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黔娄夫人施良娣是一个怎样的人

黔娄夫人施良娣是一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469 更新时间:2023/12/24 22:39:24

战国时期出名的女性并不多,而黔娄夫人施良娣的故事,却被不少后人熟知。黔娄是齐国知名隐士,齐威曾请他为卿,但遭到黔娄的拒绝。黔娄有才,却不出世,一生都在安贫乐道中度过。而黔娄的夫人施良娣更是一位贤妻,黔娄出生贫寒,而施良娣是贵族后裔,但施良娣甘愿跟随黔娄过上布衣生活。等黔娄死后,施良娣继承了夫君的遗志,其品行令无数后人感到敬佩。

1、施良娣下嫁黔娄子

黔娄出身贫寒,而夫人施良娣却是贵族出身。黔娄夫人知书达礼,明媚灵巧,秀外慧中。他的父亲掌握帝王家鬼神的“太祝”。这在商周时期,以鬼神崇拜为代表的时代,是个相当了不起的官职。出身在这样的家庭,要找一位金龟婿易如反掌,更何况施良娣又是才貌俱佳,然而她却偏偏拒绝了众多王孙公子的追求,而看中了芒鞋布衣的黔娄。

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女子在娘家毫无宗法地位,更没有任何继承权。所以女子的娘家声势地位不论如何显赫,只要你一旦出嫁就和你再无相干,就看你在夫家的地位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对于施良娣要嫁黔娄这件事,她的家人全体反对,不知施良娣到底是惹了那的邪气。多次劝解无效后,只能任由施良娣脱下绮罗绸缎换上布衣荆钗,洗尽铅华素颜朝天,下嫁到平民庐中,做了黔娄夫人。

从此,施良娣与丈夫黔娄晨起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过起了典型的农家生活。两口子穿着自己纺织并缝纫的衣服,吃着自己种植的五谷菜蔬。夫唱妇随,自得其乐,情好无间,一起看花开花落,听鸟语声喧,风过林梢,月上蕉窗,自过着与世无争的幸福生活。

那么,施良娣为什么会选择下嫁黔娄呢?

2、贤良娣智引黔娄子

原来,黔娄农耕不忘学问。

闲暇时间,就整理自己的思想,写出了《黔娄子》一书。这四篇文章旨在阐扬道家法理,由伏羲氏凭天降河图神龟显示八卦之数,而研究天地生成的道理,重在从天地运行的气教,来求得宇宙变化的理教。其内涵分为两大部分:

一为“数学”部分,如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再化为六十四卦再成三百八十四爻,从而更衍生一千五百二十策数,作为包罗宇宙一切的事物的“常数”;

另一为“化学”部分,如五行、阴阳、奇偶、顺逆、本末,始终,为构成宇宙一切的“变理”。黔娄子认为:‘数学”总摄万物之数,是万物之“性”,“化学”以成万物之形,是万物之“质”,先天而生其性,后天而成其质,从无形而生有形,为一切事物生成演化的步骤。

这样写来,由于从概念到推理,未能与眼前事物产生密切的关联,人们读起来比较费力,因而得不到读书人的推崇。

而施良娣看中的正是黔娄的学问。她早已把黔娄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当作了自己人生思想的一部分,并私下做了通俗化的演义。当她正式嫁入黔家,更是把黔娄之学当作了家学,她的目标就是要和黔娄一起把黔学发扬光大。

于是,施良娣在枕畔私语或桑荫闲话之间,不断把阴阳相感,天人合一的道理灌输给黔娄。她认为,天地之间是先有阴阳,有阴阳再有感应,有感应就会有变化,有变化就会有感应,如此循环激荡,变化无穷,这样解释吉、凶、得、失、悔、吝、忧、之象一下子就明了,也能够涵盖古今万事万物,究察宇宙天人之际。

黔娄根据施良娣的意见,对自己的四篇论著,不断地加以充实、订正,阐明了“常的无定便是变,变的有定就是常”的道理,既可验证人的“变态心理”,更可验证人的“常态行为”。于是,重订的《黔娄子》四篇,不仅解释了人类自然的天性,而且还洞悉其生克辅消之道。

书成之后,立即轰动了齐鲁,士子们悉心研究,奉为圭皋;国君与卿大夫也因为此书洞悉治国安邦之道,对黔娄的渊博和修养非常佩服。鲁共公想立他为宰相,黔娄以立志清守,不意仕途而拒绝;鲁共公又赐他三千钟粟米,希望能改善他的生活,黔娄也以无功不受禄而拒绝。

这种人生观和生活取向在今天这种纸醉金迷,趋炎附势的社会里是很难理解的,然而黔娄夫妇却确实身体力行做到了。要知道,当时连年荒旱,又逢巨风肆虐,黔娄和夫人衣食为艰,达官显贵纷纷馈赠,都被婉言谢绝。

迫于生计,黔娄夫妇迁居齐都临淄,设馆授徒,自食其力。齐威王听到黔娄来到齐国,就想聘他为国卿,也遭到了拒绝。

黔娄虽然没有在齐国担任官职,但齐威王对他十分尊敬,齐国一有重大变故或外敌来犯,齐威王总是要到黔娄住处请教,而且多能化险为夷。这样,就更增加了人们对黔娄的向往。

3、施良娣继承黔娄志

黔娄先生死后,孔子的高足曾参前往吊祭,看到黔娄尸首停放在破窗之下,身着旧绨袍,垫着烂草席,盖的短衾竟不能蔽体,不禁为之心酸,向施良娣说:“斜尔其被则敛矣!”意思是说把衾被斜过来盖就可以盖住黔娄先生的全身了。

不料,施良娣却说:“斜之有余,不若正之不足,先生生而不斜,死而斜之,非其志也。”

曾参无言以对,深感惭愧,旋即又嗟叹道:“先生之终,何以为谥?”

施良娣说:“以康为谥。”

曾参感到不解,又问“先生在时,食不充口,衣不盖形,死则手足不敛,旁无酒肉,生不得其美,死不得其深,何乐于此而谥为康乎!”

施良娣正色道:“先生在日,鲁君欲任为相,辞而不受;齐君欲聘为卿,亦辞而不受,是有余贵也。鲁君尝赐粟三千钟,齐君亦屡欲予以报酬,均辞而不受,是有余富也。彼先生者,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困,不忻忻于富贵,求仁得仁,求义得义,以康为谥,谁曰不宜!”曾参听后,连呼:“唯斯人也,而有斯妇!”

此后,施良娣继承夫君遗志,设帐授徒,专心教化,仁慈俭约,树立了一个贤惠妻子的典范。观施良娣的行径,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唯有妇也,而有斯人!”

标签: 施良娣

更多文章

  • 东晋宰相谢安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谢安

    谢安是东晋名士,太常谢裒第三子。在谢安年少时期,便得到了宰相王导的照顾,不过谢安却不想因自己是名门子弟,从而获取高管俸禄。所以早年朝廷要征召他时,谢安是装病推辞。谢安的确非常有才能,而且有宰相气度,为人处世都令人信服。王俭称他为“江左风流宰相”,实际上这跟谢安的性情有很大关系

  • 东汉皇太后梁妠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梁妠

    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梁妠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梁妠,东汉王朝开国功臣梁统的后人。自梁统开始,梁氏族人一直在东汉朝廷担任重臣,到了梁商这一代时,担任大将军,梁妠就是梁商的女儿,她从小聪明贤惠,善于女红,精通经史,据说十岁时就能把四书五经倒背如流,长大后成为了汉顺帝刘保

  • 梅文鼎在科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梅文鼎

    中国清代涌现出了不少在科学技术方面颇有造诣的文人学者,他们除了对传统经典学问纯熟于心,还在天文、历法、数学、物理等诸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有这样一位大家,被世界科技史界誉为与英国牛顿和日本关孝和齐名的“三大世界科学巨擘”,在历算、天文、数学等诸方面均颇有造诣。接下来我们就来

  • 清朝惇怡皇贵妃生平简介 关于惇怡皇贵妃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惇怡皇贵妃

    惇怡皇贵妃,(1683年-1768年),瓜尔佳氏,三品协领祜满之女。清圣祖时为和嫔、和妃,清世宗时尊为皇考贵妃,清高宗时尊为皇祖温惠贵太妃、温惠皇贵太妃,乾隆三十三年戊子三月十四日,卒于宁寿宫,年八十六。五月,谥曰惇怡皇贵妃。十月十二日葬景陵皇贵妃园寝。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

  • 清朝悫惠皇贵妃生平简介 悫惠皇贵妃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悫惠皇贵妃生平

    悫惠皇贵妃,佟佳氏,满族镶黄旗人,为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国舅佟国维之庶女,孝懿仁皇后之同父异母妹妹。生于康熙七年戊申(1668年)七月十四。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康熙时期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入宫,诏封为妃,未行册封礼。当时孝懿仁皇后已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初

  • 如何评价蓝玉的军事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蓝玉

    蓝玉的军事才能如何,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蓝玉以左副将军的身份跟随大将军冯胜北伐,率大军到达通州,听说在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索布嘎)有元军,蓝玉便冒着大雪率领骑兵奔袭那里的元军并战而胜之。史书记载的轻巧:“闻元兵有屯庆州者,玉乘大雪,帅轻骑袭破之

  • 东汉末年北方军阀袁绍生平简介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袁绍

    袁绍(?年-202年6月28日),字本初,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商水)人。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简介袁绍出身汉末名门“汝南袁氏”,自高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袁绍早年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曾指挥诛杀宦官。初平元年(

  • 东汉末年北方军阀冀州牧韩馥生平简介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韩馥

    韩馥(?191年),字文节,颍川郡(治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的诸侯,冀州牧。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简介中平四年(187年),黄巾之乱爆发。对此,张郃以韩馥的军司马身份参与平定叛乱。韩馥出让冀州后,张郃效力于袁绍。中平元年(189年),凉州军阀董卓入主洛阳,挟天子以令

  • 东汉末年济北相鲍信生平简介 鲍信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鲍信

    鲍信(151年-192年),字允诚,泰山平阳(今山东新泰)人。东汉末年济北相,讨伐董卓的诸路人马之一。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简介中平元年(184年),鲍信受大将军何进所征辟就任骑都尉,受命回乡招募兵卒,鲍信招募了一千多士兵,归途中到达成皋时何进已经死于政变。鲍信赶回洛

  • 东汉末年辽西乌桓首领蹋顿生平简介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蹋顿

    蹋顿(?-207年),东汉末年辽西乌桓(亦称乌丸)的首领,乌桓大人丘力居的从子,总摄三王部。骁勇善战,才略过人,史称:“蹋顿又骁武,边长老皆比之冒顿,恃其阻远,敢受亡命,以雄百蛮。”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简介在袁绍与公孙瓒相争之际,蹋顿曾出兵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