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必杀年羹尧:30天从恩人到仇人这是为什么

雍正必杀年羹尧:30天从恩人到仇人这是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499 更新时间:2024/1/22 23:05:13

年羹,一个无论在正史还是稗官野史中都非常出彩的人物,他与雍正皇帝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争论不休的话题。他和皇帝关系好的时候,恨不得称兄道弟,日夜不分;他和皇帝闹翻的时候,恨不得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图片来源于网络

都说伴君如伴虎,但年羹尧怎么也没有想到,不过一个月的时间,自己就从雍正皇帝最信任倚重的大臣变成了十恶不赦必须铲除的巨奸大憝。变化太突然,可以说令人措手不及。究竟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发生了什么,让雍正皇帝态度突变呢?

年羹尧确实很有才能,用文武双全来形容也毫不过分。康熙五十七年,皇十四子胤禵以抚远大将军出征西北,年羹尧奉旨供应军需,功勋卓著,升任四川总督。康熙六十年,出任川陕总督。年羹尧在朝中逐渐以“办事明敏”为人所知。

雍正皇帝即位以后,胤禵被召还回京,留下的空白由年羹尧填补。当时,西北局面初定,康熙在生前不希望胤禵回京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让他替新皇帝镇守西北,他非常清楚胤禵的军事指挥才能。但是,康熙的安排忽略了雍正皇帝与胤禵为争夺皇位产生的激烈矛盾,胤禵骜不驯,对雍正继位强烈不满。雍正断不会放任这样一个人手握重兵,坐镇边关。于是,年羹尧成为了雍正重任的第一批重臣。[$HR

getPages$]

雍正元年三月,上谕,加封年羹尧太保官衔,三等公。两个月后,命其调度西路军事,凡调遣兵将、动用粮饷均有年羹尧办理。九月,罗卜藏丹津叛乱,年羹尧奉旨征讨。十月,年羹尧再加封抚远大将军,晋二等公。二年三月,青海平定,年羹尧以功勋卓著晋一等公。雍正在这段时间对年羹尧的委任之专,恩宠之隆,可以说在整个清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都是罕见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年大将军在人生的巅峰上逍遥了六七个月,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滑落,其人生轨迹,足以与当今世界最刺激的过山车相比拟。雍正二年9月,年羹尧奉命进京陛见,在北京呆了一个月。年羹尧刚刚离开北京,雍正皇帝就在给四川巡抚王景灏的奏折上写下了令人吃惊的批语:“年羹尧今来陛见,不知精神不加,不知功高自满,有许多朕不取处。”“奏对之间错乱悖谬,举止乖张,大露擅作威福,市恩揽权情状。”

离开北京的年羹尧,肯定也察觉到了皇帝对自己看法的转变,他主动写奏折检讨,希望挽回天心,说自己在北京三十多天,不断对皇上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做了许多错事,反思之后,十分后悔。雍正看了年羹尧的检讨,写了一段意味深长的朱批:“凡人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若倚功造过,必致返恩为仇。”血淋淋的朱批读来杀气腾腾,年羹尧寝食难安。[$HR

getPages$]

年羹尧在北京的一个月到底是如何“精神不加”“功高自满”“错乱悖谬”的呢?《清史稿》记录了这次年羹尧进京的情况:“入觐,令总督李维均、巡抚范时捷跪道送迎。至京师,行绝驰道,王大臣郊迎,不为礼。”短短一句话,就描绘出年羹尧不把王公大臣、总督巡抚放在眼里的嚣张气焰。见到雍正后,在“御前箕坐,无人臣礼。”这就完全是找死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了气焰嚣张,简直不把皇帝看在眼里之外。“市恩”也是年羹尧激发雍正不满的另一重要原因。雍正在潜邸就以冷面王著称,最恨的就是大臣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年羹尧仗着功高恩重,向雍正举荐了不少人,凡是年羹尧举荐的人,雍正都尽量重用。问题是,年羹尧向皇帝介绍的人令雍正大失所望。比如年羹尧将自己的心腹胡期恒推荐到甘肃巡抚的位置上,工部郎中岳周掏现银2万两请求年羹尧把胡期恒空出来的布政使留给自己,年羹尧虽然参奏了岳周,可是已经引发了雍正的高度警惕。

更多文章

  • 慈禧死后二十年就有人去盗墓而且还意欲奸尸?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慈禧,死后,二十年,有人,盗墓,而且还,意欲,奸尸,慈禧,太

    慈禧太后掌权清廷,威赫一时,她死后的葬礼声势浩大又诡异,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中外很多报纸进行了特别报道。可是,时局动荡,慈禧太后下葬后不到二十年,她的陵寝就被盗了,她的尸体也被糟蹋得很厉害。图片来源于网络1928年7月的一天,军阀孙殿英带人挖掘了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陵墓。他以军事演习的名义封锁了马兰

  • 临阵归降却名留青史?三国十大著名的降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临阵,归降,名留青史,三国,十大,著名,降将,导读,临阵,归

    导读:临阵归降,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投降者都会遗臭万年。但是,在三国时期有那么几位著名的投降将领,他们不但没有为后世所唾弃,反而做到了名垂青史。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吧。一、关羽关羽(?-220),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三国时蜀汉名将,骑赤兔马,手持青龙偃月刀。早期跟随刘备辗转

  • 为何开国功臣同共苦却不能同享福最终还被残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为何,开国功臣,同共,苦却,不能,享福,最终,残杀,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中涌现出许多英雄,而这些英雄之所以被人们铭记,除了战功赫赫,还有那些令人惋惜的经历。中国历史中似乎存在着这样一个魔咒,皇帝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诛杀开国功臣,这是为什么呢?图片来源于网络“飞鸟尽,良弓藏”,在中华帝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周而复始地上演着这出闹剧。整个历史陷入一个怪圈,无论你如何挣扎,

  • 西晋最后两任皇帝均受尽屈辱而死:怀帝被毒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西晋,最后,两任,皇帝,受尽,屈辱,怀帝,毒死,洛阳,已无

    洛阳已无兵可守,对于晋怀帝司马炽来说,唯一能打出的牌,就是投降。但让人意外的是,在他之后,还有一个少年,依然梦想着重振雄风,可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西晋最后两任皇帝是从天上跌到地狱,受尽屈辱后死去,下场非常悲惨。怀帝在晋阳被毒死王衍死后,一个武将叫苟晞派人带着几十艘船,几百个兵,一千斛粮食迎接

  • 齐桓公劝言遭宠臣软禁 停尸67天无人收葬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齐桓,公劝言,宠臣,软禁,停尸,67天,无人,收葬,齐桓,不

    齐桓公不听管仲劝言遭宠臣软禁停尸67天无人收葬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有“春秋第一相”之誉。管仲不仅有经天纬地、治国安民之才,而且非常善于识人,从他临终前与齐桓公的一段对话就可以看出他识人的非凡智慧。网络配图史 料记载,管仲病重期间,齐桓公去探望他,

  • 武则天最后为何将夺得的江山归还李氏?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则天,最后,为何,得的,江山,归还,李氏,如果,按照,皇权

    如果按照皇权不旁落异姓的原则,武则天应该将帝位传给武氏。因为考虑到了这一层,武则天废三儿子李显后,强迫四儿子李旦跟自己姓武,徙居东宫,立为皇储。可是武则天的娘家人见此不乐意了,武则天当皇帝,这天下就是武氏的天下,怎么能传给李旦呢?李旦再怎么改姓,他还是李治的儿子,还是李家的后人。武则天的两个侄子,武

  • 溥仪的奢靡宫廷生活 5岁开始每月吃肉八百斤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溥仪,奢靡,宫廷,生活,5岁,开始,每月,吃肉,八百,一位

    有一位解放后长大的青年,读《红楼梦》大为惊奇,他不明白为什么在贾母、王熙凤这样的人身后和周围总有那么一大群人,即使他们从这间屋走到隔壁那间屋去,也会有一窝蜂似的人跟在后面,他们不嫌这个尾巴碍事吗?其实,《红楼梦》里的尾巴比宫里的尾巴少多了。《红楼梦》里的排场犹如宫里排场的缩影,这尾巴也颇相似,如果没

  • 第一保姆万贵妃:凭啥让小她19岁的皇帝欲罢不能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第一,保姆,万贵妃,贵妃,凭啥,小她,19岁,皇帝,欲罢不能

    明宪宗朱见深是一位比较特殊的皇帝,他为人软弱,没有主见,而且口吃,是一位治国和治家都一塌糊涂的男人,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还对一个大他19岁的保姆钟爱一生,这位保姆就是明代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万贵妃。翻看一下万贵妃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她的一生是极富传奇色彩的,她最后成为一手遮天的后宫之主,既有偶然因素,

  • 曹操最爱的儿子若不死 绝对轮不到曹丕上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爱的,儿子,不死,绝对,不到,曹丕,上位,何晏,母亲

    纳了何晏的母亲并收养何晏,截留了关羽一直要的秦宜禄之妻,还有就是张绣的婶婶,张济的妻子邹氏,这就是曹操收下的三个人妻。前两个倒还好,没啥后果,第三个就麻烦大了,把张绣心中的怒火挑起来了,贾诩使了个计,宛城之战,直接导致曹操折了大将典韦、长子曹昂,爱侄曹安民,自己也差点不保。网络配图典韦之死固然让曹操

  • 出于公心得罪刘备:一事证明赵云不属于蜀国核心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出于公心,得罪,刘备,一事,证明,赵云,不属于,蜀国,核心

    《三国演义》里各种关于忠义的故事和描写让我们印象深刻,但是所谓的义罗贯中也进行了一些批评甚至批判,因为这个义如果把握不好就会带来义气之害。比如说刘备为关羽报仇,竟然置国家大局于不顾,反映出忠义观念的内在矛盾。图片来源于网络关羽守荆州是刘备很难走出去的一个怪圈,刘备在这里头的处理也有问题。荆州可以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