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曾直言犯上指摘皇帝过失的韩愈为何蜕变成懦夫?

曾直言犯上指摘皇帝过失的韩愈为何蜕变成懦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126 更新时间:2024/2/11 11:03:17

核心提示:长庆三年(823年)早春,韩愈邀同僚张籍游曲江,写下《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网络配图

春景是美艳极了,但与社会现状反差强烈,令人反感。后世的陆游文天祥都批评韩愈“独善其身而置朝堂时弊于不顾”,今人也指责这时的韩愈已从一个敢说敢为的文人蜕变为一个明哲保身的懦夫,表现出了自身的“阶级局限性”。话是说得不错,只可惜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作为一个很想有所作为的知识分子,他曾仕途浮沉几起几落,甚至差点儿掉了脑袋,待到人老了,好不容易有了垂垂暮年其乐融融的安生日子,你再要求他像年轻时一样不顾一切地去冒政治风险,岂不是太强人所难了吗?

元和十四年(819年),崇道信佛的唐宪宗亲率宫女30人,手捧香花,去护国寺恭迎佛骨进宫供奉三天,然后再送往京城各个寺庙里瞻仰。上有好者,下必效之,于是君臣皆以信佛为荣。韩愈看不惯了,上表力谏,说供奉佛骨实在是一件荒唐事,梁朝就是因为信佛而亡国的。这下可就触怒了宪宗,声言要用极刑处死韩愈。幸亏裴度等人为其说情才免去一死,后被贬到潮州去做刺史。可韩愈还是“拎不清”,再度上表,而且措辞比前一次更严厉。宪宗龙颜大怒,遂下了一道圣旨,把韩愈一家逐出京城。

标签: 曾直言直言犯上指摘皇帝过失韩愈为何变成懦夫

更多文章

  • 商鞅变法为什么是四大变法中唯一人死政存?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商鞅,变法,为什么,四大,中唯,一人,死政,商鞅,变法,王莽

    商鞅变法、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变法。这四大变法之中只有商鞅变法没有“人死政废”。为什么只有商鞅变法这样,而其他的变法都最终失败了呢?一:秦国旧有勋贵势力最弱在“战国七雄”中,秦的立国时间最晚。秦正式立国以前,秦的领地被称为“西戎之地”,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秦立国以后秦国

  • 陕西公布甘泉宫考古成果:芈月在此处诱杀义渠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陕西,公布,甘泉,考古,成果,芈月,此处,诱杀,义渠,芈月

    在芈月传中,芈月色诱义渠王,并最终将其杀于甘泉宫。你可知道,甘泉宫在哪,现状如何呢?12月7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甘泉宫考古调查成果。图片来源于网络甘泉宫遗址地处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北部。《史记·蒙恬列传》云“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因此一般

  • 清朝的乾隆皇帝为何爱把自己打扮成文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乾隆,皇帝,为何,爱把,自己,扮成,文人,大型,人文

    大型人文纪录片《当卢浮宫遇到紫禁城》中,有这样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情节:同为那个时代世界上两个最伟大的统治者,中国的乾隆皇帝与法国的拿破仑皇帝在画家的笔下展开的形象完全不一样:拿破仑皇帝喜欢画家把自己描绘成战神,而乾隆皇帝则更愿意画家把自己打扮成文人。两位统治者形象的截然不同,代表的是中国与西方在国家发

  • 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不忘关心家乡的朝廷高官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伯温,不忘,关心,家乡,朝廷,高官

    刘伯温是浙西南地区历史上最著名的高官,于元末的1311年出生于处州府青田县南田(今文成县境内)。他自幼聪颖异常,29岁考中进士,后辞官回故乡隐居。网络配图刘伯温隐居青田期间,潜心著述,将自己的思想和对社会、人生的见解进行了一番总结,撰写了著名的《郁离子》一书。当时,全国各地反元起义风起云涌,刘伯温独

  • 揭秘是什么原因注定吴三桂难以成大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揭秘,是什么,原因,注定,吴三桂,难以,大事,崇祯,七年,三

    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公元1644年4月25日),崇祯皇帝在统御天下十七年之后,自缢身亡。同一天,闯王李自成进入北京。第二天,从关外赶来护驾勤王的吴三桂走到山海关之时,得知北京“沦陷”的消息,他便在山海关驻扎下来。他知道,崇祯时代已然是过去式,现在是李自成的“大顺”时代了。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时此刻,

  • 揭秘东汉废太子刘强为何要主动辞去太子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揭秘,东汉,太子,刘强,为何,主动,辞去,之位,武帝,刘秀

    光武帝刘秀一共有十一个儿子,郭皇后郭圣通生了五个,光烈皇后阴丽华生了五个,许美人生了一个,东海王刘强是长子,郭圣通所生。刘秀称帝后,阴丽华提出辞让,然后立郭圣通为皇后,立刘强为太子。太子刘强辞太子之位十六年后,急躁暴烈的郭圣通废后,阴柔婉转的阴丽华上台。连刘秀自己都说这不是什么好事,不许群臣上寿称庆

  • 官场张之洞:手法霸道蛮横 一点不像读书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官场,张之洞,手法,霸道,蛮横,一点,不像,读书人,清末,封

    清末,封疆大吏中以袁世凯与张之洞声望最重。袁世凯曾经这样描述两人的差别:“张中堂是读书有学问人,仆是为国家办事人。”简单说,老张有才华,适合做学问,老袁没学问,只能办具体事。看上去是自谦,其实是最阴损的贬彼扬己。官场是做学问的地方吗?中国传统观念里,读书人简直就是不明事理和迂腐的代名词,等同不称职。

  • 哪位皇帝一夜间痛失二十一个儿子?险当场气绝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哪位,皇帝,一夜间,痛失,十一个,儿子,当场,气绝,洛口,激

    在洛口激战正酣之时,刘聪后宫失火,二十一个小皇子全部被烧死了!一夜之间痛失了二十一个儿子,这对刘聪的打击比洛口惨败还要大。刘聪(?-318年8月31日),一名刘载,字玄明,匈奴族,新兴(今山西忻州)人,汉赵光文帝刘渊第四子,母张夫人,十六国时期汉赵君主,310年―318年在位。网络配图刘汉帝国当时控

  • 揭秘齐威王终成一代霸主的崛起之路靠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揭秘,齐威,王终成,终成,一代,霸主,崛起,之路,什么,齐威

    齐威王即位的第二十四年(前355),与魏王在郊外一起打猎。魏王问他:“大王也有宝物吗?”齐威王说:“没有。”魏王说:“像我们魏国这样的小国家,也还有能照亮前后各二十辆的直径一寸的夜明珠十颗,齐国这样的万乘之国怎么能没有宝物呢?”齐威王说“我和你当作宝物的有所不同。我有个大臣叫做檀子的,派他镇守南城,

  • 屈辱!开国皇帝被亲生儿子削掉鼻子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屈辱,开国,皇帝,亲生,儿子,削掉,鼻子,开国,皇帝,非正常

    在开国皇帝的非正常死亡录中,战死沙场者有之,命丧政变者有之,囚禁饿死者有之,为爱殉情者有之。或壮烈,或悲惨,或苍凉,或凄美,因为头上闪耀着开创王朝基业的绚丽光环,所以他们的死,同样可圈可点、可歌可泣。相比之下,西夏王朝缔造者元昊被人削去“鼻子”而死,则显得有些窝囊。网络配图鼻子,在古代叫做“准”。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