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继尧为什么会被夺权 唐继尧生平介绍及评价

唐继尧为什么会被夺权 唐继尧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476 更新时间:2024/1/17 2:34:29

唐继是近代史中,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有功也有过。唐继尧是滇军创始人,他曾参与重九起义、护国战争,还当选过八省联军总司令。但唐继尧此后并非一帆风顺,他有过一段戏剧性的经历,当时位高权重的他被赶出了云南,导致最后下场极其凄凉,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就准备借此机会,跟大家讲讲唐继尧这个人物,看看他的生平故事,感兴趣的朋友就不要错过啦。

唐继尧是谁

唐继尧1883年出生于云南一个重视教育的小地主家庭。虽然唐继尧出生地主家庭,但并不富裕,不过他的父亲还是从小就送他去私塾读书,所以唐继尧在旧学上很有基础,为人器宇恢弘,倜傥有大志。

之后唐继尧去日本留学,结识了一批先进青年,深受资产阶级思潮影响,加入了同盟会。唐继尧在学习过程中参与滇军的创立,成为滇西军阀的首领。

在唐继尧的一生中,政治上的闪光点是在1912年以后。民国元年,清朝衰落,民国又无法及时立威,权力真空下多地相继动乱,贵州士绅吁请云南实权派蔡锷派唐继尧率军援黔,在他成功率领滇军占领贵州后,随即被推为贵州都督。

1913年,唐继尧继蔡锷出任云南都督,11月唐继尧正式接替蔡锷担任云南都督兼云南民政长。

唐继尧一直都是一个有野心的人,虽然他的政治理念有些超出了现实,但他却一直实践着自己的理念。

他想的是“不速使中国富强,凌驾欧美,俯视列强,枉为二十世纪之中华男儿,生何如死!”正是因为如此,在之后袁世凯妄想复辟收回权力时,唐继尧内心是不愿意遵从的,表面上他推荐并接受袁世凯任命任可澄为云南巡按使掌理民政,暗地里却在云南准备反击袁世凯。

袁世凯的司马昭之心是路人皆知的。在他打算签订“二十一条”时,全国奋起反抗,所以说唐继尧别向粤、湘、桂、川等六省将军及巡按使发出密电想要联合反击时,得到了各地的支持。举全国之力,袁世凯的皇帝梦破灭,护国战争之后,唐继尧任云南督军兼省长。

1916年,护国军中央机构军务院宣告成立, 以代行北京国务院的职权,唐继尧被推选为抚军长。这一年,唐继尧仅仅33岁,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唐继尧一步步走上高位,一步步计划着实现自己的宏伟蓝图。正是野心的不断膨胀,毁掉了他本可以耀眼的一生。

被赶出云南

唐继尧能被拉下马,除了难以遮盖的野心,还有就是在滇桂战争中的决策失误。

1917年,在张勋复辟的过程中,唐继尧控制的滇黔宣称“靖国”。关于唐继尧的靖国军,其实他本人并没有做出什么解释,但是被有人之心解读为靖国“含有别种在外滇军之意,非仅因护法之故。”但他不为所动,依旧组织靖国联军,自任总司令,将所部编为六个军。

同年,中华民国军政府成立,孙中山为军政府大元帅,为了劝说唐继尧担任元帅,孙中山做出了许多让步和迁就。得到如此待遇,唐继尧的欲望怎么也绷不住了,公然和孙中山唱反调,排斥孙中山,与北方军阀妥协,使军政府成为议和机关。

唐继尧不断在云南扩大军阀势力,劳民伤财,同时还与北洋军阀互相勾结.支持直系军阀吴佩孚。在之前,唐继尧在云南都是打着“保家卫国”的口号,所以当地的军民相处很和谐,也彼此信任。

在广西逐步发展起来富饶之后,唐继尧想一并把广西也吞并了,做“西南王”。他开始在云南“抓壮丁”,招兵买马,这样的行为引起了云南人民强烈的不满,但他丝毫不知收敛,参与军阀混战的各种大小战事,为自己争取更多可控制范围。

唐继尧这种对百姓不负责任、为一己私利出卖百姓安危的行为,很快让人民对他失去信心。这为他被赶出云南埋下伏笔。

滇桂战争是压死唐继尧的最后一根稻草。

国民政府借陈炯明把势力范围伸到广西,当广西军阀大多数人选择站队国民政府时,唐继尧依旧站在北洋政府那一边。

唐继尧计划着在大小战争过后,广西实力肯定跟不上,想对广西来个一网打尽,无奈他的实力和想法不匹配,以六万兵力输给对方不足两万的兵力,而且对方还是个经验尚浅的后辈,这更是让唐继尧受挫。

在这场失利之后,唐继尧部队内部嫌隙逐渐拉大,实力大不如前,此时,唐继尧身边的大将却都在很好地发展自身势力。

唐继尧结局

1927年2月,唐继尧在下属胡若愚、龙云、张汝骥、李选廷等人的威逼之下辞职,被赶出云南,同年5月他就病逝了,享年44岁。

唐继尧在民国历史上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在他凄凉死后的第八年,国民政府感念唐护国之功,明令褒扬,于1936年改公葬为国葬,补行国葬仪式。虽然“国葬”的荣誉唐继尧是没有办法知道了,但终是能“安慰”一下曾经一代大将的魂灵。

标签: 唐继尧

更多文章

  • 三国曹魏将领于禁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于禁

    三国想要逐鹿天下的诸侯太多了,可是斗争到最后只剩下曹刘孙三人,他们手下聚集了不少能征善战者,然而这些将领投靠他们之后,有的人结局并不好,比如说蜀汉的魏延,一辈子被诸葛亮猜忌不得重用。其实在知人善用的曹魏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今天要说的这位将领,他的功劳比张辽大,死的比夏侯渊惨,更可怜的是,死了1700

  • 清末维新派康广仁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康广仁

    晚清时期,慈禧作为当时的掌权者,她的一生备受世人争议,那时的中国被迫和西方列强签署了不少不平等条约。百年之前的中国人,看到西方各国的崛起,自然也想变得富强起来。自从经历了鸦片战争的失败后,晚清意识到西方各国的发展,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等人率先领导了洋务运动,中国的近代工业体系也由此产生。但是甲午中

  • 南宋权臣韩侂胄生平介绍及评价 韩侂胄为何给岳飞平反封爵?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韩侂胄

    韩侂胄(tuō zhòu)(1152年11月6日-1207年11月24日),字节夫,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南宋权相。魏郡王韩琦曾孙,宝宁军承宣使韩诚之子,宪圣皇后吴氏之甥,恭淑皇后韩氏叔祖,宋神宗第三女唐国长公主之孙。[1]韩侂胄以恩荫入仕,淳熙末年以汝州防御使知閤门事。绍熙五年(

  • 南宋权臣史弥远生平介绍及评价 史弥远为何能随便更改皇嗣?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南宋,权臣,史弥远

    史弥远(1164年2月23日1233年11月27日[1]),字同叔,号小溪,别号静斋。明州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南宋奸臣、宰相,尚书右仆射史浩第三子。[2]淳熙十四年(1187年)进士。[3]开禧三年(1207年),韩侂胄北伐失败,金国来索主谋。史弥远时任礼部侍郎兼资善堂翊善,与杨皇后等密

  • 隋唐大臣宇文士及生平介绍及评价 宇文士及老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宇文士及

    宇文士及(?~642年),本姓破野头,字仁人,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人。唐朝时期宰相,隋朝左卫大将军宇文述之子。妻子南阳公主。初以父勋,封新城县公。迎娶南阳公主,拜驸马都尉,迁尚辇奉御,转鸿胪少卿。江都之变后,封内史令。武德二年,归顺唐高祖李渊,凭借妹妹宇文昭仪的宠爱,拜上仪同三司。随从秦王李世

  • 张辽为什么会被称为是东吴克星?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辽

    张辽他不只赢得了《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认可,列传的排序都在乐进、于禁、张郃、徐晃等人之前,可以说是给足了面子。于是很多人在问,人气指数后来居上的张辽,他到底算不算得上是曹魏的最强武将。在《三国志》里面,我们想要凸显一个将领的武勇,最直接的例子莫过于“阵斩”,指的就是阵前斩杀敌将

  • 东吴将领潘璋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潘璋

    纵观历史上狂妄自大的人都没有好的结果,例如,三国时期号称和吕布齐名的潘凤。虽然说他擅长使用一口开山大斧,但是他一出场却被董卓手下的二流武将华雄给要了脑袋。这说起来都无比尴尬啊,难道他是来故意来拉低吕布武力的吗?据演义相关描述,潘凤在出战华雄前,夸口三斧斩华雄。怎料,他却不小心把自己脑袋给丢了。现观潘

  • 隋朝权臣、诗人杨素生平简介 杨素的主要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杨素

    杨素(544年606年8月31日),字处道,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华阴市)人。隋朝权臣、诗人、军事家。北魏谏议大夫杨暄之孙、北周骠骑大将军杨敷之子。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弘农杨氏,不拘小节,胸怀大志。初仕北周,拜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参加平定北齐之役,与族兄杨坚深相结纳。

  • 隋朝大臣、诗人薛道衡生平简介 薛道衡的主要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薛道衡

    薛道衡(535年~609年),字玄卿,河东郡汾阴县(今山西万荣)人。隋朝大臣、诗人,东魏仪同三司薛孝通之子。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薛道衡出身河东薛氏,六岁丧父,专精好学,与卢思道、李德林齐名。初仕北齐,授主客郎。再仕北周,拜内史舍人。隋朝建立后,拜内史侍郎、开府仪同三司。

  • 隋朝重臣高颎生平介绍及评价 高颎为何结局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高颎

    高颎(541年607年),隋朝著名宰相、军事谋臣。一名敏,字昭玄,鲜卑名独孤颎,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东)人,隋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高颎出身渤海高氏,其父高宾是上柱国独孤信的僚佐,官至刺史。杨坚为周静帝大丞相时,知道高颎精明强干,知兵事,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