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战国后期楚国将领匡章生平介绍及评价

战国后期楚国将领匡章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771 更新时间:2023/12/20 8:45:13

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方势力割据,名将如过江之鲫般涌现在中原。这里,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四大名将外,还有一位千年不遇的名将曾活跃与中原大地上,他就是齐国将军:匡章

匡章之所以能够在群雄并起的时代崭露头角,还得益于齐威王知人善用之能。经过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力暴涨,隐有成为霸主之势。秦惠文王秉政时期,曾向齐国发动猛攻,匡章被任命为大将军,在这场战争中匡章将秦军击败,这也是秦军迎来变法强国后的首次战败。

《战国策》记载:惨败而归的秦王派出使者,向齐威王求和,在谈判中自称“西藩之臣”。能够让如日中天的秦国吃瘪,可见,匡章的实力不同凡响。齐宣王继位后,燕国发生动乱,匡章趁机率军入侵燕国,仅用了五十天的时间便攻陷了燕国的首都,将燕国推向覆灭的边缘。

由于,匡章治军不当,齐军在战胜后奸淫掳掠,使原本欢迎齐军的燕国老百姓们怨声载道,将匡章的部队视作大敌。再加上,其他国家的干涉,匡章最终不得不撤出燕国。可以说,这场战争也掀起了战国时代一个强国侵略另一个强国的开端。

虽然,匡章的军队缺乏纪律,使齐国并未在这场战争中讨到便宜,反而与燕国结下血海深仇,为将来发生的五国伐齐埋下伏笔。但是,匡章的军事才能是不可否认的,能在五十天内攻略大国的匡章不可能是等闲之辈。

齐宣王十九年,齐韩魏三国联军进攻楚国,楚将唐昧在这场战争中被杀,楚军死亡两万人。三国联军攻占楚国大量土地,楚国只能将太子横作为人质送去齐国,与齐国和谈。经此一役,楚国已不复当年霸主之势,国力极具衰减。

多年后,白起能在楚国所向披靡,正是因为楚国在齐、韩、魏三国的联合讨伐下国力大衰。

公元前298年,孟尝君出使秦国受到软禁,幸亏,孟尝门下奇人异士辈出,各方名士献计献策,最终,盗取秦王宫中白狐裘送给昭王的美妾。这名美妾向秦昭襄王吹枕边风,孟尝君得以脱身。待孟尝君来到函谷关时,秦昭襄王反悔下令抓捕孟尝君。此时,孟尝君的另一名门客发挥作用,靠学鸡叫骗守将打开城门,孟尝君得以回到祖国。

死里逃生的孟尝君与秦国结了梁子,远走韩、魏游说,最终,与两国合纵伐秦。在这场长达三年的战争中,匡章率领三国将士经无数场血战攻陷函谷关。函谷关被破后,秦国无异于门户大开,深入秦国腹地的三国联军堪称畅行无阻,秦军根本无险可守。秦昭襄王眼见秦国陷入危局,不得不再次向齐国乞和,割让了大片土地才化解了这场纷争。

东周大臣韩庆为防止秦国被三国瓜分,对孟尝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利用齐、韩、魏三国之间本不牢固的同盟关系,成功说服孟尝君,使齐国打消灭掉秦国的念头。这场战争结束后,秦国将原本属于韩、魏两国的土地逐一归还。这场战役对秦国造成毁灭性打击,战争结束后秦人退守关中,秦国国力也回归到了春秋时代。

作为造成这一结果的“罪魁祸首”,秦国丞相楼缓被免职,魏冉取而代之。从秦国割让的地盘来看,可以看出,秦人已被打回黄河以西,商鞅一生的努力,就这样化为乌有,这场战争也给秦昭襄王的人生蒙上无法磨灭的耻辱烙印。但是,作为这场战争最大的获益者,匡章走上人生巅峰,函谷关战役成为匡章人生中最大的荣耀。

可以说,自匡章之后,再无人撼动秦国的函谷关。

之后,不论天纵奇才的信陵君,还是赵国末期老将庞煖,都未能重演匡章攻破函谷关的奇迹。这期间,庞煖虽深入秦国腹地,但是,采取的却是绕过函谷关的战术,并未直接进攻函谷关。并且,函谷关一战也为后世留下一个不解之谜,匡章在公元前296年深入秦国,这一时间,秦国大将白起为何没有出现在战场上呢?

史籍记载:秦昭王十三年时白起成为左庶长,与匡章攻破函谷关相差两年。从这一记载中可以看出,匡章带领三国联军进攻函谷关时白起也在秦军中,白起总不可能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升迁为左庶长。既然,白起此时已出仕,那么,在秦国面临覆灭之际,为何没能站出来拯救秦军呢?还是因为匡章来势太凶还是此时的白起位低权轻呢?

我们无法在历史资料中找到答案。

最后,关于匡章墓,1990年,考古人员从女郎山战国墓葬的形制特点及随葬器、棺椁、列鼎和乐器等方面,最终确定:该墓就是战国时代匡章的墓。

标签: 匡章

更多文章

  • 清朝宗室成亲王永瑆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永瑆

    乾隆是清朝一位家喻户晓的皇帝,虽然自诩为“十全老人”,但是他的“败家本领”也是被人广为诟病。还有一点,乾隆并不是一位出色的家长,康熙皇帝的皇子个个能力出众,而乾隆的儿子却是拿不出手,出了一个文武双全的五阿哥永琪,还是英年早逝。不过,乾隆还有一位才华横溢

  • 长孙无忌为唐朝做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深知江山来之不易,身居相位,自然要尽心尽力辅佐唐太宗。贞观初年,有些大臣看到突厥已经衰落,就建议唐太宗趁机兴兵攻取。唐太宗征询朝臣意见时,长孙无忌极力反对,说:“突厥已经衰落,不会骚扰边塞。如果我们深入他们境内,既违背了和盟,又不一定就能取胜。”唐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 重修了岳阳楼的滕子京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滕子京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千古名句,来自于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范仲淹为什么写《岳阳楼记》呢?是因为他的好

  • 西晋晋武帝皇后杨芷生平介绍及评价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芷

    中国古代的皇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幸福,她们除了要管理后宫,还得娘家势力强大,不然是很难生存的,其实皇后也算得上是弱势群体之一了,比如晋朝的杨芷便是如此。杨芷堪称是史上最惨的开国皇后了,不仅仅成为了自己儿媳妇的侍妾,而且还最后被儿媳妇活活饿死。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那么是谁让杨芷的一生如此悲惨,为何她

  • 柳宗元和刘禹锡并称什么 柳宗元与刘禹锡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柳宗元

    柳宗元和刘禹锡都是唐朝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刘禹锡有着“诗豪”之称,相信大家在上学时都有学过他们的作品。那很多朋友好奇,柳宗元和刘禹锡之间的关系如何,其实柳宗元和刘禹锡还算有缘。他们两人相差一岁,但是在同一年进士及第,他们之间的关系也非常要好。那今天就准

  • 苏武在匈奴的儿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苏武

    很多人都知道苏武牧羊的故事,苏武出使匈奴却被扣留,十几年都没办法回到自己的国家,很多人都认为,苏武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基本上都是像画里那样,在漫天的大雪中,独自一人牧羊。但是实际上,苏武在匈奴还娶了个妻子,生了个儿子,只是后来并没有跟随苏武一起回到汉朝。那么这个儿子是谁,他后来又是什么结局呢?下面就

  • 曹魏宗亲“八虎骑”之一曹洪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曹洪

    曹洪,字子廉,曹魏宗亲“八虎骑”之一,还是大概排第四,前三为夏侯渊、曹仁、夏侯渊。有一个关于三国时期大将排名的民间顺口溜,为“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夏侯惇,夏侯渊),二张(张辽,张郃)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

  • 北宋宗室赵元僖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元僖

    皇太子是中国古代对皇帝之位继任者的专属称谓。能被册封为太子的人,其地位仅次于皇帝,是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过,由于太子的身份比较敏感,所以在一些特定历史时期,皇帝往往不册封太子。比如从唐末到宋初的这百余年时间里出现过多位皇帝,却没有出现过一位太子。直至宋朝建立后,宋朝的第二任皇帝宋太宗在位

  • 秦朝名将蒙恬生平介绍及评价 蒙恬战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蒙恬

    蒙恬(约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人 ,秦朝著名将领。蒙恬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 ,深得秦始皇的尊宠,当时与其弟蒙毅号称“忠信”。秦统一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

  • 康熙帝妃子顺懿密妃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顺懿密妃

    清朝时期,妃嫔死后大多数会被葬入皇帝的妃园寝,当时叫妃衙门,然而,清朝有一位妃嫔死后却与儿子葬在了一起,因为这位皇子是唯一被葬入妃园寝的皇子,他就是康熙第十八子胤衸,今天笔者要讲的就是胤衸的生母顺懿密妃。顺懿密妃王氏是康熙后宫最具代表性的一位汉妃,她来自风景如画的江南地区(苏州),父亲是知县王国正。