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26岁诸葛亮毫无政治经验 刘备为何三顾茅庐?

26岁诸葛亮毫无政治经验 刘备为何三顾茅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920 更新时间:2024/2/11 4:49:42

文章摘自《历史把脉之疑难杂案》 作者:张程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核心提示:世家子弟多了去了。何况诸葛亮还是因战乱从北方流落荆州的外来户,他有什么刘备特别需要的价值?17岁的诸葛亮可不是普通的外来世族。在后来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公元198~207年),他深深地融入了荆州统治阶层之中,成为人际网络重要的一个节点。

网络配图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

刘备46岁了,顶着“汉宜城亭侯、左将军、领豫州牧、皇叔”的头衔,一事无成。

那年初冬,刘备拖着疲惫的身躯,赶往隆中乡间。这一次他拜访的是一位足足比自己小二十岁的年轻人。刘备的前半生拜访过很多人,也有许多人才在身边来来往往。他不知道自己这一次的结果会是什么。政治就像投资,风险时时刻刻存在。好在蜗居新野县城的刘备有的是时间成本。可能是他的坚持感动了上天,这一次刘备成为一段佳话的主角,他的事业因此转机。

那个年轻人叫诸葛亮。

诸葛亮是谁?在隆中农村,他是个小有名气的读书人。因为他迎娶了一位丑到相当程度的媳妇——黄氏。乡间盛传“莫学孔明择妇,止得阿承丑女”。我们不知道见惯汉宫美女的刘备有没有在茅庐中被黄氏的相貌吓着。我们更大的疑问是,刘备为什么会甘冒被黄脸婆惊吓的危险,一而再再而三地求见只有26岁、名不见经传的“一介布衣”——诸葛亮。

因为诸葛亮才华出众?

不。刘备纵横天下二十多年,见过的谋臣名士、一代宗师不下百人。诸葛亮只是一名被人推荐的乡下书生而已。刘备不必礼贤下士至此。所谓的“政治才干”是在刀光血影和尔虞吾诈中学来的,不是26岁的书生从书中看出来的。

真正的原因是:拜访诸葛亮能给刘备带来巨大的现实利益。

现代人很轻易地被《出师表》中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自谦所欺骗,以为诸葛亮当时真的是一介布衣,是名小自耕农。事实上,诸葛亮的确在隆中耕耘过花花草草,因为这是汉末世族阶层的雅兴之一。

《三国志。诸葛亮传》对诸葛亮早期生涯描述非常简略: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这段话的意思是诸葛亮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人。司隶校尉是负责京师及其周边地区行政、治安、军事的长官,比一般的省部级官员地位要高得多。可见诸葛亮也是世家子弟。他父亲叫诸葛圭,在东汉末年担任过太山都丞,这是郡一级的中级官员。当时诸葛家辉煌不在,但也还不算没落。遗憾的是,诸葛圭早逝,诸葛亮等被叔叔诸葛玄抚养。诸葛玄是大军阀袁术所任命的豫章(今江西大部地区)太守,就带着诸葛亮和弟弟诸葛均迁移到了南方。可诸葛玄的官位不久为朝廷正式任命的朱皓所取代,只好去投靠旧友刘表,并在诸葛亮17岁的时候死在了荆州。诸葛亮一直到叔父死后才迁移到荆州隆中稳定下来,他儿时的生活是汉末动荡社会的写照。伟人的传记自然少不了传主少有大志的记载。《三国志》中诸葛亮就被记载少年时期自比管仲、乐毅。可惜只有他的好朋友崔州平和徐元直两人相信。

更多文章

  • 史上最能装傻帝王:武功比卫霍 荒唐若桀纣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史上,最能,装傻,帝王,武功,比卫,荒唐,桀纣,核心,提示

    核心提示:接下来,高洋立刻赶回高家老巢晋阳接管兵马大权,当高洋带着一票人马来向孝静帝辞行的时候,可怜的傀儡皇帝看到,那个熟悉的常年脸上挂着鼻涕的弱智儿彻底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面色冷峻全身上下似乎发散着一种叫做“英雄”的气味的英武青年。高洋一扫往日形象,大会父亲的勋贵旧臣,以“神彩英畅,言辞

  • 三国时期活得鸡犬不如的倒霉皇帝汉献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时期,活得,鸡犬,不如,倒霉,皇帝,汉献,本文,摘自

    本文摘自《三国大传》,作者:周殿富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悲惨身世汉献帝之所以受人同情首先缘于他的身世。后人们有言宁为鸡犬也不愿意生于帝王之家,生于帝王之家是人生的一大不幸。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皇帝的位子只有一个,而无数的皇子皇孙中只有一个能侥幸攫得皇位,其余的大多被不断铲除。网络配图首先是正常即位

  • 陆游性情淡然喜素食 体弱多病却长寿至85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陆游,性情,淡然,素食,体弱多病,长寿,85岁,陆游,是个

    陆游是个典型的素食主义者,并伴随着浓郁的佛教情结。他一生饮食多以素为主,少有荤腥。用今天时髦话来讲,就是喜欢食用绿色食品。在他留下的众多诗歌作品中,有许多是用来歌颂和赞美庸常生活中的朴素菜蔬。他一生活到85岁,老死归土,这在古代文人当中,也比较少见。网络配图陆游为什么食素?素食是不是他长寿的根本原因

  • 玄宗之后唐朝皇帝:没有一个正常册立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玄宗,之后,唐朝,皇帝,有一个,正常,册立,皇后,唐自肃,宗

    唐自肃宗张后之后,未尝有正位长秋者。史所载皇后,皆追赠;其太后,则皆所生子为帝而奉上尊号者也。宪宗以郭汾阳孙女为妃,既为令族,又有淑德,可以正位矣。乃以其宗强。恐既立之后,后宫不得进,遂终身为妃。网络配图 自后人主皆不立后。然文宗崩,既有太子,仇士良等废之而立武宗。武宗崩,既有皇子,诸宦官废之而立宣

  • 曹植带兵醉酒惹怒曹操 失宠爱卷入兄弟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植,带兵,醉酒,惹怒,曹操,宠爱,卷入,兄弟,之争,曹植

    曹植自幼颖慧,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落笔成文,深得曹操的宠爱。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网络配图然而曹植行为放任,不拘礼法,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为太子

  • 曹丕为之流涕 谁是三国正史中曹魏第一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丕,为之,流涕,谁是,三国,正史,中曹,魏第一,第一,名将

    本文摘自《伟大与悲剧的鲜明对比:历史上那些牛人们》作者:刘继兴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按正史记载,作为浴血沙场能征善战的将军,张辽当为曹魏阵营的第一人。《三国志》将张辽列为曹魏五大将之首。王歆更赞曰:“曹魏多名将,而张辽为第一。”张辽(169~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县人(今山西省朔州)

  • 揭秘海瑞:清官;背后的私欲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海瑞

    专制社会,是无边无际的漫漫长夜,各朝代少有的一群清官廉吏便成了黑暗中极为宝贵的一点星光、烛照,祖祖辈辈的老百姓太珍视这些人物了。民间愿意把清官打扮成不食人间烟火的“铁人”。可惜,诸位“青天大老爷”也富有七情六欲。既是血肉之驱就难免有割除不掉的&ldqu

  • 朱元璋下葬时的迷魂阵之谜:他到底葬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下葬前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今天仍要聊聊朱元璋,因为近来胡侃了几回朱元璋,所以理应接下来再聊聊朱元璋死后的下葬问题,特别是下葬时间和地点问题。实际上,燕王朱棣后来起兵造事,把老子任命的孙子皇帝撵出南京的皇宫,至今下落不明,与朱允炆选择的下葬时间失当有直接关系,成为朱棣要搞他的第一理由。现在,

  • 明孝宗实行一夫一妻:张皇后依旧抑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孝宗

    孝康敬皇后张氏(?-1541年),明孝宗皇后,兴济(今河北青县)人。父亲张峦,母亲金氏。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张氏品行出众,被选为太子妃。孝宗即位,册立为皇后。孝宗与张皇后的感情极深,同起居,后宫除了张皇后,竟无其他妃嫔,是古今唯一一位一夫一妻的皇帝。孝宗因为皇后的缘故,优待外戚,追封老丈人张

  • 北宋宰相赵普简介_宋太祖善待赵普的故事_赵普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普

    赵普是个怎样的人北宋时期有很多有名的政治家,其中有位叫赵普,那么赵普是个怎样的人呢?赵普是一个对社会贡献巨大的人,他是北宋时期的人,他虽然读书不多,但是研究的儒学方面的作为对后世有着很大的影响。政治家赵普历史上有个事情是很多人熟悉的,那就是张匡胤黄袍加身的事情,而且参与的人就有赵普,按理说赵普不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