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朝权臣杨素嫡长子:杨玄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隋朝权臣杨素嫡长子:杨玄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498 更新时间:2023/12/29 6:18:10

杨玄感(不详~613年8月21日),字号不详,弘农华阴人,隋朝大臣,司徒楚公杨素嫡长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体貌雄伟,须髯漂亮。喜好读书,擅长骑射。凭借父亲勋劳,授柱国、郢宋二州刺史,迁鸿胪卿、礼部尚书,袭封楚公。声名过盛,受到隋炀帝猜忌,内心不安,策划谋反。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二次出征高句丽时,趁机反叛,屯兵于黎阳,为大将军宇文述所败,下令其弟杨积善杀死,献首于朝廷。

人物生平

父子同列

杨玄感,是隋朝司徒杨素之子。杨素攻灭陈朝,协助隋炀帝夺取皇位,平定汉王杨谅叛乱,积累功勋,封楚国公,进位司徒。

杨玄感体貌雄伟,须髯漂亮。幼时不成器,世人大都认为他痴呆。只有父亲杨素常对所亲近的人说:“这个孩子不痴呆。”杨玄感长大后,好读书,爱骑射。因父亲杨素的军功,授柱国,与杨素都是二品官。上朝拜见皇帝时,父子同列。

后来,隋文帝杨坚让杨玄感官品降一级。杨玄感拜谢说:“没料到陛下如此宠爱我,让我在公廷上得以表示对家父的尊敬。”刚授任郢州刺史时,他一到任,偷偷安排很多耳目,看看官吏们是否能干。那些有政绩和贪污行为的,即使只有一点点事,也会知道,往往揭发其事,没有敢隐瞒欺骗的。吏民敬服,都说他很能干。后来转任宋州刺史,因遭父丧离职。

欲废立威

一年多后,杨玄感担任鸿胪卿,袭爵为楚国公,升任礼部尚书。杨玄感虽然生性骄傲,但爱重文学,四海知名之士,大多到他门下。杨玄感自因累代尊贵显赫,有大名于天下,朝中文武百官,大多是他父亲手下的将吏;又见朝纲渐渐紊乱,隋炀帝杨广又一天比一天爱猜忌,他心中不安,于是与诸弟谋划,准备废掉隋炀帝,立秦王杨浩为帝。

杨玄感随隋炀帝征讨吐谷浑,回来时到了大斗拔谷,当时随从官员都很狼狈,杨玄感想袭击隋炀帝。他叔父杨慎对杨玄感说:“朝士的心还是一致的,皇上还没有垮台的迹象,不可胡来呀!”杨玄感这才作罢。

当时隋炀帝喜欢征讨,杨玄感想立威名,偷偷求取将领。他对兵部尚书段文振说:“我家世代承受国家大恩,得到的宠爱超过了应得到的,如不立功于边塞,何以塞责?如边疆有风尘之警,我要执鞭于战阵之中,立点小功劳。明公你是主管兵革的,我冒昧地把心思告诉您。”段文振把杨玄感说的话告诉隋炀帝,隋炀帝夸奖杨玄感,对群臣们说:“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这话真不假。”于是赐给杨玄感缣彩数千段,对他礼遇更加隆重,杨玄感经常参预朝政。

起兵反叛

大业九年(613年)春天,隋炀帝第二次东征高丽,命杨玄感在黎阳(今河南浚县)督运粮草。当时,隋末农民战争已经爆发,义军遍布各地。杨玄感于是与武贲郎将王仲伯、汲郡赞治赵怀义等谋议,想让隋炀帝所在的部队断粮挨饿,因此常常逗留,不按时发运粮草。隋炀帝军缓慢下来,派使者来逼促。杨玄感扬言说:“水路有很多反贼,不可前后而发运。”他的弟弟武贲郎将杨玄纵、鹰扬郎将杨万硕,都随军到辽东,杨玄感偷偷派人召他们回来。

六月,将军来护儿率领水军,将从东莱入海,前往平壤城,部队还未出发。杨玄感无法号令众人,于是派家奴装作使者,从东方来,谎称来护儿因失军期而造反。杨玄感于是进军黎阳县,关闭城门,大搜男夫。于是用帆布作牟甲,设置官署,都按开皇年间(581年―600年)的办法来办。他又送文书到周围的州郡,以讨伐来护儿为名,让他们发兵,到粮仓所在地相会。李密自长安应召至军,为杨玄感谋主。杨玄感以东光县尉元务本为黎州刺史,赵怀义为卫州刺史,河内郡主簿唐祎为怀州刺史,部众近万人。李密认为:北据幽州,断隋炀帝后路,为上策;西入长安,控制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为中策;就近攻洛阳,胜负难测,为下策。杨玄感以下策为上计,将引兵从汲郡(今河南淇县东)渡河,围攻东都洛阳。唐祎到了河内,跑到东都报告杨玄感谋反之事。越王杨侗、民部尚书樊子盖很害怕,调兵防御。修武县百姓一起守住临清关,杨玄感无法过河,于是在汲郡南渡黄河,随之叛乱的人有很多,犹如街市一般。

进逼洛阳

几天之后,驻兵于上春门,人数达到十几万。樊子盖命令河南赞治裴弘策抵抗,裴弘策战败。鏶、洛的父老乡亲们竞相送牛送酒,慰劳杨玄感。杨玄感屯兵于尚书省,经常向众人发誓说:“我身为上柱国,家里黄金巨万,到了既富且贵的地步,我一无所求。现在我不顾破家灭族,只是为了为天下人解倒悬之急,拯救黎民百姓的性命罢了。”众人都很高兴,到他军门请求效力的,每天都有数千人。杨玄感还给樊子盖写信,说明利害关系,希望樊子盖能归顺于他,然后率军进逼东都洛阳。

刑部尚书卫玄,率众几万,从关中来援救洛阳。卫玄用步兵、骑兵二万,渡过鏶、涧来挑战,杨玄感假装失败。卫玄追赶他,这时杨玄感的伏兵冲了出来,卫玄的前军全被消灭。几天后,卫玄又与杨玄感交战,两军刚交战,杨玄感就让人大呼道:“官军已经捉住了杨玄感了!”卫玄军稍稍松懈下来,杨玄感与几千骑兵乘机进攻,卫玄军于是大败,只带了八千人逃走。

兵败自杀

杨玄感骁勇力大,每次作战,亲自挥舞长矛,身先士卒,呼叫叱咤,众敌莫不震骇。时人比作项羽。善于安抚、带领部队,士兵乐意为他拚死效力,战无不胜。卫玄军一天天蹙迫,粮食殆尽。于是,全部上前决战,阵地就摆在北邙。一天之中,交战十几次。杨玄感的弟弟杨玄挺被流箭射死,杨玄感稍稍退却。樊子盖又派兵进攻尚书省,又杀了几百人。隋炀帝派武贲郎将陈棱在黎阳进攻元务本,武卫将军屈突通驻扎在河阳,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发兵继进,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又来增援。杨玄感请计于前民部尚书李子雄,李子雄说:“屈突通晓习军事,如一渡过黄河,那么就胜败难定了。不如分兵拒守黄河。屈突通过不了黄河,那么,樊子盖、卫玄就失去了援兵。”杨玄感认为可行,将分兵赴黄河拒防屈突通。

樊子盖知道他的计谋,几次进攻他的军营,杨玄感不能前进。屈突通于是渡过黄河,在破陵驻军。杨玄感分为两支人马,西面抵抗卫玄,东面抵抗屈突通。樊子盖又出兵,于是大战,杨玄感军频频败北。杨玄感又请计于李子雄,李子雄说:“洛阳的援军到了,我军屡败,不可久留。不如直入关中,打开永丰仓,以赈济穷人,三辅可指挥而平定。占据粮仓,再向东争夺天下,这也是霸主之业。”刚好华阴的各位杨姓请求当向导,杨玄感于是放弃洛阳,西取关中,扬言说:“我已破了东都,要夺取关西去了。”宇文述等部队跟在后面追击。到了弘农宫,父老们拦着杨玄感说:“弘农宫兵力空虚,又有很多粮食,容易打下来。这样,进可绝敌人的粮食,退可占取宜阳的地盘。”杨玄感同意,留下攻弘农宫,打了三天,打不下来,追兵于是追了上来。杨玄感往西到了阌乡,上盘豆,布阵连绵五十里,与官军且战且走,一天几次战败。又在董杜原摆下战阵,诸军进攻,杨玄感大败,独与十几个骑兵在林间逃跑,将奔上洛(今陕西商县)。

追兵追到,杨玄感叱咤一声,吓退追兵。到了葭芦戍,杨玄感窘迫,独与其弟弟杨积善步行。他自知难免一死,对杨积善说:“事情失败了。我不能让人杀辱,你可杀死我。”杨积善抽刀砍死杨玄感,然后自己自杀,但自杀未死被追兵擒获,与杨玄感的首级一起送到隋炀帝的行宫。在洛阳将杨玄感分尸,并暴尸三天,又把他的肉切成一块一块,放火焚烧。余党全被平息。杨玄感的诸弟义阳太守杨玄奖、杨万硕、杨民行皆被杀。公卿请求把杨玄感的杨姓改为枭姓,隋炀帝下诏同意。

标签: 杨玄感

更多文章

  • 杨素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杨素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杨素

    杨素(544年606年),字处道,弘农郡华阴县人,隋朝军事家、权臣、诗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杨素出身关中士族弘农杨氏。北周时期,起家中外府记室、礼部下大夫、大都督,累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参加灭北齐之役,并随上大将军王轨救援彭城,俘虏南陈主将吴明彻。后随上柱国韦孝宽攻取

  • 西汉外戚大臣长乐卫尉:史丹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史丹

    史丹,字君仲,西汉大臣。他原是鲁国人,后来迁居杜陵,他祖父的妹妹史氏是皇太子刘据的妾,史丹的父亲史高层担任侍中,后霍禹反叛史高揭发有功被封为乐陵侯,汉宣帝病重时讲史高任命为大司马、车骑将军,车骑将军是西汉时期重要的武官之一,执掌四夷屯警、京师兵卫、征伐背叛、出使宣诏、荐举官吏、重要的迎来送往礼制性

  • 唐朝医药学家、中医食疗学创始人:孟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孟诜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医术也在其中,中医和中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伟大结晶。在上千年的中华历史中,涌现不少名医,例如华佗、扁鹊、孙思邈、张仲景、李时珍、叶天士等等,孟诜也是其中之一。孟诜是汝州梁县新丰乡平里人,唐代著名学者、医药学家、中医食疗学创始人,是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31世孙。孟诜自

  • 唐朝大臣盩厔县令:徐敬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徐敬猷

    徐敬猷(?684年),曹州离狐人,唐朝大臣,开国名将李勣之孙,英国公李震之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凭借门荫入仕,担任盩厔县令。唐中宗李显即位后,因事免官。光宅元年(684年),跟随兄长英国公徐敬业以匡扶唐中宗为名,发动扬州兵变,遭到武则天派遣的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

  • 对徐敬业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徐敬业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徐敬业

    李敬业(636684年),本名徐敬业,曹州离狐人,唐朝大臣,司空李勣的孙子,梓州刺史李震的儿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敬业善于骑射,颇有才智。总章二年(669),承袭英国公,授太仆少卿,出任眉州刺史,迁柳州司马。光宅元年(684年),面对武太后废除唐中宗李显和唐睿

  • 唐朝大臣大将军、扬州大都督:徐敬业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徐敬业

    李敬业(636684年),本名徐敬业,曹州离狐人,唐朝大臣,司空李勣的孙子,梓州刺史李震的儿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敬业善于骑射,颇有才智。总章二年(669),承袭英国公,授太仆少卿,出任眉州刺史,迁柳州司马。光宅元年(684年),面对武太后废除唐中宗李显和唐睿

  • 唐朝宗室大臣左金吾卫将军:李孝逸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孝逸

    李孝逸(生卒年不详),字号不详,陇西成纪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祖李虎曾孙,淮安王李神通的儿子,胶东王李道彦的弟弟,唐高祖李渊的堂侄。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孝逸聪明好学,善于作文。初封梁郡公,历任给事中、益州长史,率军抵御吐蕃军队的侵犯。武则天称制后,担任左金吾卫将

  • 唐朝宗室大臣胶东王陇州刺史:李道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道彦

    李道彦(?~638年),字号不详,陇西狄道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祖李虎曾孙、淮安靖王李神通长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道彦孝顺恭谨,初任朝请大夫、义兴郡公。武德元年(618年),进封胶东王,授任陇州刺史。贞观元年(627年),迁相岷二州都督、降封胶东县公。贞观二年

  • 唐朝宗室大臣将作大匠、散骑常侍、宗正卿:李神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神符

    李神符(579年-651年),字神符,陇西成纪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祖李虎之孙,隋朝海州刺史李亮之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神符幼年丧父,居于长安。义宁元年(617年),授光禄大夫,册封安吉郡公。唐朝建立,李神符受封为襄邑郡王,出任并州总管,击败东突厥进犯,授太府

  • 唐朝宗室大臣右翊卫大将军、淮安郡王:李神通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神通

    李神通(577年~630年),本名李寿,字神通,陇西成纪人,唐朝宗室名将,唐太祖李虎的孙子,隋朝海州刺史李亮长子,唐高祖李渊的堂弟。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大业十三年(617年),得知堂兄李渊晋阳起兵,跟随平阳公主割据鄠县响应。进入长安后,拜光禄大夫、宗正卿、郑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