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战国后期韩国法家代表人物韩非生平介绍及评价 韩非为何被秦王赐死?

战国后期韩国法家代表人物韩非生平介绍及评价 韩非为何被秦王赐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458 更新时间:2024/1/10 5:37:29

韩非的思想对于嬴政来说,是非常欣赏的,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之后,对于他更是敬佩,也非常希望能够见到韩非,但尽管嬴政得偿所愿,最终韩非却并没有得到重用,甚至最后还被秦始皇赐死,而历史上韩非死后,嬴政赦免的消息才传来,但是为时已晚。但嬴政既然很欣赏韩非的才华,为什么却是这样对待韩非的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嬴政欣赏韩非

嬴政统一六国之前,他看到一篇韩非子写的文章,并且对这个文章赞叹不已!当时,李斯就在嬴政的身边,他听到嬴政说,“若是我能见到此人,死也甘心了”!可见,嬴政对韩非的欣赏。

很显然嬴政是不知道韩非的,否则,他也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不过,李斯是知道韩非的,因为韩非是他的同学,他们一起在荀子门下学习过。听到嬴政的感慨后,李斯告诉嬴政,这一篇文章是出自韩非的笔下,想要见他还是不难的。

韩非是韩国的公子,他和李斯毕业之后,就分道扬镳了。李斯分析了当时的国家大势,他得出来的结论是秦国最有前途,所以,李斯只身来到了秦国,先是投入吕不韦的门下,之后,到了嬴政这里。

韩非没得选,他只能留在韩国,尽管说不被韩王信任,他也得和韩王一起守住他们家的祖业。

当时的韩国已经是秦国的附属国了,嬴政想要见到韩非也就是一句话的事。韩国也知道,嬴政可能要灭韩了。所以,在韩非临行之前,韩王想让韩非说服嬴政,不让他最先灭掉韩国。韩非就这样到了秦国。

嬴政作为韩非的粉丝,见到韩非这个偶像时,还是很崇拜他的,而且也想要重用他。但是,最终的结果是韩非死在了秦国。

2、嬴政为何没有重用韩非

众所周知,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以法势术为核心,总结了商鞅、慎到、申不害等前人的智慧,补充和完善了法家思想。但其被同门师兄李斯残害。李斯之所以要杀韩非,其主要原因在于韩非子自身,原因有三:

一、虽然通达人性,但却不通人心。韩非子继承了其师荀子的性本恶的哲学命题,但其却不能明白人性虽然是恶,但人心却是变化的,李斯本初并没有必须杀韩非子的想法,但韩非子多次向秦王纳谏,要求铲除权臣,李斯就是最大的权臣,岂有不先下手为强之理;

二、虽然天资聪颖,但却太过实诚。推出法家思想,治理天下,让皇帝政权巩固,本无可厚非,但问题就出在实诚上,秦始皇看重的是他的治国思想,却不是他本人,当他将法家精要和盘托出之时,他的价值又如何体现呢?更不要说秦王不会杀李斯,而去救韩非子,相比之下,李斯有更大的用处。

三、虽然精通权谋,但未认真思考。一山不容二虎,秦国已经有了一个李斯,而李斯又如何能容纳下一个才能比自己高,却又对自己地位产生威胁的师弟呢?所以韩非子必死。《史记》记载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 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

“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李斯想害韩非,说韩非是韩国间谍,继而促使秦始皇杀韩信的决断,虽然史记上说秦始皇后来后悔了,但其实韩非子进入秦王宫的那一步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悲剧的命运,很简单,秦王不需要他,需要他的思想,所以李斯才能趁虚而入。

向就是合作,背就是离去。这是一个选择,关乎人生旅程是否平坦,有时候我们看古人比如韩非子、韩信,我们都会为其最终结局而惋惜,甚至会臆测,要是韩非子不投靠秦王,韩信不投靠刘邦,或者背叛刘邦就好了,可惜历史就是历史,人生不会有第二次选择的机会,选择了,就要为当初的选择而承担后果。

3、韩非之死

韩非的书传到秦国,秦王非常赞赏韩非的才华。韩王安三年(公元前235年),因秦国攻韩,韩王在危急关头召见韩非,与韩非谋划削弱秦国实力。

韩王安五年(公元前233年),韩非子被韩王派遣出使秦国,秦王(即秦始皇)很喜欢韩非,但还没有决定是否留用。韩非上《存韩》书,批评李斯,揭纵横家姚贾之短(姚贾曾经破赵韩燕等五国合纵,韩非上书说姚贾奔走列国是为了中饱私囊,而非为秦国出力,欲使秦王不用姚贾)。由此得罪了李、姚二人。

韩非与李斯之政见相左。韩非欲存韩,李斯欲灭韩。因为韩非子和李斯曾经是同窗,李斯深知韩非辩才了得,担心嬴政被韩非计谋所蒙蔽,故上书嬴政,陈述其中利害。他说:“韩非前来,未必不是认为他能够让韩留存,是重韩之利益而来。他的辩论辞藻,掩饰诈谋,是想从秦国取利,窥伺着让陛下做出对韩有利的事。”

秦始皇认为李斯言之有理,便抓捕韩非。廷尉将其投入监狱,最后逼其服毒自杀。韩非想上书秦始皇,被拒绝。后来秦始皇后悔,派人赦免他,但是韩非已死。

标签: 韩非

更多文章

  • 黄欢笑是个怎样的人?驼峰天使黄欢笑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黄欢笑

    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一场史无前例后无来者的大战蔓延了大半个地球,这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战场之一,中国的士兵在战争中表现出的英勇无畏让整个世界都为之动容。在这场战争期间,美国与中国的关系还算是非常不错的。在战争期间,美国也派出一部分空军援助中国,其中就有著名的美国飞虎

  • 南北朝医学家徐文伯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徐文伯

    徐文伯,字德秀,祖籍东莞姑幕(今属山东诸城),后迁居丹阳(江苏南京),出身名医世家,其祖父、父亲皆精通医术,闻名于世。徐文伯少年时期就得到父祖的真传,“少承家传,医道日精”,医术越来越精湛。徐文伯入仕南朝宋,“耻以医为业”,因此常年侍奉皇帝,从不以&

  • 战国时期水利专家郑国生平介绍及评价 郑国一生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郑国

    韩国为了消耗秦国国力,想出一招“疲秦之计”,便是让郑国到秦国修建水利。按照韩国的想法,此举会让秦国拿出大量人力和财力在工程上,其余六国便有一刻的喘息机会。所以按理来说,郑国到秦国并不是真心为秦国发展,只是最后的结果出乎了韩国的意料。六国的确获得了一时的安稳,但这项大型水利工程

  • 北宋开国宰相赵普生平介绍及评价 赵普政绩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赵普

    《宋史》记载:“德骧判大理寺,其官属与堂吏附会宰相,擅增减刑名……”雷德骧性情耿直,嫉恶如仇,对宰相赵普持宠而营私舞弊的行为深恶痛绝。大宋开宝元年(968年)十月某日,当时任职大理寺丞的雷德骧找皇帝告状,不等皇帝召见,就怒气冲冲闯进讲武殿。雷德骧

  • 前阿富汗国王查希尔国王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查希尔国王

    说起阿富汗,相信大家不会很陌生了,一个经受了多年战争,社会动荡不堪的国家,各个势力都是你方唱罢,我方就登场。阿富汗这个国家早已国将不国,早就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至今的乱象不由的让众人感到悲凉。然而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阿富汗在巴拉克宰王朝查希尔国王统治时期确确是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乐土。至今仍有不少

  • 如何评价鳌拜这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鳌拜

    鳌拜(满语:Oboi),中国清初权臣。出身瓜尔佳氏,生年不可考,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三代元勋,康熙帝早年辅政大臣之一。以战功封公爵。鳌拜前半生军功赫赫,号称“满洲第一勇士”,后半生则操握权柄、结党营私。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康熙在黄锡衮、王弘祚等大

  • 战国时期齐国末代君主田建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田建

    秦国拿下韩、赵、魏、楚、燕后,就只剩最后一个齐国。齐王建乃齐国最后一位国君,面对强大的秦军齐王自知无力抵抗,最后选择开门投降。据说齐国灭亡后,国内百姓十分怨恨齐王没有早点联合其他诸侯国抗秦,这才导致国家走向覆灭。而齐王建以为自己投降后便能换取一个善终,实际上他还是太天真了。秦始皇的确给了齐王一个安家

  • 秦王子婴为什么能杀掉赵高 历史上子婴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子婴

    秦始皇死后,赵高便牢牢把控着秦朝政权,胡亥这个皇位能否坐稳也要看赵高的脸色。后来赵高野心太过膨胀,寄望于自己称帝,于是将胡亥杀死。但他登基是名不正言不顺,最后只能立子婴为帝。照理来说,子婴也只是赵高手中的一个傀儡,但在子婴继位的五天后,他便诛杀赵高,并夷灭三族,子婴究竟是如何杀掉赵高的呢?其实子婴在

  • 唐末宦官张居翰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居翰

    提到古代宦官,可能多数人想到的都是一些奸臣、佞臣,但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则是一位不失正人君子的好官,他就是张居翰。张居翰在唐昭宗时期任范阳军监军,他曾在刘仁恭的庇护下免去一死,后来唐庄宗即位,张居翰升至枢密使,但没有因此就招事揽权。反而他还冒着生命危险,擅自更改皇帝的诏书,免了与王衍同行一千多人的性

  • 如何评价戚继光?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戚继光

    戚继光是明朝著名抗倭将领,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听说过关于戚继光的光辉事迹。其实戚继光除了是一位军事家,他还是一位诗人和书法家,在保卫北疆时曾写下《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等兵书。在对付倭寇的过程中,戚继光还发明了各种火器,改造战船,这才进一步保护了沿海人民的安全。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戚继光这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