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魏东魏官员孙腾生平简介

北魏东魏官员孙腾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055 更新时间:2024/1/16 22:47:43

孙腾(481年―548年),字龙雀,咸阳石安人,北凉中书舍人孙通之孙,南北朝时期北魏、东魏官员。

孙腾朴实坦诚,熟悉吏事。正光年间,随尔朱荣进入洛阳,任冗从仆射。后为高欢帐下,随高欢东征邢杲,擒获叛贼。历任后将军、侍中、尚书左仆射、司空、尚书令、太保等,封爵石安县伯,后进封咸阳郡公。

武定六年(548年),孙腾去世,时年六十八岁,追赠使持节、都督冀定等五州诸军事、冀州刺史、太师、开府、录尚书事,谥号文。天保初年,文宣帝以孙腾有佐辅之功,配享高欢的庙庭。

家世背景

孙腾,字龙雀,是咸阳石安人。孙腾的祖父孙通,初仕北凉,担任中书舍人。北凉灭亡后,归顺北魏,定居北部边地。孙腾富贵后,北魏朝廷追赠孙通为使持节、侍中、都督雍华岐豳四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司徒公、尚书左仆射、雍州刺史,追赠孙腾的父亲孙机为使持节、侍中、都督冀定沧瀛殷五州诸军事、太尉公、尚书令、冀州刺史。

跟随高欢

孙腾少年时朴实坦诚,熟悉吏事。北魏正光年间(520年525年),北方动乱,孙腾冒着危险偷渡关戍,来到秀容。适逢尔朱荣树起义旗,孙腾便跟随尔朱荣进入洛阳,依例升任冗从仆射。不久担任高欢都督府长史,随从高欢东征邢杲。军队驻扎齐城时,抚宜镇军人阴谋造反,欲害督帅。孙腾得知这一消息后,急忙报告高欢。事情很快爆发,由于高欢事前做了防备,擒获这伙叛乱分子。朝廷任命高欢为晋州刺史,孙腾做长史,加任后将军,封石安县伯。高欢从晋阳动身经过滏口,抵达襄垣,尔朱兆率众从后追来。高欢在水边同尔朱兆宴饮,互相结拜兄弟后,各归军营。第二天清晨,尔朱兆又召高欢,高欢想安慰他,打算前往,上马之前,孙腾拉着高欢的衣服予以劝阻。于是尔朱兆便隔水谩骂,骑马赶回晋阳。于是高欢就率部向东进发。

嫉妒隆之

等到高欢在信都起义时,孙腾因真心诚意地投入,因此经常参与大事的策划。孙腾认为朝廷隔绝,无法对其发号施令,不如权且立一人为帝,那么人心就会思散,所以屡次向高欢建议,而得采纳,于是立孝静帝元善见为帝,建立东魏政权。孙腾官拜侍中,不久加任使持节、六州流民大都督、北道大行台。高欢向邺城进军,让段荣留守信都。不久,改派段荣镇驻中山,让孙腾居守信都。攻克邺城后,授任孙腾为相州刺史,改封咸阳郡公,增加封邑连前合计一千三百户。入朝后担任侍中。当时北魏的京兆王元愉的女儿平原公主正在守寡,孙腾想娶她为妻,但却遭到平原公主的拒绝。侍中封隆之无妻,平原公主想嫁给他,孙腾因此嫉妒封隆之,而且矛盾闹得很大。高欢上书孝静帝,请免朝官,任命其为外职,但很快又官复原职。

寻访女儿

孙腾是高欢的心腹,居于高欢门下,与斛斯椿等人共掌机密。斛斯椿已滋发异心,因而两人关系总是不能协调。孙腾深受猜忌,感觉到灾难马上要降临头上,于是秘密率领十几名骑兵奔赴晋阳。高欢领兵讨伐斛斯椿,留孙腾行并州刺史事,又任命他为冀相殷定沧瀛幽安八州行台仆射、行冀州刺史事,复行相州刺史事。

天平初年,孙腾入朝担任尚书左仆射,并主持内外所有的大事,兼任司空、尚书令。此时西魏派遣将领寇掠南兖,朝廷诏令孙腾为南道行台,统领诸将攻打。孙腾怯懦,缺少威略,结果失败而返。后又任司徒。当初北境边地战乱兴起时,孙腾丢失一女,富贵起来后,派人到处访问寻找,却没有获得线索,怀疑女儿成为他人的奴婢。孙腾担任司徒后,凡有奴婢来请求成为良人时,并不问虚实,一概应允,其目的是希望免除更多的人的奴婢身份,从中找到自己的女儿。高欢入朝,有人将此事告诉高欢,高欢听后极其恼怒,撤掉他的司徒官职。武定年间(543年550年),受命出使青州,搜括浮逃户口,归朝后升任太保。

去世配庙

武定六年(548年)四月,孙腾去世,时年六十八岁。朝廷追赠他为使持节、都督冀定等五州诸军事、冀州刺史、太师、开府、录尚书事,谥号文。北齐天保初年,以孙腾有佐辅之功,文宣帝高洋诏令祭告其墓。皇建年间(560年561年),配享神武帝高欢的庙庭。其子孙凤珍继嗣。孙凤珍愚昧平庸,武平年间(570年576年),死于开府仪同三司的职位上。

标签: 孙腾

更多文章

  • 南朝陈宣帝第十六子岳阳王陈叔慎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陈叔慎

    陈叔慎(572-589),字子敬,长城(今长兴)人。南朝陈宣帝第十六子。官至使持节、都督湘衡桂武四州诸军事、智武将军、湘州刺史。不肯投降,秦王将他们全斩首于汉口。岳阳王陈叔慎,字子敬,高宗第十六个儿子。少年聪敏,十岁能写文章。太建十四年(582),被立为岳阳王,其时年纪十一岁。至德四年,任侍中、智武

  • 北周将领贺若敦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贺若敦

    贺若敦(517-565)北周将领,以武猛而闻名,任金州(今陕西省安康)刺史。北周保定五年(565年)十月,贺若敦因口出怨言,为北周晋王宇文护所不容,逼令自杀。其子贺若弼为隋初著名将领。北周明帝武成二年(公元560年),南朝陈太尉侯瑱等领兵进攻湘州(今湖南长沙),北周马上派遣军司马贺若敦渡江援救。贺若

  • 东晋史学家习凿齿生平简介 习凿齿的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习凿齿

    习凿齿人称习主簿,是东晋的文学家、史学家、官员,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贡献。桓温曾赞道:“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习凿齿习凿齿生平简介习凿齿字彦威,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东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精通玄学、佛学、史学。著作有《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逸人高士传》、

  • 东晋书法家郗愔书法特点介绍 郗愔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郗愔

    郗愔字方回,生于山东省金乡县,是东晋时期的大臣,官至会稽内史、镇军将军等,封爵南昌县公。此外,郗愔在书法方面也颇有成就,王僧虔曾赞他的章草只比姐夫王羲之差一点而已!郗愔书法郗愔善书法,擅长草隶体。王僧虔《论书》称:“郗愔章草,亚于右军。”梁武帝《古今书人优劣评》评:&ldq

  • 东晋书法家郗愔生平简介 郗愔的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郗愔

    郗愔出身名门,是太尉郗鉴的儿子,姐姐郗璿嫁给了“书圣”王羲之,弟弟郗昙也身居高位,儿子郗超则是桓温的谋臣,家族可谓兴盛。郗愔也高寿,活到了72岁。郗愔郗愔生平简介郗愔(313年-384年9月28日),字方回,高平金乡(今山东省金乡县)人,东晋太尉郗鉴长子,王羲之的内弟,在东

  • “竹林七贤”之一王戎的后人 王戎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戎

    王戎出身琅玡王氏,家族人才辈出,他亦是当时名士,人称“竹林七贤”之一。王戎曾参与灭吴战争,绥慰新附、宣扬威惠,使荆土悦服,之后他认为天下将乱故而不理世事,纵情山水。王戎王戎的后人长子:王万,一作王绥,有美名,肥胖,十九岁卒。次子:王兴,庶出,戎所不齿,以从弟阳平太守愔子为嗣

  • 黄遵宪诗歌思想内容介绍 黄遵宪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黄遵宪

    黄遵宪简介:黄遵宪诗歌思想内容有哪些?黄遵宪是怎样一个人?本文这就为你介绍:黄遵宪简介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

  • 东晋大臣学者颜含的生平事迹介绍 颜含后人盘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颜含

    颜含生于琅琊莘,是孔子的学生颜回的后人,也是东晋名臣。颜含官至右光禄大夫、侍中、散骑常侍大司农、散骑常侍等职,封爵西平县侯。颜含的生平事迹颜含,字弘都,琅琊莘(今山东临沂费县方城镇诸满村)人,东晋名臣。 复圣颜子(即颜回)的第26世孙。晋惠帝时,太傅东海王司马越以他为参军,出补闿阳令。晋元帝镇下邳

  • 清末民初目录学家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作品介绍 余嘉锡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余嘉锡

    余嘉锡是清末举人出身,曾担任过吏部文选司主事,后来在北大、中国大学、辅仁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高校教目录学,是一位优秀的目录学家。余嘉锡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世说新语笺疏》是200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余嘉锡。 本书系统地考辨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乖错迭失,并对所论述的许多种古籍。四库提要

  • 清末民初目录学家余嘉锡简历 怎么评价余嘉锡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余嘉锡

    余嘉锡生于河南商丘,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目录学家,著有《四库提要辨证》《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等作品。余嘉锡文笔灵活,跌宕有致,一生涉猎广泛。余嘉锡余嘉锡简历余嘉锡(1884年2月9日-1955年1月23日),字季豫,号狷庵。祖籍湖南常德,出生于河南商丘。中央研究院院士,语言学家、目录学家、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