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勃列日涅夫简介_勃列日涅夫改革_勃列日涅夫之死之吻

勃列日涅夫简介_勃列日涅夫改革_勃列日涅夫之死之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173 更新时间:2023/12/18 16:03:13

苏联政治家勃列日涅夫个人资料简介介绍

勃列日涅夫简介

勃列日涅夫简介中提到他原名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乌克兰人,1906年出生,1982年因心脏病逝世于莫斯科,享年76岁。是苏联政治家,重要领导人之一。在其当政期间,曾被任命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以及被授予元帅军衔。那么勃列日涅夫简介中还有什么信息呢?

勃列日涅夫旧照

首先,勃列日涅夫简介中重点提到他是一名政治家。他的政治生涯是怎么样的呢?他毕业于莫斯科农业大学冶金学院,信奉共产主义。勃列日涅夫一生的政治发展非常顺畅,早年经历主要集中在1906年至1927年,1927年至1955年主要在地方任职,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1956年至1961年升至中央,1963年至1982年问鼎苏共。在其政治生涯中,每一段任职期间的经历都不少于10次升调和变动,所以足以看出其能力非常强。

在其执政期间,勃列日涅夫采取的执政举措主要为经济、政治和军事上三点。经济上分经济数据和经济建设俩方面进行,政治上采取稳定调整政策,军事上重点强调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他的努力让苏联军事力量大大增强,核武器数量也超过美国,成为军事上的超级大国。最后在其对外关系上采取有限主权、重建中苏关系、和全球出击等策略使苏联稳定发展。以上就是勃列日涅夫简介中的主要内容。

勃列日涅夫成就

纵观勃列日涅夫的一生,作为苏联的国家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成就非常多,勃列日涅夫是一名成功的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成就主要有哪些呢?

勃列日涅夫

勃烈日涅夫曾是苏共中央总书记 。1956年2月苏共举行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勃列日涅夫被选举为主席团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在此之前从1927年至1955年期间他一直在地方任职,曾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的比塞特任县执行委员会农业部部长、执行委员会副主席等职位;也曾担任乌克兰第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正是因为之前的不断历练,才能够让勃列日涅夫在众多人选中脱颖而出。

其次在1960年,勃列日涅夫成就最突出的一方面,就是被任命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后升至中央,并在1975年获大将军衔。1976年获苏联元帅军衔。除此之外勃烈日内夫成就还包括他所获的勋章数量打破了世界吉尼斯纪录。据1991年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勃列日涅夫是世界获奖章最多的人,在其一生中共获得苏联勋章十五枚、奖章十八枚,外国勋章四十二枚、奖章二十九枚。

勃列日涅夫成就还体现在其言论著作中。其主要的代表作品有言论集《遵循列宁主义的方针》;《苏共为一切革命力量和爱好和平力量的团结而斗争》;《关于苏共和苏维埃国家的对外政策》,以上就是勃列日涅夫成就的主要内容了。

勃列日涅夫主义

勃列日涅夫主义这个词语并不是苏联人起的,而是来自西方,是西方认为苏联的一些理论比如有限主权论之类的是虚伪的,于是就用勃列日涅夫主义这个词代表苏联本身说着社会主义实际与资本主义没什么区别的霸权主义的统称。

勃列日涅夫旧照

勃列日涅夫主义理论主要有有限主权论,有限主权论的中心思想就是只有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主权最大,而别的国家主义的主权(资本主义、宗教主义等)都应该有限制。除了这个理论以外,还有一个理论最受西方学者的批判,那就是国际专政论,国际专政论的意思是无产阶级这一阶级十分强大,已经可以超过一国范围,于是他们就可以跨国实行他们的权利。

这一理论被苏联施行了,当时的苏联确实有动用武力来干涉他国政治的情况出现,比如当时的阿富汗国家的亲苏政权失败以后,苏联直接派兵攻打阿富汗等此类事件频频发生。但说到勃列日涅夫主义的名字,实际上虽然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是勃列日涅夫,而且这个也是以勃列日涅夫命名,但苏联的这些理论与勃列日涅夫并没有什么关系,这反而是当时苏联著名的灰衣主教苏斯洛夫的理论,这一点已经在各个阶层传遍了。但勃列日涅夫主义的影响深远,这个勃列日涅夫主义一直到勃列日涅夫的下一任的领导戈尔巴乔夫的上台的时候才被完全抛弃放弃掉。

勃列日涅夫政变 勃列日涅夫执政举措是什么

勃列日涅夫政变

勃列日涅夫政变就是由勃列日涅夫等人发动宫廷政变,他们在这次的宫廷政变里,用强大的政治军事力量,迫使前任苏联总理赫鲁晓夫下台,当时赫鲁晓夫因为一连串的事故并不受人民爱戴,还在度假中。就被政敌乘此机会,就这样发动了勃列日涅夫政变。

勃列日涅夫旧照

虽然在勃列日涅夫政变中,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勃列日涅夫是一定参加了,但实际并没有什么资料显示勃列日涅夫政变的背后主使就是勃列日涅夫,在很多资料中恰巧显示了人们对于是勃列日涅夫发动政变的不相信,在中国,泽东主席就询问了当时参加了苏联十月革命节的周恩来等人。当询问周恩来勃列日涅夫政变的主使时,周恩来否定了是勃列日涅夫,同行的刘少奇邓小平等也都认为不是勃列日涅夫,因为勃列日涅夫不像是一个拿主意的人。

可历史就是这样,当时的政治家们所认定的勃列日涅夫,的的确确是那场宫廷政变的主谋。当时被各国政治家认为是用来过渡的勃列日涅夫,这一当上主席,就是18年,能把苏联这样一个大国掌控18年足以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在勃列日涅夫晚年患重病的时候依然掌控着这样一个大国,并且勃列日涅夫还是苏联为数不多能善始善终的角色。勃列日涅夫政变终于是有了一个说法,它的背后主谋就是那个掌控苏联18年的勃列日涅夫。

勃列日涅夫执政举措

勃列日涅夫是苏联的政治家,作为国家领导人,其一生所实施的举措对其政治生涯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勃列日涅夫执政举措,无论从经济上、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得到了肯定,也让苏联的发展状况得到改善,勃列日涅夫执政举措的重要内容有哪些呢?

勃列日涅夫画像

首先,勃列日涅夫采取的经济举措主要是为了发展经济建设。勃列日涅夫重点强调发展石油,以油气为重点,并首次提出了“发达社会主义”的概念,此外,勃列日涅夫重点提倡发展重工业。所以在其执政期间,开发了苏联苏尔古特大油田,也建设了苏联第二条通往西伯利亚的大铁路。同时把满足人民的需要作为建设发达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目标。重工业的重视也使苏联的经济得到了大力发展,在其执政期间,苏联的经济实力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改善。

其次,从政治上来看,勃列日涅夫执政举措强调了政治上的稳定,同时对当时国家同时进行的政治制度进行了微微调整。也将自己的一些政治内容添加到了国家的发展方中,重新确立了共产党最高的原则,来巩固自己的个人统治,保障共产党政权的稳定。

最后在其军事上,勃列日涅夫的重要举措为制定了重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方针。强调核武器的研发和发展以及海军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大大提升了苏联军队的作战实力。以上就是勃列日涅夫执政举措的主要内容了。

勃列日涅夫主义

勃列日涅夫主义这个词语并不是苏联人起的,而是来自西方,是西方认为苏联的一些理论比如有限主权论之类的是虚伪的,于是就用勃列日涅夫主义这个词代表苏联本身说着社会主义实际与资本主义没什么区别的霸权主义的统称。

勃列日涅夫旧照

勃列日涅夫主义理论主要有有限主权论,有限主权论的中心思想就是只有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主权最大,而别的国家主义的主权(资本主义、宗教主义等)都应该有限制。除了这个理论以外,还有一个理论最受西方学者的批判,那就是国际专政论,国际专政论的意思是无产阶级这一阶级十分强大,已经可以超过一国范围,于是他们就可以跨国实行他们的权利。

这一理论被苏联施行了,当时的苏联确实有动用武力来干涉他国政治的情况出现,比如当时的阿富汗国家的亲苏政权失败以后,苏联直接派兵攻打阿富汗等此类事件频频发生。但说到勃列日涅夫主义的名字,实际上虽然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是勃列日涅夫,而且这个也是以勃列日涅夫命名,但苏联的这些理论与勃列日涅夫并没有什么关系,这反而是当时苏联著名的灰衣主教苏斯洛夫的理论,这一点已经在各个阶层传遍了。但勃列日涅夫主义的影响深远,这个勃列日涅夫主义一直到勃列日涅夫的下一任的领导戈尔巴乔夫的上台的时候才被完全抛弃放弃掉。

勃列日涅夫之吻是怎么回事

勃列日涅夫之吻

勃烈日涅夫之吻是勃列日涅夫独特的会见其它国家元首的政治礼节,他也因此而被大家深深的记在脑海里,大家为其的吻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勃列日涅夫三重吻。

勃列日涅夫之吻

勃烈日涅夫之吻中三重吻的重点部位如下:第一吻,左侧脸颊;第二吻,右侧脸颊;第三吻,中间嘴唇。对其左右脸颊,各国政要都是可以接受的,但对其嘴唇部分,虽在其当政期间,男人互相接吻成为了一种会见礼仪,但与其接吻的各国重要领导人很少有心甘情愿和开心者。也更甚有媒体将勃列日涅夫之吻称为了恐怖的勃列日涅夫三重吻。

而列日涅夫三重吻如此轰动世界的原因如下:第一,勃列日涅夫曾担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在任时间长达10年之久。在其当政期间,他三重吻的见面礼节从来没有间断过,也因此给世界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第二,接吻虽是俄罗斯很早以前就有的礼节传统,但在他上台前,还没有正式的进入政治生活中。第三,在勃列日涅夫当政期间,他与东德领导人昂纳克的亲吻之照被艺术家搬上了柏林墙,也成为了轰动事件。以上这三点就是让勃列日涅夫之吻轰动流传的主要原因。虽然勃列日涅夫之吻作为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的一大特色,被人们标上了各种标签,但大家依然尊重俄罗斯礼仪化,这就是勃列日涅夫之吻的介绍了。

勃列日涅夫简介

勃列日涅夫简介中提到他原名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乌克兰人,1906年出生,1982年因心脏病逝世于莫斯科,享年76岁。是苏联政治家,重要领导人之一。在其当政期间,曾被任命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以及被授予元帅军衔。那么勃列日涅夫简介中还有什么信息呢?

勃列日涅夫旧照

首先,勃列日涅夫简介中重点提到他是一名政治家。他的政治生涯是怎么样的呢?他毕业于莫斯科农业大学冶金学院,信奉共产主义。勃列日涅夫一生的政治发展非常顺畅,早年经历主要集中在1906年至1927年,1927年至1955年主要在地方任职,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1956年至1961年升至中央,1963年至1982年问鼎苏共。在其政治生涯中,每一段任职期间的经历都不少于10次升调和变动,所以足以看出其能力非常强。

在其执政期间,勃列日涅夫采取的执政举措主要为经济、政治和军事上三点。经济上分经济数据和经济建设俩方面进行,政治上采取稳定调整政策,军事上重点强调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他的努力让苏联军事力量大大增强,核武器数量也超过美国,成为军事上的超级大国。最后在其对外关系上采取有限主权、重建中苏关系、和全球出击等策略使苏联稳定发展。以上就是勃列日涅夫简介中的主要内容。

勃列日涅夫成就

纵观勃列日涅夫的一生,作为苏联的国家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成就非常多,勃列日涅夫是一名成功的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成就主要有哪些呢?

勃列日涅夫

勃烈日涅夫曾是苏共中央总书记 。1956年2月苏共举行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勃列日涅夫被选举为主席团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在此之前从1927年至1955年期间他一直在地方任职,曾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的比塞特任县执行委员会农业部部长、执行委员会副主席等职位;也曾担任乌克兰第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正是因为之前的不断历练,才能够让勃列日涅夫在众多人选中脱颖而出。

其次在1960年,勃列日涅夫成就最突出的一方面,就是被任命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后升至中央,并在1975年获大将军衔。1976年获苏联元帅军衔。除此之外勃烈日内夫成就还包括他所获的勋章数量打破了世界吉尼斯纪录。据1991年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勃列日涅夫是世界获奖章最多的人,在其一生中共获得苏联勋章十五枚、奖章十八枚,外国勋章四十二枚、奖章二十九枚。

勃列日涅夫成就还体现在其言论著作中。其主要的代表作品有言论集《遵循列宁主义的方针》;《苏共为一切革命力量和爱好和平力量的团结而斗争》;《关于苏共和苏维埃国家的对外政策》,以上就是勃列日涅夫成就的主要内容了。

勃列日涅夫改革有什么内容

勃列日涅夫改革内容

勃列日涅夫改革内容涉及到许多方面,几乎调整了整个苏联的体制,其影响比赫鲁晓夫执政更为广泛。

勃列日涅夫的照片

首先是在经济方面,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苏联的国民经济成倍增长。1965年,苏联工人每月收入为96.5卢布,到了1981年则提高到172.7卢布;而苏联农民收入的增长更令人惊叹,从1965年的51.3卢布增长到1981年的120.6卢布。由此可见,勃列日涅夫跟斯大林和赫鲁晓夫更注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苏联的历代改革中,工业向来是这个国家的重中之重。勃列日涅夫也在改革中强调,工业发展无论是在过去还是未来,一直都将成为苏联不变的国策。在他执政期间,有超过85%以上的工业资金,都被其用来投资重工业。在重工业得到了显著增长之时,相应的军事工业也得到了明显的增长。

可以说,勃列日涅夫改革内容中最有成效的,当属军事制度改革了。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后,用于军事和国防建设的资金逐年增长。在1965年的时候,苏联每年用于军事投资的资金约为326亿卢布,到了1981年,已经增长到1550亿卢布,这些资金,相当于当时苏联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12-14%。在付出了这大量的资金后,苏联的国防力量也明显增长,在他的任期之内,苏联已经拥有了1300枚洲际导弹,相对于同时期的美国,仅有1054枚,这是苏联历史上军事力量首次超越美国,是苏联进入了超级大国的行列,同时美苏之间的争霸世界的角逐,也变得日渐白热化起来。

勃列日涅夫改革背景

勃列日涅夫改革背景是在赫鲁晓夫当政后期,苏联国内的局势逐渐陷入混乱,尤其是赫鲁晓夫通过多次变革,试图提高国民生产引发的经济衰退。

勃列日涅夫的照片

在赫鲁晓夫当政十年的时间里,推翻了斯大林原有的一切体制,大搞改革。在这十年时间里,几乎每一年都有新的政策和制度的出台,这样不经过试点,靠着赫鲁晓夫独断专行的改革方式,使得苏联的行政体系越来越僵化,甚至出现了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现象。

对于赫鲁晓夫来说,他对官僚主义的危害有着一定的认识,他对此也进行过批判,但是在改革进行中,赫鲁晓夫仅仅是依靠个人的权力对全国的形势进行改革。他试图以民主作为改革的手段,但在改革中却又忽视了民主在苏联国内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他的改革并没有得到人民的拥护,反而引起了利益既得者对他的仇视。因此另一场政治变革在苏联国内已经是势在必行。

勃列日涅夫改革背景的另一方面,是勃列日涅夫的权力日渐高涨。就在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中央大会,勃列日涅夫成为了主席团候补委员和中央书记处书记,并进入了苏联的政治权力的中心。1963年6月,勃列日涅夫又被任命为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0月份,成为第一书记。他的权势日渐提升,让他有机会接触到权力的核心赫鲁晓夫。因此在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趁赫鲁晓夫外出期间,发动政变,夺取政权,以自己取代了赫鲁晓夫的位置,从此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革行动。

勃列日涅夫改革影响

勃列日涅夫改革影响几乎是冷战时期对苏联,对世界最大的一次政治改革行动。他执政时期,改变了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的政治局面,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同时重视军事工业和重工业的发展,是军事力量也有了明显提升,并和美国达到了基本持平的局面。

银白色正装者为勃列日涅夫

苏联的崛起,使得原先被殖民的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小国也逐渐成长起来,组成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这个跨洲际的政治联盟之中,有不少都是以反对美国为主的,因此苏联标榜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口号,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大力援助,一度造成了对苏联极其有利的冷战形势。

随着勃列日涅夫改革影响的扩大,苏联成为了和美国平起平坐的世界超级大国,因此苏美之间的冷战越来越陷入了白热化。勃列日涅夫企图将苏联的政治模式推销世界,其手段也是强制性的。因此他擅自干涉别国内政,首先在1968年,苏联在没有得到捷克斯洛伐克的同意下,派兵进入捷克境内,镇压布拉格之春运动。并强调其富有侵略意味的“有限主权论”。他的霸权主义,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东欧、亚洲国家的一致谴责。

在对中国的关系上,勃列日涅夫采取了和赫鲁晓夫几乎一致的态度,对中国进行沉重的打击,由此引发了著名的“珍宝岛战役”。在此次军事行动中,勃列日涅夫期望得到美国的支持,因此将此消息告知美国。而美国却认为中国的崛起,有利于遏止苏联,因此美国就在舆论上声援中国,迫使苏联不得不停止了对中国的军事行动。

勃列日涅夫改革有哪些影响

勃列日涅夫改革影响

勃列日涅夫改革影响几乎是冷战时期对苏联,对世界最大的一次政治改革行动。他执政时期,改变了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的政治局面,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同时重视军事工业和重工业的发展,是军事力量也有了明显提升,并和美国达到了基本持平的局面。

银白色正装者为勃列日涅夫

苏联的崛起,使得原先被殖民的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小国也逐渐成长起来,组成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这个跨洲际的政治联盟之中,有不少都是以反对美国为主的,因此苏联标榜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口号,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大力援助,一度造成了对苏联极其有利的冷战形势。

随着勃列日涅夫改革影响的扩大,苏联成为了和美国平起平坐的世界超级大国,因此苏美之间的冷战越来越陷入了白热化。勃列日涅夫企图将苏联的政治模式推销世界,其手段也是强制性的。因此他擅自干涉别国内政,首先在1968年,苏联在没有得到捷克斯洛伐克的同意下,派兵进入捷克境内,镇压布拉格之春运动。并强调其富有侵略意味的“有限主权论”。他的霸权主义,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东欧、亚洲国家的一致谴责。

在对中国的关系上,勃列日涅夫采取了和赫鲁晓夫几乎一致的态度,对中国进行沉重的打击,由此引发了著名的“珍宝岛战役”。在此次军事行动中,勃列日涅夫期望得到美国的支持,因此将此消息告知美国。而美国却认为中国的崛起,有利于遏止苏联,因此美国就在舆论上声援中国,迫使苏联不得不停止了对中国的军事行动。

勃列日涅夫改革背景

勃列日涅夫改革背景是在赫鲁晓夫当政后期,苏联国内的局势逐渐陷入混乱,尤其是赫鲁晓夫通过多次变革,试图提高国民生产引发的经济衰退。

勃列日涅夫的照片

在赫鲁晓夫当政十年的时间里,推翻了斯大林原有的一切体制,大搞改革。在这十年时间里,几乎每一年都有新的政策和制度的出台,这样不经过试点,靠着赫鲁晓夫独断专行的改革方式,使得苏联的行政体系越来越僵化,甚至出现了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现象。

对于赫鲁晓夫来说,他对官僚主义的危害有着一定的认识,他对此也进行过批判,但是在改革进行中,赫鲁晓夫仅仅是依靠个人的权力对全国的形势进行改革。他试图以民主作为改革的手段,但在改革中却又忽视了民主在苏联国内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他的改革并没有得到人民的拥护,反而引起了利益既得者对他的仇视。因此另一场政治变革在苏联国内已经是势在必行。

勃列日涅夫改革背景的另一方面,是勃列日涅夫的权力日渐高涨。就在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中央大会,勃列日涅夫成为了主席团候补委员和中央书记处书记,并进入了苏联的政治权力的中心。1963年6月,勃列日涅夫又被任命为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0月份,成为第一书记。他的权势日渐提升,让他有机会接触到权力的核心赫鲁晓夫。因此在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趁赫鲁晓夫外出期间,发动政变,夺取政权,以自己取代了赫鲁晓夫的位置,从此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革行动。

勃列日涅夫改革时间

1964年10月14日,当时的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在黑海度假的时候,勃列日涅夫联合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谢米恰斯内一起,在莫斯科发动政变。赫鲁晓夫被免去了所有的政治职务。此后,勃列日涅夫和谢米恰斯内展开了苏联最高领导人之位的争夺战,为了避免两败俱伤,谢米恰斯内自愿推出角逐,一致推戴勃列日涅夫问鼎苏共。在之后的两个月里,勃列日涅夫又担任了赫鲁晓夫的另外两个职位,这个时候,实际上勃列日涅夫已经基本上接过了赫鲁晓夫的所有权力。此时,也就标志着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开始。

勃列日涅夫的照片

由于勃列日涅夫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的时期已经是1964年年底,而那个时候,赫鲁晓夫的影响也依然在苏联人民的心目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勃列日涅夫改革时间,应当从1965年开始算起。

由于勃列日涅夫改革颇有成效,因此在统计某些数据的时候,后人也习惯以1965年和勃列日涅夫执政的最后一个完整年的1981年进行比较。

在勃列日涅夫执政的后期,实际上已经是其大权独揽的局面,他数度被当选为苏联中央总书记。而其实早在1974年的时候,勃列日涅夫就已经开始显露出一些顽疾的症状,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他曾两次中风倒地。到了1982年,勃列日涅夫已经病得十分严重,并于1982年11月10日去世,终年76岁。由此可见,勃列日涅夫是死于任上,他推行的改革政策,因此也一直延续到他去世。因此,勃列日涅夫改革时间,实际上是1965年到1982年,前后共计16年。

勃列日涅夫改革是什么背景

勃列日涅夫改革背景

勃列日涅夫改革背景是在赫鲁晓夫当政后期,苏联国内的局势逐渐陷入混乱,尤其是赫鲁晓夫通过多次变革,试图提高国民生产引发的经济衰退。

勃列日涅夫的照片

在赫鲁晓夫当政十年的时间里,推翻了斯大林原有的一切体制,大搞改革。在这十年时间里,几乎每一年都有新的政策和制度的出台,这样不经过试点,靠着赫鲁晓夫独断专行的改革方式,使得苏联的行政体系越来越僵化,甚至出现了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现象。

对于赫鲁晓夫来说,他对官僚主义的危害有着一定的认识,他对此也进行过批判,但是在改革进行中,赫鲁晓夫仅仅是依靠个人的权力对全国的形势进行改革。他试图以民主作为改革的手段,但在改革中却又忽视了民主在苏联国内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他的改革并没有得到人民的拥护,反而引起了利益既得者对他的仇视。因此另一场政治变革在苏联国内已经是势在必行。

勃列日涅夫改革背景的另一方面,是勃列日涅夫的权力日渐高涨。就在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中央大会,勃列日涅夫成为了主席团候补委员和中央书记处书记,并进入了苏联的政治权力的中心。1963年6月,勃列日涅夫又被任命为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0月份,成为第一书记。他的权势日渐提升,让他有机会接触到权力的核心赫鲁晓夫。因此在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趁赫鲁晓夫外出期间,发动政变,夺取政权,以自己取代了赫鲁晓夫的位置,从此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革行动。

勃列日涅夫改革内容

勃列日涅夫改革内容涉及到许多方面,几乎调整了整个苏联的体制,其影响比赫鲁晓夫执政更为广泛。

勃列日涅夫的照片

首先是在经济方面,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苏联的国民经济成倍增长。1965年,苏联工人每月收入为96.5卢布,到了1981年则提高到172.7卢布;而苏联农民收入的增长更令人惊叹,从1965年的51.3卢布增长到1981年的120.6卢布。由此可见,勃列日涅夫跟斯大林和赫鲁晓夫更注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苏联的历代改革中,工业向来是这个国家的重中之重。勃列日涅夫也在改革中强调,工业发展无论是在过去还是未来,一直都将成为苏联不变的国策。在他执政期间,有超过85%以上的工业资金,都被其用来投资重工业。在重工业得到了显著增长之时,相应的军事工业也得到了明显的增长。

可以说,勃列日涅夫改革内容中最有成效的,当属军事制度改革了。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后,用于军事和国防建设的资金逐年增长。在1965年的时候,苏联每年用于军事投资的资金约为326亿卢布,到了1981年,已经增长到1550亿卢布,这些资金,相当于当时苏联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12-14%。在付出了这大量的资金后,苏联的国防力量也明显增长,在他的任期之内,苏联已经拥有了1300枚洲际导弹,相对于同时期的美国,仅有1054枚,这是苏联历史上军事力量首次超越美国,是苏联进入了超级大国的行列,同时美苏之间的争霸世界的角逐,也变得日渐白热化起来。

勃列日涅夫改革影响

勃列日涅夫改革影响几乎是冷战时期对苏联,对世界最大的一次政治改革行动。他执政时期,改变了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的政治局面,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同时重视军事工业和重工业的发展,是军事力量也有了明显提升,并和美国达到了基本持平的局面。

银白色正装者为勃列日涅夫

苏联的崛起,使得原先被殖民的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小国也逐渐成长起来,组成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这个跨洲际的政治联盟之中,有不少都是以反对美国为主的,因此苏联标榜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口号,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大力援助,一度造成了对苏联极其有利的冷战形势。

随着勃列日涅夫改革影响的扩大,苏联成为了和美国平起平坐的世界超级大国,因此苏美之间的冷战越来越陷入了白热化。勃列日涅夫企图将苏联的政治模式推销世界,其手段也是强制性的。因此他擅自干涉别国内政,首先在1968年,苏联在没有得到捷克斯洛伐克的同意下,派兵进入捷克境内,镇压布拉格之春运动。并强调其富有侵略意味的“有限主权论”。他的霸权主义,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东欧、亚洲国家的一致谴责。

在对中国的关系上,勃列日涅夫采取了和赫鲁晓夫几乎一致的态度,对中国进行沉重的打击,由此引发了著名的“珍宝岛战役”。在此次军事行动中,勃列日涅夫期望得到美国的支持,因此将此消息告知美国。而美国却认为中国的崛起,有利于遏止苏联,因此美国就在舆论上声援中国,迫使苏联不得不停止了对中国的军事行动。

勃列日涅夫主义具体是指什么

勃列日涅夫主义

勃列日涅夫主义这个词语并不是苏联人起的,而是来自西方,是西方认为苏联的一些理论比如有限主权论之类的是虚伪的,于是就用勃列日涅夫主义这个词代表苏联本身说着社会主义实际与资本主义没什么区别的霸权主义的统称。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TAG:

    阅读:

    扩展阅读:

  • 勃列日涅夫勋章有多少枚 勃列日涅夫本人获得过多少勋章
  • 勃列日涅夫的老婆 勃列日涅夫的孩子
  • 勃列日涅夫漫画 如何评价勃列日涅夫
  • 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做了什么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历史定位
  • 苏联第四任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介绍 勃列日涅夫成就
  • 下一篇:朝鲜太宗芳远简介_李芳远怎么死的_李芳远的妻子焚伊 上一篇:列宁简介资料_关于列宁的故事_列宁怎么死的

    标签: 勃列日涅夫

    更多文章

    • 朝鲜太宗李芳远简介_李芳远怎么死的_李芳远的妻子焚伊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芳远

      朝鲜太宗李芳远朝鲜太宗李芳远生于1367年,卒于1422年,字遗德,是朝鲜王朝创立者李成桂的第五个儿子,也是朝鲜王朝的第三代君主,1382年李芳远在高丽王朝进士及第,官至密直司代言。李芳远是李成桂的儿子中最为出色的一个,在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李成桂的其他儿子不能相比

    • 朝鲜太祖李成桂简介_李成桂是中国人的后代_李成桂电视剧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成桂

      朝鲜太祖李成桂朝鲜太祖李成桂生于1335年,卒于1408年,号松轩,字君晋,1392年的时候李成桂通过军事政变登上了王位,之后改国号为朝鲜,李成桂就是朝鲜的开国君主,李成桂即位之后选择了作为明朝的宗主国,但是明朝承认了朝鲜这个国家的名称,却迟迟不愿意承认李成桂的君主地位,李成桂百折不挠积极争取,最

    • 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叶挺,独立,团部,旧址,纪念馆,介绍,叶挺,独立,团部,旧址

      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介绍叶挺独立团全名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建立于1925年11月21日,最初建立的地点是广东肇庆,独立团团部设置在肇庆的阅江楼,全团最初只有两千一百多人,被分为三个营部和两个直辖队。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武装队伍,

    • 揭秘白素贞是紫微星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揭秘,白素贞,紫微,真相,揭秘,白素贞,紫微,真相,一条,行

      揭秘白素贞是紫微星的真相白素贞是一条修行了上千年的蛇妖,因得到黎山老母和观音菩萨的指点而化为人形。后来,白素贞在报恩途中悬壶济世,屡次救苏杭一带的百姓于水火之中,后来她被法海关在雷峰塔下时努力修炼,最终成为一名得道高人。白素贞剧照相传,白素贞不仅是一条修行上千年的蛇仙,她还是大地之母女娲娘娘的亲戚。

    • 齐妃李氏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齐妃,李氏,关系,怎么样,齐妃,李氏,关系,怎么样,历史上

      齐妃李氏的关系怎么样历史上齐妃李氏为清代雍正皇帝的妃子之一,三阿哥弘时的生母。不同于现今大热的清宫剧《后宫甄嬛传》中的齐妃设定,历史上的齐妃也有过风头一时无两的时候。齐妃李氏影视形象齐妃李氏,早在雍正皇帝还没有继承大统的时候便已经跟随在其身边了。那时候的雍正皇帝还只是一个亲王而已,齐妃在那时正是他的

    • 朱淑真号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淑真,什么,朱淑真,什么,朱淑,真是,唐宋,时期,非常,有

      朱淑真号什么朱淑真是唐宋时期非常有名气的一位女词人,她曾经有过许多著名的作品,当时她也是那个时期作品最为丰富的女词人,可是在她去世的时候她的父母将她的许多作品都焚烧了,最后流传下来的也只有《断肠集》,关于她的出身以及籍贯历史上并没有统一的确切说法,以至于她的生平经历都十分的简单模糊,可是词人朱淑真的

    • 苏轼是什么派的代表词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苏轼,是什么,代表,词人,苏轼,是什么,代表,词人,豪放派

      苏轼是什么派的代表词人苏轼是“豪放派”的词人,虽然苏轼不是“豪放派”的创始人,不过“豪放”这个词是苏轼第一个用来评价诗词文章的,而且,苏轼创造了宋词“豪放”的一个巅峰。可以说宋词的豪放就是从苏轼开始的。苏轼画像在苏轼的词中不难看出那一份别人学习不来的豪放不羁,他不仅在是写一篇短短的词,他是在词中构建

    • 李世民游阴山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世民,阴山,故事,李世民,阴山,故事,李世民游地府,名著

      李世民游阴山的故事《李世民游地府》是名著《西游记》中的一个片段,这也是促使唐僧西天取经的一个直接原因。泾河龙王和袁守城打了一个错行雨布的赌,这件事情被魏征知道了。李世民剧照当时,魏征是唐太宗李世民手下的一位老臣,魏征在梦中斩掉了泾河龙王。泾河龙王非常恼怒,便想让唐太宗还命,唐太宗每天晚上都会做恶梦,

    • 湖阳公主新寡在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公主,新寡,什么地方,公主,新寡,什么地方,原名,刘黄,后来

      湖阳公主新寡在什么地方湖阳公主原名刘黄,刘黄后来与胡珍成亲,可是胡珍不久就去世了,湖阳公主日日郁郁寡欢。作为光武帝唯一的亲人,刘秀对刘黄很是上心,为了宽慰姐姐,光武帝决定为湖阳公主再觅良人。湖阳公主雕塑那时候听闻宋弘在朝中口碑不错,于是找了个机会和湖阳公主讨论群臣,借机刺探姐姐刘黄的意思,湖阳公主说

    • 历史名人诸葛亮墓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名人,诸葛亮,在哪,历史,名人,诸葛亮,在哪,汉中市

      历史名人诸葛亮墓在哪汉中市勉县的定军山脚下,树木郁郁葱葱,山环水抱,是一处难得的幽静之地,山光水色间,谁又能料到,一代名相,三国鸿儒诸葛亮便长眠于此,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定,躬耕于南阳的卧龙先生,为天下而出,经历了短暂而辉煌的一生,最后却也回归山野,也应了古人落叶归根的念想。诸葛亮墓远观武侯墓就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