始,果郡王就对能说出“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的女子产生了异样的好感。当余莺儿冒充自己就是“倚梅园”

  • 《甄嬛传》:选择和果郡王谈恋爱,甄嬛还真不是恋爱脑

    历史人物编辑:去乡村旅游标签:果郡王

    很多人不喜欢甄嬛出宫的戏份,觉得这段故事节奏拖沓,情情爱爱,细水长流,远没有宫斗来的紧凑精彩。尤其是甄嬛选择和果郡王恋爱,太假太不真实了,理智清醒如甄嬛,怎么会选择谈一段不被世人理解的不伦之恋呢?不仅是甄嬛,这段还让槿汐的人设小小崩塌了一下,因为是她劝甄嬛和果郡王在一起的。在那个大雨瓢泼的夜晚,果郡

  • 苏培盛一个动作本来可以挽救果郡王,然而被甄嬛忽略了

    历史人物编辑:潘华毅标签:果郡王

    在甄嬛传里有一段时间,甄嬛由于对后宫的争宠行为十分厌烦,对皇上也失望透顶,在生下胧月之后就决定离开这个皇宫,去宫外的寺庙里进行修行。然而没想到的是,在宫外修行的时光里,她居然遇到了自己一生所爱--果郡王允礼。那段时光可以说是甄嬛往后余生中最轻松惬意的一段时间了,她和果郡王在无忧无虑的寺庙周围快乐的相

  • 《甄嬛传》果郡王是什么时候知道双生子是自己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盛得装生活标签:果郡王

    在果郡王去世的时候,甄嬛抱着果郡王说:我一直没有告诉你,弘瞻和灵犀是你的的孩子。但果郡王真的不知道双生子是他的孩子吗?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分析分析!甄嬛与果郡王生情于甄嬛离宫后,准确的来说是甄嬛自请离宫。在离宫后的艰苦生活中,逐渐对一直帮助他的果郡王心生好感,而果郡王也因甄嬛的谈吐性格,而喜欢上甄嬛,

  • 《甄嬛传》:即使没有果郡王,甄嬛这个举动也触怒了皇上

    历史人物编辑:芸汐说历史标签:果郡王

    年世兰派肃喜火烧碎玉轩,甄嬛和眉庄推波助澜,逼得皇帝对年世兰下了赐死的命令。皇帝说:“告诉皇后和敬妃,连夜审问肃喜,若经属实,即刻将年氏打入冷宫赐死,不必来回朕了。”说完,皇帝就走了。嬛嬛也不安慰了,眉庄也不关心了,就顾着自己走了。其实,皇帝心里清楚,碎玉轩大火的事,肯定有甄嬛和眉庄的算计,不然就凭

  • 《甄嬛传》原著:若不是因为浣碧下毒,果郡王会和她白头偕老

    历史人物编辑:生活如白水标签:果郡王

    《甄嬛传》原著:若不是因为浣碧下毒,果郡王会和她白头偕老孟静娴在府中夺得浣碧的宠爱,因为果郡王与孟静娴都是懂得诗书之人,两人走到一起自然有不少的共同话题,这样一来就给了孟静娴近水楼台的机会,这让浣碧嫉妒却无可奈何,不想孟静娴还有了果郡王的孩子,一个柔弱的身体不好的国公府千金,算计了果郡王一次便有了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