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开国名将耿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东汉开国名将耿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991 更新时间:2024/1/19 16:29:29

耿弇(弇音演),字伯昭,祖籍巨鹿,其父耿况本在王莽朝廷担任上谷郡太守,耿弇家学渊源,从小文武双全,明经有权谋,年纪轻轻二十一岁,就精通《诗》、《礼》,善于骑射,喜好将帅之事。正是他的到来,才使得流落河北的刘秀因祸得福,获得了一支天下无双的幽州突骑,终在河北打开了一片新局面。从这位耿弇在历史上的表现来看,真可说是一个韩信霍去病的集合体,他作风剽疾,有气敢任,奇谋精妙,弓马无双,其决策河北,定计南阳,收集燕卒,克拔齐疆,其数年征战之间,共平郡四十六,拔城三百,未尝一挫,他的一生,无疑是光辉的一生,进取的一生,有志者事竟成的一生。古之名将,不过如此。

更夸张的是,耿弇这些伟大战绩,都是在他25岁之前就达成了。

兵法有言:“若夫能柔能刚,能翕能张,能英而有勇,能雄而有谋,圆而能转,环而无端,智周乎万物,而道济於天下!此曰通才。可以为大将军矣。””少年名将耿弇,武勇多谋、运策无穷,可称东汉开国第一名将。

此外,耿氏之子孙,在东汉一朝也世代为将。

首先,其弟耿舒曾率兵攻取代郡,转而又击退五校流民军二十余万人,并平定彭宠之乱,斩杀匈奴二王,封牟平侯。另有弟耿广、耿举,耿国都是东汉将领,官至中郎将。其中耿广又生了个很牛的儿子,耿恭

耿恭一生最大的伟业,就是坚守西域。东西汉之交,天下大乱,西域也脱离了中国的控制,投入匈奴的怀抱。于是东汉朝廷派遣军队重新控制西域,并命校尉耿恭率数百兵马屯驻于此,不料匈奴大军又卷土重来,耿恭乃以单兵固守西域孤城,当匈奴之冲,对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而。匈奴单于妻以公主、封以王爵而誓死不降;前后竟坚持数载,杀伤丑虏数千百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最终仅剩十三将士归玉门,其节义震撼古今,振聋发聩,唤醒天下,大声宣布了大汉民族之不可战胜,因而彻底击垮了北匈奴的战斗精神。

你想想,单于亲率数万兵马,竟奈何不了耿恭数百兵马,还让耿恭等十三人全身而退。这对于匈奴的民族自信心,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这个称霸亚洲数百年的强悍民族,从此也就对对前途丧失了希望,最终绝望西迁,去搞欧洲人去了。

此后班超能以三十六人坚守在西域经营数十年,最终全定诸国,缔造丝绸之路;可以说靠的就是耿恭精神的感召,靠的就是耿恭精神对诸国的震撼。

耿恭坚守西域期间,粮尽援绝,匈奴派人劝降,愿妻以公主、封以王爵;如此厚利,却被耿恭断然拒绝,并一刀砍了匈奴特使,在就在这城楼上表演“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给匈奴人看,据说当场就吓哭了很多匈奴人。

千载之后,北宋名将岳飞因仰慕耿恭,乃因其典而作下千古词句《满江红》!

另外还有耿弇弟弟耿国的两个儿子耿秉耿夔也为大汉王朝立下了大功。通晓汉朝历史的人都听说过一句话:“封狼居胥,勒石燕然。”说的是汉朝与匈奴三百年战争中两次最伟大的记功事件。其中封狼居胥的是霍去病,而勒石燕然的是窦宪。但事实上,窦宪只是搞搞宣传和后勤,真正的硬仗是耿秉和耿夔打的,正是他们,一起让称霸亚洲数百年的匈奴,走向终结。

这一战,窦宪与耿秉各率兵四千出塞,而遣耿家将中的后起之秀耿夔、耿谭(耿秉之弟)与北匈奴单于战于稽落山,大胜之,并一路追亡逐北, 直打到私渠比鞮海(今蒙古乌布苏诺尔湖),大获全胜,前后共斩首名王以下一万三千级,缴获马、牛、羊、橐驼等牲畜百余万头。北匈奴八十一部总计二十余万人向汉朝投降。两年后,左校尉耿夔又率轻骑八百,出居延塞五千里(打破中国本土军队远征记录),至金微山将北单于残部团团围住,一场大战,斩捕其母阏氏、名王以下五千余级,并缴获其所有珍宝财畜,只北单于与少数部众逃脱,不知所终,据说是一路跑到欧洲去了?

至此,汉朝与匈奴三百年马拉松般的战役宣告终结,北匈奴灭国。

但耿家将的辉煌并没有就此完结。

耿恭的儿子耿溥,后任京兆虎牙都尉。汉殇帝元初二年(公元115年)在丁奚城讨伐叛羌时阵亡。耿溥的儿子耿晔,在顺帝时任乌桓校尉,曾率部大破鲜卑十万大军,威震塞北。耿氏满门忠烈,代代相传,相比于北宋杨家将如何?相比于西汉李广一家又如何?

此外,还有些功名不显的耿家忠烈也令人钦佩。如耿弇之子耿忠,生下来就是万户侯,但也毅然从军,而以骑都尉击匈奴于天山,有功。又如耿秉的曾孙耿纪,虽为曹操信臣,却始终忠于大汉,乃起义兵而诛曹操,兵败被杀, 夷三族。

据不完全统计,历数东汉两百年,耿家总共培养出了大将军二人,将军九人,中郎将、护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数十百人。这样一个超级名将世家,绝对算是中国第一名将家族。范晔说三代为将,道家所忌,名将世家到后来一般都没好下场;然而耿家N代名将,却世世代代功勋卓著而善始善终。因为他们以暴制暴、以杀止杀,却从不妄戮一人,这才是保家卫国的正义力量!

所以说,《后汉书》的《耿弇列传》其实并非耿弇一人之传,而是整个东汉耿家将的合传。这样还不够让范晔单独写一篇么。要我看一篇都少了,就算给耿恭耿秉也都单独列传都不为过。

标签: 耿弇

更多文章

  • 明朝美女徐妙锦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徐妙锦

    徐妙锦(13801440),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第三女。父亲是明朝的开国功臣徐达,母贾夫人,她还有两个姐姐分别是明成祖仁孝徐皇后、代王妃徐氏,还有一个妹妹是安王的王妃。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起自草莽,同样是穷苦出身的徐达从小就和朱元璋混到了一起,后来成为了朱元璋最得力的助手

  • 北宋隐士林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林逋

    林逋[bū](967一1028年),字君复,杭州钱塘人,北宋著名的隐士。其幼时好学上进,通晓经史百家。但并不是学究似的辩章析句,拘泥于书本。青少年时期,林逋浪迹天涯,纵情游于江淮之间多年,似闲云野鹤一般逍遥自在。林逋中年以后,他厌倦漂泊,回到了故乡杭州,并“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

  • 金朝开国功臣宗室完颜宗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完颜宗翰

    完颜宗翰(1080年1137年),又名粘罕,金朝开国第一功臣,金朝宗室之后,其父完颜撒改与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是叔伯兄弟。完颜宗翰早年参与拥立完颜阿骨打称帝,因而备受金太祖信任。金天辅五年(1121年)十二月,宗翰奏请金太祖伐辽:“诸军久驻,人思自奋,马亦强健,宜乘此时。”金太

  • 三国东吴名将徐盛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徐盛

    徐盛,吴国政权的著名军事家,作为孙权手下的一大虎将,徐盛可谓是得到了孙权的极其信任。在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带领军队击败了黄祖,因此战功累累被升为中郎将。他曾经在濡须浴血奋战,哪怕已经身受重伤,但也绝不退下战场,展现了一个军人该有的素质。在刘备攻打吴国的时候,徐盛也跟随在丞相陆逊的身边,夺取了蜀汉军队多

  • 南朝陈名将萧摩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萧摩柯

    萧摩柯(532年-604年),字元胤,兰陵(今山东峄县)人,他的名字“摩柯”出自佛经,梵语,意思是大。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兰陵萧氏是当地望族,萧摩柯的祖父、父亲都在梁朝为官,萧摩柯幼年丧父,后被姑父蔡路养收养长大,“稍长,果毅有

  • 北魏功臣崔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崔浩

    崔浩,北魏早期走向汉化过程中,最著名的一个人物,历经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更是南北朝第一军事谋略家,对北魏的发展壮大,甚至是说一统北方,都可以算是居功至伟。就是这般在朝堂上屡建奇功的重臣,最后同样死的屈辱崔浩出身本就高贵,河北崔家世代都是高官显贵,是有名的世家大族。无论当

  • 清朝后期两广总督叶名琛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叶名琛

    鸦片战争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绕不开的一个坎,而叶名琛是研究第二次鸦片战争绕不开的一个坎。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人签订《南京条约》,赔偿英国银元2100万,随后又与英国签订《虎门条约》。美国和法国见英国侵略中国获利颇丰,又强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获得了英国人在中国的全部权利。中国有句

  • 如何评价秦朝女首富巴寡妇清?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巴寡妇清

    我国古时将社会阶层分为四个阶级,分别是士、农、工、商,其中代表读书人的士的社会等级最高、代表商人的商的社会等级最低。在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很少有朝代较为看中商人,为了鼓励农业的发展对于商人一般都是采取打压的政策。而战国末期却有这样一位传奇女子、区区商人的身份令秦始皇都要对其礼待,这位女子便是巴寡妇清

  • 唐朝唐玄宗时期最后一位贤相张九龄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九龄

    张九龄最为人熟知的一首诗,写于他人生最失意的时刻: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这一年,64岁的张九龄遭到政敌李林甫排挤,被唐玄宗贬为荆州长史。贬谪途中,清风明月之夜牵动张九龄的乡思,他怀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望

  • 东晋宗室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元显

    说到司马元显这个人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个人,但是结局却十分的不好,最后他竟然被杀了,而且还是和自己的其他几个儿子一起被杀的,有的网友也问了,他不是东晋的宗室吗?为什么会被杀掉呢?而且是全家都被杀这样的,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的情况吧!司马元显被桓玄所杀时,只有二十一岁,他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