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开国马援一生立有哪些功劳 马援生平简介

东汉开国马援一生立有哪些功劳 马援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991 更新时间:2024/1/18 21:36:26

今天的古代人物专题,准备和大家讲讲东汉开国功臣马援的故事。在新朝末年,马援深得隗嚣器重,后来马援投靠刘秀,并且此后屡立战功,是东汉不可替代的将领之一。“马革裹尸”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那这个成语中的主人公其实就是马援,他为国捐躯的意志令后人敬佩。只是马援晚年遭人诬陷,导致他和刘秀之间产生误会,直到汉章帝时期才帮马援平反。那有关马援的更多故事,下面就来了解看看吧。

1、将门之后

马援(公元前14年公元49年),陕西扶风茂陵人,其先祖是战国时期赵国著名将领赵奢。因赵奢有功受封于马服君,因此其后代就以马氏为姓。马援的曾祖父马通因功封为重合侯,祖父马宾在汉宣帝朝任持节郎官,号“使君”,父亲马仲官至玄武司马,其三个哥哥都有官职。可以这样说,整个马氏家族是有将门之风的官宦世族。

马援年少时丧父,由长兄马况抚养。他聪明伶俐,素有大志,几个哥哥都喜欢他,送他去读书。同学朱勃的智商在马援之上,且举止大方能说会道,马援感到十分自卑。大哥马况安慰他:朱勃是小器早熟,智尽于此,以后要向你求教的。大哥的话以后果然应验了,朱勃终其一生也只是个小县令而已。

由于马援自身学习努力,加之有官宦家庭背景,25岁入仕任扶风郡督邮。负责传递信件和纠察官员的贪廉。那时处于王莽当政期间,政治黑暗,官僚腐败,他内心很是不满。有次他奉命押送一批囚犯到司命府(纠察罪犯的机构),他见罪犯可怜,心生恻隐之心,就私自把罪犯全放了。没有办法回去交差,只好亡命北地,后遇朝廷大赦才回到家乡,经营畜牧业。按现在的话说,马援有商业头脑,没过几年,就有了牛羊数千只,谷物数千斛。但马援的志向并不是想当名土豪,他把这些东西全部赠送了亲朋好友,自己漫游陇、汉两地去了。

西汉末年,天下大乱。马援与其兄马员避居凉州。当地豪强隗(wei)嚣起兵反抗王莽。马援起先仰其名望投奔,但时间一长,就觉得隗嚣好名誉而缺乏才能,不是一个能成大事之人。

更始三年(25年),公孙述和刘秀分别称帝,隗嚣自称西州上将军,赤眉军攻入长安杀了更始帝,这样就形成了四大割据政权对峙的局面。隗嚣为了生存,就派马援前往蜀地和洛阳,观察公孙述和刘秀的情况,然后选择同盟者。

马援和公孙述是同乡,且从小交情甚厚,马援开先对公孙述抱有很大的希望,但去一考察,觉得公孙述是个井底蛙,妄自尊大,成不了什么气候。

刘秀对马援则是谦虚恭谨,俭简坦诚,盛情款待。马援觉得刘秀的风度酷似汉高祖刘邦,是个成大事者。他回来作了详细汇报后,隗嚣确定与刘秀结盟。过了几年,刘秀在马援的协肋下,平定了起兵反叛的隗嚣,马援因功被刘秀拜为太中大夫。

2、屡建功勋

东汉建立之初,陇西的形势很不稳定,先零羌起兵反汉,声势很大。考虑到马援久在西陲熟悉情况,光武帝诏令马援为陇西太守专治西陲。马援得心应手运用“剿和抚”两种策略处理。派出军队迎战造反的先零羌人,斩首数百级,收降八千余众,俘获牛羊万余头。取得了首战胜利后,紧接着再接再厉,与扬威将军马成掩袭退守吾谷的叛乱先零羌人,斩首一千余级,收缴了大量的粮谷畜产。这一仗,为安定陇西地区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说,占据容易治理难。为此马援上书刘秀,提出了一整套治理方案。刘秀一律钦准。主要内容有:在金城以西土地肥美、灌溉方便、可用于农耕的地方建立防守据点,设置行政长官,开垦水田劝勉农耕,流浪在外的当地羌、氐族人回乡从事生产者免除徭役和赋税。经过一段时间综合治理,西陲形势稳定了。当地军民对马援心悦诚服,马援的声誉远播三辅。马援辞世后,当地民众还修庙祭祀他。

马援因功于建武十六年(40年)应调入京,任虎贲中郎将(相当于首都卫戍司令)。

建武十七年(41年),卷县人李广假托神道造反,紧接着交趾女子征侧与其妹征贰举兵反汉,均由马援率军先后平息。马援因功封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是东汉朝立国后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大将军。

3、武陵马革裹尸

建武二十三年(47年)居住于武陵山区(今湘西北一带)的五溪蛮人,在酋长单程等人的策动下反汉,武威将军刘尚奉命征讨全军覆没,主将战死。次年中山太守马成奉命前去征讨,亦难克敌,只好退保临沅(今湖南常德),以待增援。

时年62岁,北征刚返尚未休整的马援闻讯后,主动向刘秀请缨前去平叛。刘秀起初不允,后来同意他当场演示后确定。马援据鞭登马,挥手一鞭,骏马腾空而起,绕场三周。马援神色自如,顾盼神飞。刘秀大喜,当即命令马援领中郎将马武、耿舒、刘匡、刘永诸人,率十郡四万多兵进军五陵。

建武二十五年(49年)三月马援军至壶山。那里地势险峻,众蛮登高守隘,官军无法攻入,两军处于相持状态。两个月后天气炎热,林中瘴疠交侵,包括马援在内的不少将士染疾,马援带病坚持巡逻和观察敌情。不久病死于军中。

作为随军的朝廷特使梁松,对马援一直抱有成见,乘机上报朝廷说其贻误战机,还说在征讨交趾后运回来用于治病的一车薏苡种子是一车黄金。刘秀大怒,立命削了马援的新息侯爵位。一直到汉明帝永平十七年(74年),朝廷才为马援更行封树,起建祠堂。汉章帝建初三年(78年),才最终为马援平反,遣使持节追策马援为“忠武侯”,几十年冤案终于平白于天下。

4、东汉开国功臣

马援不仅仅是个杰出的军事家和前敌总指挥,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笔者在查阅史籍中,发现了他的一首遗诗《武溪深行》:

滔滔武溪,鸟飞不度,兽不敢临。嗟哉武溪多毒淫!

这首诗被收入《乐府诗集·杂曲歌辞》。据晋崔豹《古今注》载:《武溪深行》系马援南征之所作。马援的门生爰寄生善吹笛,马援作歌令爰寄生吹笛以和之。武溪亦作五溪。据《水经注》释:指雄溪、椭溪、西溪、沅溪、辰溪。在湖南、贵州交界处。

当时称居此地的少数民族为“五溪蛮”。

标签: 马援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唐朝术士袁天罡?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袁天罡

    袁天罡,是隋末唐初一个名人,很多人对他的了解来自一本名叫《推背图》的奇书,说它是奇书就在于,这本书准确的预言了自唐以后数千年中国乃至世界上将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以及变化,像武则天称帝,明朝灭亡,抗日战争等等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出处和对应的解释。至于这些解释究竟是不是后人强行附加给《推背图》的就不得

  • 唐朝中兴名将李晟生平介绍及评价 李晟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晟

    整个唐朝年间,著名的将领有很多,但大部分被后人熟知的将领都出自早唐或者晚唐,那今天准备和大家介绍一位唐朝中期的名将,他性格嫉恶如仇,敢于谏言,受人尊敬。在战场上,不畏艰险,善于鼓舞士气,为维护唐朝的大一统立有不世之功,也是无法替代的一位将才。史记对于他的评价非常高,认为他是真正的“器伟雄

  • 陶渊明人物短评200字(含50字300字600字) 陶渊明人物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陶渊明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陶渊明的故事,很多人都非常喜欢这个陶渊明,羡慕他的心态和田园般的生活,那么大家都是怎么评价这个陶渊明的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期待大家加入哦!陶渊明人物短评50字陶渊明的品格和气节,还有文学成就,是得到了所有人的肯定的。陶渊明人物短评100字陶渊

  • 宋朝宗室宋仁宗女儿福康公主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福康公主

    宋仁宗15 岁结婚,可迟迟没有子嗣,直到29岁才生了第 1 个女儿。给这个女儿取名福康公主,寓意福慧健康的意思,可见对这个女儿的宠爱和期待。之后,后妃们又陆陆续续为仁宗生过 12 个女儿和 3 个儿子,可是除了包括福康公主在内的 4 个公主活下来之外,其他都夭折了。并且另外 3 个公主都是宋仁宗晚

  • 对陶渊明的看法和评价 对陶渊明的评价300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陶渊明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小编这个陶渊明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陶渊明这样的人很值得学习,那么到底值得学的地方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简单的来看一下,大家对陶渊明的看法和评价吧,看看陶渊明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吧,一起来学习学习下吧!“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不管是丘山还是尘网,衣食无忧和苦中作

  • 唐朝歌舞大神许合子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许合子

    在我们现在这个年代,歌手这个职业,是受到很多人追捧和崇拜的。比如曾经风靡香港乐坛的四大天王,不仅有着数量庞大的歌迷,而且个个身家丰厚。他们的后半生,不仅可以保持生活富足,而且子孙满堂也是必然的事情。反观唐玄宗时期,一个来自江南道民间的女高音歌手许合子,通过自身歌技的浑厚以及不懈努力,最终成为大唐宫

  • 宋朝宗室庆寿公主生平介绍及评价 庆寿公主子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庆寿公主

    我仅让你说几句便罢,则管里倚老卖老,口里唠唠叨叨说个不了。元《谢金吾》王凯、江疏影领衔主演的电视剧《清平乐》里,以北宋时期为背景,虽然并不是一部大型历史剧,但王凯饰演的宋仁宗还是高度还原了历史上所说的仁宗盛世,节俭爱民的品质。对于宋仁宗,百姓心中也是非常爱戴的。宋仁宗一脉子嗣不多,膝下共有13个女

  • 刘备妻子穆皇后吴苋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穆皇后

    刘备的末了一名夫人吴氏,史称穆皇后,实在她并不姓穆,而是姓吴,名字叫吴苋。穆皇后是她身后的谥号,因此咱们也能够称她为吴皇后。刘备雕像吴皇后吴苋是汉时陈留郡人,陈留就是本日的河南祥符。吴皇后父亲死得早,她另有一个哥哥叫吴懿,《三国志》中叫吴壹。兄妹俩从小和母亲生死与共。不过史乘上只说吴皇后少孤,能够

  • 如何评价唐朝中期权宦李辅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辅国

    如果不是安史之乱,李辅国这个做了宰相的宦官可能就不会在史书上留下任何痕迹,当然这只能是四姑娘的幻想。安史之乱中,唐玄宗仓皇出逃,李亨在马嵬坡发动政变,父子俩分道扬镳,是李辅国拥立李恒登基为帝,唐玄宗李隆基被动的做了太上皇。李辅国权倾朝野,又在唐肃宗即将去世的时候,保护太子李豫继位,即唐代宗。李辅国

  • 西晋首富石崇生平介绍及评价及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石崇

    西晋武帝司马炎在位时,早期原本是提倡节俭的,但是自从灭吴之后“天下无事”,也就没有了奋斗的目标。又感觉年龄大了应当及时行乐,花花公子的本性暴露无遗,整个西晋王朝都跟着奢靡起来。在这个疯狂的年代,以王恺和石崇的斗富最为经典。王恺是“鬼畜大佬”王朗王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