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荀子大略主要内容是什么

荀子大略主要内容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115 更新时间:2024/1/22 20:36:24

荀子大略主要内容是什么

荀子出生于公元前313年,死于公元前238年,是战国时期的赵国人。荀子的大略主要讲的是人的善恶观念,嘴巴上讲讲善与恶是容易的,问题的关键是看行动,哪怕善事再小也要去完成,恶事再小也不能去做。

荀子石像

荀子小时候非常的聪敏,在荀子10岁的时候就有神童的称号,学问很好、长大后游历过许多的国家曾经到过燕国,不过很可惜荀子没有被燕国的君赏识。到了荀子50岁的时候,齐国的君王张榜要招贤才,许多人都纷纷赶往齐国,荀子也被吸引前往齐国。

荀子在齐国住了很长的时间,一直受到齐王的尊敬,荀子在齐国当了齐国的顾问。关于荀子大略的观点也在齐国传播开来。由于荀子一直受到齐王的赏识遭到很多人的眼红,还到处说荀子的坏话,谁知道这些话却传到了齐王的耳朵里,因此齐王开始慢慢疏远了荀子。

荀子看到这样的情况便离开了齐国。这时荀子都已经81岁了。荀子听说楚国在招贤才,荀子便决定去楚国。楚国的春申君听说过荀子,便让他在楚国当了兰陵令。但是没想到荀子去到了楚国还是有人在说他的坏话,春申君被这话蛊惑了,后来春申君辞退了荀子。

荀子去到秦国见了秦国的君王。而此时的秦王正想攻打天下,对荀子对他讲的道理一点也听不进去,荀子心灰意冷只好回到了赵国。春申君赶走了荀子便心生悔意,就派人到赵国去请荀子回来。荀子拗不过春申君的好意,便又回到了楚国当官。春申君死后,荀子也90多岁了,就辞官退隐了。

荀子思想的影响有哪些

荀子名况,字卿,是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学家和政治家,世人尊称他为“荀卿”,曾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和楚兰陵令。

荀子石像

荀子学识渊博,作为封建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既承了前期儒家学说精髓,又广泛吸收了百家学说之长,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建立并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形成了古代唯物主义。

从人文角度,他提出了性本恶的性恶论,重点强调了后天环境影响和人文教育作用,成为了与孟子的‘性善论’的相对观点。他提出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相互的人文理念,被历代开明的封建君主所采用。

从自然角度,他提出尊重自然规律,他不信天命、不尚鬼神,但提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

从政治角度,他提出了经济发展与物质文明、礼治法治并重的理论雏形,既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又关注人类的物质需求。他提出的任用贤能、崇尚节俭对稳定和巩固政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是荀子思想具有学术批判精神,是春秋战国时代各种学术、学说争鸣、交融的一个缩影,具有积极的学术发展意义。二是荀子不折不扣地传授和弘扬儒家经典绝学,使得中华礼仪文明得以延续和发扬,功不可没。三是荀子思想不仅是纸上谈兵,坐而论道,而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他讲学于齐、仕宦于楚、议兵于赵、议政于燕、论风俗于秦,实现了出世与入世结合,承担了社会责任。

荀子人性论主张什么

荀子作为我国先秦时期的一名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人性问题的研究上颇有见解,其得出的“性恶论”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古代思想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当今学者在人性问题的研究上也具有较大的影响。

荀子画像

荀子的人性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非“善”,这与孟子所提倡的“性善论”形成鲜明的对比。荀子之所以主张人性本恶,是因为他认为,如果人性本是“善”的,那么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在,也就是说人无需开展教育,就可以自行遵纪守法,规范行为,社会的秩序也就会良好、有序。然而事实却与此相反,人有好坏之分,社会秩序也需要不断去维护才得以有序。因此,“人性本恶”是荀子人性论的核心思想。

标签: 荀子大略主要内容是什么荀子大略主要内容是什

更多文章

  • 甲午战争时慈禧忙于过寿:3天打不到北京就行!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甲午战争,慈禧,忙于,过寿,天打,不到,北京,1894年,岁

    1894年岁末,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大连、旅顺相继陷落,北洋舰队退守威海。日军大举进攻,在荣成登陆,摆开海、陆夹击威海清军之势。尽管北洋海军主力舰“定远”、“镇远”雄风犹存,如果海陆配合运用得当,完全可以同日军再打一阵子,但是,清军失败的命运早已注定。甲午到底败在哪里这一年,对甲午殇思与镜鉴的论述颇多

  • 历史上的高力士:辅佐唐玄宗 反对弄虚作假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上,高力士,力士,辅佐,唐玄宗,反对,弄虚作假,唐代,宦

    唐代大宦官高力士在后人的印象中不是什么好鸟,很多人认为他是“奸臣”,是“坏蛋”,与赵高、魏忠贤、李莲英等是一路货色。其实,在历朝历代的大宦官中,高力士虽然也权倾朝野,参与政事,但纵观他的一生,似乎并没有干什么祸国殃民的坏事。相反,他对唐代形成“开元盛世”的局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是不容否定的。从他的

  • 皇帝的女儿真可怕 盘点历史上那些倒霉的驸马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皇帝,女儿,可怕,盘点,历史上,那些,倒霉,驸马,驸马,常被

    驸马爷,常被认为是受上天眷恋的幸运儿。然而,他们并非个个都是美满幸福的。网络配图在历史上,汉武帝时开始设置这种官,起初多让皇室或外戚及王宫大臣的子弟担任。到三国时,魏国的何晏因与公主结婚,被授予驸马都尉之职。其后,杜预与司马懿(晋宣帝)的女儿堂山公主结婚,也拜为驸马都尉,魏晋之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加驸

  • 探秘:秦始皇和汉武帝一生中四大共同嗜好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探秘,秦始皇,汉武帝,一生中,四大,共同,嗜好,秦皇,汉武

    秦皇汉武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两位可比肩的风云人物。图片来源于网络一个扫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的中央集权国;一个内修文治,外用武功,统治整个西汉王朝约四分之一的时间。有意思的是,这秦皇汉武毕生还有着共同的四大“嗜好”或曰激情:一曰征伐秦始皇无疑是一个血性汉子,凭着他与生俱来的血性与刚烈,凭着

  • 考证秦始皇33子女仅余下秦二世胡亥存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考证,秦始皇,子女,余下,秦二世,二世,胡亥,存活,专家,考

    据专家考证,秦始皇共有子女33人。秦始皇子女,除胡亥在赵高、李斯合谋下篡得皇位做了秦二世,其余32人皆死于非命。究竟秦始皇子女32人死于非命是如何发生,又是何人所为?图片来源于网络秦始皇有多少子女,秦始皇死后这些子女下落如何,几千年来,一直没有人能说清楚。见于史书有名可考的秦始皇子女只有长子扶苏,秦

  • 揭秘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自我推销最成功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揭秘,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自我,推销,成功,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各类人才或者写文章以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或者游走天下说服国君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使得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图片来源于网络在那些游走之士中,更多的是借游说之机谋取高官厚禄,在显名的同时也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但是这些人在获得利益之前,要么是

  • 解析朱棣为明朝留下的丰功伟绩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解析,朱棣,明朝,留下,丰功伟绩,众所周知,朱棣,靠了,非常

    众所周知,朱棣是靠了非常手段才能上位当皇帝。对于朱棣在历史上的评价不一,有人说他是个恶霸赖汉,有人说他是个好皇帝。爱民如子,为明朝的发展做出很多的贡献。与此同时,也有许多人纠结于建文帝为什么不杀燕王朱棣,认为只要对朱棣痛下杀手,削藩必定成功,可是,事实是这样吗?换做是你你能对燕王痛下杀手吗?建文帝为

  • 李世民究竟为何没杀武则天:谁是武则天的替死鬼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究竟,为何,没杀,武则天,谁是,替死鬼,李世民,为何

    李世民为何没杀武则天:在龙凤呈祥的年代,尤其是中国更看重男权主义,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都是男人主宰社会,女人只有顺从。在这个男尊女卑的年代,武则天应该是顺从的,为何李世民还要杀武则天呢?原因可能就是武则天不甘于服从于男人,所以她却打破了龙主凤从这一亘古不变的思想,成了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把

  • 明朝秘史:明英宗复辟后为什么要杀忠臣于谦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秘史,明英宗,复辟,为什么,忠臣,于谦,明英宗,明朝

    明英宗,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是历史上著名事件土木堡之变中被俘虏的皇帝,而于谦则是历史上有名的忠臣,一生白衣,自检朴实,两袖清风,是一个难得的忠臣,按理说得此良臣,明英宗当可效仿唐太宗与魏征,但事实真好想法,据记载,明英宗在复辟之后首先下手的正是于谦。想知道明英宗杀于谦的理由吗?一起来看看

  • 隋文帝的年号是什么 隋文帝为什么有两个年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隋文,年号,是什么,为什么,两个,隋文,隋朝,开创者,作为

    隋文帝,隋朝的开创者,作为皇帝,隋文帝与历史上大多数的皇帝一样又不一样,一样的是他像历史大多数的明军那样对国家励精图治,勇于开拓使得国家的疆土越发的辽阔,不一样的是,隋文帝的后宫,知道独孤皇后吗?他和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四十余年同甘共苦,几十年如一日的恩爱有加。网络配图当然啦,以上小编所述的大家或许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