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最有权势的侍女苏麻喇姑生平介绍 苏麻喇姑有哪些奇特的生活习惯?

清朝最有权势的侍女苏麻喇姑生平介绍 苏麻喇姑有哪些奇特的生活习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726 更新时间:2024/1/23 7:15:11

苏麻喇姑,本名苏茉儿,实际上“苏麻喇姑”是在她去世之后对她的尊称。苏麻喇姑一生的经历可谓是颇为传奇,特别是她仅仅凭借着一介宫女的身份,便赢得了顺治康熙雍正三代帝王的极度尊崇,从而成为了整个清朝时期当之无愧的“第一宫女”。

然而,苏麻喇姑却有着两个非常“奇特”的生活习惯,其一是她一年只洗一次澡,其二就是她生病了从来不治病吃药。

只不过,这两个在常人看来有些无法理解的生活习惯,对于苏麻喇姑来说,却是坚持民族传统和宗教信仰的最好体现。

苏麻喇姑“奇特”的生活习惯是从小就养成的,并且她也坚持了一生。

苏麻喇姑,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落的一个普通牧民家庭,之后被科尔沁贝勒寨桑看中,让其成为了自己二女儿的贴身侍女,而寨桑的这个女儿,便是历史上的孝庄太后布木布泰。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苏麻喇姑与孝庄之间便开了一段长达数十年的主仆情谊。

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不满13岁的孝庄正式嫁给皇太极成为其侧福晋。而苏麻喇姑也就此离开了蒙古草原,跟随孝庄来到了盛京,继续担任孝庄的贴身侍女。虽然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苏麻喇姑的出生年月,但是按照当时的惯例,苏麻喇姑应该与她的“主人”孝庄年龄相仿,所以这个时候的苏麻喇姑应该也就是十二三岁的样子。

而也就是这此前十多年在蒙古草原上的成长经历,给苏麻喇姑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使其一生都铭记这草原的生活传统。

在初代礼亲王代善的六世孙、即第九代礼亲王昭梿所著的《啸亭杂录》中,有这样一段关于苏麻喇姑的记载:

“苏麻喇姑,孝庄文皇后之侍女也。性巧黠,国初衣冠饰样皆其手制。仁皇帝幼时,赖其训迪,手教国书,故宫中甚为高品。至康熙壬午始逝,葬以嫔礼,瘗于昭西陵侧,以示宠也。姑性好佛法,暮年持素。终岁不沐浴,惟除夕日量为洗濯,将其秽水自饮,以为忏悔云。”

这其中的“终岁不沐浴,惟除夕日量为洗濯,将其秽水自饮,以为忏悔云”,便对苏麻喇姑一年只洗一次澡的事情的描述,意思是说苏麻喇姑只有在每年除夕的时候,才会用少量的水擦拭身体,洗去全身的污秽,并且还要将这些洗完身体之后剩下的“脏水”全部喝掉,以表示忏悔之意。

其实这样的习惯与苏麻喇姑从小生长、生活的环境的密切相关。由于蒙古草原极度缺水,牧民们是惜水如金、爱水如命,他们认为浪费水是会遭受上天惩罚的行为,因此他们都是整年不洗澡的,而即便是在每年除夕的时候为了迎接新年会用少量的水擦拭完身体,但在洗完之后将这些水喝掉,并且还要进行忏悔,以祈求上天不要降灾难于他们。

因而苏麻喇姑如此,就是保持了她在蒙古草原时期的生活传统,并且还将此坚持了一生。

至于苏麻喇姑一生没有看病吃药,也是与当时蒙古牧民在草原上的传统密切相关。

当时的蒙古诸部,早已信奉了藏传佛教,苏麻喇姑亦是如此,并且她还是非常虔诚的信徒,所以,在她生病的时候,首先选择的便是祈祷。与此同时,不得不说的是,这一时期蒙古部落的生产、生活条件非常的落后,牧民们也是缺医少药,根本不能像中原地区的人那样得到有效的治疗,更加没有树立有病就医的观念,相比之下,他们更认为这是上天对于他们的惩罚,因而只会默默接受与虔诚祈祷。

于是乎,苏麻喇姑在其年老病重的时候,哪怕是康熙皇帝亲自劝其进药,她也已然选择了拒绝,终生都没有打破这一传统。

不过,苏麻喇姑在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去世的时候,也已经是八十多岁的高寿了,可见苏麻喇姑本人的身体条件和身体素质还是非常好的。

苏麻喇姑,当之无愧的“清朝第一宫女”。

苏麻喇姑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之高的评价与殊荣,不仅仅是因为其是孝庄太后的贴身侍女,与孝庄有着数十年的亲密情谊,更为重要的是,她是真的有“恩”于顺治、康熙这两代帝王的。

顺治皇帝登基之初,摄政王多尔衮专政,并且为了更好的控制顺治,多尔衮有意将顺治与其母亲孝庄太后进行了“隔离”。这一时期,孝庄与顺治之间的联络,全靠苏麻喇姑来实现,并且孝庄也通过苏麻喇姑,将自己的教诲传递给了年幼的顺治,这就使得苏麻喇姑成为了顺治在这一时期实际上的“老师”。

而对于康熙皇帝来说,苏麻喇姑的“恩情”那就更重了。

幼年时期的康熙曾因染上“天花”被安排在宫外,其实当时孝庄和顺治并不重视康熙,这样做更多的就是已经将其“放弃”了。但是在苏麻喇姑的悉心照料下,康熙竟然最终痊愈了,这就相当于苏麻喇姑对于康熙有着“救命之恩”。

而在这之后,苏麻喇姑也对康熙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教导,特别是在汉字与书法上,给予了康熙重要的培养,使得康熙对此颇为感念。

“赖其训迪,手教国书。”

后来顺治皇帝去世后,年仅8岁的康熙皇帝继位,并在很小的时候就具备极为良好的文化修养,可以说这些与苏麻喇姑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孝庄太后病逝,为了不让苏麻喇姑感到过度的伤感与孤独,康熙将十二胤祹安排给了其抚养。在此之前,康熙都只是将自己那些出身比较低的皇子,交给其他级别较高的后妃抚养,而如今康熙却将自己的皇子交给了苏麻喇姑,一方面,这便是对于她的极度信任,而另一方面也说明,康熙是根本没有拿苏麻喇姑当做“外人”,而是将其视为了自己的“家人”。

胤祹在苏麻喇姑的悉心照顾下,不仅得到了极为全面的培养与健康的成长,同时,其也受到了苏麻喇姑的深刻影响,心性也极为平和,也正是因为如此,胤祹并没有参与到康熙朝晚年的那场“九子夺嫡”之中,进而得到了雍正、乾隆的善待,成为了所有康熙皇子中最为年长的一位。

对于苏麻喇姑的抚养与照顾,十二阿哥胤祹也非常的感念,于是在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苏麻喇姑去世后,其也主动提出要为苏麻喇姑守陵。

“姑妈自幼将我养育,我并未能报答即如此矣,我愿住守数日,百日内供饭,三七诵经。”

康熙听后非常感动,随即以“十二阿哥之言甚是,著依其所请”,同意了胤祹的请求,同时安排其他皇子则每天一人轮流着给胤祹做伴。

而苏麻喇姑也就此极为难得享受到了由皇子为其守陵的殊荣。

众所周知,在孝庄太后去世后,康熙皇帝没有将其下葬,而在将其的棺椁停放在遵化昌瑞山下的暂安奉殿内长达37年之后。而在苏麻喇姑去世后,康熙除了按照嫔礼为其治丧外,还将她的棺椁停放在此,定期进行祭祀。

这也使得苏麻喇姑成为了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个按照妃嫔礼仪治丧下葬的后宫宫女。

雍正三年(1725年),在雍正皇帝的主持下,孝庄太后正式入葬昭西陵地宫后,与此同时,雍正在昭西陵东墙外为苏麻喇姑另建一座陵寝,用以安葬苏麻喇姑,使得孝庄太后与苏麻喇姑能够继续她们之间的主仆情谊。

标签: 苏麻喇姑

更多文章

  • 西汉宗室鲁元公主生平介绍及评价 鲁元公主子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鲁元公主

    鲁元公主号称汉朝第一公主,她是汉高祖刘邦和皇后吕雉的独女,鲁元公主的丈夫是开国功臣张耳之子赵王张敖,两人育有一子一女,其中女儿张嫣后来被吕后许配给汉惠帝。鲁元公主于高后元年(前187年)去世。鲁元公主,名字不详,也有说法说她叫刘乐,她是汉高祖刘邦与皇后吕雉的独女。高祖还在沛县当亭长的时候,吕后的父亲

  • 南朝梁永兴公主萧玉瑶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萧玉瑶

    萧衍,是南北朝时代不让刘裕的传奇帝王(注:刘裕篡东晋立国,是南朝刘宋的开国帝王,一生共击杀六位真伪皇帝:桓楚桓玄、西蜀谯纵、南燕慕容超、后秦姚泓、晋安帝司马德宗、晋恭帝司马德文)。作为家世低微的北方庶族,萧衍之所以能白手起家完全得益于他的叔父萧道成篡刘宋立国。萧衍此人文武双全,早年以不俗的文学修养名

  • 三国时期曹魏才子戏志才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戏志才

    历史上有戏志才这个人。戏志才,名忠,字志才,东汉颍川郡(今河南禹州)人。经荀彧推荐,成为曹操手下谋士。为人多谋略,曹操十分器重,不幸早卒。他死后,荀彧推荐了郭嘉。陈寿《三国志》记载: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人物经历戏志才在《三国演义》回中并未提及

  • 三国时期吴国上将军陆逊生平介绍及评价 陆逊死因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陆逊

    据《三国志》记载,陆逊是被孙权反覆的责备逼迫气死的。孙权孙和父子关系恶化后,孙和的役使曾藏于孙权的床下,监听到孙权和杨竺谈论想以孙霸为储之事。孙和恐惧,于是秘密召见亲信陆胤,请他乘到武昌的机会请族父陆逊为自己出面申辩。而太子太傅吾粲也几次与陆逊互通消息。陆逊听二人言,屡次上疏陈述嫡庶之分,又请求进京

  • 元末红巾军领袖郭子兴生平介绍及评价 郭子兴子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郭子兴

    郭子兴(1302年-1355年),定远(今安徽定远)人,元末群雄之一,江淮地区的红巾军领袖,是后来明太祖朱元璋能崛起的关键人物。郭子兴家有财产,平时结交不少壮士,元末大乱,他于至正十二年(1352年),他集结数千人取得濠州,此时他任用朱元璋为十夫长,后来,朱元璋因战功而渐受重用。郭子兴虽击退了南下的

  • 秦国名将李信生平介绍及评价 李信战绩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信

    秦国将军李信秦王政命王翦统帅伐燕。二十一年(前226),王翦攻克燕都蓟,燕王和太子丹退保辽东,秦将李信紧追不舍。代王嘉致信燕王喜,说道:“秦军之所以追得这么紧,是想得到太子丹。如果大王能杀了太子丹献给秦王,燕国就能保住。”太子丹逃到衍水(今辽宁太子河)上,燕王派人斩了太子丹的

  • 秦末义军领袖吴广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吴广

    中国秦末农民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农民战争。陈胜(?~前208)字涉,阳城(今河南商水西南)人,早年为人佣耕。吴广(?~前208)字叔,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朝廷征发闾左屯戍渔阳,陈胜、吴广为屯长。他们行至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

  • 战国时期魏国名将犀首公孙衍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公孙衍

    公孙衍,魏之阴晋人。曾仕魏,任犀首②,人因以犀首称之,好像这就是他的本来姓名。《史记集解》引司马彪曰:“犀首,魏官名,今虎牙将军。”犀首当是武职。公孙衍于秦惠文王五年(公元前333年)在秦,为大良造,后居魏。楚使者陈轸,也是一个纵横家,他过魏,献计于衍。他说“魏相

  • 清朝宗室和硕承泽亲王爱新觉罗·硕塞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硕塞

    清太宗皇太极,一生共有十一个儿子,十五个女儿,其中有一个女儿是养女。皇太极的儿子中除去三个没活到成年的,就剩下了八个。在这八个子女当中,最为著名的要数大阿哥豪格和九阿哥福临了。这其中,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相对于豪格和福临来说,皇太极的第五子硕塞,则不大出名。提起硕塞这个名字,知道的朋友应该不多

  • 西汉酷吏良臣郅都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郅都

    有鉴于当时天下满目疮痍,汉朝初期奉行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政策,选用的官吏都属于老实巴交的人,因此对王公贵族和老百姓都极少干涉,甚至说没有干涉。由于天下太平日久,汉朝就逐渐形成了上至王公贵族骄横无比、民间豪强大族豪横无比的局面。尤其是,民间豪强大族的崛起影响了中国之后数百年的历史。而汉景帝时期的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