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商鞅河西之战介绍

商鞅河西之战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853 更新时间:2024/2/12 12:04:37

商鞅河西之战介绍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卫国国君的后裔,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商鞅河西之战有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才有了商鞅的名字。

商鞅画像

河西之战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当时群雄争霸,各国都想占领封地,变得强大。河西之战就是秦国和魏国为了争夺关中河西地区发动的历时多年的大规模战役。秦国是西部诸侯大国,都城建在泾阳,春秋时期的四强国之一。但是战国初期,因为国家内部权力的争斗,频繁更换君王,世袭的权利太强,不能形成强有力的统治,社会变革也没有能尽快的完成,实力有所下降,所以被当时强大起来的魏国夺去了属于秦国的河西地区。

收复河西失地、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是秦献公秦孝公两代国君的愿望。秦孝公继位后,更是将收复河西失地作为国家的首要任务之一。商鞅在卫国不受重用便转而投奔秦国,在收复河西上做出巨大贡献。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了魏国的同盟国卫国,夺取了漆及富丘两地,魏国帮同盟国进行了反击。秦孝公就趁魏军主力攻击赵国时进行了偷袭,派兵进攻魏河西长城重要据点元里,大败魏军,歼灭守军七千人并占领少梁。这次胜利为收复河西开了一个好头,商鞅作为收复河西失地的主将,在战争中显示了他的军事及外交才能。

商鞅河西之战是两国反复争夺失地的较量,一共进行了五次,两国交锋近五十年之久,秦国也在商鞅的变法下逐渐强大起来。

秦魏河西之战影响

秦魏河西之战说得是两国为了争夺战略要塞,多次进行对抗的大规模战役。河西之战一个打了五次,前前后后打了近50年,那么秦魏河西之战的影响都有哪些呢,在历史上的评价又是怎样的?

河西之战图画

第一次河西之战魏国当时国力较强盛处于主动方,这次战役,魏国采用先建立巩固的前进基地即占领少梁,再大举进攻,最后扩大战果的方法,进攻河西之地的作战计划顺利完成,秦军节节败退,被赶到洛水一带。这次战役,魏国的势力进一步扩大,给秦国以沉重的打击。第二次河西之战时,河西地区基本已被魏国占领,秦军多次派兵进攻想收复河西要地,都以失败告终。秦王不惜以50万大军攻打魏军,但是却大败在魏国名将吴起率领的7万大军的高昂士气下,秦军损失惨重,魏国士气高涨。

第三次河西之战中秦军取得胜利,打败魏军三次。秦国在秦献公的治理下逐渐强盛起来,但是还是存在很多问题。这三次作战能胜利主要归功于秦献公的个人军事能力和威望,再加上魏军的主力并不在河西一带。

第四次河西之战时,秦国在商鞅变法下有了一定的实力和魏国抗衡,但是太过于急功近利,秦国本身的改革也还在初期,国家根基不稳,所以面对第一强国的魏国在河西地区的争夺上还是没有成功。

秦国最终还是收复了河西要地,秦魏河西之战的影响是秦国完全控制了东进中原的要道,在战略上处于主动地位,奠定了秦国进军中原的基础。

公孙衍收复河西之战介绍

公孙衍是魏国阴晋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他主张合纵抗秦,但是又曾经在秦国出仕做官。而且公孙衍收复河西之战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

公孙衍剧照

秦国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上,日益强大起来,商鞅死后,公孙衍被秦惠文王任命为大良造,收复河西的愿望谨记在心,于是积极谋划,向魏国发起攻击。当时的魏国刚和齐国进行了大战,损失了10万大军,且近期的战役都是屡战屡败,魏国的国力不及以前。此时的魏国既缺精兵,又缺良将,面对公孙衍率领的秦兵,魏国根本抵挡不住,只好割地求和。他们所割让的阴晋,位于魏国与秦国的交界之处,是一个要地,正巧也是公孙衍的家乡。50多年前,魏国名将吴起就是在阴晋以区区7万的兵力战胜了秦国的50万大军,创造了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标签: 商鞅河西之战介绍商鞅河西之战介绍公元前39

更多文章

  • 第一次长沙会战时间是什么时候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第一次,长沙,会战,时间,什么时候,第一次,长沙,会战,时间

    第一次长沙会战时间是什么时候第一次长沙会战是第九战区的部队在湖南、湖北等地和日军发生的战争,这次战争实质为防御战役,这也是自二战后日军对中方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进攻,当时日本为了能够让国民党投降,并且对他们进行军事方面的打击,所以带领十万军队从湘北等不同的三个方向对长沙地区发起了进攻。有一些人对于第

  • 周敦颐为官品行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周敦颐,为官,品行,怎么样,周敦颐,为官,品行,怎么样,北宋

    周敦颐为官品行怎么样周敦颐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同时也是官员,他为官期间政治清明,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周敦颐为官时,还有一个故事流传了下来。周敦颐雕像据说,有一案子拖了好久也没判决,但周敦颐只审讯一次就弄清楚了来龙去脉。县里的人和百姓都惊讶地说:“这就是资格老的狱吏也做不到!”,所以部使者向上推荐他

  • 王士珍为何如此受袁世凯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王士珍,为何,如此,袁世凯,信任,王士珍,为何,如此,袁世凯

    王士珍为何如此受袁世凯信任王士珍,字聘卿,河北正定县牛家庄人,其出身于耕读世家,少年时投入淮军统领叶志超的门下,后被保荐入天津武备学堂炮兵科深造,与段祺瑞、冯国璋等人为第一批学员。王士珍因身出中枢且时隐时现,如神龙见首不见尾而被称为“北洋之龙”。毕业后,段祺瑞被派往德国留学,王士珍与冯国璋则去了日本

  • 道光为何认为林则徐禁烟是“误国误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道光,为何,认为,林则徐,禁烟,误国误朕,道光,为何,认为

    道光为何认为林则徐禁烟是“误国误朕”道光十九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后,道光帝欣喜万分,誉为:“可称大快人心事!”不久,林则徐过55岁生日,道光帝又亲笔书写“福”、“寿”二字的大楷横匾,差人送往广州,以示嘉奖。可是鸦片战争爆发后,道光帝大翻脸,称林则徐“误国误朕”又是为何呢?林则徐在世界上也享有很高的威

  • 屋大维是如何打败安东尼赢得罗马长期和平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维,如何,打败,安东尼,赢得,罗马,长期,和平,大维,罗马

    屋大维是罗马历史上最有名望的皇帝,但是他取得皇帝的路并不平坦,是经过激烈的斗争和残酷的战争得来的,也正是因为他取得的这些成就,让罗马后来出现了长达两百多年的和平稳定时期。屋大维解决雷必凯撒遇刺身亡,他指定的继承人就是屋大维,但是屋大维那个时候并没有什么力量,最有实力的两个人是安东尼和雷必达,因此屋大

  • 为何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也难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为何,春秋,五霸,之首,齐桓,难以,善终,齐桓,登位,之初

    齐桓公登位之初,他听从了鲍叔牙的规劝,不但原谅了对他有一箭之仇的对手管仲,而且还重用他为相。管仲果然有经天纬地之才,他在辅助齐桓公期间,大力推行政治经济改革,尊重民意,顺应民心,使齐国日益强盛。齐桓公听信奸佞小人桓公、管仲君臣经过近四十年的励精图治,终于修成正果。齐桓公“九会诸侯,一匡天下”,成了“

  • 华罗庚的优选法相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华罗,优选法,相关,介绍,华罗,优选法,相关,介绍,说到,必

    华罗庚的优选法相关介绍说到华罗庚优选法也必然会提到华罗庚的统筹法,这两者都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在今天所说的烙饼问题就是属于华罗庚的优选法范畴,而烧水的问题就是统筹法的范畴。华罗庚致力于研究如何在合理安排时间的方面,于是提出优选法理论和统筹法理论。为了能够合理利用资源,节约时间,华罗庚把数学方法成

  • 张大千的虎是怎么画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大千,怎么,画的,张大千,怎么,画的,作为,一个,有名,画

    张大千的虎是怎么画的张大千作为一个有名的画家,那么他在画画界应该是有较为擅长作画之物的,或者说他总有最爱的画作对象。就小编所知道的虎便是张大千较为善长画作的,众人都道张大千的虎在笔下显得栩栩如生,虎虎生威,就像要跳出纸张,来到现实一般,可谓功力之深厚。那么张大千的虎为何可以达到如此逼真之境地?关于张

  • 百团大战有多少人参与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百团大战,多少,参与,百团大战,多少,参与,日本,长期,围剿

    百团大战有多少人参与在日本的长期围剿下,中华民族抗日士气低落,部分地区出现了向日本投降的苗头,共产党决定主动出击,发动了对日本华北势力的战争。1940年7月,八路军领导下令了反击作战的任务,制定兵力不少于二十二个团的方针,准备攻击正太铁路,同时,对华北其他地区的铁路线以及公路线也部署兵力展开破坏打击

  • 武松杀潘金莲的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松,潘金莲,典故,武松,潘金莲,典故,武大,妻子,也就是

    武松杀潘金莲的典故潘金莲是武大郎的妻子,也就是武松的嫂子,那武松杀潘金莲是怎么一回事呢?新《水浒传》潘金莲剧照武松杀潘金莲其实是因为潘金莲的行为不检点,那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本来潘金莲嫁给相貌丑陋的武大郎就心意难平,在看到武松的时候,对高大威猛的武松动了心,但是武松却因此很不喜欢潘金莲,让潘金莲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