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末兵部尚书孙承宗生平简介 孙承宗是怎么死的

明末兵部尚书孙承宗生平简介 孙承宗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886 更新时间:2024/1/1 20:25:29

明朝末年,全国形势岌岌可危,能用的将才已然不多,而孙承宗便是其中一位非常重要的将领。孙承宗忠诚爱国,文武双全,既是一位诗人、教育家又是出色的战略家。孙承宗曾帮助明朝收复失地四百余里,抵抗皇太极的进攻,立有诸多战功,但后来孙承宗却遭到崇祯帝的弃用,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下面就准备为大家讲讲孙承宗的生平事迹,以及他的最终结局,看看他的一生有何遗憾。

孙承宗是何人

明朝自从与后金(清朝)开战以来,镇守辽东的督师、总督、巡抚有数十位,其中最著名的只有三位,他们堪称是一代良将,分别是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崇祯帝即位时,熊廷弼早已被杀,袁崇焕也被他凌迟处死,尚存的只有孙承宗。可是崇祯帝却将孙承宗罢官,弃而不用,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孙承宗是保定府高阳县人,在学生时代,他就经常往来于边地,喜欢向那些老兵讨论军事问题,因此“晓畅边事”。1604年,孙承宗参加科举考试,高中榜眼,位列第二名。1620年,时任左庶子的孙承宗出任明熹宗的日讲官,负责为皇帝讲课。孙承宗学识渊博,讲得非常好,明熹宗每次听完孙承宗讲课,都说自己“心开”。

当时,辽东重镇沈阳、辽阳失守,朝野震动,于是有人推荐熟悉军事的孙承宗出任兵部尚书。可是明熹宗不愿意孙承宗离开自己,没有同意。之后,明熹宗任命孙承宗为礼部右侍郎。没过多久,明朝与后金爆发广宁之战,辽东的明军溃败,形势岌岌可危。明熹宗让老师孙承宗担任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之后,孙承宗与王在晋之间爆发了一场的争论。孙承宗主动请缨,前往辽东担任督师,明熹宗非常高兴,让孙承宗“以原官督山海关及蓟、辽、天津、登、莱诸处军务,便宜行事,不从中制”,同时还御赐尚方宝剑。孙承宗到任后,积极整顿军务,任用袁崇焕、祖大寿等人,自此辽东防务焕然一新。

孙承宗怎么死的

据史书记载,孙承宗在辽东四年,“修复大城九、堡四十五,练兵十一万,立车营十二、水营五、火营二、前锋后劲营八,造甲胄、器械、弓矢、炮石、渠答、卤盾之具合数百万,拓地四百里,开屯五千顷,岁入十五万”。可是,由于孙承宗与东林党关系较近,引起了魏忠贤的嫉妒与畏惧,最终孙承宗被免官回乡。

崇祯帝即位后,王在晋担任兵部尚书,由于他从中作梗,孙承宗没有被用。直到崇祯二年,随着清军入关以及袁崇焕被捕,崇祯帝这才想起孙承宗,“诏以原官兼兵部尚书”。在孙承宗的指挥调度下,明军收复关内失地,取得了“遵永大捷”。之后,孙承宗再度巡视辽东,在他主持下,开始修建大凌河城。

可是城刚修完,皇太极率领清军就来围攻。孙承宗闻讯后,调兵遣将,“遣吴襄、宋伟往救”。不过由于辽东巡抚邱禾嘉与孙承宗不和,他多次改变出师日期,结果明朝援军战败,大凌河城由于没有外援,最终陷落。消息传到北京,朝中大臣纷纷弹劾孙承宗,“追咎筑城非策”,说他丧师辱国。在这种情况下,孙承宗被迫辞职,时间是崇祯四年。

孙承宗虽然回乡,但他依然惦记着辽东,“复列上边计十六事”,希望能够为国出力。然而崇祯帝根本没有重视,只是“报闻而已”。孙承宗在家赋闲七年间,朝中有人多次向皇帝推荐孙承宗,崇祯帝没有任何回应。崇祯帝为何没有启用孙承宗呢?我想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孙承宗与东林党关系很近,名列《东林点将录》,当时东林党已经失去崇祯帝的信任。

其二,崇祯帝非常自负,他不认可孙承宗的能力,认为孙承宗已经老迈。崇祯十一年,清军攻打高阳县城,孙承宗率领全家上城抵抗,结果满门遇害,终年七十六岁。对于孙承宗,清朝官方评价道:“攻不足者守有余,度彼之才,恢复固未易言,令专任之,犹足以慎固封守”。即使孙承宗无法恢复辽东,但以他的才能,防守绰绰有余,然而崇祯帝却不用他!

标签: 孙承宗

更多文章

  • 清末海军名将丁汝昌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丁汝昌

    丁汝昌(1836.11.181895.2.12),原名丁先达,字禹亭,号次章,安徽庐江县石头镇人。清朝晚期将领,官至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早年曾参加太平军,随队归顺湘军。不久,隶属李鸿章淮军,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官至记名提督。光绪五年(1879年),李鸿章调入北洋水师。光绪七年(1881年),

  • 刘娥为什么会被称为北宋时期的“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娥

    提到历史上著名的”女皇“,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武则天。武则天是历史唯一一个真正称帝的”女皇“,在武则天67岁的时候,为了满足自己的皇帝梦,武则天把亲生儿子李旦赶下了台,如愿以偿的登上了皇帝宝座。在武则天之后,唐朝又出现了一个韦皇后,韦皇后也想要学习武则

  • 明朝末代皇后周皇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周皇后

    说起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大家都会想到是崇祯皇帝。作为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有志拯救国家,但是当时的明朝经历了黑暗和腐败的统治后,已经是强弩之末,可以说,他也很无奈。崇祯皇帝不是一个昏君,也算不是一个庸君,而是一位时运不济的皇帝。而他的皇后周皇后一样也是非常有骨气的一位皇后。周氏年幼时就操持家务。京城名

  • 明朝肃孝杭皇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杭皇后

    肃孝杭皇后,她是明代宗朱祁钰的第二任皇后,生育了朱祁钰唯一的儿子朱见济。有子傍身,继任皇后,杭皇后的一生看似风光,实则是一场悲剧。因为她生前并不受宠,死后也没能得到安宁。而要了解杭皇后不幸的人生,还要从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说起。代宗临危受命,杭氏被封贵妃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一意孤行亲征瓦剌,他期望自

  • 明朝辽东名将李成梁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成梁

    明朝万历年间,宰相张居正对外政策上实行是东怀西治的国防战略,而执行者这个伟大战略的分别是两名著名将领:抗倭名将戚继光和辽东总兵李成梁。戚继光为后人所熟知,在历史教科书上,经常被提及,被称为民族英雄,而李成梁哪?确不被大家所熟知。明史记载李成梁的高祖李英从朝鲜半岛迁居到铁岭,(详见朝鲜陇西李氏)。祖上

  • 法正在蜀汉时期是什么地位?l刘备时期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法正

    刘备最信任的人是谁?网友给出了几个人选,诸葛亮、关羽、张飞。这三个人之所以被屡屡提起,是因为他们对刘备集团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关羽、张飞不必说,“桃园三结义”千古流芳,刘备更有名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至于诸葛亮,更是了不得,“孤之

  • 三国蜀汉学者谯周生平介绍及评价 谯周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谯周

    谯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巴西郡西充国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蜀地大儒之一。门下有陈寿、罗宪等学生。谯周年幼丧父,但是受到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就酷爱读书,每天都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地诵读书籍。就这样,他成了精通天文地理的大儒。他还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引起众多文人的景仰。据《三国志·谯

  • 蒙元帝国名将成吉思汗的“四獒”之一速不台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速不台

    速不台(1176年-1248年),蒙古兀良哈部人,蒙元帝国名将,成吉思汗的“四獒”之一。早年辅佐成吉思汗统一诸部,常任先锋,以骁勇善战著称,享有“巴特尔”(勇士)称号。蒙古建国时,封千户长,为十大功臣之一。曾参与第一、第二次西征,令大蒙古国版图扩展至俄

  • 元朝宗室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生平简介 察合台是怎么创建察合台汗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察合台

    察合台(1183-1241)成吉思汗次子,又译察合带、察阿歹、茶合带等。成吉思汗正妻孛儿贴所生第二子,察合台汗国的创建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1211年,随成吉思汗伐金,与孛儿只斤·术赤、孛儿只斤·窝阔台攻掠云内、东胜、武、朔诸州。

  • 元朝宗室元睿宗拖雷生平介绍及评价 拖雷军事能力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拖雷

    孛儿只斤·拖雷(Tului,蒙古语意为镜子,11931232年),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第四子(幼子),尊号“也可那颜”(大官人)。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吉思汗生前分封诸子,拖雷留在父母身边,继承父亲在斡难河和怯绿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