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后唐开国功臣郭崇韬生平介绍及评价

后唐开国功臣郭崇韬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31 更新时间:2024/1/23 0:11:42

后唐开国功臣无数,郭崇韬首屈一指。

公元923年,李存勖率领大军高举复唐大旗,以极其傲慢的姿态踏进了汴州城门,打通了后唐的统治之路。在此前,他的父亲给他留下三支箭矢为他指明的方向非常关键,除此之外还给他留下了一个更宝贵的礼物贤臣郭崇韬。

一路走来,李存勖身边的将士谋士无数,但真正为他铺好路的那位却必是郭崇韬,往北平定契丹的侵袭,向南出谋划策拿下大梁,郭崇韬做了一个谋士、将士、战略家、忠臣该做的所有事。李存勖在他的辅佐之下,抵御住了契丹的来袭,稳固了河东局势,并先后攻破了幽州、得到了魏博、拿下了郓州,最终在8天内直击汴州,从此展开了后唐的统治,势不可挡。

好景不长,即使辉煌如庄宗李存勖这般也不过在三年后政局大变,后唐如瀑布般直下,仅仅三年,李存勖从意气风发踏入汴州城到被逆党乱箭射死于马下,变化之快让人始料不及。但事出必有因,李存勖如此下场怪不得他人,要怪也只能怪他自己做了一个政治上的侏儒,畏惧功臣的权威之高,竟将当朝宰相郭崇韬设计处死,导致国家瞬时动乱。

功臣尚且如此,国家岂能不得病事件背景:宰相功高盖主,权贵相争祸害1.历任三主,军功显赫

郭崇韬来自代州雁门,最早的时候在李克修手下做事,随后又跟着李克用,被其重用,李克用在河东的天下也有郭崇韬相当一部分的功劳,李克用手下沙陀军大多都跟随他多年,在管理军队方面碍于情面,不得不借郭崇韬之手来对沙陀军的将士进行管理。在河东多年,虽无重大作为,但在各类事情的细枝末节上郭崇韬处理的相当得当,久之,成为了李克用的亲信,对外的军事,对内的政治,都离不开郭崇韬的辅佐。

把江山大业传给李存勖时,李克用一再强调要重用郭崇韬,郭崇韬也不负李家父子所望,在李存勖的手下开始发光发热,成为晋军众将士中最有能力的一位,多次带领军队建立军功。契丹在晋军攻打镇州期间突然来袭,晋军慌张无比,没有人敢站出来,连李存勖也心急火燎拿不定主意,也只有郭崇韬在危难关头解围,分析战局,鼓舞将士,随后顺利阻击了契丹的侵袭,军中众人都对其佩服不已。契丹入寇,晋人皆恐,欲解围去,庄宗未决,崇韬曰:“契丹袭来,非救文礼。晋新破梁军,宜乘已振之势,不可遽自退怯。” 新五代史

公元923年郓州一战让郭崇韬的军事威望达到了巅峰,这一年郓州大将向晋军投降,李存勖带队渡过黄河来到郓州,此时晋军的大部队基本都在黄河以北,而梁军的大批势力都离郓州很近,梁军大将王彦章带队直奔郓州而来,晋军上上下下皆想逃向黄河对岸,在这危难之中又是郭崇韬站了出来,献计十日筑城,带兵分散梁军,随后一举击溃王彦章,并顺势拿下汴州,此战之后,郭崇韬自然成为后唐开国第一大功臣。

但随着地位和声誉的上涨,随之而来的麻烦也越来越多,郭崇韬一心为国家做事,得罪的奸佞之臣数不胜数,其中不乏有李存勖身边的宦官和伶官,他们终日在皇上面前诋毁郭崇韬,毕竟他有如此军功在身,在军中的声望不亚于皇帝。李存勖也越加怀疑,对他丧失了信任,也开始想方设法限制住郭崇韬。2.背负重任,讨伐蜀国却丧命于此

公元924年,南方各国开始有依附后唐的趋势,荆南的高季兴向李存勖提出建议:“蜀国皇帝王衍荒淫无道,而蜀中又富饶,此时正是攻占蜀地的好时机。”,李存勖随之派出亲儿子李继岌作为主帅带队前往蜀国,但实际上李继岌年少根本无力赢得此仗,在这军队实际掌权的依旧是副帅郭崇韬,李存勖虽对他不够信任,但大局当前,也别无选择。

此时的郭崇韬已是身经百战,位极宰相,拿下蜀地犹如探囊取物。可众所周知,蜀地极其险峻,山川无数,易守难攻,是一座天然碉堡,只要稍加带兵驻守,便可坐地称王。派拥有极高军中威望的郭崇韬去这个地方,显然李存勖是不放心的,郭崇韬心里清楚,便主动向提出攻破蜀地后,让皇上亲信孟知祥走马上任。

是否李存勖会因此就对郭崇韬放下戒心,答案显然不是。郭崇韬想出奇策,带兵仅仅在三个月内就攻克了蜀国,但蜀中依旧有不少残留势力,导致郭崇韬不敢轻易退兵,这让远在洛阳的李存勖心急如焚,以为郭崇韬随时有策反的可能性,便痛下杀心,史书记载,最终由皇后下令让李继岌处死郭崇韬。

军功高至有十次免死铁券,但郭崇韬依旧难逃一死。崇韬之死,给后唐留下的诸多病根1.朝堂内部的政权争夺

有无策反之心现在已经不重要了,功臣已惨死在蜀国,朝政大乱是必然。后唐建立后,庄宗尤其爱好戏曲,这才让伶官们过分得宠,甚至这些伶官的地位不亚于宰相,毕竟当朝宰相就死于伶官的谣言。宦官伶官干涉政治,左右朝堂政局,这让后唐的权政乌烟瘴气,是后唐瓦解的一大原因。

得罪了伶官的远不止郭崇韬一人,跟随李存勖征战出生入死十几年的众将士们,到头来不如伶官得宠,这本就让将士们心有不甘,军心早已不稳。如今最大功臣惨死,这又加剧了各军心中的怒火,各地动乱一触即发。而内臣们都已经害怕伶官们的势力,绝大多数选择依附伶官,少部分坚守自己的立场,却免不了被佞臣迫害。

伶官是如何影响政权的,郭崇韬死后,伶官们的势力更是独大,没有了宰相的约束,伶官机会在朝堂内为所欲为,他们对没有依附伶官阵营下的将士臣子进行造谣,谎称这些臣子也是郭崇韬的党羽,亦是有造反之心,期初的一两次影响并不大,但随后宦官伶官变本加厉,开始造谣到了权威臣子的头上,朱友谦和李嗣源就是其中两个。

被伶官迫害的结局有两种一是自己站在伶官对立阵营,如今伶官势力猛涨,毫无办法,只能等待麻烦的降临,朱友谦就是这类人,被造谣谋反,一家人的性命因此葬送。而第二种就是李嗣源这类人,被伶官迫害,但由于自身实力够硬,手上有兵权,暂时不会被伶官的谣言影响到,只是会备受皇上的猜疑,毕竟皇上依旧需要用上他。

功臣惨死和朝堂上的伶官霸权,这让本算平静的后唐开始摇摇欲坠,军心不安,各地军队的暴动已经蠢蠢欲动,让李存勖在皇位上都危在旦夕。2.西蜀孟知祥的独霸一方

洛阳城内已然动荡不堪,此时刚攻克的西蜀却是另一番面貌,郭崇韬李继岌带队拿下蜀国后,如前往所说一般,李存勖的姐夫孟知祥走马上任。孟知祥前脚刚到成都,马上就接到了洛阳城内朝政动乱的消息,这让孟知祥不知是喜是忧。

被安排到西蜀,一开始对孟知祥并非美差,入任蜀地必然会遭到君主的怀疑,毕竟蜀地极易形成势力,远有三国时期邓艾钟会入蜀被司马家猜疑而杀,近有当朝宰相郭崇韬入蜀被李存勖质疑所杀,且在上任前孟家妻儿被限制在了洛阳城内,孟知祥孤身前往蜀地。

现在李存勖自身难保,山高皇帝远,孟知祥自然不用再担心自己会步郭崇韬后尘,洛阳城内的妻儿也没有办法接应,所能做的也就只有静观其变。蜀中本就以富庶著称,孟知祥上任之后没有了军事琐碎的干扰,一心治理当地朝政,兴产业,兴军队,短时间内已然成为一方势力。即便是洛阳后唐的主力军,也不敢妄加对蜀地有什么动作。

危在旦夕的洛阳城自然不会不治而愈,官员们有吃有喝倒也熬得过去,但军营中的士兵却是忍痛挨饿,动荡已久的军心终究是在魏州率先爆发。

早在晋梁争雄的四十年间,魏州就一直是关键的地理位置,李存勖要带队攻打梁就必然要突破魏州,自李克用起就曾多次攻打魏博未果,最终是魏博军队主动投降晋军,因此晋军才能如此顺利南下进攻大梁,以此看来,魏州的军队也是后唐建国的大功臣,可如今短短几年就让士兵不堪重负,且又杀了功臣,凉了军心,暴动也是迟早的事情。

公元926年二月,魏州爆发兵变,各地其他军队都待时而动,李存勖在城内紧张不已,最后慌忙中派出备受自己猜疑的李嗣源带兵前去镇压魏州起义军,李嗣源心中也早已清楚当今形势,若是和义军拼死一搏,保全李存勖,那往后依旧要被朝堂上的伶官所陷害,不如加入叛军,南下夺权。李存勖又在慌忙之中欲带兵突围,可禁军此时也哗然反叛。

一时间,各路军队都哗然而兵变,李存勖惨死乱箭之下。后唐残破的政权落到李嗣源的手上,随后又因为各路军心不齐,政权不稳,使后唐一直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终究在十多年中的几场叛乱中结束这一短暂的王朝。

标签: 郭崇韬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佟养性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佟养性

    无论是哪个朝代,卖国贼都是令人痛恨的存在。在明末,不乏从事间谍活动的人,你以为间谍只存在于现代战争?其实不然,在古代一直都有人从事,只是没有那么多的记载而已。佟养性这个人是明朝的辽东大商人,其家族在辽东很有影响力,佟养性利用商人身份结交许多女真贵族,看出努尔哈赤的不平凡后投奔于他,娶了后金宗室之女成

  • 后唐重臣安重诲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安重诲

    安重诲(?-931年),河东应州(今山西应县)人,沙陀族人。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大臣。其父安福迁,事晋王李克用为将。[1]安重诲少事后唐明宗李嗣源,随从征战,颇见亲信,为人明敏谨恪。明宗即位,以拥戴功充任左领军卫大将军、枢密使,兼领山南东道节度使,累加侍中兼中书令,护国节度使,总揽政事。不通文墨,刚愎专

  • 王及善为什么会被称为驱驴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及善

    唐朝有个人,他担任内史的时候,很多人都嘲笑他,说是“斑鸠飞进凤凰池”(“鸠集凤池”)。不久他又升了官,当上了右丞相,还是没有多大建树。唯一做了一件让人记住的事,就是禁止小官骑驴进衙门上班。每天,谁的驴要是进了衙门,他就出来驱赶。人们就给了他一个绰号,叫

  • 沈葆桢:中国近代造船、航运、海军建设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沈葆桢

    沈葆桢,一个出生在中国近代,为国之崛起而奋斗的民族英雄,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并驾齐驱,都是晚清名臣,为实现国家昔日荣光而奔波劳走。人们或许对李鸿章之流更为熟悉一些,却不知道沈葆桢为中国近代海军事业所做出的成就。幼时贫苦,林则徐助其思想开化沈葆桢出生于福建,是地地道道的书香之家出身,早年间家里

  • 富察·景寿:咸丰帝顾命八大臣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富察·景寿

    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后,进逼北京。由天津大沽退守通州的清军在僧格林沁的率领下,在八里桥不敌英法联军,京城的最后一道防线被突破。咸丰十年九月底,咸丰帝携后妃及户部尚书肃顺等八大臣仓皇出逃热河,对外宣称“木兰秋狝”,就是去木兰围场打猎去了。而京城的乱摊子,

  • 历史上真实的戴斯蒙德·道斯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戴斯蒙德·道斯

    《血战钢锯岭》这不电影相信大家都有看过了,这部史诗级战争大作中的主角戴斯蒙德·道斯给观众的印象十分的深刻,很多人甚至都吐槽道斯的主角光环太过于耀眼。在各种日军地毯式的搜索和各种狂轰乱炸之下都没有死掉,甚至还一脚踢飞了手雷,拯救那么多的人。很多人都开始怀疑电影当中过分的宣传道斯,导致失真

  • 咸丰帝宠妃禧妃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禧妃

    说到清朝的历史,晚清话题的讨论热度一度十分火爆,因为晚清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太多也太出名了。同时清朝出名的人物也很多,除去咸丰帝和同治帝这两位皇帝之外,还有着臭名昭著的慈禧太后。说到咸丰帝,虽然清朝到他手上的时候就已经腐败不堪、内忧外患了,但是他身为一国之君并没有下定决心改变这个现状,而是贪图美色,只

  • 清文宗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钮祜禄氏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慈安太后

    清文宗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1837年8月12日1881年4月8日),满洲镶黄旗人,咸丰帝的第二任皇后。广西右江道穆扬阿之女。咸丰二年(1852年)二月选秀入宫,四月二十七日诏封贞嫔;五月二十五日诏晋贞贵妃;六月初八诏立为皇后,十月十七日行册立礼。她是清代晋升速度最快的继后,由嫔到皇后仅花了40天,如

  • 嘉庆帝唯一蒙古妃子信妃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信妃

    这位女子就是信妃刘佳氏。说到这刘佳氏的出身,其先祖是刘麟图,曾经是明朝山海关的一名副将,后被编入汉军的镶白旗。但是后来刘麟图上表朝廷表示自己本是蒙古族,只因为是在明朝当官才改为了汉姓,最后朝廷就将他的汉军镶白旗改为了蒙古的镶白旗。在嘉庆三年的时候,刘佳氏便以蒙古镶白旗的身份参加了皇宫里的八旗选秀,并

  • 东汉末尚书令荀攸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荀攸

    曹魏宗庙在曹操213年晋封为魏公之后就在邺城开始建立了,曹丕立国后宗庙仍在邺城,曹丕只是将曹节、曹腾和曹嵩合为一庙(三人分别是曹操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而让曹操独享一庙,直到魏明帝曹叡登基后才于229年“迎高皇帝、太皇帝、武帝、文帝神主于邺。”将宗庙迎至洛阳。追谥和功臣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