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安禄山是如何得到玄宗赏识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694
更新时间:2024/1/17 4:48:07
导读:历史上的安史之乱是大唐走向衰落的转折点,作为主要任务,安禄山有着不可缺失的责任。那么这个手拿三镇的节度使为何会走向叛乱呢?他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呢?
安禄山,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旧唐书·安禄山传附子庆绪传》谓“禄山父子僭逆三年而灭”,到宋人欧阳修等编《新唐书》则把安禄山列入《逆臣传》中。史学家从来把“安史之乱”称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禄山是直接把大唐帝国从太平盛世拖入衰败深渊的元凶。多年来,人们对于唐玄宗时代之“盛世”的解说倾注了很高的热情。如果考察安禄山的一步步发迹到走上叛乱之路,对于透析天宝盛世的景况尤其是唐玄宗时期的政治现状,会很有意义。
网络配图
安禄山自武则天长安三年(703)出生,在唐肃宗至德二年(757)55岁时被自己信任的部下和儿子安庆绪合谋杀死。纵观他的一生,在13岁以前是一个漂泊的孤儿。大约从15岁开始到30岁,他混迹在边疆地区,是一个不太安分的商人。他从30岁步入军旅,仅仅在不到4年的时间就做到平卢将军。在进入军队最初的十年当中,即安禄山39岁前,他的仕途与人生道路也有过波折起伏。他曾两次死里逃生,却最终东山再起。刚刚步入40岁门槛的那年(天宝元年)正月初一,一跃成为驻守边疆的藩镇最高军事统帅。
平卢军节度使。在此后的十几年中,他飞黄腾达。在唐朝严格按照“循资格”的任官体制下,创造了在和平年代中边疆番帅仕途腾达的神话。他42岁时又兼任了范阳节度使(治今北京);45岁,加兼御史大夫;46岁,即天宝七年(748),朝廷赐之铁券,加实封三百户,柳城郡开国公;48岁(天宝九年五月)赐爵东平郡王,此举开创唐朝将帅封王的先例。天宝十年二月,也就是他49岁的时候,又兼河东节度使。同时兼领平卢、河北转运使、管内度支、营田、采访处置使。自40到49岁,安禄山从一方节帅到身兼三镇,所获得的荣耀与君宠达到顶峰。从50岁开始,有迹象表明他开始一步步策划变乱。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起兵叛乱,第二年称大燕雄武皇帝,55岁的那年的春节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夺取,天下,秘密,在哪里,导读,朱元璋,夺取,天下
导读:朱元璋夺取天下有一个很好的计策,那就是“高筑墙、缓称王”,大力发展经济,于是实力水涨船高,那么除了这些他还有什么手段呢?他的争霸天下的路程是怎样的呢?网络配图朱元璋,字国瑞,大明王朝开国皇帝。原名朱重八(或称朱八八)后取名朱兴宗,其父为朱世珍(原名朱五四),母为陈氏,《明太祖实录卷一》曰:“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齐国,大将军,田忌,为何,仓皇出逃,导读,田忌,战国,时期
导读:田忌是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军事家,他的威名和孙膑有着密切关系。传说,就是他发掘了孙膑,也是他的使者在猪圈中见到了装疯卖傻的孙膑最终助他逃回齐国。那么田忌为何最终离开齐国了呢?田忌因为赛马而闻名,在这场比赛中,田忌因为听取了孙膑的方法而赢得了这场比赛。“田忌赛马”成就的不仅是孙膑,而这故事的田忌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上,落下,千古,骂名,贤能,宰相,赵盾,赵盾,春秋
赵盾是春秋时晋国名相,他“制事典,正法罪”,对维护晋国的稳定和保持霸主地位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可就是这样一位贤能的宰相在历史上却落下千古骂名。《左传》记载,赵盾扶持晋灵公登位后,晋灵公远君子亲小人,追求享乐,不思进取,不遵守做国君的规则,大量征收重税来满足自己荒淫奢侈的生活,宫殿装饰的富丽堂皇,而且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争议,不休,袁崇焕,被杀,中了,反间,导读,袁崇焕,死亡,可
导读:袁崇焕的死亡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事件之一。一般说来,世人都是围绕着袁崇焕杀毛文龙这件事上开始做文章,到底是该不该杀?袁崇焕在此安得是什么心?这才是关键。那么袁崇焕是因为中了清朝的反间计最终身死的吗?明朝著名将领袁崇焕生于1584年,出生地是广东东莞石碣,而祖籍是广西梧州。关于袁崇焕,相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炎帝,中国,神话,典型,人物,关于,传说,都有,哪些,炎帝
炎帝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典型人物,据说他是继女娲之后的另外一个成为天下首领的人。炎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伟大的人物,他为人类世界留下了无尽的奉献和许多珍贵的宝藏。一直以来,只要是关于炎帝的事情都是人们所关心的事,其中炎帝神农故里更是让人们频频的提起。网络配图炎帝神农故里说白了就是炎帝生活在世间之时所生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千古,明君,揭秘,康熙,皇帝,两大,暴行,导读,目前,多的
导读:目前很多的清史剧都把康熙皇帝塑造成一个高大上的开疆拓土的伟大君王。仿佛这个人就没有一点缺点。其实这是眼中违反历史事实的,一起看看他那些暴行吧。暴行之一:平三藩屠杀平民且不提与康熙尚无关系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只说康熙在平定三藩时,清军对平民的屠杀,从许多记载来看也是相当惊人。这里不必长篇大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知道,三国,时期,不为人知,一名,猛将,导读,三国,英雄,很
导读:三国英雄很多,但并非是所有的英雄都能够上演义以至于让我们熟知的,在三国中,吴国可能是最不出名的一个国家。但是,吴国确是外交做的最好的一个国家。而这次我们要说的是,一位名将,他开启了三国同南洋各国的交流模式。这个人就是吕岱。吕岱(公元160-256年),字定公,东汉广陵郡海陵(今江苏如皋)人。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陈世美,杀妻,未遂,尚不,至死,刀铡,或为,顺应,民心,铡美
《铡美案》差不多是老百姓最熟悉的戏曲故事了吧,无论看不看戏,多少都能哼一句:“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陈世美的大名也是遗臭万年,成了负心薄情的代名词。但是陈世美到底该不该铡,仔细研究起来,还有待商榷。欺君杀妻怎么都罪不至死网络配图世人皆知,陈世美的罪行,在秦香莲的状纸上写得分明:“……欺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宇文赟,史上,独立,五位,后的,皇帝,我国,古代,帝王,后宫
我国古代帝王,后宫嫔妃人数达到几千甚至达到上万,都被视为正常。但作为皇帝嫡妻的皇后,按规矩只能是一个。若想再立皇后,除非是皇后已死或废后另立。而在北周宣帝宇文赟时,却同时立有五个皇后。网络配图宇文赟(559年-580年),字干伯,北周武帝宇文邕长子,北周第四代皇帝(578年-579年),在位只有一年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万历,皇帝,为何,28年,上朝,群臣,明朝,可以,说是,中国
明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颇讲言论自由的封建王朝。明朝推行言官制度,大臣们可以放开了提意见,上至国家大事,下至后宫琐事,只要你有想法,可以尽管说来,不要害怕得罪皇帝。明代再残暴的君主也不愿背上“昏君”、“杀谏官”的骂名,实在气极了,最多也只是“廷杖”,在言官的屁股上狠狠地打一顿而已。网络配图正因如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