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战国时期燕国国君:燕昭王姬平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战国时期燕国国君:燕昭王姬平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837 更新时间:2023/12/24 6:50:19

姬平是战国后期燕国国君,他是姬哙的儿子,前311年至前279年在位,约与赵武灵王、齐闵王同时。姬平初为燕太子,姬哙让位时将其废掉。

子之上台后姬平协助将军市被反叛,兵败后,与太傅郭隗一同逃往无终山避难。后来齐军攻入燕都,志在灭燕,引起了燕国民众的反对,姬平被国人自山中寻出,奉以为君,是为燕昭王,郭隗被任为相国。

姬平上台不久,齐兵在燕民的一致反对下班师撤归,姬平乃回归燕都。复国后他志在复仇,卑身厚币,筑“黄金台”招徕天下贤士。

经过近三十年准备后,他乘齐国政治危机之时,派大将乐毅率军攻破齐国,占领七十余城,国势达到极盛。姬平晚年迷信长生不老之术,他长期服用方炼的神丹,引起内热发病,在乐意部署进攻齐国最后两城时死去。

求贤若渴

姬平继位于国破时的危难之际,经过约三十年的努力,几灭强齐,国势达到极盛,他是燕国历史上最为开明和政绩最大的君王。姬平的父亲姬哙死于齐国之难,燕国蒙受了重大的损失,姬平对此耿耿于怀,他一复国就想着招纳贤士复国。

郭隗对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派他的亲信持千金去求购千里马,这个亲信半路上见到许多人固着一匹死马叹息,经打听知道这匹死马生前日行千里,不可多得,于是亲信以五百金买下了这匹马骨,回去后对主人解释说:“我以五百金买下千里马的尸骨,这一奇事必定会迅速传扬开来,人们自然会争相将名马送来。

果然不到一年,这个人得到了三匹千里马。

郭隗希望姬平能在他身上作出一个重贤的姿态,以便吸引贤才。姬平觉得郭隗的话很有道理,于是为郭隗筑起宫室,以弟子的身份执礼听教,亲自为郭隗供奉饮食,极其恭敬。又在易水旁筑起高台,起名“招贤台”。

于是,姬平好士的名声传遍远近,赵、齐、魏等国的人才纷纷前来,这些人中有剧辛、驺行、乐毅等,燕国一时人才甚众,姬平均对他们以厚礼相待。

另外,姬平在执政期间还悼死伺孤,恤民养兵,与士卒同甘苦,他深自韬晦,积极做伐齐的战略准备,以便待时而动。

不久前齐国人侵,燕国之民团结一心,驱走入侵之敌,这表明了燕民较强的爱国意识,在积弱衰微的境况下,要想强盛国家,只有打起爱国复仇的旗帜,才能有效地团结国民,振作人心,最终实现强国的目的。

同时,燕国僻居北地,与中原交流往来较少,文化上的落后使他们本国未能造就出超群的人才,人才短缺一直是燕国的重大不足,它现在成了强盛国家的严重制约因素。

姬平以招人才为实施政治目标的根本手段,可以说是抓住了振兴国家的关键。

为了招纳贤士,姬平采纳了郭隗的建议,他从礼待眼前的贤才着手,造成尊贤的名声,借此吸引远方的贤才。

眼前的贤也许不具安邦治国的能力,但君主给其以应有的尊重,实际上就表明了自己重贤的姿态和心理,四方之オ自会乐而归附。

在复国后的极端困难条件下,姬平筑下“黄金台”,不惜以重金延揽贤,既表明了他求才若渴的急迫心情,又显示了他极高的政治识见。

姬平上台后的一切措施几乎都服从于他复仇破齐的目标,他长期服用方土的神丹,以求长生不老,其中也包含着强烈的复仇目的。

爱才之君

在姬平招致的人才中,乐毅深通兵法,长于争战,是一名优秀的军事人才,姬平对他加以重用。齐王田地恣行狂暴、四处树怨,不久又通走了相国田文,国内政局动荡,姬平召来封乐毅为上将军,尽起国中精锐,并联络数国人马一同攻伐齐国。

在这次重大的军事行动中,姬平利用了一些极有利的条件:一是燕国经过二十八年的休养准备国力强盛、士卒精锐,境况已远非昔比;二是齐国政局不稳,有机可乘。

在双方力量的对比发生有利于燕的形势下,姬平适时作出了伐齐的战略决策,他将军事行动的最高指挥权交给乐毅,让其统领全国军队并督五国之兵,表现了他对乐毅的高度信任。

攻破齐都临淄后,姬平亲至齐地大犒三军,封乐毅于昌国,号昌国君,他返国前将乐毅独留于齐,令其收取齐国所余之城。

燕大夫骑劫与太子乐资关系密切,他觊觎兵权,对乐资说乐毅要自立为君。乐资将此言告诉了姬平,姬平不仅不信,反而大怒,他打了乐资几十鞭子,以示惩罚,并遣使持节至临淄,欲拜乐毅为齐王,只因乐数本人坚辞而作罢。

乐毅攻破齐国,报了燕国几十年的深仇,姬平对他有由衷的感激,在听到乐毅要自立为齐王的言传后,姬平既不是盲目相信也不是一概否认,他认为乐毅立为齐王,正与其功劳相当,遂准备真封乐毅为齐王,这是对乐毅之功的高度肯定。

他鞭打了自己相信并转达谗言的儿子,既是对流言的制止,也是对自己相信之心的公开表白,从而有效地保护了人才,维护了乐毅的指挥权威。

姬平在关键时刻保护人才,激励人才,使乐毅非常感激,他拒受王号,励志灭齐,以死自,决心报答姬平的知遇之恩。

从策略方法上来讲,姬平当时封乐毅为齐王是极高明的考虑,因为乐毅当时军权在握,又深具才能,他真要自立为王,姬平无论如何是控制和制止不了的,即便能采取手段加以制止,通乐毅交出兵权,那也会严重影响对齐战争,使几十年的复仇之志功亏一篑。

姬平闻言后真封乐毅为齐王,无论乐毅是否有称王之心,这都是对他的高度奖赏。

姬平是强盛燕国的明君,他执政三十余年,始终以破齐复仇为目标,延揽人才,励精图治,使国家达到了强盛。他重用人才善于驾驭人才,关键时刻保护人才,为后世留下了治国用人的宝贵经验。他的不幸早逝使燕国遭受了极其重大的损失。

标签: 燕昭王

更多文章

  • 东汉太监曹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腾

    公元229年,三国时期魏国的皇帝曹叡(曹操的孙子)追尊曹腾(曹操的爷爷)为高皇帝,使其成为曹魏政权六位有尊号的皇帝之一,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尊为“皇帝”的太监。据悉,曹腾是沛国谯县人,由于家境贫寒,早年被父亲送进宫里做了太监。公元120年,凭借着敦厚谨慎的性格,曹腾被

  • 如何客观评价清朝张之洞?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张之洞

    说到晚清的张之洞,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他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不得不说,他对于明朝的贡献可是非常大的,而且他的一生都是保持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虽然他在四大名臣当中年龄最小的,但是丝毫不妨碍他对晚清所做的贡献。那么到底有哪些贡献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谈到晚清名臣张之洞的功劳,很多人都会提到

  • 南朝梁宗室豫章王萧综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萧综

    萧赞(502年或501年~531年),一作萧缵[1],本名萧综,字德文,小名缘觉,东海郡兰陵县(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南朝齐宗室大臣,东昏侯萧宝卷遗腹子,梁武帝萧衍养子(名义上的次子),母为吴景晖。永元三年(501年)十月,雍州刺史萧衍起兵攻入建康,占有怀孕的皇妃吴景晖。梁朝建立后,生下萧赞,受封豫章

  • 如何评价西周美女褒姒?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褒姒

    说到历史上褒姒这个女人,大家肯定都知道,这个女人可是非常的漂亮,而且在古代关于她和周幽王的故事也是又很多。周幽王对她可是百般的依赖,为了能够让褒姒大笑一次,周幽王可是费劲了心思。那么这个褒姒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褒姒真的颠覆了一个王朝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褒姒真的颠覆了一个王朝吗关于西周的灭

  • 北齐南梁叛将河南王:侯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侯景

    侯景(503年-552年5月26日),字万景,朔方人(或说是雁门人),父亲侯标,祖父乙羽周[1],南北朝侯景之乱的主谋。生平侯景出生于503年。北魏王朝政治极度腐朽黑暗,民变越发激烈,此起彼伏。侯景是葛荣起义军的将领。经过河阴之变,尔朱荣掌握了政权,他开始对各地的反抗力量进行征剿。此时侯景率领自己

  • 五代十国杨吴权臣:徐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徐温

    徐温(862年-927年),字敦美,海州胊山(今江苏东海)人,唐末军事人物。南唐建立者徐知诰(李昪)养父,庙号义祖。生平徐温出身盐贩,为淮南节度使、吴王杨行密帐下右衙指挥使。唐哀帝天祐二年(905年),杨行密去世,长子杨渥继立,调动自己在宣州的亲兵将领朱思勍等人入卫,将领们不安。因此徐温与左衙指挥使

  • 东汉安思皇后阎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阎姬

    安思皇后(1世纪?-126年2月28日),名閰姬,河南荥阳人。汉安帝皇后。生平阎姬的祖父阎章,汉明帝时曾任尚书,他的二位妹妹被封为贵人。阎章通晓古代经典,按年资应升迁担当重职,明帝因为他是后宫亲属,竟然弃而不用,调出为步兵校尉。阎章生子阎畅,阎畅生阎姬。阎姬有才华和姿色,在汉安帝元初元年(114年)

  • 刘备正妻:甘夫人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甘夫人

    读《三国演义》会有一个误解,认为刘备夫人的顺序,应该是甘夫人、糜夫人、孙夫人、穆皇后,但其实不是这样的,正确来说甘夫人入门晚于麋夫人。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麋夫人是在吕布袭夺下邳后,刘备败走海西时,徐州大商人麋竺将其妹嫁给刘备,陪嫁的还有奴仆两千,金银货币不计其数,可说

  • 南宋末代皇后宋度宗:全皇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全皇后

    古代的封建王朝一直不断的更替着,末代皇帝与末代皇后就是王朝更替的产物。历史上的末代皇帝与皇后,结局往往相当悲惨,越是早期的封建社会,越是野蛮和残酷,亡国皇后的遭遇尤其悲惨,她们要么成为殉葬者,要么成为敌人凌辱的对象。下面就为大家着重介绍一下南宋的末代皇后全宋度宗全皇后。宋度宗并不是南宋的末代皇帝,

  • 东汉开国皇后:郭圣通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郭圣通为何被废?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郭圣通

    郭圣通(公元6年-52年),女,真定藁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人。东汉王朝第一位皇后,光武帝刘秀妻子,阳安思侯郭昌的女儿,真定王刘扬外甥女。更始二年(24年),出于政治联姻,嫁给大司马刘秀。刘秀称帝后,册封贵人。建武二年,真定王刘扬谋反伏诛,为了安抚河北派势力,册立为皇后,“行事有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