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选秀时,最中意的秀女便是甄嬛;但宫中人心险恶、防不胜防,甄嬛本就无心入宫,更不愿承宠,所以选择了装病避宠,尽量躲开后宫争斗。
因此眉庄成了新晋嫔妃中第一个侍寝的妃子;侍寝之后眉庄荣获圣宠,一时间风头无两,引得华妃忌惮,先是半夜抄账本,后是把她推进千鲤池;最狠的就是设计“假孕”事件,让皇帝对眉庄大失所望,眉庄彻底失宠。
虽说华妃心思狠辣,但眉庄自身的问题也不少;眉庄得宠后一直求子心切,向江太医讨了张有助于怀孕的方子;而江太医是华妃的人,专门替曹贵人母女把脉的。
先不说“私相授受”的罪名,单说眉庄放着甄嬛身边的温太医不用,偏偏去找华妃身边的太医求方子;这不就给了华妃加害她的契机吗?
甄嬛提议把方子给温实初瞧瞧,结果温太医刚好出宫给大臣看病了;眉庄若有耐心,大可听甄嬛的建议;可她偏偏心急,只顾着求子,什么话也听不进去了。
此时刘畚刚好站在门外,说自己是新来的,来给眉庄把脉;一听刘畚是自己的老乡,立刻就对他十分信任了;眉庄送他点心,刘畚回话时就露出了马脚,可眉庄压根没当回事,也没私下去调查他的底细,更没有告诉甄嬛,和甄嬛商量。
眉庄不但信任刘畚,还拿他和温实初相比;拜托,温实初和甄嬛也算“青梅竹马”,俩人都认识十几年了,都是知根知底的人:你沈眉庄和刘畚才认识几天啊,就拿温实初来比。
“假孕”事件曝光后,皇帝震怒非常,把眉庄降为答应,禁足闲月阁;从此眉庄就对皇帝死了心,还说皇帝不信任她,不念旧日情分,只听信华妃的一面之词云云。
先不说事情的真相,华妃是从潜邸就跟着皇帝的,对皇帝一往情深,这些皇帝都是看在眼里的,而且皇帝本身也是很喜欢华妃的;你沈眉庄入宫才多久啊?就和宠冠六宫的华妃娘娘比上了?
再说了皇帝凭什么不信伴随自己十几年的华妃,反而信一个入宫不到一年的新人?而且当时证据确凿,所有人证物证都指向沈眉庄,几乎“无懈可击”,皇帝即使不信也得信啊。
就算你沈眉庄是被冤枉的,你也得拿出证据证明啊;不能只凭你喊几句冤枉,就能判定你无罪啊,要是皇帝听你喊冤就信了你,那后宫、前朝乃至国家就要乱套了;毕竟这样的皇帝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
而且“假孕”争宠,多大的罪名;若是追究起来,别说眉庄,连沈家都要完蛋了;可皇帝只是把她贬为答应,让她禁足,都没有废除她的位分,更没有牵连她的家人;在这种大罪面前,这样的惩罚根本不重。
后来甄嬛调查出了事情的真相,还了眉庄清白;皇帝不但恢复了她的位分和待遇,还几次三番向她认错;可眉庄一直对皇帝冷眼相待,不肯向皇帝低头。
也就是皇帝心里有愧,又体谅眉庄大病初愈,所以没有计较;可眉庄冷脸对皇帝时,没有考虑过她的家人吗?她自己可以不要恩宠,那沈家呢?她也不顾了吗?
而且华妃几次三番地害她,她还敢用周宁海送来的茶具;正是用了这个茶具,眉庄才染上时疫;在此之前,眉庄先后三次被华妃陷害,眉庄怎么就不知道“吃一堑长一智”呢?只能说她运气好,有甄嬛这样的姐妹,才保住了一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