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宰相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王钦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北宋宰相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王钦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982 更新时间:2024/1/27 16:09:11

王钦若(962年~1025年),字定国,临江军新喻县人。宋真宗和宋仁宗时期宰相,“五鬼”之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淳化三年(992年),进士及第 。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太常寺丞、翰林学士、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刑部侍郎等职。澶渊之战时,主张迁都金陵,受到宰相寇准弹劾,出判天雄军。景德三年,寇准罢相后,知枢密院事。大中祥符初年,为迎合宋真宗仙道需求,伪造天书,争献符瑞,促成封禅泰山。深得宋真宗信任。宋仁宗时期,担任秘书监,累官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玉清昭应宫使、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二度为相,时人称为“瘿相”。天圣三年(1025年),病逝,追赠太师、中书令,谥号“文穆”,葬于濠州钟离县(今安徽省凤阳县)。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王钦若,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人。父亲王仲华,陪从祖父王郁在鄂州做官,逢长江水暴涨,迁家黄鹤楼,汉阳人望见黄鹤楼上好像有光彩,这晚,王钦若出生。王钦若早年丧父,王郁疼爱他。

太宗征伐太原时,王钦若才十八岁,作《平晋赋论》进献到太宗的行营。

王郁任濠州判官,将死时告诉家人说:“我当官五十多年,对用刑很慎重,使许多人能活命,以后必定有大兴我家的人,大概是我的孙儿!”

为民减税

王钦若被选拔为进士甲科,任亳州防御推官,升任秘书省秘书郎,监庐州税。改任太常丞、判三司理欠凭由司。当时毋宾古任度支判官,曾谈论说:“天下百姓拖欠赋税,从五代至现在,催办从未停止过,百姓饥苦不能承受。我要奏皇上减免它。”王钦若命官吏一晚查考校核出数目,第二天上奏皇帝。真宗大吃一惊,说:“先帝竟然不知道吗?”王钦若慢慢说:“先帝当然知道,大概是留给皇上收揽民心。”当天下令减免百姓所欠赋税一千多万,释放囚徒三千多人。真宗更加器重王钦若,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知制诰,召为翰林学士。

治理重镇

蜀地贼寇王均刚被平定,王钦若出任西川安抚使。他所到之处询问囚犯,从死罪以下的依次减罪,凡列举对国家有利合乎时宜的事,大多实行。王钦若回朝,被授任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因郊祀之恩,又加任给事中。

景德初年,契丹入侵,真宗亲征澶渊。王钦若自己请求北行,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判天雄军,提举河北转运司,真宗亲自设宴送他前往。

王钦若平素与寇准不和,等到回朝,他多次上表愿解去参知政事,罢为刑部侍郎、资政殿学士。

不久又判尚都省,修纂《册府元龟》,有褒奖赞扬之处,王钦若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奏表首位向皇帝谢恩,在出现差错有所谴责时,王钦若告诫书吏要他只说是杨亿以下的人做的,他所作所为大都是如此。

年中,他改任兵部侍郎,升为大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驳事。

起初,王钦若罢职,真宗为他设置资政殿学士之职以宠爱他,寇准把他的等级定在翰林学士之下。王钦若向真宗诉说,真宗又为他增加“大”字为大学士,其班位在承旨之上。

王钦若又以尚书左丞知枢密院事,修纂国史。

东封西祀

大中祥符初年,王钦若任封禅经度制置使兼兖州通判,任天书仪卫副使。

此前,真宗曾梦见神人说:“赐天书于泰山。”就悄悄告诉了王钦若。王钦若于是说,六月甲午日,木匠董祚在醴泉亭北边看见黄色的绢书漂浮在草地上,上面有的字不认识,皇城官吏王居正看见上面有御名,报告了这事。王钦若得到天书后,以威严的仪容举止捧着它走到社首,跪着授给宦官,宦官捧着它飞驰进献真宗。真宗来到含芳园恭迎天书,真宗拿出所献上的《天书再降祥瑞图》给百官看。王钦若又说到泰山下两次梦见神人,希望增建庙庭;等到威武将军庙,其神像像梦中所见到的一样,于是请求在庙中建亭。

封禅之礼完成,王钦若升任礼部尚书,受命作《社首颂》,升任户部尚书。

王钦若随真宗祭祀汾阴,又任天书仪卫副使,升任吏部尚书。第二年,王钦若任枢密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起初,学士晁迥草拟制书,因有错误削去官职,皇帝下诏仍令他领吏部尚书职。

圣祖降,加任检校太尉。

王钦若的住宅在太庙后面的空地,他说出入时开路喝斥自己心中不安,于是真宗改赐给他宅第在定安坊。

大中祥符七年,任同天书刻玉使。

马知节同王钦若在枢密院,一向厌恶王钦若,议论政事争执不下。恰逢泸州都巡检王怀信等人上奏平蛮之功,王钦若很久还没批决,马知节于是当面诋毁王钦若的短处,在真宗面前争辩。等到催促论功行赏,王钦若竟擅自授王怀信等人官职,因此获罪,王钦若被罢免枢密使,改为奉朝请。改任刻玉副使,知通进银台司。后又升任枢密使、同平章事。 [20]

王钦若向皇上进献玉皇尊号,升任尚书右仆射、判礼仪院,为会灵观使。有龟蛇出现在拱圣营,在此地建详源观,命王钦若总领管理。不久任左仆射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第二年,任景灵使,查阅《道藏》,得到赵氏神仙事迹四十人,把他们画在走廊上。

又过了一年,商州捉到道士谯文易,他收藏禁书,能以法术驱使六丁六甲神,自说曾出入王钦若的家,得到王钦若的赠诗。真宗以该事问王钦若,王钦若推辞不知此事,于是王钦若以太子太保外任判杭州。

仁宗为皇太子时,亲自以王钦若为东宫老师的名义请他回朝,又任资政大学士。真宗诏令王钦若每天去资善堂为皇太子侍讲。正好辅臣兼任三少,王钦若以自己的官品高请求调换官秩,被授司空,不久授任山南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河南府。

王钦若与宰相丁谓不和,以疾病请求到京城求医,未答覆。王钦若叫儿子王从益移文河南府,带病回到京城。丁谓说王钦若擅离职守,命御史中丞薛映到他住宅追究。王钦若惶恐认罪、被降为司农卿,分管南京,削去王从益一级官。

再任宰相

仁宗即位,王钦若改任秘书监,被起用为太常卿、濠州知州,以刑部尚书知江宁府。

仁宗曾用飞白体,恰巧王钦若有奏折到,仁宗就大书“王钦若”三字。此时,冯拯生病,皇太后有再次任王钦若为宰相之意,就取来仁宗所写三字的纸放在盛汤药的盒子里,派宦官送去赐给王钦若,且口头宣召他。至宫门却没有人知道。朝见后,再授王钦若为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玉清昭应宫使、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仁宗皇帝刚亲临朝政,王钦若说平时百官升迁,都有固定的制度,作《迁叙图》献上。《真宗实录》编成,王钦若进升司徒,因郊祀之恩,被封冀国公。

知邵武军吴植生病,请求外调,通过殿中丞余谔把黄金送给王钦若,尚未送到,而吴植又派牙吏到王钦若家里询问此事。王钦若执拿牙吏送官府,吴植、余谔都因罪贬官。起初,王钦若安抚西川,吴植任新繁县尉,王钦若曾举荐他。至此,王钦若也应当按失察判罪,仁宗下诏不予追究。

王钦若兼任译经使,刚去传法院,感染疾病急忙回家。仁宗亲临慰问,赐白银五千两。王钦若死后,赠太师、中书令,谥号文穆,录用他的亲属及亲信二十多个人。

真宗封禅泰山、祭祀汾阴,天下争相谈论符籙吉兆,这都是王钦若与丁谓首倡的。

王钦若曾建议皇帝亲自拜谒元德皇太后别庙,为庄穆皇后服丧一年。有人议论说:“天子应当断绝一周年的服丧限制,王钦若所说的不符合礼制”。

王钦若又请求设置先蚕和寿星祠,升天皇北极帝座星为郊祭坛上第一龛,增加执法星、孙星位,另外制作王公以下的车辂、鼓吹,以准备授官、婚嫁、丧葬时使用。

王钦若自认为很通晓道教,多有所创获发明,领校道书,总计增加六百多卷。

马知节曾斥责他的狡诈,皇帝也没有治他的罪。

标签: 王钦若

更多文章

  • 有哪些与王禹偁相关的轶事典故?对王禹偁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禹偁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字元之,济州巨野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宋初有名的直臣,敢于直谏遭贬谪。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禹偁是北宋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

  • 北宋大臣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王禹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王禹偁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字元之,济州巨野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宋初有名的直臣,敢于直谏遭贬谪。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禹偁是北宋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

  • 北宋大臣学者翰林学士:钱易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钱易

    钱易(968-1026),字希白,杭州临安人,北宋时期翰林学士。为吴越王钱倧子,钱昆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年十七举进士,以少年“轻俊”被黜,然自此以才藻知名。宋真宗咸平二年进士。通判蕲州,奏请废肉刑,为真宗采纳。景德中,举贤良方正科,策入等,通判信

  • 有哪些与蔡襄相关的轶事典故?蔡襄在科学文化方面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唐安乡连江里青泽亭境蔡坑人 。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在福州时,去民间蛊害;在泉州时,与卢锡共同主持建造洛阳桥;在建州时,倡植福州至漳州七百里

  • 在书法、茶业等方面蔡襄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唐安乡连江里青泽亭境蔡坑人 。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在福州时,去民间蛊害;在泉州时,与卢锡共同主持建造洛阳桥;在建州时,倡植福州至漳州七百里

  • 北宋大臣书法家正授三司使:蔡襄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唐安乡连江里青泽亭境蔡坑人 。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

  • 张咏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张咏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咏

    张咏(946年1015年),字复之,号乖崖,谥号忠定,濮州鄄城人。太平兴国年间进士。累擢枢密直学士,真宗时官至礼部尚书,诗文俱佳,是北宋太宗、真宗两朝的名臣,尤以治蜀著称。 他的文集被命名为《张乖崖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轶事典故不喜拜跪张咏尤其不喜欢别人跪拜,命令负责

  • 北宋大臣书法家礼部尚书:张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咏

    张咏(946年1015年),字复之,号乖崖,谥号忠定,濮州鄄城人。太平兴国年间进士。累擢枢密直学士,真宗时官至礼部尚书,诗文俱佳,是北宋太宗、真宗两朝的名臣,尤以治蜀著称。 他的文集被命名为《张乖崖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少年时

  • 有哪些与王拱辰相关的轶事典故?史籍中是如何记载王拱辰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王拱辰

    王拱辰(1012-1085年),原名王拱寿,字君贶,开封府咸平县人,北宋时期大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考中状元,出任怀州通判,历任翰林学士、御史中丞。 反对庆历新政,借故劾逐王益柔、苏舜钦以及范仲淹,为公议所薄,外放治理州郡。嘉祐元年(105

  • 汪由敦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汪由敦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汪由敦

    汪由敦(1692-1758年3月1日),初名汪良金,字师苕,号谨堂、松泉居士,安徽休宁人,清朝大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雍正二年(1724)进士,改庶吉士。乾隆间,先后担任了工部尚书与刑部尚书又兼署了左都御史一职。乾隆十一年(1746年)任军机大臣,吏部尚书,老诚敏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