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曹魏宗室任城王曹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三国曹魏宗室任城王曹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865 更新时间:2024/1/20 5:32:36

“三曹”指三国时期,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因他们父子兄弟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都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三曹与也是父子兄弟以文学见称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齐名。对此,在笔者看来,曹丕和曹植,无疑是在文学上继承了曹操的才能。在此基础上,对于文治武功的曹操,其作战指挥才能,则被曹彰所继承了。曹彰(189年-223年8月1日),字子文。沛国谯县(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宗室、将领,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陈王曹植之兄。对于曹彰来说,可以称之为曹操最能打的儿子了。接下来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首先,和曹丕、曹植不同的是,曹彰从小就善于射箭、驾车,臂力过人,徒手能与猛兽格斗,不怕危险困难。几次跟随曹操征伐,志向慷慨昂扬。不过,曹操一开始不太认同曹彰,曾经批评他说:“你不向往读书学习圣贤之道,却好骑马击剑,这都是只能对付一个人的,哪值得珍贵!”督促他学习《诗经》、《尚书》。当然,曹操此举,或许是希望曹彰可以成为文武双全的人才。

但是,对于这一点,曹彰也秉持不同的意见。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曹彰对身边的人说:“大丈夫应当效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大将军,率领十万之众在沙漠上驰骋,驱逐戎狄,建功立业,哪能作博士呢?”曹操有一次问几个儿子的爱好,让他们各自说出自己的志向。曹彰说:“愿作将军。”曹操说:“作将军干什么呢?”曹彰回答说:“披坚甲,握利器,面临危难不顾自己,身先士卒,有功必赏,有罪必罚。”曹操大笑。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曹丕、曹植因为文学上的才华,越来越受到曹操喜爱的背景下,曹彰依然不为所动,坚定了成为一员武将的目标。最终,曹彰也获得了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机会。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彰被封为鄢陵侯。对于鄢陵侯来说,是一个县侯。在汉末三国时期,侯爵主要分为县侯、乡侯、亭侯、关内侯这四个档次,比如黄忠曾被封为关内侯,关羽曾被封为汉寿亭侯等。对此,在笔者看来,曹彰之所以被封为县侯,不是因为他立下了多少战功,主要还是因为他曹魏宗室的身份。但是,曹彰后来的表现,证明他配得上这一荣誉。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四月,代北乌桓无臣氐(能臣氐)等造反,直接威胁到了曹魏的边塞地区。于是,曹操任命曹彰担任北中郎将,行使骁骑将军的职责。临出发以前,曹操告诫曹彰说:“在家里我们是父子,接受了命令就是君臣了,一举一动都要按王法行事,你要引以为戒呀!”

在得到曹操的任命后,曹彰北征进入涿郡的境内,叛变的乌丸族几千骑兵攻到,当时曹彰的兵马尚未集结,只有步兵一千人,战马几百匹。虽然面临着敌众我寡的局面,但是,曹彰没有因此感到畏惧。彼时,曹彰用田豫的计策,坚守阵地的要冲。敌人溃败逃散,曹彰追击,亲自与敌人搏战,箭射敌骑,应声而倒的前后连成一串。打了半天,曹彰的铠甲中了几箭,气势更加雄壮,乘胜追击,直到桑干河,距离代郡有二百多里。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初登战场,曹彰表现出了勇猛无畏的气势。当然,因为长距离的追击,军中长史和众将都认为部队远道而来,人马疲累,又有命令不许过代郡,不许深入敌境,违令轻敌。不过,曹彰说:“率军出征,只是为了取胜,为什么要受限制呢?敌人还没跑远,追上去就能击溃他们。服从命令放跑敌人,决不是良将。”说完这番话之后,曹彰便上马,命令部队:“落后者斩!”一天一夜追上了敌人,出击大获全胜,斩首俘虏了几千人,这可以说是一场大胜了。

在取得胜利之后,曹彰犒赏部下,获得了一片欢呼。当时鲜卑族的首领轲比能率领几万人马观望双方强弱,看到曹彰奋力冲杀,所向披靡,便请求臣服。这样,曹魏的北方边境叛乱便平定了。那时候,曹操在长安,召曹彰来到自己的行营。曹彰从代郡经过邺县,曹丕对曹彰说:“你刚立了功,现在去西边面见主公,注意不要骄傲自夸,回答问题要表现得谦虚。”曹彰到了长安,按照曹丕所说的,把功劳都归于众将。曹操很高兴,捋着曹彰的胡子说:“黄须儿居然很不简单!”

在曹彰威震边塞的时候,曹操和刘备展开了汉中之地的激烈争夺。公元219年,刘备麾下大将黄忠斩杀了夏侯渊,这促使曹操不得不亲自率领大军,以此和刘备作战。两军交战的时候,刘备命令刘封下山挑战。刘封是刘备的义子,对此,曹操痛骂刘备,表示自己要让儿子曹彰前来作战。于是曹操下令召曹彰助战。曹彰在威震边塞后,日夜倍道兼进,然而等到曹彰到长安之时,曹操已经从汉中回来。曹操撤军后,以曹彰行越骑将军,留守长安。

最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到洛阳后,得了重病,派遣部下去通知曹彰。但是,曹彰未至,而曹操就已经病逝了。魏王曹操去世后,曹丕即王位,曹彰与诸侯各去自己的封国,曹丕颁布诏书说:“古代帝王之道,用功勋来使亲人和睦,并分封母弟,建立邦国以继承家业,所以能保卫大宗,抵御敌人,防止灾难。曹彰以前奉命北伐,平定朔方的土地,功勋盛大,给他增加食邑五千户,连同以前的共一万户。”而这,无疑是对曹彰之前战功的肯定。

黄初二年(221年),曹彰进爵为公。黄初三年(222年),曹彰被封为任城王。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黄初四年(223年),曹彰进京朝觐,其间得急病,六月十七日(8月1日)暴毙于府邸中,追谥曰威王,享年三十五岁。下葬之时,朝廷赐他銮辂龙旗、虎贲勇士一百人,仿照汉朝东平王刘苍的旧例。他的儿子曹楷承袭了爵位。对此,在笔者看来,曹彰在35岁的时候就病逝了,这自然可以称之为英年早逝的情况了。对于曹魏来说,曹彰的英年早逝,无疑是一大损失了。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考虑到曹丕对于曹植等曹魏宗室的防备和打压,即便曹彰没有英年早逝,或许也不会获得曹丕的重用。毕竟,和曹植一样,曹彰一旦执掌兵权的话,也会威胁到曹丕的皇帝之位。

标签: 曹彰

更多文章

  • 三国曹魏宗室名将曹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仁

    曹仁(168年-223年5月6日),字子孝,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魏武帝曹操从弟,陈穆侯曹炽之子。曹仁少时喜好弓马弋猎,领军之后,奉法守令。跟从曹操征战四方,破袁术、攻陶谦、擒吕布、败刘备,参加官渡之战,立下汗马功劳。接下来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赤壁之战

  •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厉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晋厉公

    晋厉公(?-前573年),姬姓晋氏,名寿曼(《左传》作名州蒲),晋国新绛(今山西省侯马市)人,晋景公之子,春秋时期晋国第27任君主(前580年-前574年)。晋厉公这位君主在位时,晋国依然是春秋最强大的诸侯国。比如在秦国、楚国的交战中,晋厉公所在的晋国,都取得了胜利。不过,对于晋国来说,日益崛起的

  • 金朝后期名将纥石烈志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纥石烈志宁

    今天打算和大家介绍一位比较冷门的历史人物,他是一位金朝将领,名叫纥石烈志宁。大部分的朋友应该都没有听说过他,纥石烈志宁虽然名气不大,但他一生却有着不俗的成就,曾生擒契丹首领移剌窝斡,还多次击败南宋军队,使得南宋被迫签下“隆兴和议”。对纥石烈志宁有一定兴趣的话,可以来做个简单

  • 清朝将领兆惠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兆惠

    公元1755年,清高宗乾隆登基20周年,乾隆想一展内心的抱负,决定出兵伊犁,一举荡平准噶尔。准噶尔部落首领噶勒藏多尔济畏惧清朝军队,在稍作抵抗之后,投降清朝。正在乾隆大喜过望时,准噶尔的另一位首领阿睦尔撒纳叛变,驻扎在伊犁的清军被围,清军著名将领班第以身殉国,清朝名臣鄂尔泰的长子鄂容安带兵突围未果

  • 唐朝名将李光弼郭子仪最好结局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光弼,郭子仪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末年到唐太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在历史学者看来,安史之乱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到了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

  • 如何客观评价长孙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长孙皇后

    文德皇后长孙氏(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鲜卑族,祖籍洛阳,小字观音婢,其名于史无载。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唐太宗皇后,唐高宗之母。八岁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十三岁嫁李世民,武德元年册封秦王妃。武德末年,竭力争取李渊及其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

  • 民国名媛唐瑛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瑛

    唐瑛(1910年-1986年),民国名媛,其父唐乃安曾留学德国,是沪上名医。其兄唐腴胪是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的机要秘书。唐瑛多才多艺,嗓音甜美,身材苗条,衣着前卫。她毕业于上海教会贵族学校中西女塾。中英文兼优,能唱昆曲,还会演戏,曾主演过《少奶奶的扇子》,1935年秋,唐瑛在卡尔等大剧院用英语演

  • 如何客观评价长孙无忌?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长孙无忌

    李世民:①无忌聪明鉴悟,雅有武略。②昔黄帝得力牧而为五帝先,夏禹得咎繇而为三王祖,齐桓得管仲而为五伯长。朕自居藩邸,公为腹心,遂得廓清宇内,君临天下。③司空、齐国公无忌等,并策名运始,功参缔构,义贯休戚,效彰夷险,嘉庸懿绩,简于朕心。④无忌善避嫌疑,应对敏速,求之古人,亦当无比;而总兵萧驰野战,非

  • 宋神宗母亲高滔滔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高滔滔

    高氏(1032年1093年),小字滔滔,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县)人。宋英宗皇后,宋神宗之母。高氏拥有十分优秀的执政才能。执政期间,勤俭廉政,励精图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十分繁荣。因而,宋哲宗时期是北宋最后一个经济繁荣、天下小康、政治清明、国势较强的时期。这与高太后的贤德是分不开的,后人誉为女

  • 《骊歌行》傅音最后和谁在一起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傅音

    于正新作《骊歌行》正在热播当中,尽管火爆程度没能达到预期,但轻松搞笑的剧情和反套路的男主人设还是为这部剧赢得了不少话题度!很多网友追《骊歌行》的过程中都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故事背景和女主人设让人想起《风起霓裳》,而画面的色调和配乐,以及剧中的许多“老面孔”又让人想起于正的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