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真正的潜伏大师 从隐忍到爆发

历史上真正的潜伏大师 从隐忍到爆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670 更新时间:2023/12/9 7:47:55

建安六年,司马懿二十三岁。这时曹操刚在官渡赢了袁绍,听说司马懿聪明,辟之。司马懿称病不去。所以不是司马懿被埋没,是他不想露锋芒。如果他想,他本来可以在曹操还只是个普通军阀的时候就来到他身边,建功立业,成为魏武之名臣。可是他宅了七年没有出山。司马懿不想建功立业么?当然不是。虽然他这时肯定没有想过要做权臣,但如果他本来有做隐士的心思,至少后来司马昭对九锡虚情假意半推半就的时候,肯定会顺嘴提一句的。何况,冒着危险卧床七年,甚至狠心杀了小婢女让正室夫人亲自下厨做饭,正常的隐士可干不出这种事来。

网络配图

《晋书.

宣帝纪》说,“帝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房玄龄们简直拿读者当猴子耍,以司马宣王狼子野心,会在乎汉运方微?如此坚卧不出,他一定是在规避着出仕将会造成的某种风险。司马懿向来谨小慎微、而又擅长等待。高平陵之变前他为了麻痹曹爽等待最好的下手时机,装病装了两年。建安六年,对于司马懿来说,不是个好的时机。这时候出山,不是一个稳妥的选择。曹操虽然在官渡赢了袁绍,但袁绍在河北仍然拥有极大的势力。如果不是袁谭袁熙袁尚熊孩子胡闹,河北没准到后来还都是袁家的。

曹操此时,绝不敢说自己几年之后会成为中原霸主。司马懿当然也不会这么神机妙算到这一步。何况,司马懿的老家河内,正好处在曹操和袁绍势力的交界处。司马宣王为人,从来都把赌注压在必胜的选手身上。而此时,他还看不出来谁有必胜的把握。就算赔率会变得不那么诱人,至少不会输。另一方面,河内司马家不是传统的士族,而是属于地方豪族(大地主),在司马懿祖上三四辈左右才跻身知识界,和各阵营中的核心文人都交集不大。河内士族的影响力也不如荀彧钟繇这些颍川士族,并不是曹操人才战略的重点,也没有像颍川集团那样和曹操阵营有什么交情。所以他一直等到了袁绍势力全灭,才果断投奔了曹操阵营。

标签: 历史上真正潜伏大师隐忍爆发建安六年司马懿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屠戮功臣 为何汤和能幸免于难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屠戮,功臣,为何,幸免于难,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大

    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大杀功臣,功臣几乎被他杀绝,惟独有个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难道他的功劳实在是比其他人高?其原因何在?伴君如伴虎,这话真不假。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朝如此,明代尤甚。猜忌刻薄的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就大杀功臣,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几乎被他斩尽杀绝,徐达、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叶升、

  • 陆贾:一个让吕后意愿破碎的马上书生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陆贾,一个,意愿,破碎,马上,书生,这位,书生,是个,很有

    这位书生是个很有口才的人。他才智过人,作为汉高祖的幕僚,跟随左右。常常代表刘邦出使诸侯。他就是陆贾。陆贾是一个敢于在刘邦面前直言的人。陆贾常在刘邦面前谈论诗书,刘邦大家都知道大老粗,不喜欢文人的诗书之理,便发脾气说:“我在马上得天下,那里需要读书“。网络配图陆贾便直言相论说:“在马上得到天下,还能在

  • 古代四大刺客专诸刺王僚 助公子光继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四大,刺客,专诸,刺王,公子,继位,四大,刺客,专诸

    四大刺客专诸是吴国堂邑(今江苏六合北)人,相貌非凡,口阔目深,熊腰虎背,颇具侠士风范。伍子胥从楚国逃奔吴国,路上遇见专诸与人格斗,钦佩其勇气,于是与他结为莫逆之交。后伍子胥将侠士专诸介绍给公子光,自此三人成了朋友,开始密谋刺王僚。一天,公子光向专诸详细地复述了祖父传弟不传子的遗嘱后说:“兄终弟及,季

  • 王莽利图篡汉 岂料改制失败满盘皆输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王莽,利图,篡汉,岂料,改制,失败,满盘皆输,一般,都说,王

    一般都说王莽是“托古改制”,认为王莽的真正目的是改制或篡权,“古”只是一个幌子,只是假托。我以为,王莽倒是真心诚意复古,因为他把儒家经典中描述的古代社会当成了可以实现的目标。如果王莽的复古只是为了篡权,那么在他当了新皇帝后就可以改弦更张了,而他推行的实质性的改革却都是在当了皇帝以后。王莽上台以后以更

  • 与刘备擦肩而过的一代名将太史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擦肩而过,一代,名将,太史,太史,三国,东吴,名将,当

    太史慈是三国东吴的名将,当年曾与孙策一场龙争虎斗,让人永远记得起那个生龙活虎,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不过这样的人物,竟然与仁慈的刘皇叔擦肩而过,曾经有过一个阶段的唏嘘。那么刘备为何不投奔刘皇叔。这里面是不有什么隐情。网络配图透过历史的云雾,江湖觉得其实太史慈是个有头脑的人,比起当时的名将,他毫不逊

  • 康熙起初很喜欢他 但他为何让康熙伤透了心?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康熙,起初,喜欢,但他,为何,透了,康熙,清朝,在位,时间

    康熙是清朝在位时间最长和子女最多的皇帝。由于儿子众多,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后,其他皇子都有夺位之心。在众多皇子中,有一位默默无闻的皇子,名叫胤褆(直郡王)。由于康熙前面四个儿子都早夭,胤褆便成了皇长子。康熙胤褆虽是长子,但并非嫡长子,未能被立为太子。胤褆并不像电视剧中那样冲动、愚蠢,历史上的他是个美男

  • 解析唐哀帝为什么在16岁就被迫退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解析,唐哀帝,哀帝,为什么,16岁,被迫,退位,唐哀帝,哀帝

    唐哀帝李柷是一个并不知名的皇帝,他是唐昭宗的第九个孩子,他的母亲是何皇后,他是唐朝的最后一个皇帝,算起来,他是唐朝的第二十任皇帝。网络配图当然,这个计算是不包括武则天和殇帝的。他在位的时间也不是很长,他是在904年登基当上皇帝的,但是其在907年的时候就已经被废除了。其在908年的时候去世,死的时候

  • 书生拜将陆逊为什么会被孙权逼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书生,陆逊,为什么,会被,孙权,逼死,宁为百夫长,胜作,书生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是“初唐四杰”之一杨炯的诗句,表达诗人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战争似乎与书生无关,但历史一次次的证明,书生也能成为一代名将。之前编者独孤雁曾介绍过大破金兵三十万的南宋名臣虞允文,本文介绍另一位三国时期的书生名将,他就是陆逊。网络配图陆逊,本名陆

  • 吕布:三国时充满矛盾又很有趣的问题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吕布,三国,充满,矛盾,有趣,问题,勇冠三军,臭名昭著,演义

    他勇冠三军,他臭名昭著。在演义中,他是见利忘义的无耻莽夫,然而通过史料的记载,却发现他实在是个与众不同的人。他的性格,可以说充满了矛盾,当然,也就充满了趣味,他可以说是一个奇怪的问题人物。网络配图他,就是吕布。讲三国不能不讲吕布,毕竟魏蜀吴三国的开国皇帝,有两个和他打过交道;讲历史,也不能不提吕布,

  • .死的最奇葩的五位皇帝 竟掉厕所被淹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死的,奇葩,五位,皇帝,竟掉,厕所,淹死,景公,姬獳,难于

    1、晋景公姬獳:殉难于厕所姬獳是春秋时期的一个狠角色。在他主政期间,晋国与楚国、齐国等超级大国齐头并进,一争强弱。网络配图姬獳却死得极为窝囊。一次,姬獳生了病,做了一个噩梦。醒来召一位算命先生询问。这位算命先生大概是活腻了,就跟姬獳说,他活不到吃新麦子的时候了。姬獳一听,不高兴了。到了当年新麦子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