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夏朝国君姒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夏朝国君姒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936 更新时间:2023/12/18 7:38:46

夏王姒扃,姓姒,名扃,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夏王朝第十四任王。他的祖父是夏王朝十一任王姒芒,父亲是十二任王姒泄,十三任王姒不降是他的长兄。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姒扃是十二任帝姒泄最小的儿子,于帝泄二十五年(癸卯,前1818)出生在王都老邱。他还在吃奶的时候父亲就得急症而死,他是在长兄姒不降的教导下长大的。因为他从小聪明好学,深得兄长喜爱。他长大后沉稳多谋,处理问题有条不紊,姒不降认为他有治国之才,便任命他为国相,让他负责管理国家的军政大事。

经过了多年的观察和考验,他的哥哥夏王姒不降认为姒扃不仅有治国之才,而且有天子的品德,是帝位继承人的最佳人选,便于不降五十九年(前1759)突然做出决定,将王位禅让给弟弟姒扃,自己退居二线。姒扃初时不肯,但姒不降严厉的批评了他,让他以天下为重,不要感情用事。姒扃只好答应即位,但他声明仍以兄长的年号纪年,直到兄长百年之后方可用自己的年号。

姒扃即位后十年,他的兄长姒不降寿终正寝,驾鹤西归。他这才正式改元纪年,以癸丑年(前1748)为帝扃元年。

姒扃在位执政时期,夏王朝表面上虽然依旧是天下太平,而实际上国内的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不仅平民与贵族之间有着激烈的冲突,贵族与贵族之间也时常因为私利发生纠纷。姒扃认为矛盾的根源是经济落后,人民贫困。贵族的人口发展迅速,这些人都是社会上的寄生虫,除了吃喝玩乐,别的什么都不会。而从事体力劳动的奴隶,因为没有婚配的自由,加上繁重的体力劳动和饥寒交迫的生活,后代延续缓慢,人数却在日益减少。

姒扃极力想改变这种状况,但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其实,当时农业发展缓慢落后,根本原因就是生产力低下。夏王朝的农业生产主要靠的是奴隶,贵族们为了节省开支,不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甚至连牛、马都不使用,他们把奴隶当作最廉价的生产工具,因为奴隶除了吃饭不需再支出任何费用。夏王朝的贵族们很会算帐,他们宁肯让奴隶用最原始的工具去耕种土地,也不肯花钱改革一下生产工具,这就是农业生产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旧中国的历史总是歌颂那些所谓的圣明君主,甚至把他们描绘成与人民同甘共苦的贤者,其实这些完全都是谎言。所谓“‘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无与守邦。”(《国语,周书上》)认为人民没有帝王就失去了靠山,帝王如果没有人民就难以立国,人民与帝王应该是相互依赖,同舟共济。道理虽然说得不错,可是历史上究竟又有哪一位帝王真正是为人民的利益着想呢?姒扃虽然是一位有德的贤君,他代表的却是奴隶主贵族,他所关注的是他管辖下的那些游手好闲的贵族,不会也不可能去拯救那些穷人和奴隶。

姒扃是夏王朝一位善于守业的帝王,他对国家政务的管理非常认真。他身边设有四位辅政大臣,称作前疑、后承、左辅、右弼。这四人是他的高级顾问,帮他参谋国家一些重大的事情。

四辅之下设六卿,这六卿是: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除了四辅六卿外,朝中还设有管理天文和历法的官员,称作“羲和”;管理历史和地理的官员,称作“太史”;管理文化和教育的官员,称作“官师”;管理刑律和诉讼的官员,称作“大理”;管理赋税和征集农产品的官员,称作“啬夫”。另外还有专门为王室服务的官员:为夏王饲养宠物的官员称“御龙”;为夏王管理车辆的官员叫“车正”;为夏王管理饮食的官员叫“疱正”。

姒扃十八岁时就开始入朝为官,没过几年便被夏王姒不降加封为国相,成为辅政的重臣。六十岁代替姒不降执政,七十岁正式改元称王。

史书上说,他即位后以仁德治天下,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二年,卒于帝扃二十一年(癸酉,前1728),享年九十一岁。死后葬地不详,尊号夏王扃、后扃,谥号帝扃。

标签: 姒扃

更多文章

  • 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光

    说到司马光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的,这个人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他最著名的地方就是司马光砸缸救人,我们都知道这个故事,但是在真正的历史上司马光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下面小编将要给大家解析解析,对司马光感兴趣的网友赶紧的一起来看看,起来学习学习这个司马光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吧!1、司马光是谁司马光是北宋政

  • 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李定国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定国

    李定国: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陕西榆林(或作延安)人,大明王朝的最后军神。李定国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公元1630年,张献忠发动陕北饥民起义,将少年李定国收为养子,改姓张(或云十岁时为张献忠所掠,养以为己子)。从此,他跟随张献忠转战南北。张献忠死后归顺南明政权。李定国:大明王朝最后十年的擎天之柱,被

  • 明朝宗室淮定王朱祐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祐棨

    明世宗嘉靖年间的“大礼议”之争,名义上是争论皇帝究竟是否该认伯父为爹,实质上是太后张氏和首辅杨廷和为首的既得利益派,和新皇帝之间为了权力的一场激烈斗争。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三月十四日,明武宗朱厚照去世。由于武宗既无子嗣,又无兄弟,皇位继承一时出现了真空。最终武宗之母

  • 明末李自成部将刘宗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宗敏

    刘宗敏的童年经历十分凄惨,他生于贫苦之家,父亲因为被官府逼税无奈自尽,此后母亲带着他四处乞讨,结果被饿死。这段经历导致刘宗敏从小就十分记恨官府,后来李自成起义来到蓝田,刘宗敏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便决定加入李自成部队。刘宗敏为人英勇,在战场上毫不怯敌,并屡立战功,因此得到李自成重用。他们虽然干出了一番

  • 高阳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高阳

    《离骚》中提到“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写出了屈原出身高贵。但是里面提到的高阳帝是谁呢?他就是颛顼,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颛顼是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人文始祖之一。据《史记》记载,颛顼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据《水经注》记载,黄帝次

  • 东瓯国君驺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驺摇

    驺摇,姒姓,欧阳氏,号毋馀。是越王勾践的后裔,东瓯国国君。周赧王九年,越国被楚国所灭后,遗民南迁瓯越。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六国贵族起兵抗秦。驺摇率领瓯越吏民从诸侯反秦,后又参与楚汉之争,助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由于驺摇“平秦佐汉”有功,汉高祖六年,封为海阳侯。汉惠帝三年,晋封为

  • 如何评价安史之乱奸雄史思明?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史思明

    关于唐高祖李渊,有一个很隐讳的事情,后世很少提及。根据《尚书故实》记载:“高祖太武皇帝,本名与文皇帝同上一字,后乃删去,尝有碑版,凿处具在。”意思是说,李渊的名字叫“李世渊”,曾有碑刻可以证明。这就很奇怪,李世渊和李世民本是父子,但他们俩的名字乍一看

  • 战国时期秦国丞相魏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魏冉政绩盘点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魏冉

    《大秦赋》是由延艺、顾其铭、强龙、刘永涛执导,李梦、张健编剧,张鲁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邬君梅等人领衔主演的古装历史剧。该剧讲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吕不韦、李斯、姚贾、王绾、王翦、王贲、李信、蒙恬、蒙毅等人的辅佐下平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的故事。在《大秦赋》这

  • 明崇祯帝孝节烈周皇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周皇后

    公元1627年(天启七年)八月十二日,明熹宗朱由校病重,这位“木匠皇帝”自感时日无多,因为无子,他决定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信王朱由检。在御榻前,明熹宗拉着弟弟的手说了一句:“吾弟,当为尧舜!”两日后,明熹宗驾崩,其弟朱由检登基,是为崇祯帝。这是明朝

  • 秦国将领蒙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蒙骜

    战国末年,秦国傲视群雄,秦国名将更是层出不穷。白起、王翦、王龁,蒙骜等都立下赫赫战功。其中,王翦、王贲、王离是为三代猛将,以蒙骜、蒙武、蒙恬、蒙毅祖孙三代为代表的蒙氏一族,在秦国历史上与大秦同在。近期,历史剧《大秦赋》热播,蒙骜一家均有出场,他的两个孙子蒙恬和蒙毅成了嬴政的少年玩伴。蒙骜作为秦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