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宗室湘献王朱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明朝宗室湘献王朱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308 更新时间:2023/12/20 5:47:49

朱柏,出生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8月3日,生母顺妃胡氏。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正月初一,年仅8岁的朱柏受封为湘王,封国湖广荆州。

湘王从小就知书达理,聪明灵秀。长大以后学习刻苦,能文能武。我们现在的孩子熬夜刷手机,人家朱柏身为皇子,却依然每天挑灯夜读。人家是真的有王位要继承,却还是这样的努力,分明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惟王幼而美异,长而通明。温恭粹德,武而有文。《湘献王神道碑》

随着湘王年纪渐长,朱元璋开始考虑起他的就藩准备工作。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正月,先是荆州府奉旨开始修建湘王宫殿。紧接着在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九月,靖海侯吴忠的妹妹被册为湘王妃。

吴忠是开国勋贵追封海国襄毅公吴祯的儿子,此时的朱元璋依然保持着和功勋之家联姻的方针。但是在明宣宗宣德朝所修纂的《明太宗实录》中,却把湘王妃记成了江阴侯吴高的女儿。

依笔者来看,这是《明太宗实录》的一处讹误。首封江阴侯吴良,追封江国公,谥襄烈,是吴祯的哥哥。吴良死于洪武十四年,时年58岁,比朱元璋还大4岁。由此可知兄弟二人和明太祖朱元璋是同辈之人,所以吴祯的女儿嫁给朱元璋的儿子,辈分上也合适。但是吴高是吴良的儿子,如果湘王妃是他女儿,那也就是吴良的孙女,和朱柏就差辈了。

此外在明初才子觧缙所著《湘献王神道碑文》中也明确记载“妃吴氏,靖海侯祯之女。”两相印证,可以确定湘王妃吴氏是第二代靖海侯吴忠的妹妹,而非第二代江阴侯吴高的女儿。

就藩荆州,为国分忧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十月,15岁的湘王朱柏正式之国荆州。临行之前,老父亲朱元璋赐了一套《十七史》给儿子,希望湘王能从历史中领悟如何做好一个为国分忧的王爷。朱柏也没有辜负父皇的期待,不但有很高的文学造诣,同时又“善弓矢刀槊,驰马若飞”,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优秀王爷。

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江阴侯吴高率所部故元蕃军前去征讨百夷。行至沅江(又称沅水,是长江流域洞庭湖支流。流经贵州省、湖南省。沅江是湖南省的第二大河流)之时,女真千户孛罗哥与百户粉红(好奇怪的名字)等密谋作乱。吴高在知情之后,及时将粉红擒拿。但孛罗哥本人则驰马渡江,在晃州驿夺驿马逃往思州(位于今贵州省铜仁市下辖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孛罗哥到了思州之后聚集了一批怀有异心的北元被俘士兵,随即挥军北上,企图由湖广出陕西,再退回大漠。由于这批叛军战斗力极强,普通卫所明军无法抵挡,孛罗哥一路竟然从湖南贵州交界之处一直杀到了位于荆江南岸的虎渡河。

面对来势汹汹的孛罗哥叛军,镇守荆州的湘王决定挺身而出,挫一挫叛军的锐气,为朝廷调兵将其合围争取时间。当时的湘王手上只有一支三个月前才由荆州卫官兵改编过来的荆州左护卫。由于身处内地,长年没有实战,未免有些胆怯。

在对部队做战前动员的时候,朱柏表示:“虏兵锐甚,必有以挫之。今渐沮衂,若纵使得入塞,遗祸将大。”湘王的意思很明确,荆州护卫军的任务就是挫一下叛军的锐气,拖延他们北上的时间。目标明确的荆州护卫军在湘王的亲自率领之下,对孛罗哥叛军进行了顽强的阻击。

而镇守陕西的右军都督佥事聂纬,会和前军都督佥事何福,西安护卫等处军马星夜南下。陕西边军的战斗力远胜湘王护卫,几番缠斗之后,最终在延安一带将孛罗哥叛军全歼。朱元璋得知儿子在此战中的表现后大为高兴,特地将湘王召回南京加以慰劳。

自此之后,湘王一直就是朱元璋特别器重的几位亲王之一。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标去世,朱元璋在决意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之时,还特意将湘王和燕王召回南京观礼。至于湘王这次回京,老皇帝是否对他还有别的交代,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朱允炆登基之后,对诸位皇叔之中下手最狠的还就是燕王和湘王两人,不知是巧合还是刻意。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闰九月重新修订亲王岁禄,当时能够享受到一万石足额的只有晋王、燕王、楚王、蜀王和湘王五人,可见朱柏在老朱心目中的地位。

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五月,朱柏和六哥楚王朱桢受命挂帅讨伐古州洞蛮。不过此时的兄弟二人不知是否在册封皇太孙之后只想着韬光养晦。在领命出征之后,二人始终逗留不进。结果惹得老朱龙颜大怒,九月的时候派都督杨文挂帅南征,另外打发兄弟二人去监工修造铜鼓城。

慷慨激昂,以死明志

在洪武朝后期,朱柏已然颇为醉心于道家。他不但自号“紫虚子”,还曾经特地登武当山寻找传说中的道士张三丰。寻之不得后,还曾留下一首《赞张真仙诗》。

张玄玄,爱神仙。朝饮九渡之清流,暮宿南岩之紫烟。好山劫来知几载,不与景物同推迁。我向空山寻不见,徒凄然。

此外为了展示其弃武从文的决心,朱柏在荆州建造了一座景元阁,专供文人贤士修撰图书。而湘王在书法上的造诣极高,有“深绎晋人精思,动合矩度”的赞誉。甚至太祖本人每有制作,都会送去荆州让湘王誊写一遍再送回南京。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即位之后,立刻大刀阔斧进行削藩。而湘王,仍然是朝廷削藩的主要对象之一。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四月,有人向朝廷密告湘王朱柏意图谋反,证据是其所造王宫(太晖观)擅自使用蟠龙柱和铜瓦,事涉谮越,大逆不道。这是典型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太晖观在荆州城外,而湘王宫殿位于荆州城内。明代文学家钱希言在其所著的《辽邸记闻》中曾明确记录了湘王府的地理位置。

城以内,西有子城曰湘城者,故湘王分封建宫之地也。

太晖观是座道观,只因朱柏热爱道教,才会时常出城前去观内居住。而且太晖观建筑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可以看到从建造布局到制式风格,完全不同于明代王宫规制。至于所谓的蟠龙柱,也依然矗立在太晖观祖师殿前,不存在所谓的僭越情况。

可以说所谓的“僭越”,只是建文君臣用来打击湘王的工具。他们的真实想法,从朱允炆后来废朱棣为庶人的诏书中,我们可以大概做一下推测。

诏书中说:“去年,周庶人橚僭为不轨,辞连燕、齐、湘三王。”这里指的是洪武三十一年八月,以谋反为理由抓捕太祖朱元璋第五子周王朱橚。“今年齐王榑谋逆,又与棣、柏同谋。”这里指的是建文元年四月,同样以谋反为借口抓捕朱元璋第七子齐王朱榑。在这中间,矛头都指向燕王朱棣和湘王朱柏,可见在朱允炆心中,二王就是谋逆的幕后主使人。

我们在上文提到过,朱允炆的皇太孙册封大典,在外亲王中唯二被召回南京的就是湘王和燕王。而在朱允炆登基之后,朱棣、朱柏兄弟二人,一个被生生逼反,一个被活活逼死。恐怕真的不能用巧合来解释。

面对捉拿自己的朝廷军队,朱柏没有反抗,这证明了他的忠诚。但是他也没有像他别的兄弟们那样束手就擒。看着包围王宫企图抓自己去领赏的朝廷官员,这位爱惜羽毛的亲王不能容忍自己身为太祖皇帝之子,却被宵小之辈凌辱。于是在官军的重重围困之中,湘王朱柏点燃王府,随即整理衣冠,和王妃吴氏一起携手赴难。

王仰天叹曰:“嗟乎,吾观前世大臣遇昏君之朝,将诏狱下吏便自引决。身亲太祖皇帝子,南面而王。太祖賔天,疾不及视,塟不及会。抱兹沉痛,有何乐于世?今又将辱于奴婢之人乎?苟求生活,吾不能也。” 因复痛哭,洒地沾湿,继之以血,具衣冠赴火死,阖宫皆从之。时洪武三十二年四月十三日。《湘献王神道碑》

朱柏以死明志的刚烈举动,并不能打动他那个侄子朱允炆冷酷而邪恶的心。得到朱柏死讯后,朱允炆勃然大怒,下诏赐朱柏谥号为“戾”。不思顺受曰戾,这是个十足的恶谥。可能在建文君臣心中,湘王应该乖乖引颈就戮,怎么能自杀呢?这个就叫“不思顺受”。

结语: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大军进入南京,结束了朱允炆的统治。朱允炆在奉天殿自焚之时,脑海中不知有没有闪现过他这位十二叔的音容笑貌,这算不算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朱棣登基之后派工部员外郎唐鉴祭祀湘王朱柏,改谥号为“献”。谥法,聪明睿智、向惠内德曰献。当了皇帝的朱棣,内心应该是很感激朱柏的吧。正是朱柏的那一场大火,烧去了建文帝朱允炆和他那帮文臣的假面具,让朱棣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由于湘王和湘王妃在那场大火中尸骨无存,朱棣只能为弟弟建了一座衣冠冢,这才是本文开头湘王作为身份尊贵的亲王却只有衣冠冢的原因。

标签: 湘献王朱柏

更多文章

  • 西周周天子周孝王姬辟方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周孝王

    在中国古代,曾发生过这样的故事:先帝驾崩,传位于新帝,新帝软弱,但他的叔叔太强势,最终侄子的皇位被叔叔抢走。叔叔虽然是靠篡位登基,但他却开创了一代盛世。这个情节,是不是和明朝初年有点像?朱棣靠篡位夺取皇位,最终创造了“永乐盛世”。其实,笔者今天要说的这个故事,比朱棣时期至少

  • 唐朝义军首领陈硕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陈硕真算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陈硕真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陈硕真,历史上可是非常的厉害,被称为巾帼女杰,而且实际中国唐朝时期农民起义的领袖。当时她的起义影响可是非常大的,而且还建立了政府组织,称自己为“文佳皇帝”。那么在历史上,这个陈硕真算皇帝吗?她最后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陈硕真算皇

  • 古埃及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哈特谢普苏特

    说起古埃及的法老,这是古埃及文化当中最为迷人的一部分。法老的地位仅次于神,有时候还会被尊称为众神。在古埃及的艺术作品当中,有着很多东西都是为了纪念法老而设计的。法老备受埃及人民的尊敬和崇拜,他不仅仅是国家的统治者,更是宗教信仰的领袖。法老通常以大型华丽的宫殿和庙宇而广为人知。哈特谢普苏特(Hatsh

  • 清朝乞丐慈善家武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训

    “我乞讨,我积钱,修个义学为贫寒”,在光绪年间的山东堂邑县的大街上,一个衣衫褴褛,长相平平的乞丐正在周围人的哄笑声和嘲讽声当中表演着各种小杂耍和学小动物的模样,一边表演,一边说着这句话。一个乞丐,吃了这顿没下顿的,连自己都养不活,还想修义学?这不是天方夜谭么?但是这个乞丐似乎

  • 旧中国上海滩大佬黄金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黄金荣

    当年,黄金荣和杜月笙、张啸林并称“上海三大亨”,他还是三大亨之首。黄金荣生于1868年,他发迹于巡捕房,黄金荣曾在上海法租界当巡捕,此后升为警务处唯一的华人督察长。但后来黄金荣联合帝国主义发展封建势力,干了不少的坏事,但在抗日时期,黄金荣拒绝日方为他提供的职位,算是保住自己的

  • 西魏皇后乙弗皇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乙弗皇后为什么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乙弗皇后

    说到这个乙弗皇后,大家都知道,她是西魏文帝元宝炬的皇后,为人性格非常的温文尔雅,在十六岁的时候就嫁给了她,可是为什么最后她却被元宝炬给赐死了呢?中间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的呢?乙弗皇后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乙弗皇后为什么被赐死由于柔然派兵进攻西魏北境,朝臣们认为从柔然新

  • 国际歌词作者是谁? 欧仁·鲍狄埃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国际歌

    欧仁·鲍狄埃(Eugène Edine Pottier,1816年10月4日1887年11月6日),法国的革命家、法国工人诗人,巴黎公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国际歌》的词作者。早年经历鲍狄埃出身于巴黎的一个工人家庭,13岁当徒工,后来又当绘制印花布图样的技工,一生过着贫困

  • 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ldquo

  • 金朝后期红袄军起义领袖杨安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安儿

    知道杨安儿这个人物的朋友应该很少,杨安儿是金末红袄军起义首领。当时宋、金开战,杨安儿起义占领了一些地方,此后投降金朝。几年后,杨安儿率兵起义,因军队穿着红袄作为标志,所以被人们称为红袄军。红袄军反金军,开仓济贫,人数一度高达十几万人。这次就准备借此机会跟大家简单介绍下杨安儿这个人物,如果想了解的朋

  • 对于李鸿章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鸿章

    说到李鸿章,大家可能比较熟悉,他是晚清朝代的政治家,而且还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那么关于李鸿章的一些历史评价到底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说李鸿章是千古罪人呢?他到底做了什么会被后人认为是千古罪人?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李鸿章的历史评价如何李鸿章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