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国仲父吕不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秦国仲父吕不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315 更新时间:2024/1/15 5:50:06

说到吕不韦,他作为一个商人辅佐子楚,他的商人头脑还是非常强大的,而且赚取了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吕不韦本来就为秦王努力了一生,可是最后为什么吕不韦却要饮酒自尽呢?而且是在看了秦王给他写的一封信之后,对于这个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只能说吕不韦和嬴政之间的渊源还是非常深刻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古代重农抑商的经济体制下,商人本就地位低微,可是秦朝的吕不韦是个例外,他以商人的身份从政,通过各种手段,辅佐子楚即位,以商人的思维,赚取了最大化的收益。

吕不韦发迹之后,不仅成为头号权臣,甚至一定程度上操纵着秦国的国政,历朝历代,但凡是权臣或名将,大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吕不韦同样也逃不出这个怪圈。

史料记载“秦王恐其为变,乃赐文信侯书曰:「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於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吕不韦自度稍侵,恐诛,乃饮酖而死。”

公元前237年,嬴政解除了吕不韦相国的职务,将其赶出咸阳,到河南去就封。固然吕不韦已经不是相国,但其势力仍然不小,很多诸侯宾客仍接连不断地去拜见吕不韦,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嬴政给吕不韦写了封信。

信中满是威胁,并命令他和家属迁到蜀地,吕不韦意识到大难将至,便服毒自杀了。

他在看了嬴政的信之后,知道嬴政对他很不满意,甚至可以说非常的仇恨自己,虽然嬴政没有说要杀他,但是保不住那一天就对自己秋后收账。如果真的到那个时候,不仅自己会惨死,而且还会牵连自己的一家老小。吕不韦在权衡之后,决定先发制人,自己先饮毒酒自杀,以此来消除嬴政的怒气,同时还可以保全自己的家族。

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滑县)人。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丞相,姜子牙23世孙。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包含八览、六论、十二纪,汇合了先秦诸子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史称“杂家”。

当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被称为“四公子”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名扬四海。并在这方面要争个高低上下。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而自己也是堂堂秦国丞相、秦王的仲父,不应该被他们比下去,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那时各诸侯国有许多才辩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书立说,流行天下。

吕不韦就命他的食客各自将所见所闻记下,综合在一起成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字。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他还把书的内容写在布匹上,并将之刊布在咸阳的城门,上面悬挂着一千金的赏金,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但是最后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

先秦风气,名士所养门客人数越众越说明名士声誉高。比如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魏有信陵君,都是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政治名人,在列国间享有极高声望。吕不韦认为,自己身为强秦相国,比上述诸人自愧不如,因此也招贤纳士,对前来跟随的门客礼遇有加,给予厚待,欲与上述名士的门客相竞。当时各国名士又常以所养宾客能著书立说为荣,所以吕不韦也命门客编纂其所知见闻,一部辉煌的集体创作横空出世,后以他的名义发表,这就是《吕氏春秋》。这是吕不韦执政期间所做的一件大事。

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吕氏春秋》被列为杂家,其实,这个“杂”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用自己的主导思想将其贯穿。这部书以黄老思想为中心,“兼儒墨,合名法”,提倡在君主集权下实行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用这一思想治理国家对于缓和社会矛盾,使百姓获得休养生息,恢复经济发展非常有利。

吕不韦编著《吕氏春秋》既是他的治国纲领,又给即将亲政的秦始皇提供了执政的借鉴。可惜,由于吕不韦个人的过失,使秦始皇对这部书弃而不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吕氏春秋》的价值逐渐为后人领悟,成为了解战国诸子思想的重要资料。

吕不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人,他的谋略和口才都是中国历史人物中第一流的。他凭着一人之力、三寸不烂之舌,就促成了自己终生的荣华富贵。他是那种善于进行大的策划、善于实施和完成这个策划的人,这种人要口才出众,自己就是自己谋划的贯彻实施者。

标签: 吕不韦

更多文章

  • 新中国女演员上官云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上官云珠为何要跳楼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上官云珠

    说道上官云珠这个名字,可能很多朋友们听到这个名字都会觉得非常的陌生,但是要说起一些老电影《王老虎抢亲》、《南岛风云》等相信有不少年长的朋友们会很熟悉。而上官云珠就这是些老电影中的女主演。作为中国影史上数一数二的美人演员,演技过硬,又有姣好的面容加持。世人爱美好的事物,美人使人赏心悦目,美食使人垂涎三

  • 清朝皇太极妃子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海兰珠

    说到这个海兰珠也还是有很多人都知道的,非常的厉害,他和皇太极的故事也非常有意思的,那么也有人要问了,这个海兰珠到底是谁,历史上真实的海兰珠又是怎么样的呢?如果对这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了,一起来学习学习看看这个人到底是谁吧!1、清朝海兰珠简介敏惠恭和元妃(1609年-1641年),

  • 北魏宗室阳平王拓跋熙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拓跋熙

    拓跋熙,道武帝拓跋珪的第三子,也是明元帝拓跋嗣的三弟。拓跋熙是典型的乖乖公子,他聪明、勇敢、文武双全,深得拓跋珪喜爱。拓跋熙生于398年,五岁时被父亲封为阳平王,他从小聪明机智深得父亲宠爱,后来父亲拓跋珪被二哥拓跋绍杀死,大哥拓跋嗣平定谋反顺利登基是为明元帝,大哥登基后拓跋熙也很受重用,他受派治兵于

  • 北宋名相吕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吕端

    吕端(935年-1000年),字易直。北宋时期的大臣。北宋幽州安次人(今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其祖吕兖曾在沧州节度使刘守文下做判官。其父吕琦官至后晋兵部侍郎。其兄吕余庆,后晋时,以荫补官。入宋,历知成都府、蔡州。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入宋后,曾任太常丞、浚仪知县、定州同

  • 北宋名臣张齐贤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齐贤

    张齐贤(942年1014年),字师亮。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后徙居洛阳(今属河南)。北宋名臣,追赠司徒,谥号“文定”。有《书录解题》、《洛阳搢绅旧闻记》传于世。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张齐贤年仅三岁时就遭遇后晋末年的动乱,随家人迁家到洛阳。

  • 北宋名相李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沆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沆登进士第,任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累迁至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辅导太子赵恒(宋真宗)。至道三年(997年),真宗即位,拜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咸平元年(998年),拜平章事、监修国史。次年,改中书侍郎,拜东京留守。咸平四年(1001年),加门下侍郎。咸平五年(10

  • 北宋政治家寇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寇准

    寇准(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后人多称其为寇忠愍或寇莱公。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寇准为人刚直,被太宗重用,任参知政事。10

  • 北宋政治家王钦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王钦若

    王钦若(962年1025年),字定国,临江军新喻县(今江西省新余市)人。北宋时期大臣,宋真宗、宋仁宗时期两度担任宰相,五鬼之一。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淳化三年(992年),进士及第。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太常寺丞、翰林学士、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刑部侍郎等职。澶渊之战时

  • 北宋宰相丁谓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丁谓

    丁谓(公元966~公元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两浙路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河北。北宋宰相、奸臣。与王钦若等人并称为五鬼。先后任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相),封晋国公。前后共在相位七年。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因作恶太多,丁谓最后被

  • 北宋宰相曹利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利用

    曹利用(?1029年),字用之,赵州宁晋(今河北宁晋)人,北宋大臣、将领。官至宰相,澶渊之盟签订时宋朝的代表。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南侵,宋真宗亲征,驻澶州(今河南濮阳),宋军射杀辽国主帅挞览,曹利用以阁门祇使、崇仪副使至辽国兵营议和,拒绝割地要求,达成和议,史称“澶渊之盟&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