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瑞花生平简介

赵瑞花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11 更新时间:2024/1/27 0:45:10

赵瑞花,著名越剧演员,代表曲目有《叶香盗印》、《六月雪》、《方玉娘祭塔》和《孟丽君》等。

人物履历

赵瑞花(1912年-1982年)女,汉族,演员、教师。浙江省嵊县孔村人。12岁进第一副女子越剧科班学艺,工花旦。因身材矮小,特穿着定制的半高跟靴,踮起脚尖苦学苦练基本功,成为与施银花、杏花齐名"三花"之一,尤以《龙凤锁》之金凤、《双珠凤》之秋华两角广受观众青睐。

1924年1月,随科班来上海演出,后随该班改名的"女子的笃班第一舞台"在浙江演出5年多。1932年与魏素云(小生)领衔组成“瑞云舞台”,在宁波演至1938年,后因战乱避难到上海演出。

1940年因结婚短期辍演后又重新登台,与人搭班演出于老闸、通商、同乐、天潼、金门等戏院,虽年仅30,却已“老牌名旦”的称号。1941年某日,在上海南京东路新新公司屋顶的"新新玻璃电台",为普善山庄募捐,直播演唱《叶香盗印》和《方玉娘哭塔》,一次即获听众捐款1 000多银元,可见其号召力之强。其唱白特点为咬字准、吐字清、发音嘹亮,且从不倒嗓。

唱腔以质朴明快的〔四工调〕为基础,糅入嵊县牧歌小调,唱来凄清婉转,真挚动人。《叶香盗印》为其成名杰作,拿手戏还有《六月雪》之窦娥、《孟丽君》之孟丽君、《盘夫索夫》之严兰贞、《方玉娘哭塔》之方玉娘,均为其拿手好戏。

对戏曲同行虚心学习,日夜两场间稍有空隙,常急步前往别家戏院观看京剧旦角戏或越剧姐妹们演出,以资借鉴。1953年参加振奋越剧团,任主要演员。60年代初,应聘至浙江省艺术学校任越剧班教师。

艺术生涯

1924年1月,随科班去上海演出,后随该班改名的“女子的笃班第一舞台”在浙江演出5年多。1932年与魏素云(小生)领衔组成“瑞云舞台”,在宁波演至1938年。1935年,聘请著名编导李小楼新编《唐僧出世》,并向京剧学习,采用机关布景,一改“一桌二椅”传统模式,使人耳目一新。

以后又编演新戏《三门街》,连满两个多月,在甬被誉为“越剧皇后”、“新戏开拓者”,成为与施银花、王杏花齐名的“三花”之一。后因战乱避难到上海演出。1940年因结婚短期辍演后又重新登台,与人搭班演出于老闸、通商、同乐、天潼、金门等戏院,虽年仅30,却已有“老牌名旦”的称号。

1941年某日,在上海南京东路新新公司屋顶的“新新玻璃电台”为普善山庄募捐,直播演唱《叶香盗印》和《方玉娘哭塔》,一次即获听众捐款1000多银元,可见其号召力之强。她的表演感情饱满、真切细腻。

其唱白特点为咬字准、吐字清、发音嘹亮,且从不倒嗓。唱腔以质朴明快的[四工调]为基础,糅入嵊县牧歌小调,形成拖腔短二拍的唱腔,风味独特,别树一帜,唱来清丽婉转,真挚动人。《叶香盗印》为其成名杰作,其余如《六月雪》之窦娥、《孟丽君》之孟丽君、《盘夫索夫》之严兰贞、《方玉娘哭塔》之方玉娘均为其拿手好戏。

《龙凤锁》之金凤、《双珠凤》之秋华两角也广受观众青睐。她演苦戏以情动人,催人泪下;演情爱戏以神抓人,情意绵绵。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在看她演出后赞不绝口,亲笔题词“越中之杰赵瑞花”。可她还是向戏曲同行虚心学习,在沪日夜两场间稍有空隙,常急步前往别家戏院观看京剧旦角戏或越剧姐妹们演出,以资借鉴。

1947年,她与妹妹赵月花共组“瑞月舞台”,为提高演出艺技与质量,不惜重金聘歌剧出身的朱国辉为新戏导演,聘“紫云班”出身的俞林华为武戏师傅,又聘同门师兄金喜棠为老戏师傅,小剧团竟有此举实为少见。1953年参加振奋越剧团,任主要演员。60年代初,应聘至浙江艺术学校任越剧班教师,培育了首届越剧班陈天贶、张兰珠等一批优秀旦角。

女子越剧第一副班中著名的旦角演员

人们常把她与同科的施银花、屠杏花并称为“三花”。但也有人认为应该与施银花以及比她们稍迟的王杏花一起并称为“三花”。因为“三花”是指旦角,屠杏花是演生角的,不在“三花”之列。

赵瑞花十一岁那年,进了施家岙越剧史上第一副女子科班,当时,她年纪小,不识字,个子又矮,品貌也很平常,就是嗓音宏亮。矮尼姑师傅分配她唱旦角。她自知条件不如别的姐妹,就来了个笨鸟先飞,起得比别人早,睡得比别人晚,用心记住师傅口授的“赋子”和各种动作。

串红台时,她扮演《龙凤锁》中的“豆腐西施”金凤姑娘,和《双珠凤》中的丫环秋华,得到了观众的赞誉,都说:“孔村那个小花旦,日后会出山”。赵瑞花在这副科班一直演了五年多。

在施银花离团后,她从二肩旦升为头肩旦。这时她已经成为一个出色的旦角演员了。她功底扎实,演出逼真,脸上有戏,眼中有话,加上嘹亮悦耳的金嗓子,在演唱时巧妙地把嵊县的民间小调糅合其中,唱腔如行云流水。不久她便在绍、甬、杭、沪等地出了名。赵瑞花为人诚恳,戏德很好。

尤其她对后来人倍加关心、爱护,至今尚为家乡人所称颂。赵瑞花成名后,应聘在后来成立的戏班里当“客师”。1931年初,她受“群英凤舞台”之请,任“客师”三个多月。

据至今尚存的“群英凤舞台”《总清》载:她于1931年1月22日(农历庚午年十二月初三)到班,5月4日(农历辛未年三月十八)离开。继而她被“高升舞台”挖走,演出于宁波兰江戏院,与筱丹桂、商芳臣、贾灵凤、张湘卿等搭班。

在任“客师”时,从不以师傅、名角自居,她不仅认真演好自己所饰的角色,为年轻演员做出样子,而且毫无保留地和小姐妹们交流演技。她总是亲热地称小辈演员:“妹佬,乖,你一定学得会!”这话竟成了她的口头禅。李艳芳、筱丹桂以及后来与她搭班的竺水招等都曾得赵瑞花的热情扶持,后来成了著名的演员。

共建“瑞云舞台”

1932年冬,赵瑞花和魏素云共建“瑞云舞台”,这个戏班没有老板,由演员自己管理,按底分分报酬,是越剧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姐妹班。许多越剧新秀都出自瑞云舞台,除竺水招外,还有商芳臣等。1934年,商芳臣进班后,赵瑞花支持她发挥特长排演孙悟空猴子戏,并采用机关布景,在越剧舞美改革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标签: 赵瑞花

更多文章

  • 施银花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施银花

    施银花,女,越剧演员。浙江省嵊县施家岙村人。名列《中国越剧大典》名人卷。她是女子越剧的开拓者,女子绍兴文戏时期的著名旦角,有“花衫鼻祖”之誉。唱腔上学习、继承男班名旦琴素娥的花腔,婉转圆润,被称为“施腔”。被誉为“越剧泰斗”、&

  • 越剧十姐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越剧

    “越剧十姐妹”,指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上海出现的越剧名角的合称,包括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因1947年同台演出《山河恋》而得名。1947年夏,为反对旧戏班制度,筹建剧场和戏校,发展越剧,其十人举行联合义演,同台演出,轰动

  • 三国时期东吴将领陆逊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陆逊

    陆逊生平简介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因受孙权赏识得以发挥卓越的军事才能,地位渐至隆崇。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蜀章武二年(

  • 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徐盛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徐盛

    徐盛生平简介徐盛(生卒年不详),字文向,琅邪莒县(今山东莒县)人,三国时吴国名将。早年徐盛抗击黄祖,因功升为中郎将。在濡须浴血奋战。刘备伐吴时,徐盛跟随陆逊攻下蜀军多处屯营;曹休伐吴时,徐盛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以少抗多,成功防御。因前后战功,徐盛先后升任建武将军、安东将军,任庐江太守。后来,曹丕大举攻

  • 三国时期东吴将领诸葛恪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恪

    诸葛恪生平简介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逊,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东吴权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侄,大将军诸葛瑾长子。诸葛恪体格肥胖,幼小以神童著称,成人之后拜骑都尉,孙权长子孙登为太子时担任左辅都尉,作为东宫幕僚领袖辅佐太子理政。之后历任丹阳太守、威北将军等职,赤乌八年(公元245年

  • 乾隆帝妃子庆恭皇贵妃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帝,庆恭皇贵妃

    江南,一直是个美女聚集之地,这也是众多帝王下江南带回美女充盈自己后宫的一个因素。比如像风流天子乾隆皇帝,他就六下江南,他的后宫也有许多从江南带回来的汉女子,比如湘妹子今天要和各位讲的庆恭皇贵妃陆氏。庆恭皇贵妃陆氏,生于雍正二年(1724年),其父是陆士隆,从名字可以看得出,陆士隆没有任何爵位,也不在

  • 曹操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谥号武皇帝(魏武帝),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魏政权的奠基人。简介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朝天子刘协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

  • 吕布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吕布

    吕布(?-199年2月7日),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九原)人。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简介吕布原为丁原部将,被唆使杀害丁原归附董卓,与董卓誓为父子,后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诛杀董卓。旋即被董卓旧部李傕等击败,依附袁绍,又被袁绍猜忌,依附张杨。兴平元年(194年),吕布趁曹操攻打陶谦时与陈宫等联

  • 根敦嘉措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根敦嘉措

    第二世达赖喇嘛·根敦嘉措(14751542)),藏传佛教格鲁派大活佛,第二世达赖喇嘛。后藏达那地方(在今南木林县)人,父名贡噶坚赞,母名玛久贡噶贝莫,家族为舍米氏。一生曾任扎什伦布寺、哲蚌寺和色拉寺的法台,并在西藏山南拉摩朗错(湖)畔创建了曲科甲寺。人物简介根敦嘉措(14751542)

  • 董卓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董卓

    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郡临洮县(今甘肃岷县)人。东汉末年献帝时军阀、权臣,官至太师,封郿侯。于桓帝末年先后担任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利用汉末战乱和朝廷势弱占据京城,废少帝立汉献帝并挟持号令,东汉政权从此名存实亡。简介董卓成长于凉州,好结交羌人。汉桓帝末年,董卓被征召为羽林郎,后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