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政治、文学等方面赵抃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在政治、文学等方面赵抃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696 更新时间:2024/1/1 0:48:48

赵抃(1008年-1084年), 男,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人,北宋时期名臣。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及第,出任武安军(潭州)节度推官,治理崇安、海陵、江原三县,迁泗州通判。至和元年(1054年),授殿中侍御史。历任睦州知州、梓州/益州路转运使。入为右司谏,论事不当,出知虔州。宋英宗即位后,除天章阁待制、河北道都转运使,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知府。宋神宗即位后,担任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元丰二年(1079年),以太子少保致仕。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时年七十七,追赠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 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

主要成就

为政

整顿风气

入蜀为官时,面对官场中由来已久请客送礼的歪风,赵忭深恶痛绝。他不是随遇而安,而是斩钉截铁地表示:“决不随波逐流,更不同流合污!” 经过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有针对性的强化措施精准施策,蜀川沉疴多年的奢靡之风为之一变。

兴修河渠

康定元年(1040年),赵抃任崇安(今福建武夷山)知县,他主持兴修了一条二十余里长的河渠,引城西河水入城,解决城内的生活、运输、消防等用水,再把城内的水引到城南灌溉农田。

碰到的难题是要拆迁大量民居,移走很多坟墓。赵抃说:“我们葬坟讲风水,就是希望先辈能福泽子孙。如果这条渠道挖通,城内家家有水用,城外万亩良田有水灌溉,这是祖先给子孙共同造福。为了子孙,地下阴灵肯定乐意搬迁。”面对钉子户,他摇着麦秸扇子,口中吟道:“拆屋变成河,恩多怨亦多。百年千载后,恩在怨消磨。”一番话语赢得百姓的普遍支持,个别钉子户众怒难犯。后人称赵抃开挖的河渠为“清献河”。

妙计救灾

熙宁八年(1075年),两浙路连遭旱灾、蝗灾,继而暴发瘟疫。越州(今浙江绍兴)灾情尤为严重,震惊全国。赵抃临危受命,赶赴越州救灾。

赵抃调查摸底,组织募粮募钱救灾和开展生产自救,以工赈灾。放开米价,“在越州境内,粮食随行就市,州府不再限价。”此消息传出后,各地粮商纷至沓来,一时间越州境内竟然米积成山。经过短期的暴涨后,米价猛然暴跌,甚至比灾前更低。凡事有非议和追究责任者,赵抃均一人以挡之,决不累及下属。

赵抃巧用市场规律救灾振荒,使“生者得食,病者得药,死者得葬”,把灾荒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倡导问责

赵抃治理睦州时,大力推广分水县知县江震实施的保甲制,建立百姓自治的管理经验。他以“监狱空虚,案件少”来考核知县执政能力,“人为闲郡我为荣,僚友多欢事少生。”他大力培养选拔官员,向朝廷推荐了寿昌知县郑谔等十一位优秀官员,并立下“保举的官员提拔使用后不如推荐得那样好,敢当同罪”的承诺,白纸黑字,掷地有声。赵抃是中国最早倡导建立官员考察失误责任追究制的先行者。

稳健改革

治平四年(1066年)正月,宋神宗特命赵抃为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赵抃首先建议神宗改革,实行盐业国家专营。然后第一个支持神宗皇帝重用王安石,称王安石是相才。而王安石在《熙宁变法》中首先推出的均输法和保甲法,其中保甲法与赵抃任睦州知州推行的保长制类似。

王安石发动熙宁变法来革除北宋的弊政,建设富强具有威力的国家,赵抃对变法中利国利民的政策非常支持。但他与王安石改革激进主张不同,是改革的稳健派,受到王安石的排斥,转而出任青州知府。在青州,根据青苗法的规定和青州的具体情况,赵抃推行多种种植、兴修水利、开店办厂、自愿向官府借贷等措施,极大调动了百姓的积极性。当王安石下台后,他仍成为了王安石最要好的朋友。

文学

赵抃擅豪翰,笔迹劲丽。其诗风从初期的“清新律切”向中、晚期的“粗犷豪迈”演化,体现出以欧阳修为代表的“宋调”诗歌的风貌。赵善括《赵清献帖跋》评价其“诗有渊明古淡之风”,杨准《清献集序》也称:“诵其诗,冲淡如陶。” 著有《赵清献公集》。

书法

赵抃工诗善书,和他同时代的苏辙就曾称颂他:“诗清新律切,笔迹劲丽,萧然如其为人。”他的作品之《致知府阁下尺牍》用笔端正严谨,点画润泽,取法北宋初期书坛所流行的颜体,偏向“丽”的书风。另一作品《致知郡公明大夫尺牍》却结字则较宽散,用笔也朴质得多。细韧的笔画加上倾侧的字态,显得清劲而古雅,可说是偏向“劲”的书风。

标签: 赵抃

更多文章

  • 北宋大臣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赵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抃

    赵抃(1008年-1084年), 男,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人,北宋时期名臣。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及第,出任武安军(潭州)节度推官,治理崇安、海陵、江原三县,迁泗州通判。至和元年(1054年),授殿中侍御史。历任睦州知州、梓州/益州

  • 北宋大臣知制诰、翰林学士:王益柔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益柔

    王益柔(10151086年),字胜之,绛州龙门人,北宋大臣,宰相王曙的儿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凭借门荫,进入官场,起家殿中丞。庆历四年(1044),授集贤校理。庆历四年,出监复州酒税。宋神宗时,累迁知制诰、翰林学士,先后治理蔡州、扬州、毫州、江宁府、应天府。元祐

  • 有哪些与王曙相关的轶事典故?王曙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曙

    王曙(963年-1034年9月20日),字晦叔。河南人。北宋宰相。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曙为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进士。咸平(998年1003年)年间,再中贤良方正科,改授著作佐郎、知定海县。后以枢密直学士出知益州,他为政严峻,颇有政绩,受百姓爱戴,与张咏并称

  • 梅饶臣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梅饶臣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梅饶臣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 ),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人。北宋官员、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

  • 在文学、政治方面梅饶臣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梅饶臣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 ),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人。北宋官员、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

  • 北宋大臣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右仆射:曹利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利用

    曹利用(?1029年),字用之,赵州宁晋人,北宋大臣、将领。官至宰相,澶渊之盟签订时宋朝的代表。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南侵,宋真宗亲征,驻澶州(今河南濮阳),宋军射杀辽国主帅挞览,曹利用以阁门祇使、崇仪副使至辽国兵营议和,拒绝割地要求,达

  • 北宋大臣训诂学家天章阁侍讲、参知政事、枢密使、同平章事:贾昌朝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贾昌朝

    贾昌朝(997年-1065年),字子明。真定府获鹿县人,北宋宰相、训诂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赐同进士出身,任为国子监说书。宋仁宗朝,历任天章阁侍讲、参知政事、枢密使、同平章事、判大名府等职,累官至左仆射、观文殿大学

  • 赵云的一生对蜀汉有哪些作为?刘备是如何评价赵云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云

    赵云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为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在长坂坡救了刘备妻儿,随刘备平定荆州、益州,在汉中之战大败曹操。那么赵云是如何为蜀汉建功立业的呢一,追随公孙瓒赵云身高八尺,又长得十分英俊,因此被常山郡征召为属吏。初平二年(191年),公孙瓒因为堂弟公孙越被袁绍部将所杀,所以起兵讨伐袁绍。常山郡因为不

  • 西晋晋武帝皇后:武悼皇后杨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芷

    杨芷,西晋武悼皇后,史上最惨的皇太后。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杨芷出身于名门望族弘农杨氏。她家世代为宦,不过到她父亲杨骏的时候,却只担任了高陆县令这一微小的官职。虽说是名门闺秀,但杨芷能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却是受堂姐杨艳的举荐。杨艳是司马炎第一任皇后,她和司马炎由于是少年夫妻,两人的感情

  • 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奠基人之一:司马师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师

    司马师,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司马师是三国后期的重要人物,既辅佐其父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夺取曹魏大权,也巩固了司马氏对曹魏政权的控制,为司马代魏打下了良好基础。那司马师是如何控制曹魏的呢一,助父夺权司马师是曹魏重臣司马懿之子,自小就得到良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