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冯道: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

冯道: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871 更新时间:2024/1/19 19:06:24

冯道(882~954),中国大规模官刻儒家经籍的创始人。字可道,自号长乐老。汉族,五代瀛州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人。历仕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四朝十君,拜相二十年,人称官场“不倒翁”。好学能,主持校定了《九经》文字,雕版印书,世称“五代蓝本”,为我国官府正式刻印书籍之始。

网络配图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大乱时代:春秋战国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那时候,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华大地,五十六个民族的精英们个个粉墨登场,乱世中不知出了多少位智者,多少位英雄。冯道,便是见证五代史的唯一奇人。有人称他是“十朝元老”,官场上的不倒翁;有人说他软脊梁,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汉奸”;有人说他颇懂“无为”之道,上善若水,悟出了官场上的老子之道;有人说他政绩空空,无所建树,占着茅坑不拉屎;还有人说他个人修为了得,是大至大圣的完人;更有人说他体察民情,也算个仁人君子……

标签: 冯道中国历史上唯一十朝元老冯道882954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何娶丑女为妻:纯粹为了积攒政治资本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为何,丑女,为妻,纯粹,为了,积攒,政治,资本,说起

    说起诸葛亮,大家都会想到三顾茅庐、白帝托孤、七擒孟获、挥泪斩马谡、独创木牛流马……千百年来,他被人们当作智慧的化身。尤其是在文学作品的渲染下,一个神秘莫测而近乎完美的智者形象出现在大家眼中。鲁迅先生曾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妖。”那么,诸葛亮真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近神”吗?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文化

  • 秦始皇熟知经济学:筑长城防御收益远远比支出大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始皇,熟知,经济学,长城,防御,收益,远比,支出,公元前

    公元前215年,在今天内蒙古的河套地区。秦朝大将蒙恬率领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凶狠的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刚刚统一天下的秦军士气正旺,一举拿下了河套地区。匈奴残部望风而逃,远遁大漠。然而,凯旋的秦军得到的命令,却不是再接再厉,攻占漠北,而是转攻为守。30万大军以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的北方长城为

  • 大唐名将程咬金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大唐,名将,程咬金,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程咬金,58

    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人。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末天下大乱,程咬金先后入瓦岗军、投王世充、降唐。随太宗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以功封宿国公。网络配图 其事迹常见于各种文学作品大唐名将程咬金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位列第十

  • 揭秘: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周培公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揭秘,康熙,身边,重要,谋臣,一周,培公,周培公,1632年

    周培公(1632年—1701年),名昌,字培公,湖北荆门人,是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官至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三藩之乱时,曾劝降割据平凉的王辅臣,其著作被收入《介庵草》。周培公剧照早年经历周培公幼年丧父,十岁时,李自成进攻荆郢间,其母孙夫人殉难而死,周培公落魄无依。成为州卒小吏,不久依

  • 北齐文宣帝:嗜杀成性肆淫众臣妻女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北齐,文宣帝,宣帝,嗜杀成性,肆淫,众臣,妻女,北齐,文宣帝

    北齐文宣帝高洋非但好色,且嗜酒如命,每饮必醉,每醉必杀人。北齐文宣帝高洋将大镬、长锯、锉、碓等陈列在金銮殿上,每次喝醉后动辄以杀为戏,因为他从早到晚不停地喝,所以也就从早到晚不停地杀人,宫女、宦官及左右亲信不断惨死在他的刀下,为了满足皇帝大人这一特殊嗜好,当时有小人献计让司法部门遂把判处死刑的囚犯送

  • 李治性格怯懦 受制朝臣 他真的昏庸无能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治,性格,怯懦,受制,朝臣,真的,昏庸,无能,唐高宗,高宗

    唐高宗李治是大唐开国之后继承大统的第三位皇帝。在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光芒掩盖下,李治的历史功绩常被后人淡化,多数人评价其“性格怯懦,受制朝臣”,乃是一位在政治上缺乏经世之才的守成皇帝。唐高宗李治剧照其实,做一个合格的守成皇帝,也未必像世人想象的那么容易,想来唐玄宗李隆基从先辈手中接过锦绣河山,可稍一疏忽

  • 揭秘末代皇后婉容的后宫生活,时常在浴后孤芳自赏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揭秘,末代,皇后,婉容,后宫,生活,常在,孤芳自赏,庄师父到

    “庄师父到!”门口太监一声传报,孙耀庭赶忙起身禀报婉容。“主子,庄师父来了。”“有请。”婉容异常高兴。这时,溥仪的洋师父——庄士敦身着长袍马褂,头戴一顶深色礼帽,说着半生不熟的中国话走进了储秀宫。见到婉容,他没有按照宫内规矩行什么大礼,只是双手抱拳,作了一个太监们觉得多少有些可笑的“揖”。“皇后好…

  • 北宋哲宗后宫争斗战 刘婕妤取代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宋,哲宗,后宫,争斗,刘婕妤,取代,皇后,古时,礼教,繁多

    古时礼教繁多,后宫等级森严,按说诸事都该按部就班,但北宋时期就有过这么一档子稀罕事:刘婕妤在得宠之后公然向后宫的一把手孟皇后发起了进攻,演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美女战”……宋哲宗赵煦继位时才11岁,朝中由高老太皇太后和向太后主事,二人把给哲宗找老婆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在哲宗14岁时,这事便提上日程,高老

  • 史上丑女皇后贾南风为何广招面首 采阳补阴求长寿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史上,丑女,皇后,贾南风,南风,为何,广招,面首,采阳,补阴

    如何延年益寿、长生不老,是历代帝王百般纠结的一个命题,秦始皇派方士徐福东渡琉球,梁武帝四十年不近女色,明嘉靖蛰居宫中炼丹二十年不见大臣,等等,多为此故。当史官们把刀笔专注于攸关国家命运和政治兴衰的帝王生命的时候,另外一个群体也悄悄加入了追求长寿的行列,这就是那些步入中年的贵妇名媛。她们以弱柳扶风般轻

  • 朱元璋暴打茹太素:禁绝废话提高效率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暴打,茹太,禁绝,废话,提高效率,明史,有个,有意思

    《明史》里有个很有意思的“段子”,今天读来还让人会心一笑。1376年,司法部副部长茹太素给朱元璋打了一份报告,长达17000字,朱元璋看得眼花,就让秘书王敏念给他听,都念到6300多字了,还不知道要说啥。朱皇帝实在受不了,当场找人把茹部长狠揍了一顿。第二天又让王秘书接着念,从第16500字到结尾,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